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黄素逆转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VCR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C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运用MTT法进行药敏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基因蛋白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25μmol/L姜黄素处理后,增强了HCT-8/VCR细胞对VCR的敏感性,其逆转倍数为4.58倍,增加了细胞内Rh123的蓄积(P<0.05),明显抑制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姜黄素能抑制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功能,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逆转结肠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硫氰酸苯乙酯(PHI)逆转K562/A102细胞株阿霉素(ADM)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耐ADM的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A02细胞株分别与不同浓度(0,5,10,20,30,40和50μM)的PHI共同孵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内ADM浓度以及P-糖蛋白1(P-gp1)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HI作用前后细胞内mdr1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作用48 h后,随着PHI浓度的增加G2期细胞逐渐减少,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无明显变化;K562/A02细胞内ADM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K562/A02细胞mdrl mRNA表达下降和P-gp1表达下调(P<0.05).结论 PHI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胞G1期阻滞和P-gp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鼻咽癌顺铂耐药株细胞(HNE-1/DDP)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机制,观察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echnetium-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细胞内的摄取变化,评价2-DG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γ计数器检测不同浓度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摄取清除情况以及2-DG浓度为10 mmol·L-1时HNE-1及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摄取清除情况。测定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内ATP值。Western blot检测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内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溴化丙啶(PI)单染检测顺铂(DDP)单独及联合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率为54.8%,高于HNE-1细胞的清除率-41.3%(P<0.01),2-DG(10 mmol·L-1)作用后HNE-1/DDP细胞的清除率为-203.7%,较前明显降低(P<0.01)。HNE-1/DDP细胞在2-DG作用下ATP值为对照组的55.69%,且P-gp、MR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DDP联合2-DG(10 mmol·L-1)作用24 h后HNE-1/DDP细胞凋亡率为49.4%,高于单独使用DDP时HNE-1/DDP细胞的凋亡率(22.5%)。结论99mTc-MIBI可有效检测HNE-1/DDP细胞多药耐药现象及评价2-DG的逆转效果,2-DG逆转机制可能与细胞内ATP生成抑制及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槐耳颗粒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耐药的初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槐耳颗粒逆转乳腺癌细胞株MCF-7耐药的初步机制。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敏感/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S/A对单药阿霉素(ADM)和槐耳颗粒的药物毒性,耐药倍数和槐耳颗粒对MCF-7/A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SP法测定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的mRNA和其相应的表达产物P-gp、MRP蛋白,在MCF-7/S及非细胞毒性剂量的槐耳颗粒处理前后MCF-7/A上的表达。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0.01mg/ml)的槐耳颗粒能显著降低ADM对MCF-7/A的IC50(5.06μm),与逆转前MCF-7/A的IC50(25.8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逆转倍数为5.1倍;0.01mg/ml的槐耳颗粒使MCF-7/A细胞的耐药基因mdr1、MDR-1的mRNA以及相应的P-gp、MR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调,与未加槐耳颗粒处理的对照组MCF-7/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细胞毒性剂量槐耳颗粒具有逆转MCF-7/A细胞耐药性的作用,逆转机制和其耐药基因mdr1、MDR-1的mRNA以及相应的P-gp、MRP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相关,暗示槐耳颗粒是一种有潜力的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然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联合常用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Fu、顺铂)对HNE-1、HNE-1 (20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以及由放射线照射诱导的耐药细胞株HNE-1(200)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苦参碱与低毒剂量的常用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用MTT法测定其对实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对试验细胞抑制率低于20%的低毒浓度的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Fu、顺铂加入低毒浓度(0.5mg/mL)的氧化苦参碱后,使4种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增加,浓度越低,增幅越大。结论低浓度的天然药物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时放射线照射诱导的耐药细胞株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卡莫氟固脂纳米粒对人大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对其逆转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MTT法比较了卡莫氟不同药物形式的细胞毒作用;采用RT-PCR技术考察卡莫氟固脂纳米粒对敏感和耐药人大肠癌细胞中mdr 1和MRP的基因表达的影响.卡莫氟固脂纳米粒能下调耐药人大肠癌细胞中mdr 1的mRNA表达,对其中的MRP的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卡莫氟固脂纳米粒能逆转人大肠癌细胞由mdr 1 介导的多药耐药,而对MRP介导的多药耐药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schizandrin A or deoxyschizan-drin,schA)对白血病细胞K562/ADR、HL60/ADR、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schA对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chA对细胞内柔红霉素、罗丹明-123含量和细胞表面P-gp表达水平的变化;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chA对细胞内mdr1 mRNA和mrp1 mRNA表达;生化检测法检测schA对细胞内GSH含量的变化。结果耐药逆转实验显示:不同浓度的schA对作用机制不同的化疗药物耐药产生不同的逆转效果;蓄积实验表明schA可增加柔红霉素、罗丹明123在耐药细胞内的蓄积,并且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schA处理K562/ADR、HL60/ADR细胞24 h后,能降低P-gp蛋白和mdr1、mrp1基因的表达;schA处理K562/ADR、HL60/ADR细胞4 h后,可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结论 schA对耐药机制不同的细胞株K562/ADR、HL60/ADR均有耐药逆转作用,推测可能是与抑制细胞表面的P-gp蛋白功能和表达,降低mdr1、mrp1耐药基因的表达和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有关,schA通过影响上述机制,进而增加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咯萘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mdr1~ 的人白血病和乳腺癌多药耐药(MDR)细胞系K562/A02和MCF-7/ADR研究咯萘啶(pyronaridine,PND)对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荧光分光光度法、荧光显微镜法、流式细胞仪法和RT-PCR法分别测定PND单独或与阿霉素(DOX)合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细胞内药物浓度、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PND对敏感及耐药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剂量(IC_(50))根据不同细胞在5.10-18.66μmol/L之间;低毒剂量PND显著增强DOX对耐药细胞的细胞毒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增加DOX在耐药细胞内的蓄积及减少罗丹明(Rh123)的外排.RT-PCR结果显示,PND对mdr1基因无下调作用.结论:PND可作为第三代P-糖蛋白(P-gp)抑制剂,通过下调P-gp药物外排泵功能而产生强大的逆转MDR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茶多酚与4种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氟尿嘧啶(5-Fu)、顺铂联合应用对放射线照射后的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筛选茶多酚及4种药物的低毒剂量,再测定低毒剂量的茶多酚与4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对HNE-1(20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茶多酚的低毒剂量为0.50mg.mL-1,该剂量下茶多酚与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Fu、顺铂联合应用后,对HNE-1(20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幅为单用抗肿瘤药的100%~300%。结论:茶多酚与4种抗肿瘤药物低剂量联合应用对人鼻咽癌耐药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对该细胞株具有一定的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条件下mdr1反义寡核苷酸对多药耐药肝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HepG2/ADM为研究对象,设立mdr1反义寡核苷酸组和空白试剂组作对照,利用脂质体包载肿瘤耐药基因mdr1的反义寡核苷酸进行细胞转染,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mdr1基因mRNA和P-gp蛋白表达,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对阿霉素(ADM)、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的化疗敏感性。结果 HepG2/AMD肝癌细胞经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mdr1 mRNA、P-gp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对ADM、DDP 和5-FU的化疗敏感性明显增强。结论反义寡核苷酸能在体外有效增加肝癌细胞HepG2/ADM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DU145/ADM细胞阿霉素敏感性及逆转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P预处理DU145/ADM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P(20、40、80 ng mL^-1)预处理DU145/ADM细胞72 h后,均可使细胞对不同浓度阿霉素(10、20、30、40、50 ng mL-1)敏感性较TP预处理前明显增加,mdr1表达较TP预处理前明显下降,并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TP通过下调mdr1表达增强DU145/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有可能成为一种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支气管上皮MRP1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及化痰降气方逆转的作用。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另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化痰降气方(生药5.8g/kg)i.g.治疗给药,2次/d,连续15d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支气管上皮MRP1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化痰降气方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COPD模型组MRP1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COPD模型组比较,化痰降气方治疗组MRP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化痰降气方能逆转COPD状态下MRP1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COPD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然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与常用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平阳霉素(bleomycin,BLM)、顺铂(cisplatin,DDP)、5-Fu相互作用后,对鼻咽癌HNE-1、HNE-1(200)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和由放射线诱导的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为研究对象,分为不加任何药物的对照组、抗肿瘤药物与Oxy合用组以及维拉帕米(verapamil,VRP)与抗肿瘤药物合用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Oxy与抗肿瘤药物相互作用使实验细胞株发生明显的G_0/G_1期阻滞。(2)VRP与药物相互作用使实验细胞株也发生G_0/G_1期阻滞。(3)VRP与Oxy与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相似,并且对两细胞株作用无显著差别。结论Oxy联合抗肿瘤药物后,可使鼻咽癌耐药细胞株和非耐药细胞株均产生G_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与经典化疗增敏剂VRP相似,这为将Oxy作为化疗增敏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在鼻腔、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7例鼻腔、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P-gp表达情况,并与患者的初诊与复诊、原发部位、病理类型、免疫组化分型等不同组织中P-gp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gp表达阳性的是复诊患者87.5%(7/ 8)、鼻咽部患者70.0%(7/10),与初诊患者34.5%(10/29)、鼻腔部患者37.0%(10/27)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gp阳性表达患者耐药率88.2%(15/17),与P-gp阴性表达患者耐药率10.0%(2/20)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P-gp阳性表达对预测耐药及临床医师选药、制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当归注射液对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细胞株K562/A02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光甘肽-S-转移酶-π(GST-π)基因及其相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复方当归注射液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复方当归注射液在非细胞毒浓度(IC10)作用下对K562/A02细胞上述基因及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后,K562/A02细胞中MDR1基因及P-gp表达降低(P<0.01);TopoⅡ蛋白表达增高(P<0.01),TopoⅡ基因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MRP、GST-π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能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K562/A02细胞MDR1mRNA的表达,导致细胞膜上P-gp的表达量减少及在蛋白水平上调K562/A02细胞Topo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心酮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主要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胸主动脉,进行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RAW264.7细胞株传代培养。实验分5组,即对照、脂多糖(LPS)、辛伐他汀和青心酮高、低剂量组。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TLR4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结果:青心酮高剂量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TLR4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1)。结论:青心酮可下调LPS活化的小鼠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通过TLR4途径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姜云游 《中国药师》2011,14(6):772-774
目的:探讨奥曲肽抑制前列腺癌生长的药理作用与多药耐药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MTF比色分析法测定奥曲肽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生长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PC-3细胞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mRNA水平。结果:1×10^-9~1×10^-6mol·L^-1的奥曲肽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同时下调MRPmRNA的表达水平。但PC-3细胞检测不到P-gPmRNA的表达。结论:奥曲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抑制MRP-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董运鹏  谭国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41-2242
目的:探讨鼻咽癌三株不同细胞系CNE-1,HNE-2,5-8F的遗传变异特性。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CNE-1,HNE-2,5-8F染色体的扩增与缺失。结果:共同的扩增区域为3q21-qter 5p13-pter,20q11-qter,12号染色体。共同的缺失区域为18号染色体,CNE—1与HNE-2相比,除T4p14-qter在CNE—1缺失,而HNE-2无明显变化外,其余的扩增与缺失区域均相同。而5—8F与CNE-1和HNE-2相比。则存在明显的不同。结论:鼻咽癌具有遗传变异,且不同细胞系之间染色体的扩增与缺失存在共同的区域,但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