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斌  张跃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33-234,247
目的探讨2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2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和预后特点。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为80%,病死率为20%。生存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可溶性补体受体(human soluble complement receptor,SCR)含量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CCR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CCR receptor,CCR)、C3补体的含量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狼疮性肾炎合并其他受损的器官数目越多,患者的病死率越高。结论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万辛 《海南医学》2002,13(11):22-2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至2001年治疗的26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结果: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中心衰7例(占26.9%)、感染9例(占34.6%)、肾后梗阻4例(占15.4%),而肾小球疾病仅2例(占7.7%)。累及3个及以上脏器7例,死亡5例,死亡率71.4%,累及3个以上脏器19例,死亡7例,死亡率36.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非透析器16例,死亡10例,死亡率62.5%。透析组10例,死亡2例,死亡率2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透析组中行间歇性血液透析4例,死亡1例,死亡率25%,行连续性血液净化6例,死亡1例,死亡率1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原发病以心衰、感染、肾后梗阻多见。而且并发症多,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且累及脏器数与预后密切相关。透析是ARF治疗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ARF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红  赵志权 《广西医学》2006,28(10):1541-1542
目的总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经验,提高SIRS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50例接受CBP治疗的SIR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组(Ⅰ组)22例,死亡4例,死亡率18.18%;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组(Ⅱ组)28例,死亡15例,死亡率53.57%,Ⅰ组死亡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是SIRS治疗的基础,CBP能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肾功能衰竭前尽早行CBP治疗,才能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桑嘉贵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47-148,156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OF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OF组与非MOF组,计算各组总病死率、MOF的发生率和不同衰竭器官数目亚组的病死率以及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并发MOF的病死率,并比较器官受累顺序。结果MOF组64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79.69%(51/64),非MOF组286例,共死亡12例,病死率为4.19%(12/286),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92,P〈0.01)。MOF发生率为18.29%(64/350),其中2个器官功能衰竭14例,死亡8例(57.14%);3个器官功能衰竭30例,死亡24例(80%);4个器官功能衰竭12例,死亡11例(91.67%);5个器官功能衰竭6例与6个器官功能衰竭2例最终全部死亡(100%)。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并发MOF的病死率分别为83.33%(40/48)与57.14%(8/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P〈0.05)。器官受累顺序依次为脑、肺、心、胃、肾、肝。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MOF预后不良,且衰竭器官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但严密监测、积极救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患者均为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无效或者复发且不能耐受环磷酰胺治疗的狼疮性肾炎伴肾功能衰竭者,采用中等量激素联合MMF(1.0~1.5g/d)治疗;选择同期条件基本相同行激素加CTX冲击治疗的1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占58.4%(7/12),部分缓解占33.3%(4/12),无效占8.3%(1/12),总有效率91.7%,无肝肾毒性,无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对照组:完全缓解占25%(3/12),部分缓解占50%(6/12),无效占25%(3/12),总有效率75%,有肝毒性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等量激素联合MMF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狼疮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病人易耐受。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收集了符合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26例,与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狼疮性肾炎30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具有临床活动指标及病理活动指标的患者,病理类型以Ⅳ型、Ⅴ型为主,其诱因有感染、不规则的激素治疗、劳累及日晒。结果表明:控制狼疮性肾炎的活动,避免诱发因素,是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合并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AKI分期标准将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分为A(AKI—Ⅰ期组)、B(AKI—Ⅱ期组)、C(AKI-Ⅲ期组)三组,比较三组患者CRRT后肾功能恢复及患者死亡率。结果A组CRRT后87.5%(14/16)患者肾损害平稳恢复,2例加重进入B组,但元死亡;B组CRRT后62.5%(20/32)患者肾损害稳定恢复,12例肾损害加重进入C组,死亡率18.7%(6/32);C组CRRT后30.4%(14/46)肾损害逐渐恢复,32例加重进入ARF期,其中18例死亡,死亡率39.1%(18/46)。A、c及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早期行CRRT有可能阻止肾损害加重并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朱宇  蔡继明  杨玉芳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106-107,13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RIFLE分级、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整理6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一标准对AHF的RIFLE分级、病因、发病时间(分两组。A组:0~2天,B组:≥3天)与预后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RF67例,死亡44例,死亡率高达65.67%。按RIFIZ分层标准,ICU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以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最多,占41.79%(28例)。ICU中导致ARF的常见原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脑卒中、重度颅脑损伤、心源性疾病和肺源性疾病。A组死亡率为53.33%,B组为75.68%。结论ARF是ICU中常见危重症,ARF患者的死亡率随RIFLE分层的增高而升高。入ICU3天以后发生ARF的患者死亡率较高,但ARF发生的早晚不能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因及预后特点。方法:ARF患者56例分为老年组31例和非老年组25例,将病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两组转归。结果:在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病因中,两组分别占58.06%(18/31),35.48%(11/31)、6.45%(2/31)和32%(8/25)、68%(17/25),0;肾功能恢复时间,两组分别约为21天和11天,死亡率两组分别为64.51%(20/31)和20%(5/25)。死于单纯肾衰者和2个以上器官衰竭者,两组分别为71.42%(10/14),90.9%(10/11)和28.57%(4/14)、9.1%(1/11)。结论:老年人ARF以肾前及药物因素多见,肾功能恢复时间较长,病死率高,其预后与基础肾功能及脏器衰竭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3.4%(45/1239),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钾、动脉血pH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肌酐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或伴随使用环磷酰胺,利尿,减少尿蛋白,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凝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等。41例(91.1%)患者治愈出院,3例(6.7%)患者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2.2%)死于严重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以期尽早发现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早期的合理治疗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王松  谢凯  李红  王琴  谭君 《西部医学》2013,25(3):370-372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瓣膜病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病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CRRT治疗的27例患者(存活组15例,死亡组12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组CRRT距AKI时间和距尿量〈O.5ml/Kg·h时间明显长于存活组(P〈0.05),且死亡组CRRT开始前的血肌酐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27例患者CRRT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K’、血HCO。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RRT是心脏瓣膜病术后发生AKI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必须强调早期AKI诊断和及时CRRT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多器官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将23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非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3例进行配对对比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组各器官衰竭发生频率;多器官衰竭例数和病死率均高于非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组(P〈0.05)。器官衰竭以肺、胃肠、肾功能衰竭为主,受累器官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累及4个或以上脏器者死亡率为100%。结论防治多器官衰竭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hhevaluation Ⅱ,APACHE 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Ⅱ,SAPS 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对心脏术后合并急性肾衰患者预后判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心脏手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资料,在术后24h内分别进行APACHE Ⅱ、SAPS Ⅱ、SOFA评分,根据实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评分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存活组各项积分均小于死亡组,APACHE Ⅱ、SAPS Ⅱ、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0.74、0.59。结论APACHE Ⅱ、SAPS Ⅱ评分患者的预后判别中,能预测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其中以APACHE Ⅱ评分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4.
贺西南  向少伟 《广西医学》2004,26(7):963-965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肾功能衰竭期的临床、实验室特点、治疗措施 ,提高其肾存活率。方法 收集 1990年~ 2 0 0 2年符合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期者 4 2例 ,与其条件相当的狼疮性肾炎肾功能正常者 4 2例对比分析。结果  (1)LN肾功能衰竭者肾外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光敏感发病率低于肾功能正常组 ,尤以皮疹、光敏感明显 (P <0 0 5 ) ;(2 )肾功能衰竭组贫血、血尿、管型尿的发病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 (P <0 0 1) ,免疫学检查ANA、抗ds DNA、狼疮细胞检出率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 (P <0 0 5 ) ,补体C3、C4 下降亦更显著 (P <0 0 5 ) ;(3)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 ,总有效率达 73 81% ,而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达 80 %以上。结论 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期其肾外表现减轻 ,与尿毒症相关的其他脏器受损症状表现明显 ,免疫学检查ANA、抗ds DNA、狼疮细胞检出率降低 ,但补体C3、C4 明显下降。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 ,可改善预后 ,提高病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肺炎合并老年多器官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合并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的临床进展和特点,评价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系统(MOD评分)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设计,研究了67例机械通气患者145次VAP发病,分析VAP患者并发MOFE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评价MOD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4例次VAP发病进展并发MOFE(发生率为92.4%),其中34例死亡(病死率为25.4%),VAP患者发生MOFE的主要表现类型是单相型(I型)和双相型(Ⅱ型),Ⅱ型MOFE的病死率明显高于I型MOFE。VAP合并MOFE患者MOD评分为0-4、5-8、9-12和≥13分时的病死率分别为0、18.3%、45.9%和100%,VAP患者合并2、3、4和4个以上器官衰竭时的病死率分别为0、20.8%、56.5%和100%,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VAP是MOFE的重要诱因,VAP并发MOFE患者的临床病程及治疗结果有其特点,MOD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和病死率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MOD评分在预后的判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界值可设定为9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病理学特征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明确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2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组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组,观察两组问病理类型分布的差异,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组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新月体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多见,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以IgA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硬化性肾炎多见。两组间病理类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效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O.01),肾小球病变类型及小管问质病变程度决定了预后的差异。结论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从而有效指导治疗,提高治愈或缓解率。  相似文献   

17.
弥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7年12月~1997年1月间该科收治弥漫增殖型(Ⅳ型)狼疮性肾炎(LN)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23例,与随机抽取的20例同期住院的Ⅳ型LN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就临床特点、病理学参数、疗效及转归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或)环磷酰胺等治疗。肾活检病理学参数,活动性指数ARF组显著高于非ARF组,而二组慢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临床治疗效果二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提示Ⅳ型LN并ARF予强化治疗可顿挫病情,改善预后。ARF组治疗无效的8例中,除2例死亡外,6例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均较高,短期内转为尿毒症。提示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均高时预示转归不良。  相似文献   

18.
脱氧核糖核酸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科住院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血尿、尿蛋白>2.0g/d,肾功能异常,血肌酐(SCr)278.39±80.73/μmol。其中15例狼疮性肾炎根据病情采用脱氧核糖核酸(DNA)免疫吸附柱清除患者血浆中特有的异常增多的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免疫吸附治疗2~3次,平均(2.0±0.35)次,同时口服小剂量强的松0.5mg/kg·d)及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总量6~8g)。另15例患者给予大剂量强的松1mg/kg·d)及间断CTX静脉冲击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好转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30例患者随访6个月,免疫吸附治疗患者的好转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1。结论: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激素及间断CTX冲击,能有效控制狼疮性肾炎活动,明显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结合老年人肾脏的生理特点及引起ARF的病因、治疗及预后,对33例老年ARF患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治愈,治愈率84.85%;5例死亡,死亡率15.15%。结论: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ARF发生率并不少见,而且其它器官功能也不同程度的减退,在ARF的基础上容易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死亡率高,早期透析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方向东  邓剑波  吴桂明 《西部医学》2012,24(9):1721-172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患者年龄、贫血程度、营养状况、肾病史、合并感染、透析治疗对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性别、化疗史、大量腹水对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年龄、营养状况、肾病史、并发感染等因素能够影响其预后,血液透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