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累及髋关节是AS的重要特点之一,AS患者大约5%-50%出现髋关节受累,而且其中50%-90%出现双侧髋关节病变。早期髋关节出现活动性的炎症造成骨质破坏,继而出现修复性的增生并伴有韧带骨化发展为纤维性强直,最后出现髋关节骨性强直。发生髋关节骨性强直的AS患者,病变多处于中晚期,常伴有脊柱、骨盆畸形,严重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是目前改善AS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很好地解除关节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最大限度地重建关节功能。一、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5月行THA手术且随访至少2年的31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6例,女45例;手术年龄17~82岁,平均(40.7±13.4)岁。根据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状态评分(SF-12 MCS)分为心理困扰组和无心理困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满意度,并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53例(81.4%)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其中215例(85.0%)在术后得到改善。THA术后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心理困扰组患者SF-12 MCS改善值高于无心理困扰组(P<0.001)。两组间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心理困扰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82.6%,无心理困扰组为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发生率较高。THA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A...  相似文献   

3.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包括前倾角(femoral proximal anteversion angle,FPA)和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可能随脊柱-骨盆-髋关节整体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生物力学机制和关节稳定性。目前相关临床研究甚少且不够深入。目的:测量AS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结果,分析其对于THA股骨假体选择的提示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行THA的AS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通过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和股骨CT扫描测量FPA和NSA。结果:AS组平均NSA显著高于对照组(138.00°±12.67°vs132.23°±5.88°,P=0.002),两组FPA无显著性差异(13.41°±10.02°vs11.55°±9.11°,P=0.29)。AS组中融合组平均NSA显著高于非融合组(145.29°±15.27°vs133.46°±8.07°,P〈0.001),两组FPA无显著性差异(14.99°±11.08°vs12.43°±9.33°,P=0.674)。结论:AS组与对照组相比呈明显髋外翻趋势,但并未表现出FPA增大趋势。AS组中融合组患者髋外翻趋势更加明显,但FPA并未显著增大。个别AS患者FPA过大或股骨近端后倾,可能是AS自身炎症、骨化过程以及胸腰段后凸畸形继发骨盆、髋关节和膝关节代偿变化而综合影响的结果,提示AS髋关节融合的位置和角度具有较大的变异度,需要术者具体分析,选择合理的股骨假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7—2014-01行THA的275例(326髋)AS,按是否发生术后假体脱位分为脱位组与未脱位组,分析AS行THA术后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 275例(326髋)中18例(18髋)发生脱位,发生率为5.52%。单因素分析脱位组与未脱位组是否合并脊柱后凸、是否骨盆后倾、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是否过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脊柱后凸、骨盆后倾、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过大是AS行THA术后假体脱位的影响因素。结论脊柱后凸畸形、骨盆后倾、髋臼假体外展及前倾角较大是AS行THA术后假体脱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脊柱后凸畸形(kyphosis deformity secondary to ankylosing spondylitis,KDSAS)与髋关节活动改变、截骨方案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目前仍无针对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脊柱矫形手术的专门报道。我院于2017年8月~2019年3月对3例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行脊柱矫形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采用联合前倾角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累及髋关节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8月—2021年8月采用THA治疗的73例AS累及髋关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HA术中是否采用联合前倾角技术,分为研究组(37例,THA采用联合前倾角技术)和对照组(36例,行传统TH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及术前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和髋关节ROM,评价髋关节功能。术后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股骨假体前倾角、髋臼假体外展角、假体联合前倾角等影像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髋臼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nhroplasty,THA)的广泛开展,THA的指征有所扩大,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也日趋低龄化,手术数量不断提高,相应的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翻修。据统计,2000年美国共进行了183000例THA,其中将近17%(31000)是翻修手术。而Kurlz等报道从1990年到2002年间,英国全髋翻修手术增加了60%。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访全髋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中期结果,探讨该病行THA的策略。方法46例(52髋)AS患者行THA治疗,术后随访1.1~6.6年,比较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和Harris评分,分析对不同身体条件患者行不同类型THA策略。结果获得随访40例(46髋),42髋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4.7°改善为术后79.7°。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28.5°改善为6.8°。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2分,术后平均87分。结论THA治疗AS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术前的个体化分析、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和假体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骨性强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特点,寻找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本组18例AS患者29个骨性强直的髋关节行THA手术,术前髋关节强直在屈曲0~65°(平均23.6°),术后平均随访4.2年,Harris评分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评定,X线检查观察假体有无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经过顺利,无关节松动、脱位、骨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髋关节的屈曲和内收畸形得到纠正。平均髋关节屈伸活动度81°,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总活动度142°,Harris评分平均81.6分,X线照片见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松动和下沉。2例2髋长期行走时轻度疼痛,异位骨化2例:BrookerⅠ级1例,BrookerⅡ级1例。结论THA是AS髋关节骨性强直重建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个体化手术方案的设计包括手术入路的选择、假体位置的正确安放、术中软组织松解与平衡、髋臼周围骨赘的清除等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TF)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TF患者156例,给予THA手术治疗,术后完成随访。术后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评定,根据结果分为良好组(n=43)与不良组(n=113)。设计调查表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进行1个月随访,156例患者中43例恢复不良,占27.56%。经单因素统计分析,与良好组患者相比,不良组患者年龄高于70岁、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手术时间高于2 h、导管留置时间高于24 h、苏醒期出现躁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高于7 d、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占比明显提高,隐性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经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TF患者行THA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高、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手术时间长、隐性失血量多、苏醒期出现躁动、围术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P<0.05)。结论 老年TF患者THA术后髋关节恢复存在一定的不良情况,影响不良情况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合并多种内...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骨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尽管初次THA术后深部感染率相对低,但其带来的经济负担、残疾、甚至死亡具有潜在的破坏性。由于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行关节成形术,感染的预防和应该最优化治疗,以减少患者与医疗系统直接和间接的代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1例(22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行THA治疗。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随访观察假体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45(24-58)个月随访。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或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2 mm的透亮带,无假体松动。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9.5(73-97)分,较术前平均45.3(25-6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2,P〈0.001)。结论 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功能、矫正畸形最常用的手术。尽管随着假体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良,患者的满意度和假体的生存率逐渐提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由于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脱位、磨损等并发症而行翻修手术。据瑞典关节登记系统统计,2008年瑞典共收治1.6万余例THA,其中10.6%为翻修手术,回顾1999年至2008年的翻修病例,数量增加了约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组收治的34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THA)失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失败的患者分为早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失败组)和晚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失败组),再对早期失败组患者的翻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以髋关节翻修作为终止点,42.1%(144/342)的患者在初次THA术后5年内进行翻修,在早期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中,31.2%是因为无菌性松动,24.3%是因为髋关节脱位。结论THA术后早期的失败原因是无菌性松动和髋关节脱位。外科医师要提高手术技术,以避免THA术后的早期失败。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在临床治疗髋部疾患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初次THA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THA手术越来越多在年龄较轻患者中使用以及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因此,人工髋关节翻修数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髋臼侧失败是THA翻修的首要原因,其中包括髋臼假体位置不良、松动、严重的聚乙烯内衬磨损、骨盆骨溶解等。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中髋关节受累的发病率亦可达25%~50%,而其中50%~90%为双侧受累.随着AS病情发展,髋关节疼痛症状的加剧,髋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症状,重建髋关节生理结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显著地提高了AS患者的生活质量[1].保留股骨颈全长的THA具有保留较多骨储备的优势.我科自1999年12月至2007年5月行THA的AS患者中19例(31髋)保留了股骨颈,现将诊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方法对16例(20髋)AS患者行THA治疗。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3~8年,至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屈伸、内外旋、收展总活动度由术前的0°~95°提高到89°~215°。根据Harris评分:术前为7~63(30±3.5)分,术后为63~94(85±2.8)分,优13例,良5例,差2例。结论采用THA治疗AS可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20世纪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进步,为许多晚期髋关节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使他们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而THA在早年主要是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对功能的要求相对较少。近年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假体设计的改进和材料的进步,不论是医师或患者对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术后能达到正常人的功能,除了能有正常的步态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的安全性、经济学效应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接受48 h出院的日间初次THA手术的患者75例(日间组),根据年龄和性别按1∶1的比例匹配75例在相同时间段内接受常规初次THA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合并髋关节骨性融合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0年9月因AS合并单侧或双侧髋关节受累而行THA的431例(627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骨盆正位X线片判定是否存在髋关节骨性融合,并将患者分成骨性融合组137例(218髋)和非骨性融合组294例(409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手术相关数据。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03(61,146)个月随访。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骨性融合组包括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0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脱位2例及术后关节弹响2例,非骨性融合组包括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2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假体周围感染2例、术后关节弹响3例,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临床随访结果显示,骨性融合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HHS)从术前33.0(17.5,44.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6.0(78.0,94.0)分(P<0.001),但显著低于非骨性融合组(P<0.001)。骨性融合组的巴氏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和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均显著高于非骨性融合组(P均<0.001);术后穿鞋袜困难程度显著高于非骨性融合组(P=0.035)。结论:AS合并髋关节骨性融合患者进行THA重建股骨近端存在多种并发症风险,总体临床疗效逊于非骨性融合患者,但整体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