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58例慢性肺心病病人并发肺性脑病的神志改变与血气分析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PaCO2在抑制或兴奋者均增高,PaO2在抑制制或兴奋者均降低;酸中毒在抑制者较多见;碱中毒在兴奋者较多见;血清Na^+低,CI低,K^+低者在抑制者多见,Na^+正常,Cl^-正常,Cl低,K低在兴奋者多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及Mg ̄(2+)—ATP酶活性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这两者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结查显示,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与Mg ̄(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红细胞膜LPO则显著增高。红细胞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以上变化更为显著。红细胞膜Na ̄+—K ̄+—ATP酶和Mg ̄(2+)—ATP酶活性与红细胞膜LPO、红细胞IF呈显著负相关,红细胞膜LPO与红细胞IF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红细胞膜脂质过化增强是导致膜Na ̄+—K ̄+—ATP酶和Mg ̄(2+)—ATP酶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并且它们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失调(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玉 《中国医刊》2000,35(8):38-39
2 酸碱失衡的类型分析2 1 单纯性酸碱失衡 单纯性酸碱失衡共有四种情况 ,即呼吸性酸中毒 (简称呼酸 ) ,呼吸性碱中毒 (呼碱 ) ,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 ) ,代谢性碱中毒 (代碱 )。当机体发生呼吸性或代谢性原发失衡以后 ,机体必然通过一系列机制进行代偿 ,以保持pH在正常范围内 ,此时称为代偿性酸碱失衡。单纯性酸咸状态失衡的预计代偿公式见表 1。表 1 临床上常用的单纯性酸碱状态失衡的预计代偿公式原发失衡原发改变代偿反应预计代偿公式代偿极限代谢性酸中毒HCO3- PaCO2  PaCO2 =1 5×HCO3- 8± 2 10mmHg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疗中血清电解质K ̄+、Cl ̄-、Na ̄+和CO_2CP及动脉血气PaO_2、PaCO_2、PH、BE改变诸资料进行分析,提示上述各项变化对该病预后均有影响。其中PaO_2<5.3KPa(40mmHg)、PaCO_2>10.7KPa(80mmHg)、BE>+6.5mmol/L和血Cl_-≤80mmol/L、血Na ̄+<125mmol/L者死亡率均显著增高(达100%),PH>7.45,血K ̄+≤3.0mmol/L、CO_2CP≥29.3mmol/L者死亡率亦明显升高(达80%)。  相似文献   

5.
报道在离体条件下各种单体柴胡皂甙抑制Na+、K+-ATP酶活性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各种柴胡皂甙抑制Na+、K+-ATP酶活性作用强度依次为:b2>d>b1>b4>a>b3>e>c。其中柴胡皂甙结构中的C23-OH,C16-OH以及C11和C13的共轭双烯可能对其抑制活性起重要作用。证明,柴胡皂甙d对Na+、K+-ATP酶的抑制为非竟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器官衰竭(MOF)混合性酸碱失衡常见类型与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MOF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和气体分析指标判断器官衰竭;根据Kraut方法计算预计代偿值与实测值比较诊断混合性酸碱失衡。结果 代谢性碱中毒随衰竭器官增多而减少;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阴离子间隙(AG)代谢性酸中毒最多见,三者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OF混合性酸碱失衡以呼碱、代碱、高AG代酸型多见,代碱反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学比色法测定35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及30例健康人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同时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患者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患者组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与PaO2呈显著正相关;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肺心病急性期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与严重缺氧、CO2潴留有关。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是引起肺心病急性期细胞内、外离子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用孔雀绿比色法可测出0.1μg磷,重现性好,变异系数为2.03%,回收率为94.4%~103.4%,显色稳定,操作简便。红细胞膜Ca ̄(2+)-ATP酶和Na ̄+、K ̄+-ATP酶经低渗皂素溶血后,在Ca ̄(2+)、EGTA或哇巴因的存在下,水解ATP释出的无机磷,用孔雀绿法可分别测出其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检测了19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患者及17例正常人(对照组)的红细胞膜Ca2+ATP酶、N+-K+ATP酶及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g[2+]ATP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组红细胞膜Na+-K+AT酶、Ca2+ATP酶活性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呈弱相关(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了高血压Ga2+ATP酶活性降低,致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用生物化学法及荧光法测定了成年人、老年人的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胞浆游离Ca2+。结果显示:老年前期组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成年人组(P<0.05),而胞浆游离Ca2+浓度明显高于成年人组(P<0.05)。老年组的两个ATP酶活性均较老年前期组低,胞浆游离Ca2+浓度高于老年前期组。上述三个指标的随龄性变化以老年前期组最明显,特别是女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的方法。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测定磷以反映酶活性。结果显示:Ca2+浓度以及成骨细胞传代培养的代数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Ca2+有助于提高ATPase活性。Ca2+浓度为40μmol/L时,ATPase活性较高。细胞传代越多,膜Ca2+-ATPase活性越低。成骨细胞膜Ca2+-ATPase活性低于Na+、K+-ATPase。结论: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2.
异氟醚对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阐明异氟醚对不同脑区突触体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0MAC异氟醚组、1.5MAC异氟醚组、2.0MAC异氟醚组、2.0MAC恢复组。分别测定皮层、海马、脑干、小脑、突触体Na+,K+-ATP酶的活性。结果1.5MAC、2.0MAC异氟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上述4个脑区Na+,K+-ATP酶的活性(P<0.01)。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对皮层、海马、小脑、脑干突触体Na+,K+-ATP酶的抑制,影响突触兴奋、突触传导和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而发挥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阴离子隙在新生儿酸碱失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公式Na+-(HCO-3+CI-)求取AG值,根据Emmet标准,将37例酸碱失衡的新生儿分成三组,并分析他们与酸碱失衡类型的关系。结果:AG与酸碱失衡的类型无关,但是在代谢性酸中毒时,其增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呼吸性酸中毒。结论:AG增高愈明显,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14.
用酶解法和H2O2分解法分别测定28例风心瓣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钠泵(Na+、K+-ATP酶)、钙泵(Ca2+、Mg2+-ATP酶)活性和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患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正常人34.75%(P<0.01)和26.77%(P<0.01);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20.07%(P<0.01);而患者LPO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人97.50%(P<0.01)。结果提示风心病患者瓣膜病变与质膜钠、钙泵活性变化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报告54例胸内手术病人在麻醉恢复期血电解质、动脉血气和酸碱的变化及处理。发现术毕血K+、Na+、Ca2+均下降(P<0.01),相应的发生率为低钠血症46.2%,低钾血症24.1%,低钙血症16.7%;术毕动脉血pH、SBE均下降(P<0.001),而PaCO2上升(P<0.001),其酸血症发生率为85.2%,单纯代酸为42.6%,单纯呼酸为13.0%,复合型酸中毒为37.0%。上述变化经术后最初16~20h的处理,除血钠外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P>0.20),而血钠也较术毕时明显升高(P<0.02)。术毕经面罩吸氧(FIO20.50),仅有13.0%的病人发生低氧血症,但经最初16~20h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上升至25.9%。据此,作者认为应加强麻醉期间体液内环境的监测,适当补充K+、Na+、Ca2+、HCO3-,加强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16.
血气分析在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正确评价血气指标对体外循环(CPB)围术期监测的意义。方法:对75例心脏 病人CPB围术期497例次的血pH、AB、BE、PCO_2、PO_3及K~+、Na~+、Cl~-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以pH正常及轻度碱血症占多数(42%及29%),酸碱失调的主要原因为代谢性因素; 2. PO_2多升高(68%);3.K~+,Cl~-多在正常水平(80%,63%),Na~+约一半高于正常(47%)。结论: 围术期应注意①控制碳酸氢钠的投入,谨防代谢性碱中毒;②密切监测PO_2,避免PO_2过高;③防 止钢水潴留。  相似文献   

17.
测定1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治前、治后的血气及酸碱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酸碱紊乱类型主要是代谢性酸中毒。经治疗后,PaCO2首先改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细胞内外液钙镁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显示:血浆钙镁(SCa、SMg)、血小板和红细胞镁(PMg、RMg)、淋巴细胞钙镁(LCa、LMg)及粒细胞钙镁(GCa、GMg)均显著降低;呼衰组SCa、SMg、RMg和PCa、LCa、GCa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无呼衰组;呼衰组PaCO2与PCa、LCa和GCa均正相关,与SMg负相关;低SMg患者PCa、LCa、GCa、SC3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细胞内外液低钙低镁。细胞内钙相对增加,使血小板活性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张力增加,缺镁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反相HPLC方法测定了大鼠心肌Ca2+,Mg2+-ATPase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条件:Waters-480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C-18高效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0.0667mol/LKH2PO4/K2HPO4缓冲液(pH5.92),流速1.5ml/min,柱压3000Pa,检测波长254nm。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UBI)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②方法应用UBI治疗光化学脑梗塞家兔动物模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③结果经UBI治疗后,实验组红细胞变形性较治疗前明显增强(t=3.67,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65,P<0.05);实验组血浆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52,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明显升高(t=2.15,P<0.05)。④结论该疗法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用,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