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免疫机能状态及手术,放疗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2例乳腺癌、20例良性乳腺疾病及20例乳腺正常者,检测了手术前后及放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__S及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_S细胞及血清IgG、IgA含量显著高于后两组,T_H细胞及T_H/T_S比值显著低于后两组,二组手术后第一周的T_H细胞及T_H/T_S比值均较术前显著减少,良性组术后一月恢复正常,乳癌未放疗组术后3月OKT_3~+、术后6月OKT_4~+较术前增多,OKT_8~+细胞减少,T_H/T_S比值上升。放疗后第一周T_H细胞显著减少、T_S细胞增多、T_H/T_S比值下降、血清IgG显著升高,放疗后6月OKT_3~+细胞明显增多,放疗后一年OKT_8~+细胞明显减少。讨论了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与各种治疗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MRC W/OX系列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动态观察了脾切除对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脾切除后总T细胞和T_H/i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T_s/C细胞上升,T_H/T_s比值下降。这种异常现象要持续到术后第9周才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脾切除可引起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表明对T细胞  相似文献   

3.
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不均一的细胞群体,T细胞至少可分为两个群体,辅助T细胞和抑制T细胞(简称T_H和T_S)T_H和T_S亚群不仅是免疫调节的中心枢纽,而且近年来发现它们对造血功能具有正负调控作用。我们对1939年—1991年间我院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T细胞亚群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 ,并比较肿瘤大小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4 (+)细胞显著降低、CD8(+)细胞显著升高 ,CD4 (+) /CD8(+)比值明显降低。肿瘤病灶直径≥ 5cm的患者CD4 (+)细胞、NK细胞较 <5cm的患者减低 ,CD4 (+) /CD8(+)比值无差异。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异常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失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RA发病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的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RA病人和30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细胞数(流式细胞术)、类风湿因子及CRP(免疫沉淀法)、ESR(魏氏法),同时记录临床观察项目.结果:(1)活动期RA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 T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CD4 /CD8 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RA病人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的降低、CD4 /CD8 比值的升高,与缓解期RA病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缓解期RA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缓解期与活动期RA病人比较,各临床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异常细胞免疫状态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CD4 /CD8 比值在RA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对39例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型哮喘病儿均有T细胞亚群异常,发作期病儿T抑制/杀伤亚群细胞降低和T辅助/诱导亚群细胞增高同时存在,而间歇期病儿仅有T抑制/杀伤亚群细胞降低;发作期和间歇期病儿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比值均显著增高,发作期和间歇期病儿外周血中双标记细胞也明显增高。提示T细胞亚群异常为哮喘病儿的原发改变,可能为其免疫失调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晚期肿瘤病人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晚期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CD3+T细胞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CD8+T细胞升高(P〈0.05),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NK细胞升高(P〈0.05);临终病人CD3+T细胞、CD4+T细胞下降更明显(P〈0.01),NK细胞升高(P〈0.05);其中化疗结束3周后病人较未化疗病人,其CD3+T细胞升高(P〈0.05)、CD4+T细胞数,CD8+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晚期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能改善细胞免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晚期病人及其化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 ia gravis,MG)是T细胞依赖的、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文中探讨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例MG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亚群百分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型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特点。随访MG患者经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胸腺扩大切除术3种不同治疗方案后3~14个月的治疗效果,分析MG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其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G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CD4+/CD8+比值异常升高,2组间CD4+T细胞百分比无差异。不同性别、临床分型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加CD4+/CD8+比值升高。仅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患者预后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无关。治疗前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明显,即CD8+百分比下降、CD4+/CD8+比值升高明显者,经糖皮质激素及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较好。结论 MG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明显,而与性别、临床分型无关。治疗前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者糖皮质激素及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明显。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对于临床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及60例无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女性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外周血的T抑制/毒性淋巴细胞(Ts)比率降低,Th/Ts比值升高,NK细胞、B淋巴细胞升高(P<0.05).结论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促进了OP的发生发展.NK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免疫应答当中也出现相应的改变,进一步加重了绝经期妇女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0.
我们观察了11例晚期肺癌病人IL—2/LAK细胞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后CD_3~ 、CD_4~ 、CD_8~ 细胞及CD_4~ /CD_8~ 比值均升高,尤以CD_3~ 、CD_4~ 升高明显(P<0.001)。说明该疗法可提高肺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求颈性眩晕的病因,确立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针刺穴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手法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0%和60%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手法加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效果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后HCVRNA阴转远期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结果:干扰素治疗后,经过18mo-26mo的随访,Ⅱ-1b型HCVRNA持续阴转率为20.0%;Ⅲ/2a型为70.0%,两型疗效相差非常显。结论;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关,对Ⅲ/2a型的疗效优于Ⅱ/1b。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开始在部分大学进行自主招生的试点,明确提出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本文分析了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积极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试点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