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口服替吉奥40 mg/m2 Bid,连用14 d,21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2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0%),PR 5例(20.0%),SD 9例(36.0%),PD11例(44.0%),总反应率为20.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9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贫血、纳差、乏力、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无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用替吉奥胶囊(80120 mg/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d l120 mg/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d l28,休息14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n=19):采用DCF方案治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d l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 l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 mg/m2,d 128,休息14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n=19):采用DCF方案治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d l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 l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 mg/m2,d 15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d 15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d 15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35.0%与31.6%)和临床获益率(65%与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C-CIK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n=25):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DC-CIK治疗。单药组(n=24):采用单药替吉奥治疗。根据EORTC QLQ-C30生活质量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上的差异,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总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包括食欲、睡眠、疲乏、恶心、呕吐,且CEA、CA242较单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DC-CIK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降低血清中系列肿瘤标记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4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替吉奥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数据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标准、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7%(26/3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5.96%(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99及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CEA及CA199、TSGF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EA及CA199、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态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均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或处理后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较好抑制患者肿瘤细胞增殖及扩散,患者体力状态好,不良反应可缓解,较为安全,且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介入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介入治疗,化疗用药为5-Fu 0.5 g/m2,表柔比星40 ~ 60 mg,奥沙利铂130 mg/m2;观察组(3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40 ~ 60 mg,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3.3%,观察组为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消化道不良反应,血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帕替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安全性相关指标(肌酐、脑钠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概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酐、脑钠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酐、脑钠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B组患者的肌酐、脑钠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胃癌可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稳固机体安全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晚期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组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选择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晚期胃间质瘤的患者9例,CT检查:7例肝转移、2例胰腺转移,9例均行姑息切除,术后使用伊马替尼400 mg/d口服,治疗6个月无效;而后改为舒尼替尼连续治疗37.5 mg1次/d,口服,每阶段治疗4周,停药2周;每阶段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腹部CT,评价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9例患者舒尼替尼中位治疗时间为166周。按Choi标准进行疗效评估,获CR0例(0%),PR2例(22.2%),SD4例(44.4%),PD 3例(33.3%);客观有效率22.2%,疾病控制率为66.7%;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3例(33.3%)、疲乏4例(44.4%)、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22.2%)。结论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间质瘤有较好疗效,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采用载药微球(DEB)-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37例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根据改良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评估DEB- TACE术后并发症与口服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 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1、3个月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83.7%、80.8%。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1个月,中位的总生存期(mOS)为13.8个月。DEB- TACE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腹痛、肝功能受损等;阿帕替尼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症、继发性高血压等。所有不良反应均未超过3级且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或减少阿帕替尼的服药剂量进行控制。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阿帕替尼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效益较高的治疗方案,且不良反应轻,易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方法选择&gt;70岁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27例,给予S-1(替吉奥)40~60 mg/m2口服,服药7 d后休息7 d,28 d为一个周期;香菇多糖2 mg静滴,2次/w;共用6个周期。结果全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3例(11.11%),病变稳定(SD)17例(63.96%),进展(PD)7例(25.93%),临床受益率(DCR)为75%;无进展生存时间(PFS)5.8个月(95%可信区间3.7~7.9),总生存时间(OS)为11.8个月(95%可信区间6.1~17.5)。主要不良反应有贫血11例、白细胞减低8例、食欲下降13例和乏力6例,未影响治疗。结论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方法24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单独口服替吉奥14d,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时间、病人一般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近期总有效率30.43%,疾病控制率(DCR)69.57%;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为Ⅰ~Ⅱ级,无Ⅲ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平均生存时间10.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5.3个月;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改善率86.96%。结论单药替吉奥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体弱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应用替吉奥联合低剂量顺铂方案一线化疗4~6个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疾病无进展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56例。根据继续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维持治疗组(28例)应用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28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维持治疗组客观有效率(35.7%)高于对照组(3.6%),疾病控制率(67.9%)高于对照组(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9个月)长于对照组(4.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1.7个月与9.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肝功能损伤等,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后维持治疗中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可增加化疗有效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不良反应、血清VEGF及MMP-9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52% vs. 26.08%,P<0.05);观察组的半年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2.17%和34.78%,对照组为34.78%和2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8% vs. 8.6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5%,与对照组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232.54±17.05)ng/ml vs.(233.05±15.23)ng/ml]和MMP-9[(1 857.23±15.31)ng/ml vs.(1883.45±15.42)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VEGF低于对照组[(206.04±13.05)ng/ml vs.(225.36±11.42)ng/ml],MMP-9也低于对照组[(1 604.56±15.25)ng/ml vs.(1 835.21±13.5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TACE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HCC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紫杉醇(TAX)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耐受性.方法 47例初治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S-1+TAX化疗,S-1剂量80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d14;TAX剂量80mg/m2,d1、d8,静脉滴注; 21d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患者中RR为40.4%,DCR为76.6%.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6.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无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乏力(8.5%)、恶心(6.4%)、厌食(6.4%)、腹泻(6.4%).神经毒性轻微.结论 S-1+TAX治疗进展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推荐作为进展期胃癌的非铂化疗选择.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 5 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联合化疗与加用吉西他滨后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以及 5 氟尿嘧啶药物代谢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4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 ( 2 2例 )和对照组 ( 2 1例 )。实验组 :吉西他滨 10 0 0mg/m2 ,第 1,8,16天静脉滴注 ,5 氟尿嘧啶 40 0mg/m2 和四氢叶酸 10 0mg/m2 于第 1~ 5天静脉滴注 ;对照组 :5 氟尿嘧啶 40 0mg/m2 和四氢叶酸 10 0mg/m2 在第 1~ 5天静脉滴注 ,均以每 4周为 1疗程 ,持续 4个疗程。结果 实验组完全缓解 (CR) 1例 ( 4 .5 %) ,部分缓解 (PR) 6例 ( 2 7.3 %) ,临床受益反应率 (CBR)为 68.2 %;对照组无CR ,PR3例 ( 14 .3 %) ,CBR有效率 3 3 .3 %。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 5 氟尿嘧啶血浆药物浓度、血浆峰值提高 ,血浆半衰期延长。结论 吉西他滨与 5 FU、四氢叶酸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胰腺癌有一定的客观疗效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不良反应也随之提高。上述变化与吉西他滨改变 5 FU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洛铂联合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每疗程第1 d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第2 d给予洛铂50 mg/m2;对照组患者在每疗程第1 d、8 d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2 d给予洛铂50 mg/m2.3 w为一疗程,治疗4 个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率(36.67%和33.33%)和临床收益率(66.67%和6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脱发等不良反应方面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洛铂联合培美曲塞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 role of radio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is still discussed controversially.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oxicity of irradiation and concomitant administration of 50 mg/m(2) temozolomid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glioma, this phase I/II study was conducted. PATIENTS AND METHODS: 53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WHO grade IV malignant glioma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up to a total dose of 60 Gy using 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of 5 x 2.0 Gy/week. Temozolomide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each therapy day at a dose of 50 mg/m(2). RESULTS: Prior to radiochemotherapy, complete resection (n = 14), subtotal resection (n = 22) or a biopsy (n = 17) of the tumor was performed. The median time interval between surgery and radiochemotherapy was 21 days. Treatment-related toxicity was very mild. Acute toxicity > grade 2 was observed in one patient who developed grade 4 hemotoxicity. Minor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included nausea and vomiting. No severe late effects were observed. Median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were 8 and 19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72% at 1 and 26% at 2 years. Age and extent of surger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urvival.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emozolomide plus radiation therapy is feasible and safe in terms of toxicity. Overall survival times were relatively long compared to survival times reported for radiotherapy alone. The application of 50 mg/m(2) of temozolomide can be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whole time course without interruption due to side effects and might largely contribute to the prolonged overall survival. Further evaluation is warranted as to which dose of temozolomide is optimal with regard to tumor response and toxic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癌痛的疗效,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胃癌终末期伴中重度癌痛患者68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3 d,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67.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和9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及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止疼治疗后体力均有所恢复并保持稳定,B组患者体力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体力状态,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8.
王小银  朱金水  许志鹏  周洲  王龙  孙群  朱励 《武警医学》2010,21(12):1035-1037,104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腔内化学疗法(化疗)对进展期胃癌伴癌性腹水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方法进展期胃癌癌性腹水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超声引导下腹腔化疗(EAP方案,VP16100mg/m^2+表阿霉素60mg/m^2+卡铂200mg/m^2),对照组为EAP静脉化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中位生存期以及生存率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腔化疗可显著提高胃癌患者肿瘤近期有效率和癌性腹水近期有效率,并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低,延长非手术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这可能与治疗后改善了免疫调控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