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刘云海  曹小红  林海禄  姜国芳 《化学试剂》2005,27(7):411-412,442
合成了偶氮显色剂2-[5-甲基-(1,3,4-噻二唑偶氮)]-2-萘酚(MTDAN),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pH7.0~8.0的水溶液中铜与MTDAN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6×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nCu2+∶nMTDAN=1∶1。Cu2+浓度在0~1.1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可用于测量矿石及土壤样品中的微量铜,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2'-(5'-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5-Me-BTAEB)的合成,且对其与镍(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5-Me-BTAEB在弱酸性介质中与Ni(Ⅱ)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组成为nNi(Ⅱ):n5-Me-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54 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cm,Ni(Ⅱ)浓度在0~10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显色剂2-(5-Br-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5-Br-DMPAP)吸光光度法测定Zn(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9.0时,Zn(Ⅱ)与5-Br-DMPAP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辛基苯醚(OP)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56nm处有一最大吸收波长,Zn(Ⅱ)含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7.74×104L.mol-1.cm-1,检出限为0.2μg/25mL。方法用于奶粉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1-(4-硝基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对银的显色反应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屠超  王智敏 《化学试剂》2006,28(7):419-420,425
合成了1-(4-硝基苯)-3-(5-氯-2-吡啶)三氮烯(NPCPDT),并研究了NPCPDT与银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10.0)介质中,在TritonX100存在下,NPCPDT与Ag生成1∶1配合物。配合物在4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46×105L·mol-1·cm-1,Ag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回收定影液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 2 -[2′-( 5′-甲基苯并噻唑 )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甲酸 ( 5 -Me-BTAEB)的合成 ,且对其与镍 ( )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存在下 ,5 -Me-BTAEB在弱酸性介质中与 Ni( )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组成为 n Ni( ) ∶ n5 - Me- BTAEB=1∶ 2 ,最大吸收波长为 65 4 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 1.5 0× 10 5 L/mol·cm,Ni( )浓度在 0~ 10 μg/2 5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镍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显色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研究了它与钴(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3.5~10.0范围内,试剂可与钴(Ⅱ)形成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吸收峰分别位于521和571.5nm处;在0.6~3.0mol/LHClO4介质中,配合物转化成另一种质子化型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32和580nm处,灵敏度提高3.6倍,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1.24×105L.mol-1.cm-1。钴的浓度在0~4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是目前测定钴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体系之一,应用于VB针剂和矿样中微量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陈永熙  赵俊 《中国陶瓷》2002,38(1):53-54,35
本文提出用新试剂 2 -(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瓷餐具钴的溶出量 ,它与钴形成的配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 1 .31× 1 0 5L·mol- 1·cm- 1。该试剂不但灵敏度高 ,选择性也很好。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瓷餐具溶出的微量钴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铜-镍合金镀液中铜(Ⅱ)和镍(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H=8.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组成为OP乳化剂、正丁醇、正庚烷和水的微乳液中,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为显色剂,通过测定铜(Ⅱ)、镍(Ⅱ)配合物共存体系的吸光度A,及加入乙二胺掩蔽铜(Ⅱ)后镍(Ⅱ)配合物的吸光度A1,得到铜(Ⅱ)配合物的吸光度A2=A-A1,从而求出铜(Ⅱ)、镍(Ⅱ)含量,用于Cu-Ni合金镀液中铜(Ⅱ)、镍(Ⅱ)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2-羟基-5-氯-3-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笨,并研究了它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Triton X-100的存在下,pH11.2的Na2B4Or-NaOH缓冲介质中,镉(Ⅱ)与之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在528 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6×105L·mol-1·cm-1,镉(Ⅱ)在0~20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郑云法  张春牛  应跃芳 《化学试剂》2005,27(7):413-414,436
合成了显色剂1-偶氮苯-3-(5-溴-2-吡啶)三氮烯,并研究了它与镉的显色反应。在pH10~1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镉生成4∶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3×105L.mol-1.cm-1。Cd2+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和湖水中微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重要医药中间体5-氟-吲哚-2-酮的合成工艺;利用实验手段对3个合成工艺进行验证;并且从生产条件和生产成本的角度,总结了3个工艺的优缺点;最后对适合化工生产的工艺进行了条件优化。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低,原料易获得。以对氟苯胺计的总质量收率达到79.3%。其结构经由核磁氢谱(1H 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得以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用2-氨基噻唑为原料经溴化和重氮化,与N,N-二乙基间氨基苯酚偶联,合成了新有机分析试剂2-(5-溴-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2-(5-Bromo-2-thiazolylazo)-5-diethylaminophenol,简称5-Br-TADAP〕.用薄层色谱法、元素分析法、质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和可见吸收光谱法等分析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和结构鉴定.该试剂至今未见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13.
宋尚海  秦凤菊 《杭州化工》2005,35(2):21-22,29
2-氯-5-甲基吡啶是生产农药吡虫清、吡虫啉的重要中间体,它能降低农药吡虫啉等的原料成本。讨论了以2-氨基-5-甲基吡啶氯化法,经重氮化上氯而得的合成路线,实验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叙述镧(Ⅲ)-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PVA和CPB存在下)胶束增溶配合物的特性。pH=10.1时,La3+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PVA、CPB存在下)生成1:4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05nm,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105L/mol·cm。该配合物形成稳定常数(LOgβ)为15.9。0~80μgLa3+/50mL,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镍基合金镀层中的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2-氯-5-氯甲基噻唑的合成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永兵  杜辉  田昌明 《江苏化工》2004,32(3):19-20,25
介绍了2-氯-5-氯甲基噻唑的合成方法及作为中间体在合成高效杀虫剂氯噻啉中的应用,分析比较了8种不同原料路线合成工艺的优劣,认为1-异硫氰酸基-2-氯-2-丙烯氯化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邓优华  洪镛裕  卢晗 《化学试剂》2007,29(4):249-250
以邻硝基苯胺和对羟基苯乙醇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还原和酯化合成了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2-(2′-羟基-5′-异丙烯酸乙酯基苯基)-2H-苯并三唑,其结构经核磁共振确证。  相似文献   

17.
马威  刘勇  张淑芬 《化工学报》2010,61(11):2992-2998
2-(2′-羟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UV-P)经过羟基乙酰化、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代,合成了具有高反应活性的2-(2′-乙酰氧基-5′-溴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为提高目标产物产率和反应效率,分别对溶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投料比和反应底物浓度进行了研究。得出较优合成条件为:氮气保护下,四氯化碳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NBS与2-(2′-乙酰氧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摩尔比1∶1,回流反应1h。在上述条件下,2-(2′-乙酰氧基-5′-溴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产率为60%。产物经过IR、1HNMR、MS分析证明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18.
通过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与 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发生加成环化反应制得除草剂 3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苯基 ) 4 亚胺基 5 异丙叉基恶唑烷 2 酮。反应分两阶段进行 ,首先在冰水浴中向 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中滴加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甲苯溶液 ,然后升至室温反应 4h。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三乙胺作催化剂 ,n(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 )∶n(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 ) =1 0∶1 2 ,加料方式为滴加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甲苯溶液 ,第二阶段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优化以后 ,产品收率可由 39%提高到 5 6 %。产品结构用CIMS、1HNMR进行了确定。分离了其中一个副产物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以2-溴-1-(2-噻吩)-1-乙酮(Ⅰ)和对甲基苯甲胺(Ⅱ)为原料,在碘与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复合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环合反应合成了5-(2-噻吩)-2-对甲苯基口恶唑(Ⅲ)。产物结构经FTIR、NMR和MS表征,并对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Ⅰ)=1 mmol、n(Ⅱ)=1.3 mmol、n(I2)=0.2 mmol、n〔TBHP(质量分数55%)〕=1.2mmol、n(Na HCO3)=1.0 mmol,室温下反应12 h,产物收率为89.7%。抑菌圈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9 mm,具有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2-溴-1-(2-噻吩)-1-乙酮和对-甲基苯甲胺为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碘与叔丁基过氧化氢的作用下,通过氧化环合反应合成了5-(2-噻吩)-2-对-甲苯基噁唑。产物结构经FTIR,NMR 和MS检测。结果显示:合成产物的最佳条件为:2-溴-1-(2-噻吩)-1-乙酮1 mmol、对-甲基苯甲胺1.3 mmol、碘0.2 mmol、质量分数55%的叔丁基过氧化氢1.2mmol、碳酸氢钠1.0 mmol,室温下反应12 h,产物收率为89.7 %。抑菌圈测定结果显示该产物对大肠杆菌具有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