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平板点种试验,选用白地霉为指示菌,又根据刺激圈试验以及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了苹果渣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其菌种比例为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0.5:1:1:1时为优选接种比例。苹果渣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15.32%,较未发酵时7.36%提高了108%。  相似文献   

2.
以黑曲霉、白地霉、宇佐美曲霉、雅致放射毛霉、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菜籽粕为原料,氮溶解指数、氨基酸态氮、肽得率和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对固态发酵生产菜籽肽的菌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宇佐美曲霉、雅致放射毛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效果较好,发酵后产生了较多的低分子量菜籽肽,而枯草芽孢杆菌更适合单菌固态发酵生产菜籽蛋白肽。  相似文献   

3.
以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好氧发酵,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单一菌种或混菌组合对辣木茎叶粉的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与添加等量无菌水的对照组相比较,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发酵,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三菌混合发酵后的辣木茎叶粉粗蛋白、酸溶蛋白、还原糖、体外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抗营养因子如水解单宁、皂苷、植酸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抗氧化活性则显著性提高(p0.05)。综合考虑,混菌发酵会比单菌发酵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选择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三菌混合发酵改善辣木茎叶粉的营养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4.
主要利用冷榨提油后的菜籽饼粕,辅以少量麸皮为培养基,以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植物乳杆菌为微生物菌剂,进行单菌和混菌发酵实验,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实验结果表明,以8%为总接种量,接种比例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2:1:2条件下,菜籽饼的营养价值最高,相对未发酵的菜籽饼,硫甙降解率为74.85%,体外消化率提高59.93%,植酸和单宁降解率分别为43.14%和14.50%。  相似文献   

5.
酒糟发酵蛋白质饲料菌种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糟为发酵原料,以发酵产物粗蛋白质、真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选用了8种酵母和霉菌,通过平板点种、单菌发酵及混合菌种发酵试验,筛选了酒糟发酵蛋白质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结果表明:酒糟发酵蛋白质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为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绿色木霉,与酒糟及发酵基质相比,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1.89%及24.50%,真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8.89%及53.18%,粗纤维分别降低了26.65%及32.96%.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皮为基本碳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白地霉联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真蛋白含量为主要目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7%,固态发酵培养基料水比1:1.8(g:mL),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80 h。在此条件下,真蛋白含量可达15.6%,是发酵前的1.94倍。  相似文献   

7.
多菌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及生物法预处理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分离筛选的3株绿色木霉和6株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及产酶情况进行了研究,综合确定绿色木霉绿2与芽孢杆菌S3为混合菌中产纤维素酶酶活最高的组合。在此基础上,采用解脂假丝酵母处理高粱秸秆。先将解脂假丝酵母的种子培养液按照3%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产酶培养基中,隔24 h将绿色木霉绿2的孢子悬浮液按照2.67%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产酶培养基中,再隔12 h将芽孢杆菌S3的种子培养液按照5.33%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产酶培养基中,测定出的滤纸酶活(FPA)最高,为389.8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30%。  相似文献   

8.
菜籽粕混菌固态发酵制备多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量分数、多肽得率和硫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米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单菌及混菌发酵,进行最佳发酵菌种组合的研究;通过最佳混茵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CaCl2、K2HPO4、MgSO4、FeSO4和CuSO4)、氮源[CO(NH2)2、(N...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微生物对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糟全价发酵饲料的发酵作用,利用干酪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白地霉、黑曲霉和根霉,采用缺失法组合方法,分别发酵浓香型和酱香型酒糟,以发酵过程中品温、水分、酸度、淀粉含量变化及发酵前后粗纤维、蛋白质含量变化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适宜的菌剂组合.研究发现微生物发酵对酒糟中粗纤维含量影...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进行液体制种。结果表明:受接种量、豆粕含量和培养温度的影响,两株菌种菌数的增长速度具有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受培养时间的影响,热带假丝酵母菌先增后降,枯草芽孢杆菌先降后增;热带假丝酵母在pH3.5时菌数最大,枯草芽孢杆菌在pH4.5~7.5范围内适宜生长。在豆粕质量分数15%、葡萄糖质量分数1%、初始pH4.5的液体培养基上,两菌分别接种10%,在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60r/min条件下培养5d,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数达到最大,分别为752.5×106和264.2×107 cfu/ml。  相似文献   

11.
鞠兴荣  金晶  袁建  王立峰  何荣 《食品科学》2010,31(19):212-215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宇佐美曲霉、雅致放射毛霉对菜籽粕进行液态发酵,以氮溶解指数、SN-TCA、氨基酸态氮、肽得率和ACE 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菜籽ACE 抑制肽的菌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上述菌种中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所得肽得率最高,并且具有最高的ACE 抑制活性,菌种优势明显,是液态发酵菜籽粕生产ACE 抑制肽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2.
混菌发酵菜籽粕制备多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指标,研究白地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菜籽粕生产多肽的工艺条件。采用Plackett-Berman实验得出影响多肽含量的显著因素有是否灭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预测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的数学模型为:Y=154.90+7.64X4-1.10X5+4.75X3-1.52X4X5-5.84X42-11.56X52-5.42X32,X3为发酵时间(d),X4为发酵温度(℃),X5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对多肽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得出多肽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68℃,接种量18.68%,发酵时间4.25d,此时所得发酵产品中多肽含量为157.79mg/g。  相似文献   

13.
赵云财  吕伟民  张超  李娜  王佐民  尚维  赵彤 《酿酒》2012,39(6):54-57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生产奶牛发酵饲料,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菌种组合:金针菇A32+酒精酵母LQ一2—11+产朊假丝酵母LQ~2—17+枯草芽孢杆菌LQ-1-8。  相似文献   

14.
豆渣是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但应用不足的特点。为提高豆渣的利用率,开发新型豆渣产品。该实验对湖南邵阳霉豆渣进行微生物分离,旨在得到能利用豆渣营养物质的菌株。共分离33株菌,分别为乳酸菌13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lolii)、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融合魏斯氏(Weissella confusa);芽孢杆菌7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葡萄球菌9株,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克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kloosii)、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缓慢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lentus);2株酵母菌,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2株霉菌,总状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和伞房横梗霉(Lichtheimia corymbifera)。用白地霉、总状横梗霉和伞房横梗霉固态发酵豆渣,结果表明,发酵豆渣总酚和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未发酵的豆渣(p<0.05),发酵6 d,ABTS清除率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为92.67%和134.35 mg GAE/10 g,DPPH清除率为79.98%。证实发酵豆渣可提高豆渣营养价值,有助于豆渣在食品及其副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固态发酵餐厨垃圾与醋糟生产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餐厨垃圾和醋糟为原料,利用平菇、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从6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分别为接种量、原料比和尿素添加量,再通过爬坡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对所选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适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餐厨垃圾和醋糟添加质量比为67:33,接种量为10.46%,尿素添加量为2.9%,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为24.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