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Ⅰ,耶尔森氏菌属的群、型:本属包括8种细菌,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而现在临床感染上成为实际问题的主要是后两种细菌。其各自的群、型分别描述于下。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生物型:关于本菌生物型的区分迄今为止已提出很多方法,现在国际上应用最广的基本是以10余种生化性状为指标的Wauters 1~5型分类法。之后,又发现生物型3的VP 反应阴性  相似文献   

2.
耶尔森菌属包括11个种,其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本文综述了目前耶尔森菌多种分子分型技术的研究现状.这些分子分型技术是对常规表型分型技术的补充和深入,使我们对所要研究的细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张孝和  陈祎  倪庆翔  李毅 《疾病监测》2010,25(9):744-745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鼠疫静息期鼠类耶尔森菌携带情况。方法采用日夹笼法捕鼠,无菌解剖捕获鼠,对盲肠末端内容物进行耶尔森菌分离。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687只鼠,室内鼠占91.27%。共检到耶尔森菌81株,检出率为11.79%,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主,占79.01%,其次为中间型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分别占11.11%、7.40%、2.47%。结论温州市鼠类耶尔森菌携带率较高,室内鼠类能携带各型耶尔森菌,野外鼠类只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相似文献   

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性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景怀琦  徐建国 《疾病监测》2005,20(9):449-451
耶尔森菌属对人类致病的包括三个种: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类肠道致病菌,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现,近年来逐渐受到全球重视.它引起的临床症状十分广泛,从中度腹泻到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一些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则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败血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芬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引起慢性无菌性关节炎的常见因子.  相似文献   

5.
<正>假结核耶尔森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是该菌属3种致病性菌之一(其他两种为鼠疫耶尔森菌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我们从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眼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系"右眼泪溢、溢脓1年"入院。1年前患者右眼开始出现溢泪、溢脓,不伴头痛、眼痛、畏光。因自觉溢脓症状加重,遂于2015年3月23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拟  相似文献   

6.
刘莉  李佽  刘都礼  姜勇 《华西医学》2007,22(3):542-543
目的:探讨假结核耶尔森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特殊染色方法对1例假结核耶尔森菌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内见多发性坏死灶和微脓肿,在坏死灶、微脓肿的外周有上皮样细胞包绕,形成中心化脓性肉芽肿。阑尾壁全层慢性炎,黏膜下淋巴滤泡增生,滤泡中心可见上皮样肉芽肿。革兰氏染色查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耶尔森菌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假结核耶尔森菌肠系膜淋巴结炎十分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极易误诊,诊断有赖于光镜和特染。  相似文献   

7.
石丽媛  白丽  于国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2):1112-1113,1116
鼠疫耶尔森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Pla)是鼠疫菌特有的pPCP1质粒编码的细胞表面蛋白酶,介导了耶尔森菌外膜蛋白(YOPs)在体外的降解,具有温度依赖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和凝固酶活性,可致纤溶酶原激活和α2抗纤溶酶失活,是鼠疫菌从皮下感染扩散到循环系统的重要毒力因子,是黏附素也是侵袭素,在鼠疫耶尔森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Pla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鼠疫菌的致病机制,寻找更好的鼠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现对Pla的基因、活性、毒力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来自不同血清型的29株假结核耶尔森菌的主要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初步了解假结核耶尔森菌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布与变异情况。 方法应用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血清学分型与毒力基因(inv、pYV、HPI毒力岛、ypm)检测,并对ypm基因扩增基因进行测序比较。 结果29株实验菌株均携带编码侵袭素的inv基因,15株携带毒力质粒(pYV),13株携带全部或部分HPIs基因簇,19株携带ypmA基因,1株携带ypmB基因,1株携带ypmC基因 。结论假结核耶尔森菌毒力基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分析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抗原性的简便方法. 方法 采用DNAstarProtean和EMBOSS网络分析平台综合预测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YopE、YopH、YopT、YopJ、YopM的免疫原性,并通过蛋白质芯片技术对上述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验证. 结果 计算机综合预测分析显示外膜蛋白YopE抗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剑川县野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情况调查分析。方法 从剑川采集鼠盲结肠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表型鉴定和特异基因分析。结果 从采集的645份鼠类标本中,分离到34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率为5.27%(34/645);其中致病株1株、非致病株33株。鼠类标本分别是大绒鼠、贝氏树鼩、褐家鼠、齐氏姬鼠、小林姬鼠等,其中大绒鼠采集率和检出率最高(2.79%),其次为齐氏姬鼠(1.55%)。结论 剑川县野鼠鼠疫疫源地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宿主与鼠疫菌主要宿主基本一致,推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存在与鼠疫的相对静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鼠疫耶尔森菌气溶胶发生与采样过程中的生物活性损伤程度,探索减轻其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液体撞击式采样器对鼠疫耶尔森菌和粘质沙雷菌气溶胶进行采样和培养计数的方法,观察气溶胶发生与级联冲击采样测试过程中的生物活性损伤情况,以及不同采样液对生物活性的保护效果。结果鼠疫耶尔森菌气溶胶经AGI-10采样器采样10 min的生物活性损伤为98.63%,经发生器发生及AGI-10采样器采样10 min的生物活性损伤为98.80%,其采样和气溶胶发生采样过程生物活性损伤依次是粘质沙雷菌的160.36%和116.62%。PBS采样液在5 min采样时基本没有生物损伤,采样液加入吐温80和橄榄油可对30 min采样的鼠疫耶尔森菌活性提供有效的保护。结论鼠疫耶尔森菌在气溶胶发生与采样过程中生物活性损伤较大,其采样活菌数需进行校正,其气溶胶发生与采样方法需进行优化。该菌液体冲击式采样的优选采样介质为PBS+0.01%吐温80+0.005%橄榄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离自内蒙古不同鼠疫疫源地、不同宿主和媒介的鼠疫耶尔森菌的差异区段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内蒙古3个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307株,采用差异区段分析法,设计24对引物进行DFR位点扩增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结果 通过差异区段分型方法共发现13种基因型,其中5种基因型(Gnm1~Gnm5)为本研究首次报道。长爪沙鼠疫源地有9种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G11(71.8%,122/170);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有6种基因型,主要为G10(44.1%,41/93)和G11(35.5%,33/93);布氏田鼠疫源地有4种基因型,主要为G14(90.9%,40/44)。3个疫源地均分布有G11型。结论 内蒙古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对分析内蒙古鼠疫的传播和遗传演变具有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氏耶尔森菌为非致病菌,由该菌致病的病例临床罕见。我院于2006年11月在1例反复高热的青年男性患者血液中培养出该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俞东征 《疾病监测》2011,26(10):760-765
为了在流行静息期间建立鼠疫监测,比较自网上下载的10株鼠疫菌及3株假结核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依照鼠疫菌CO92株划分的68个"板块",67个在假结核菌中完整或大部出现,确定了这些板块在假结核菌基因组中的连接顺序。确定了假结核菌具有与鼠疫菌同样的7拷贝rRNA基因簇,并由此引起最初的基因组重排。假结核菌与鼠疫菌分野前已在16个位置插入了4种插入序列,这些插入序列在假结核菌中尚未引起重排。确定了20处鼠疫菌特有的"疫岛(PeI)"与39处假结核菌特有的"假岛(PsI)"序列,这些序列可在监测中遇到非典型菌株时,用于鉴别鼠疫菌与假结核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部分鼠疫疫源地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采集剑川、梁河两县鼠类盲肠,对其进行培养,通过菌落聚合酶链反应初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通过生化鉴定确定菌株并作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915份标本中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5株,总检出率为3.83%,分离株包含1株致病株、34株非致病株。3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全部为生物1A型,1株致病株为1A/O:9生物血清型,毒力基因为(ail+、ystA-、ystB-、yadA-、virF-、rbfc-),非致病株血清为O:5、O:8及未分型,毒力基因为(ail-、ystA-、ystB+、yadA-、virF-、rbfc-)。 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鼠间流行,分离菌株血清型别较为多样,分离到的致病株缺乏典型毒力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尚未发现鼠间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耶尔森氏菌的概况,重点描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尤其是献血员感染,而导致受血者严重后果。并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国外研究的选择性培养基,和致病性菌株的鉴别培养基原理、方法及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鼠疫疫源地那曲和比如地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确定具有该分型特征的鼠疫菌在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的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板块重排、差异区段分析、间区规律短回文重复、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青藏高原地区、四川省、云南省的98株鼠疫菌进行分析。结果 那曲和比如地区的鼠疫菌菌株中第57~60板块的排列方式与测序菌株Z176003一致,在其他实验菌株中未发现该重排特征。结论 分离自那曲和比如的鼠疫菌菌株具有独特的分子分型特征,该特征在本地区的菌株中普遍存在,且菌株多态性持续分化。  相似文献   

18.
朱俊洁  王鹏  张蓉  海荣  梁莹  宋志忠 《疾病监测》2013,28(10):848-852
目的 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 analysis,MLVA)方法,对云南省鼠疫菌株进行基因分型。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毛细管电泳,通过BioNumeric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云南省158株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型。 结果 选取鼠疫菌的14个VNTR位点,5个VNTR位点对云南省鼠疫菌具有多态性分析意义,利用这5个位点对云南菌株进行分析,云南158株鼠疫菌可分为2个群,3个簇,5个基因型,野鼠鼠疫菌属于A簇,丽江玉龙鼠疫菌属于B簇,家鼠鼠疫菌属于C簇,与传统的生态分型结果吻合。 结论 本次试验筛选的5个位点可以用于云南省鼠疫菌的分型,云南家鼠鼠疫菌、野鼠鼠疫菌及玉龙鼠疫菌分属不同的基因簇,玉龙鼠疫菌与野鼠鼠疫菌同属一个群,聚类结果与实际的地理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国内外已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下简称耶氏菌)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对受耶氏菌污染食品处理的研究甚少。我们选用过氧乙酸和漂白粉为消毒剂,测定其对肉类表面耶氏菌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7例与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红细胞(RBC)有关的败血症.病人输RBC前无发热,生命体征稳定,开始输RBC30分钟内除1例外均发生寒颤,立即停止输血和进行处理,病人仍出现发热和血压过低,5例死亡.此5例的输血反应24小时内血标本和全部的7个血袋中剩余RBC培养均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长.RBC收集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