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研究表明,纤溶系统异常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高血压病(EH)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58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l—1)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氯沙坦对EH患者纤溶活性及AⅡ、ALD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通过其相关性分析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12/2003-10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应用比色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结果:心肌梗死组93例、对照组87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177;0.97),(2.84&;#177;0.82)μkat/L;(0.85&;#177;0.19),(0.66&;#177;0.20)AU/mL。P均〈0.01]。②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7108,0.7829,P均〈0.01)。 结论: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的增高与心肌梗死明显相关。②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纤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能通过影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而参与对纤溶平衡的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栓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血栓形成常涉及多种因素,其中纤溶系统失衡,纤溶活性降低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伴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升高,易致血栓形成。而冠脉血栓形成又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作为纤溶系统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AMI和心绞痛患者应用尿激酶和蚓激酶治疗过程中,血浆t-PA和PAI的动态变化,分析它们对冠心病患者纤溶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部分鼠疫疫源地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采集剑川、梁河两县鼠类盲肠,对其进行培养,通过菌落聚合酶链反应初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通过生化鉴定确定菌株并作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915份标本中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5株,总检出率为3.83%,分离株包含1株致病株、34株非致病株。3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全部为生物1A型,1株致病株为1A/O:9生物血清型,毒力基因为(ail+、ystA-、ystB-、yadA-、virF-、rbfc-),非致病株血清为O:5、O:8及未分型,毒力基因为(ail-、ystA-、ystB+、yadA-、virF-、rbfc-)。 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鼠间流行,分离菌株血清型别较为多样,分离到的致病株缺乏典型毒力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尚未发现鼠间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性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景怀琦  徐建国 《疾病监测》2005,20(9):449-451
耶尔森菌属对人类致病的包括三个种: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类肠道致病菌,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现,近年来逐渐受到全球重视.它引起的临床症状十分广泛,从中度腹泻到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一些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则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败血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芬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引起慢性无菌性关节炎的常见因子.  相似文献   

6.
以40例亚急性期、恢复早期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康复训练后即刻及3周后纤溶活性的变化。2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为:康复治疗后即刻、康复后3周与康复前相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分别提高30%和12.6%,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与激活物比值降低,纤溶活性增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训练可部分逆转脑血栓形成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异常改变,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7.
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亦称血浆素元)活性是观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重要指标。纤溶酶原活性测定以往常用酪蛋白分解法。近年亲,国外利用显色肽基质(chromogenic peptide sub-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梗死患者高凝状态的关系。【方法】测定114例脑梗死患者Hcy、凝血酶原片段1+2(F1+2)、纤维蛋白肽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AT-Ⅲ:Ag,AT-Ⅲ:A)、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存在显著性改变(P〈0.01),其水平均与Hcy水平显著相关。【结论】高水平Hcy与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显著相关,对促进血栓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变化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尿D-二聚体,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活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肾病组的PAI-1,D-二聚体纤溶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PA纤溶酶活性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在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肾病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被认为是血管系统内初期血栓清除的关键酶。目的:构建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外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表达情况。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9/2003-06在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脐静脉内皮细胞取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健康产妇分娩后胎盘脐带,pcDNA3.1为Smith Kline Beecham公司赠送。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并将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转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转基因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蛋白表达情况、发色底物法检测外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活性。以转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观察对象,未转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蛋白定量及活性测定结果。结果: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为568.6ng/10。细胞/24h,未转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测得为17.8ng/10。细胞/24h。②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活性为108.8IU/10。细胞/24h,未转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测得为5.6IU/105细胞/24h。结论: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外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获有效表达。为pcDNA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转入人体细胞确立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快速作用的抑制物(简称PAD 是近几年才证实的一种人类血浆纤溶系统新成分,是调节纤溶活性的重要因子。它目前暂分为三类:PAI-1,PAI-2和蛋白酶结合素(Profease Nexin)。对其生化性质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临床上,由于PAI 的发现,更新了纤溶活性的概念,实际上血浆纤溶活性的高低是由PAI 与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二者的比值所决定的,许多病人的纤溶活性下降而导致血栓倾向或血栓形成,并非是t-PA 水平的下降,而是由于血浆PAI 的升高这一点对进一步阐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纤溶活性测定与血栓疾病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乙肝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巫向前,丁磊,聂韵,王鸿利肝脏受损一般表现为凝血因子减少,纤溶活性增高;本文根据乙肝的免疫分型分别测定了相关肝病患者血浆中组织纤洛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的止血功能及其与出血症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93例AL患浆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D-二聚体(D-D)水平显升高;高白C抗原(PC:Ag)、纤溶酶原活性(PLG)、α2抗纤溶酶(α2-PI)、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纤溶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纤溶系统的异常。方法 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测定93例患者血浆一系列纤溶指标。结果 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活性(PLG)、a2抗纤溶酶活性(a2-PI)、纤溶酶原派激活抑制物活性(PAI)水平降低;缓解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AL患者存在纤溶系统的激活,部分指标与AL分型、出血程度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止凝血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PAI:A)及D-二聚体(D-D)、P-靠拢素(P-Selectin)、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性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PAI:A)及-D二聚体(D-D),并与对照组比较。老年冠心组的TAT、vWF;Ag、P-Selectin、PS、Ag、t-PA:A、PA  相似文献   

16.
健康老年人血浆t-PA和PAI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老年人血浆t-PA和PAI活性变化的研究刘成王,马红婷,张玉红,万秀霞我们通过检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刻(PAI-1)活性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变化,以探讨t-PA和PAI-1活性变化规律及其...  相似文献   

17.
以40例亚急性期、恢复早期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康复训练后即刻及3周后纤溶活性的变化。2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为:康复治疗后即刻、康复后3周与康复前相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分别提高30%和12.6%,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与激活物比值降低,纤溶活性增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训练可部分逆转脑血栓形成患者组织型纤溶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细胞系纤溶活性及全反式维甲酸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白血病细胞系的纤溶活性,观察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白血病细胞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和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白血病细胞系NB4、SHI-1、K562、Jurkat、Raji细胞的纤溶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细胞表面uPAR和AnnexinⅡ的表达,以RT—PCR方法检测uPARmRNA和AnnexinⅡ mRNA的表达。结果NB4细胞和SHI-1细胞与纤溶酶原作用后上清液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ATRA处理后的NB4细胞纤溶活性明显下降。uPAR单抗可使SHI-1细胞和NB4细胞的纤溶活性明显下降。SHI-1细胞与NB4细胞表面的uPAR和AnnexinⅡ及其相应的mRNA表达较高,ATRA能下调NB4细胞AnnexinⅡ和uPAR及其相应的mRNA表达。结论不同白血病细胞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的能力不同,其中SHI-1细胞和NB4细胞促纤溶活性较强。白血病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共同参与了促纤溶作用。ATRA主要通过下调NB4细胞的AnnexinⅡ和uPAR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纠正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高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刘春  吴凤起 《现代康复》2001,5(8):94-95
目的 研究同等条件下,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血浆血栓形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36例健康男青年随机分成4组,分别参加强度不同的运动训练。结果 (1)训练后,运动训练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大,小强度组较中等强度级升高更明显;(2)中小强度运动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笥明显升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活性却明显降低,而大强度组织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没有改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却明显增高。结论 提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在增强纤溶迁性,降低血凝,减少血栓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患者检测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参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血小板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其参数、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容积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梗死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减低的现象,凝血系统活性改变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