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厦工XG962和DL500型装载机用独立散热系统由油箱、齿轮泵、滤油器、三级调压溢流阀、液压马达、风扇、散热器、电控系统、油管等组成(见附图)。齿轮泵从油箱内吸油,液压油经过滤后进入三级调压溢流阀,该阀可根据电控系统所传递的电信号控制油液流动的流量以改变液压马达的转速。经过调节后的压力油驱动马达以转动风扇,对系统进行散热。同时电控元件检测变矩器和变速器油温、工作装置液压油温、发动机水温,当3者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值达到设定值时即可通过电控元件产生电信号,控制三级调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调节流入马达的液压油流量,实现马达和风扇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转速。如果检测的变矩器和变速器油温、工作装置液压油温、发动机水温越高,三级调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也越高,液压油的溢流流量就会减小,通过马达的流量就会增加,风扇转速随着增加,增强散热效果。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掘进机质量、降低液压系统故障率,需设计一种可用于泵、阀、马达、油缸等液压元件检测、冲洗多功能装置。一方面,可以准确检测、掌握各液压元件的实际参数;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车间的液压元件冲洗设备使用。本文中提出了掘进机液压元件检测、冲洗多功能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该装置的泵、阀、马达、油箱的参数,为下一步的选型、采购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萨澳-桑斯川特液压传动装置用双向可变量轴向柱塞泵驱动定量(或变量)柱塞式液压马达。控制其泵的变量机构,可调节马达输出的转速,使它从最大正向转速无级地变到零,再变到最大反向转速。此装置具有一整套控制及保护措施,采用闭式液压系统,容积调速,结构紧凑,节能,在旋转运动静压传动领域内,技术上有很大优势,特别在行走机械液压传动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此系统用的泵是一种通轴型双向可变量斜盘式轴向杜塞泵,轴向柱塞泵在高转速场合(此泵的最高转速可达4600r/min),为减小柱塞运动的惯性力与离心力,通常柱塞做成中空形。…  相似文献   

4.
沈永鹤 《机械制造》2003,41(11):33-34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采用变量液压泵驱动定量液压马达的形式很普遍,它可以改变液压泵输出流量来控制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以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如果把上述两者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种独立的液压元级变速组合,它可以作为众多无级变速器中的一种独特形式的产品提供配套使用。现介绍我们开发的一种径向柱塞型同轴整体式液压无级变速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中由于两液压马达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元件和密封圈磨损老化等因素引起的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以功率谱估计为基础的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两马达工作范围内各工作点频率特性进行非参数辨识,形成定量反馈设计所需系统模板;然后再使用定量反馈设计单输入单输出方法和多输入多输出稳定性条件设计双液压马达同步控制器。同步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可以保证在整个工作范围内满足同步性能指标和鲁棒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雷诺公司近期推出一款新品——CDHM401型便携式数字液压测试仪。该款测试仪用于测试液压泵、液压马达、阀、液压缸的流量、温度和压力,为产品的选型设计、出厂测试、预防性维护、液压故障定位提供了相应的定量数据分析。内含加载阀,可手动调节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液压马达性能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一些液压马达性能试验系统使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进行液压马达起动效率项目试验时虽然马达回油口有背压阀,但仍不能按标准规定值加背压;液压马达连续换向运转试验,特别是高速、大惯量液压马达达在较大的液压冲击,影响被试马达的耐久性。改进设计的液压马达性能试验系统不仅能检测起动力矩(或起动压力),且正、反向连续运转时因无换向阀而液压冲击大大减低。  相似文献   

8.
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轴向柱塞泵和马达是现代液压传动中使用最广的液压元件之一。由于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变量 ,使液压系统容易实现功率调节和无级变速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压系统中。轴向柱塞泵和马达又是技术含量高的液压元件之一 ,它的结构、品种繁多 ,制造工艺复杂 ,在当今许多液压元件结构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结构、材料、性能却仍在继续发展。本文将就弯轴泵和马达、重载斜盘泵和马达、轻型柱塞泵、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变量泵 ,变频电机驱动的柱塞泵及其发展动向进行论述。1 弯轴泵和马达目前世界上生产弯轴泵和马达的公司主…  相似文献   

9.
通过了解履带式全液压挖沟机液压系统的特点,确定了矿用挖沟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并设计了由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常闭式液压系统,提高了整机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变量泵-定量马达机组在车辆上的运用。利用液压传动的无级变速性能实现重型车辆、履带车辆的无级变速,或者无级转向。介绍了几种用于车辆直驶变速、转向的液压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各种液压元件,特别是泵、马达、液压缸、阀在制造或修理完了时,都要进行测试,目的是了解液压元件的质量,保证产品寿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液压元件中最主要的元件还是液压泵与液压马达。而它们的测试中最主要的项目又是应用各种液压试验台进行压力、流量、扭矩和转速的测试,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各种液压元件的参数大小和性能特征,达到区分液压元件质量好坏,寿命长短。进而判断液压元件可否正常稳定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基于LabVIEW液压马达测试系统。使用西门子S7-200PLC作为控制器,对加载泵、电磁阀等执行原件进行控制操作;应用PCI6220数据采集卡对液压马达系统的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应用LabVIEW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用组态软件进行监控画面的编制,实现液压马达试验台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结构简单,高效、稳定、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13.
在安全阀和锅炉系统之间安装截止阀门,串联安装1%(体积分数)和10 MPa压力的H2充入接口装置。在锅炉未点火启炉之前,采用液压马达助力装置主动提拉安全阀阀杆,使安全阀开启。在此过程中,采用拉力传感器测量出液压马达的拉力,同时在安全阀体安装温度传感器,在排气口处安装高灵敏度的H2传感器。通过研究H2的响应特性曲线,发现H2传感器在0.2 s内即可以给出阀门信号。数据采集装置计算在此拉力下的弹簧压力,结合测量出的阀瓣面积,即可判断安全阀与设定值之间的差。还研究了温度对弹簧弹性系数的影响,给出了任意温度条件下的安全阀调节螺母的修正角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轮式抓钢机的整体功能,以及控制动作多的要求,本文所设计的液压系统采用了多泵多回路定量和变量混合系统,其中主油路采用双泵双回路负流量控制和交叉功率控制的变量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功率的利用率,主阀采用整体式多路阀,阀内具有合流和优先回路的功能,简化了系统的外部控制和连接的环节。针对轮式抓铜机底盘驱动的特殊要求,液压系统设计了转向回路、制动回路、支腿回路和悬挂平衡装置回路,使其能合理地控制整机运动。  相似文献   

15.
王永进  权龙  杨敬 《机械工程学报》2014,50(20):180-187
在设计目前国内斗容和机重最大的矿用液压挖掘机液压控制系统中,为减小使用成本,采用交流电动机驱动变量液压泵组作为动力源。为满足工作效率要求,斗杆举升过程采用四台液压泵供油,通过四组比例多路阀(主控阀)阀外合流来满足斗杆的速度要求,为降低能耗,提出在斗杆下降过程依靠自重和专用的比例节流阀进行流量再生的控制方法,加快斗杆下降速度,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分析斗杆采用流量再生方法下降的前提条件,对斗杆液压缸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压力变化进行机电液一体化的联合仿真研究,按照仿真确定的参数设计并制造样机,试验测试表明,挖掘机加载最大试验负载25 kN时,所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满足斗杆满载举升所需要的压力及速度要求,斗杆下降采用流量再生方法后,下降时间由32 s缩短至18 s,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且下降结束阶段无液压冲击。通过试验,验证了挖掘机液压控制方案的正确性,为今后国内设计和制造更大型的液压挖掘机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液压管路冲洗实质的分析,指出正确选择雷诺数的方法,以此为基础计算冲洗泵站所需的压力和流量,并应用于某连轧管机液压管路冲洗过程中。现场实践表明所设计方法正确,能够缩短冲洗时间,提高冲洗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刘嘉  何旭  谌立贵  叶芳 《现代机械》2012,(6):78-79,88
同步马达在液压系统中用于同步控制,其控制精度要比其他调速阀高得多;本文分析了数控轧辊磨床中的原软着陆液压系统的原理工作进程及缺陷,通过对同步马达的应用达到了对原有系统进行优化、改进的目的。同时分析了同步马达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研制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恒速阀的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开展了相应的建模和仿真。分析阻尼孔径R2和R1以及主阀面积梯度W对液动机转速性能的影响得出:增大阻尼孔径R2会降低响应速度,提高转速稳定性;增大阻尼孔径R1会提高响应速度,降低带载刚度;增大主阀面积梯度W会降低转速稳定性,提高稳态转速。  相似文献   

19.
根据液压流体力学的原理提出液压管路快速冲洗方案.并应用于济钢中厚板厂强力矫直机液压管路的冲洗.解决了工期紧、冲洗时间短的矛盾。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