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癌基因p53、H—ras、C—myc蛋白产物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在建立不同细胞株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基础上,用ABC免疫酶标法研究癌基因P53、H—ras、C—myc蛋白产物在胃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癌基因P53、H—ras、C—myc在胃癌裸鼠移植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54.54%、63.63%。P53阳性表达与移植瘤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P21、P62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22例胃癌移植瘤中.有6例显示P53、P21、P62共同阳性,有10例显示P53与P21协同表达,有8例显示P53、P62协同表达,而无1例单独P53表达阳性。提示突变型p53、H—ras、C—myc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胃癌旁正常黏膜七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5.0%,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rasp21及Cmyc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黏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p53及C-myc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结论p53、rasp21及C-myc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及Gmyc在肿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胃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及为实验治疗提供理想动物模型,采用显微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将47例人胃癌标本移植裸鼠胃粘膜层,观察原位移植成瘤、侵袭和转移情况,及P53、c-erbB-2、raSP21癌基因的表达和形态学特征。从47例胃癌标本中筛选出的人胃腺癌、鳞癌、鳞腺癌三株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对三种癌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并与肿瘤生长方式、侵袭浓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移植瘤与来源人胃癌细胞相似。此模型可用于研究胃癌的分子发病机制、侵袭、转移及实验治疗。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法(PCR-SSCP)及HP尿素酶快速检测法,随机对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6例胃癌的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ras、p16、p53及HP检测,并对其在胃癌致癌机制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ras及p53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②p16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远远低于基本正常胃粘膜及其他胃良性病变(P<0.05);③HP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④ras和p53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p16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P<0.05)。提示ras、p53、p16和HP感染在胃癌致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OK-432与IL-2抑制近交系小鼠C57BL/6 Lweis肺癌(LLC)的生长及p21的表达。方法:以C57BL/6荷瘤LLC小鼠为模型,观察OK-432联合IL-2对肿瘤发生、生长、移的影响,体内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用抗鼠p21单克隆抗体进行SABC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测定p21在Lewis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结果:二联用对肿瘤体积和重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1),增强抑瘤率(P<0.05);肺转称灶数目明显减少,电镜下显示肿瘤灶中出现许多凋亡细胞、瘤细胞核染色质浓集成块,在核膜内呈新月形或环形排列,核膜清楚,瘤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p21在联合用药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OK-432与IL-2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活性,其杀瘤过程主要为对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攻击,部位原因可能阻抑ras癌基因的激活,诱导瘤细胞凋亡;提示OK-432联合IL-2可为临床治疗癌症患一种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核酸杂交(dotblot)分析50例胃癌及其对应正常组织c-myc癌基因扩增情况。结果11例(22%)存在2-6倍扩增,并发现扩增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相关。本研究表明,c-myc癌基因激活在胃癌属较晚期事件,可能涉及部分胃癌的某些恶性行为,c-myc扩增可能是一项判断胃癌预后的有用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100 A4与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S100 A4与MMP-2的表达;比较两种物质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S100A4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6%,而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00 A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 P>0.05),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 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法分析S100 A4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 r=0.46, P<0.05)。结论 S100 A4与MMP-2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检测S100 A4与MMP-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C—myc和P~(53)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地高辛精标记C—myc和P~(53)基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8例子宫肌瘤,48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和6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中C—myc和P~(53)的定位及表达,探讨肿瘤基因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无相关性,以及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C—myc和P~(53)的表达产物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在三型肿瘤中C—myc的表达率分别为5.6%、33.3%、50%;P~(53)的表达率分别为11.1%、39.8%、66.7%(P<0.05)。在肿瘤中的表达强度与细胞增殖程度成正比。推测C—myc和P~(53)突变及过量表达可能是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因素,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可能为平滑肌肉瘤的前驱病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涎腺腺癌患者及2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涎腺腺癌中有2l例显示C-erbB-2蛋白表达阳性反应,而正常涎腺组织均为阴性反应,而且C-erbB-2的表达程度与涎腺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化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癌基因C-erbB-2蛋白表达产物的检测可能对判断涎腺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胱天蛋白酶( procaspase)-3激活剂SM-1体内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体外MTT法测定SM-1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SM-1对BGC-82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分别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测定SM-1对胱天蛋白酶( caspase)-3蛋白和pro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SM-1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SM-1体外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SM-1暴露48 h 后, caspase-3蛋白和 procaspase-3 mRNA 表达水平增加;在300 mg/kg剂量下,SM-1对BGC-823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56.3%( P<0.05)。结论 SM-1体内外对BGC-823细胞及皮下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激活procaspase-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妊娠与分娩过程中内皮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妇女血浆及羊水内皮素和前列腺素的含量。结果第二产程,潜伏期、正常晚孕、中期妊娠组血浆ET-1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孕及产后组,并随妊娠及产程进展逐渐增高,至第二产程达高峰,产后24h迅速降至非孕时间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实验性大鼠肝癌不同阶段血和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动态观察。LPO含量在肝癌形成前增高,以后随着肝癌的形成与生长逐渐降低。瘤组织中LPO含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GSH-Px活性在诱癌6周后下降,CAT活性诱癌开始后即降低。癌组织中GSH-Px和CAT活性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提示诱癌过程中机体抗氧化系统严重受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高原居住时间血中MDA和SOD的测定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目的:探讨进驻高原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青年血中丙二醛(MDA0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变化。方法:对从平原(海拔1400m)进驻海拔3700m和5380m高原第7天及半年的56名某部官兵进行MDA和SOD测定,并与20名平原健康青年作对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及其亚型β3-AR在膀胱出口梗阻(BOO)型逼尿肌不稳定中的作用,建立大鼠BOO型逼尿肌不稳定动物模型,以离体逼尿肌条拉力实验观察逼尿肌不稳定时异丙肾上腺素(ISO)和选择性β3-AR激动剂BRL37344A对逼尿肌舒张功能的影响,采用放射配基结合法测定BOO型逼尿肌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逼尿肌β及β3-AR的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显示,ISO和BRL37344A对不稳定组的作用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梗阻后稳定组,梗阻后不稳定组β-AR密度(Bmax)较正常对照组及稳定组明显降低(分别为66.23±6.39、85.85±7.53和81.36±6.72fmol/mg蛋白),β3-AR密度不稳定组同样较对照组及稳定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2.34±3.16、61.02±6.38和60.17±5.72fmol/mg蛋白),三组之间β-AR和β3-AR的Kd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逼尿肌不稳定时β-AR激动剂松弛逼尿肌的作用减弱,β-AR密度变化可能参与了大鼠BOO后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高选择性β3-AR激动剂可能用于不稳定膀胱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IL 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周龄雄性C5 7BL/ 6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伤后 3h、1、3、7和 12天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物模型 ,用Powervision法行脾脏IL 12p40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IL 12 p40和IL 12 p70的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在MODS病程早期和晚期的“两次打击”中 ,小鼠脾脏与血清中IL 12p40含量显著增高 ,IL 12p70相对减少 ,同时伴有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结论 MODS小鼠发生免疫抑制可能与免疫器官中抗原提呈细胞高表达IL 12p40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激光技术由于具有非接触、凝血、消毒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医学临床各科中,光子所特有高能量、高的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的特性使得光学成像、光声成像、荧光光谱分析等光学诊断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特别是结合现代信息检测与分析技术的高速发展,取得了诸多有益的成果。在此,简要叙述生物光子的组织内传输与相互作用分析、光学功能成像技术和光动力学疗法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研究了小鼠iv DTC100 mg·kg~(-1)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及大鼠iv DTC50mg·kg~(-1)的排泄情况。DTC及其代谢产物DTC-Me的药-时曲线分别符合二室开放式和一室线性动力学模型。DTC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_(1/2α)=3.07min;T_(1/2β)=9.0min;CL_b=0.053L·kg~(-1)·min~(-1);V_b=0.69L·kg~(-1)。DTC-Me体内滞留时间稍长,T_(1/2β)=21.6min。给药后5min,所有被考察的组织器官中均发现DTC,且达峰浓度,1.5h后降至检测限以下。脂肪,肌肉DTC分别于20,30min达峰,可检测时间分别长达7和4h。给药大鼠的粪便中未发现DTC或DTC-Me,尿液中也仅检测到DTC。累积尿药排泄量仅占给药剂量的0.89±0.03%。  相似文献   

20.
观察正常犬和形成肝纤维化后犬24h胃内酸环境的变化,同时从病理组织学方面观察胃粘膜,血管及分泌腺体等变化。选用杂种犬10只,以CCl4,腹腔内注射建立犬纤维化模型。用DigitrapperMKⅡPH监测仪,检测正常犬及注药16周形成纤维硬化后24h胃内PH变化,并经组织切片分别观察在正常犬和形成肝硬化后犬胃肠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