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聚酯树脂为主体树脂,配合以催化剂、辅助树脂、交联剂等组分,制备了一种具有特殊纹路效果及一定涂膜性能的聚酯型皱纹漆,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本文对漆膜的纹路、T弯性能、耐老化性能及耐MEK擦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涂料颜基比(P/B)=0.2,固体分(S)=55%~60%,辅助树脂用量为5%,交联剂用量为20%,催化剂用量为0.5%时,漆膜具有良好的特殊皱纹效果;T弯性能达到3T;耐老化实验600 h后,漆膜的色差<1.5;MEK擦拭100下后,漆膜有轻微失光但无破损。  相似文献   

2.
胡靖 《涂料工业》2003,33(2):1-2
介绍了一种采用部分封闭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可自交联的卷材底漆用树脂的方法。探讨了聚氨酯和聚酰胺的用量对底漆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底漆固化程度对面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新戊二醇为主体,控制单元羧酸4-叔丁基苯甲酸(PTBBA)的加量,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酯树脂,研究了PTBBA对聚酯树脂及其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和羟烷基酰胺(HAA)2种体系粉末涂料的影响规律,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凝胶色谱仪(GP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聚酯树脂性能及粉末涂料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元羧酸PTBBA对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影响较小,当其质量分数为树脂的1%~2%时,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6.08~65.22℃,2种体系下的涂层都具有很好的耐水煮、耐MEK擦拭和耐候等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卷材涂料用环氧磷酸酯附着力促进剂,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磷酸添加量对环氧磷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将其作为附着力促进剂直接添加在卷材底漆中,考察了添加量对卷材底漆及配套面漆体系的漆膜附着力、耐盐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酸与环氧基的物质的量比为 1∶1,环氧磷酸酯化在 125 ℃反应 2h时所得产物的综合性能较优;当环氧磷酸酯在卷材底漆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 1.5%~2%时,整个涂层体系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含有伯羟基的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并适量添加含有仲羟基的多元醇作为扩链剂,合成了含有仲羟基的聚氨酯树脂。讨论了仲羟基含量对聚氨酯树脂室温储存性的影响,并对聚氨酯树脂进行了红外表征。该树脂与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即剥离二液型聚氨酯合成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仲羟基含量的提高,聚氨酯树脂与交联剂的室温保存稳定性更好;即剥离二液型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较好的耐水解、耐碱、耐磨、耐曲挠等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电磁窗用耐雨蚀底漆和耐雨蚀面漆,介绍了该配套涂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列举了其性能指标。讨论了耐雨蚀面漆中聚酯树脂、多元醇和颜料对其性能的影响,施工工艺对耐雨蚀涂层与底涂层之间配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薛瑞丽  宋欢欢  樊超 《橡胶工业》2021,68(6):0431-0436
以聚氨酯弹性树脂为成膜物,制备飞机橡胶软油箱用石墨烯改性防护涂料,研究聚氨酯合成的影响因素以及石墨烯质量分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聚氨酯的优化条件为端羟基聚酯的羟基含量[每摩尔端羟基聚酯中羟基质量(g)]为800,异氰酸酯基/羟基物质的量比为1.8/1;石墨烯在涂层中没有发生堆叠和团聚等现象,分散效果好;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大,涂层的拉断伸长率呈略微减小趋势,拉伸强度、耐疲劳性能、耐介质性能、耐老化性能提高,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达到0.007 5时,涂层的综合性能良好,涂料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采用部分封闭的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可自交联的卷材底漆用树脂的方法。探讨了聚氨酯和聚酰胺的用量对底漆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底漆固化程度对面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聚己内酯二醇(PCL)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原料合成了端羟基水性聚氨酯,与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剂组成双组分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2K-WPU)涂层胶。研究了PCL相对分子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2K-WPU薄膜的热性能、结晶性能以及对涂层织物的温敏透湿性能和耐静水压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相对分子质量高的2K-WPU结晶性好;选择合适的交联剂用量,可以使2K-WPU涂层织物显示较好温敏透湿性能,透湿量在35~50℃的温升范围内提高了4~8倍,耐静水压达到5 k Pa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汽车底漆的性能和市场要求,研究了以环氧树脂、饱和聚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复合作为成膜物,并讨论了颜料、填料及助剂对底漆性能的影响,从而设计出投资少,成本适中,性能优异的新的汽车底漆生产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11.
李锐  林安 《电镀与涂饰》2012,31(5):56-59
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水性涂料成为未来环境友好型涂料的发展方向.以水性饱和聚酯和水性环氧树脂物理混合的方法研制水性卷材底漆,讨论了聚酯和环氧的质量比以及不同固化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探讨了漆膜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当聚酯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7∶3时,以部分甲醚化的氨基树脂SM5717为固化剂,所得...  相似文献   

12.
以聚己内酯、新戊二醇与顺丁烯二酸酐合成了聚酯树脂,然后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以提高支化度,引入有机硅后再同丙烯酸单体反应制得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以此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和适量的颜填料为甲组分、拜耳3390固化剂为乙组分,开发了适用于海洋气候的钢结构表面防护涂层。研究了顺丁烯二酸酐含量、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羟基含量、n(─NCO)∶n(─OH)值和聚合条件对面漆性能的影响。当顺丁烯二酸酐的用量为聚酯树脂的5%,自制的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羟基含量为4.5%±0.3%,n(─NCO)∶n(─OH)=1.1~1.4时,所制备的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面漆配以环氧富锌底漆及环氧云母氧化铁中涂漆得到的涂层体系能够满足海上平台钢结构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柠檬酸聚酯多元醇作为高固含量聚氨酯涂料的羟基树脂,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合成羟基树脂的工艺条件:n油酸:n柠檬酸:N1,4-丁二醇=1.0:1.0:3.5,反应在150~160℃下进行3h,再继续在190—200℃下反应2~3h。讨论了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以及-NCO与-OH配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当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148mgKOH/g,nNCO:nOH=1:2:1.0时,涂膜的各项综合性能最佳,达到了S01—3标准(聚氨酯清漆标准)。此外,研究发现催干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浓度为mBTSL/m柠檬酸聚酯多元醇=0.08%-0.10%时,表干时间可达到25~30min。  相似文献   

14.
马东阳  金敏  吴蓁 《涂料工业》2012,42(4):5-7,11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通过加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合成了具有活性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同时通过羟基酮将酮羰基引入聚氨酯分子中,经分散得到含活性酮羰基的聚氨酯树脂;将二者混合,并加入己二酰肼(ADH),得到酮肼交联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和耐磨性等测定对涂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其与常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树脂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酮肼交联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羟基丙烯酸树脂和异氰酸酯固化剂,添加3D立体魔幻剂和附着力促进剂,获得了3D立体幻影涂料底漆,搭配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研制出3D立体幻影涂料.讨论了树脂、3D立体魔幻剂、附着力促进荆、防沉剂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根据配方得到的涂膜综合性能良好,具有优美的立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三聚体、含活性氢的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促进汽车挡风玻璃与聚氨酯密封胶密封粘接的底涂剂,探讨了聚酯多元醇合成的预聚体加入量和硅烷偶联剂加入量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成的底涂剂有较快的表干时间,并对玻璃基材和聚氨酯密封胶都具有优异的粘接力。  相似文献   

17.
以溶液聚合工艺制备了数均分子量在20000左右、羟基值为40~48mgKOH/g的丙烯酸树脂,将该树脂与固化剂N-75按适宜的比例混合为底涂层,淋涂于800mm×400mm的洁净有机玻璃(PMMA)表面,在真空镀膜机中依次沉积TiO2膜和Au膜,获得了PMMA/底涂/TiO2/Au/TiO2膜。研究了不同配方的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和混合溶剂的选择及配比对PMMA/底涂/TiO2/Au/TiO2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形变"的原因。研究发现,当乙酸丁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1∶1的质量比为混合溶剂,树脂和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3时,所得涂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以Tego270为助剂,其质量分数为0.2%时能有效减少薄膜的"形变"缺陷。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氟改性粉末涂料的两种试验路线:羟氨基反应是羟基树脂用氨基固化剂进行固化:羟羧基反应是用羟基氟树脂、羧基聚酯和异氰脲醛三缩水甘油酯(TGIC)进行固化。同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性价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支化聚酯Boltorn H 20与丁二酸酐反应,制备了亲水性超支化聚酯,然后与甲基丙烯酸酯基改性的聚醚基聚氨酯预聚体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反应,合成了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紫外光固化聚醚基超支化水性聚氨酯(WHPU)。考察了有机硅烷偶联剂用量对WHPU的耐酸性、固化时间、凝胶质量分数、附着力、水接触角、水吸附率、乳液粒径分布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PTS与Boltorn H 20中羟基的摩尔比为6/16时,固化后的WHPU膜的凝胶质量分数为92%,在玻璃表面的附着力达到0级;与不含有机硅烷偶联剂的WHPU相比,该涂膜的水接触角和热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4°和22℃,其吸水率从13.8%降低到4.3%。  相似文献   

20.
交联型聚氨酯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聚醚,TDI,1,4-丁二醇及含羧基和羟基的交联剂等为主要原料合成聚氨酯乳液。讨论了nNCO/nOH,交联剂加入量及-COOH的质量分数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原料的合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