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早期建设的压力管道已经逐步到达设计使用年限,大量管道已经老化,亟待更新修复。目前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于给水和燃气管道修复工程中,纤维增强复合软管内衬是在传统折叠内衬法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修复方法,目前国内对于这种复合软管内衬的研究较少。鉴于此,通过开展抗拉试验、抗弯试验及爆管试验,对这种纤维增强型内衬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软管主要受力层为中间的织物增强层,并且受拉时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45°方向、圆周方向和纵向方向5个试件的平均拉伸强度分别为4MPa、25MPa、32MPa,其纵向方向的抗拉强度明显大于圆周方向;复合软管内衬5个试件的平均弯曲模量是32MPa、弯曲强度为4MPa;爆破试验中,软管爆破方向均为纬向爆破,试验结果与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结果一致,3个试件的平均爆破压力是3.54MPa,满足管道运行压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重庆永川区某排水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修复的设计、质量检测和工程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对于DN600病害管道,当设计水压为60 kPa、软管的厚度为9 mm时,采用双层结构,内、外层幅宽分别为1 770、1 700 mm,加工后的软管接缝处抗拉强度为7.45 MPa,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对长度约为140 m的病害管道进行原位修复后,固化管内壁无鼓胀、裂纹、褶皱等现象,初始结构性能满足《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 210—2014)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开挖修复行业发展迅速,但标准化进程相对滞后。对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排水管道原位固化修复用 内衬软管》(T/CUWA 60052—2021)的编制背景、编制原则、适用范围、参数指标等进行解读,分析管道原位固化修复技术的发展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剖解内衬软管的结构型式,指出控制内衬软管材料质量的关键参数指标,为内衬软管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管道原位固化修复的施工、质量验收提供参考和依据。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内衬软管产品标准的空白,对实现管道原位固化修复工程材料的国产化和标准化,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非粘结海洋复合软管最小弯曲半径是软管储存和安装的主要设计指标,是保证软管工作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前提条件。基于理论公式和设计经验,形成了一种非粘结海洋复合软管最小弯曲半径的计算方法,通过该计算方法获得的最小弯曲半径与国外某知名公司结构参数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管道开挖修复技术相比,管道原位固化(CIPP)修复技术具有不开挖路面、修复时间短及综合成本低的优点,近年在我国呈快速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管道修复材料大多依赖进口,国产材料质量良莠不齐,限制了非开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亟需出台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以规范和促进管道修复材料的国产化。对城镇排水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产品标准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内衬软管的适用范围、结构形式、材料和要求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项产品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排水管道CIPP翻转法内衬修复技术采用热固化的工艺过程,其中内衬软管树脂的填充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本文介绍了原位固化法(CIPP)施工中树脂软管制作过程,包括压料平台的设计、树脂的配制、树脂的搅拌、抽真空及定厚压料。目前单独研究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其内容对今后城市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的通风管道中的铁皮管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十几年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软管,如塑料软管、橡胶复合帆布软管及金属软管等。这些软管都存在着某些缺点,塑料软管和橡胶软管易老化、可燃、强度较低、弯曲半径大;金属软管制作工艺复杂,耗用金属材料,价格昂贵,易腐蚀。玻璃纤维复合软管不仅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张梦洋 《建筑施工》2021,43(7):1359-1361
以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涌流域内排水管网修复为例,对紫外光固化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繁忙路段排水管道Ⅲ级结构破损问题,通过优化UV-CIPP内衬软管施工工艺、改进紫外光固化修复方法,使得城区排水管道修复效果良好,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并且适用性强.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廊坊新朝阳广场屋面设计为种植屋面,防水层采用2 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4 mm厚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复合系统,其上设置凹凸型排水板和无纺布过滤层。本文主要介绍该项目的特点、防水构造设计和施工工艺,并探讨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复合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施工缝接缝面劈拉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施工缝接缝面处理方法,对带有施工缝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粘结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接缝面材料中,粉煤灰改性砂浆的劈裂抗拉强度最大,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泥膨浆和接缝混凝土,接缝面不铺筑任何接缝面材料的试块,劈裂抗拉强度最小.同时,用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运用有关像素亮度值的统计信息,对劈裂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劈裂抗拉强度和折算轴拉强度与像素亮度标准偏差之间的关系式,为劈拉断裂面的评价提出了新思路.最后,从微观和宏观上,分析了接缝材料对粘结劈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钢-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组合桥面板中UHPC分段浇筑接缝导致局部的抗拉性能下降,可能引发严重的耐久性及安全问题。以实际工程中的组合桥面板UHPC矩形接缝为对象开展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通过对组合桥面板接缝试件进行轴拉试验,考察了配筋率对矩形接缝区域抗裂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矩形接缝的抗裂机理,探讨了接缝界面的黏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接缝开裂始于角隅处,接缝区域UHPC裂缝发展不明显,且接缝断裂面相对平整,属于脆性破坏。矩形接缝的抗裂机理分为横边抗裂与纵边抗脱离。接缝的抗裂能力取决于新旧UHPC界面的黏结强度,且接缝在轴拉状态下的界面黏结强度为3. 6~4. 7MPa。根据试验结果,对于处于轴拉状态下的UHPC矩形接缝,在按接缝不开裂或控制开裂宽度小于0.05mm进行设计时,构件的名义拉应力应分别低于3.5MPa或6.0MPa。此外,针对UHPC轴拉本构模型,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及UHPC塑性简化模型,提出了UHPC软化段的等效残余抗拉强度,进而推导了配筋UHPC轴拉构件的主裂缝间距计算公式及接缝与UHPC主裂缝间距计算公式。对比试验结果,推导的主裂缝间距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粘贴预应力碳纤维复合板加固用的结构胶对力学强度要求较高,优选原材料及配合比,研究了复合稀释剂、复合固化剂、增强填料和增韧剂用量对环氧结构胶性能的影响,制备了高强环氧结构胶。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结构胶施胶层厚度为3 mm时不淌胶,抗拉强度为44 MPa,抗弯强度为52 MPa(且呈非碎裂破坏状态),抗压强度为88 MPa,拉伸抗剪强度为18 MPa,正拉粘结强度4.8 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符合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中粘贴碳纤维板用Ⅲ类结构胶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潜伏型环氧树脂基卷材(简称环氧卷材)的储存性能,对潜伏型环氧树脂基体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在通过玻纤布预浸铺层工艺制备环氧卷材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了不同储存时间下环氧卷材固化后的力学性能和水稳性能。结果表明,环氧卷材在储存60d后,经固化后的力学性能、微观性能及水稳性能最佳,拉伸、弯曲及层间剪切强度分别为121.28MPa、231.16MPa、19.16MPa,浸水7d后,试件的拉伸和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为72.64%和69.29%;环氧卷材在储存90d后,经固化后的各项性能较60d时均略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较好的可储存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砌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12个轴心抗压强度试件、23个沿通缝抗剪强度试件,以及12个弯曲抗拉强度试件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砌体抗压强度和弯曲抗拉强度可以按GB 50003的普通混凝土砌块砌体强度取值;但沿通缝抗剪强度由于缺少砂浆的“销栓”作用,其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砌块砌体强度低,建议按GB 50003规定普通混凝土砌块砌体强度的70%取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设计应力吸收层湿接缝混凝土配合比,从而达到了减少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目的。配制出了现浇应力吸收层湿接缝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体积稳定性以及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7 d强度到达56.3 MPa,28 d强度到达63.4 MPa,满足7 d张拉施工。混凝土28 d自由膨胀率为2.0×10-4,28 d之后,膨胀率趋于稳定。聚丙烯腈纤维和钢纤维会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属于防裂等级的一级,并具有优良的体积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紫外光固化法是一项非开挖修复新技术,在城市排水管网综合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盘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利用紫外光固化法技术对管径小于600 mm的排水管道进行非开挖修复治理,介绍了紫外光固化法技术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应用中的原理、特点及施工与验收要点.CIPP拉入式紫外光固化法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成功应用,对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优选高活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过氧化甲乙酮-异辛酸钴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触变改性剂有机蒙脱土(OMMT)、增强填料石英粉和液体石蜡、硅烷偶联剂等助剂,制备了快固型环氧乙烯基酯锚固胶。结果表明:制备的锚固胶固化速率快,劈裂抗拉强度为14 MPa,抗弯强度为57 MPa,呈非碎裂破坏状态,抗压强度为80 MPa,粘结剪切强度为16 MPa,带肋钢筋拉拔强度为20 MPa。符合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中Ⅲ类锚固胶的标准要求,即使在冬季低温施工环境下也能起到快速锚固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在排水、给水等管道修复工程中的应用,以合肥市某片区管道修复工程为例,介绍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技术并根据工程案例对施工流程和修复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非开挖修复技术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用环氧结构胶的力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关键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稀释剂对结构胶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影响最大,固化剂对结构胶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影响最显著;当环氧树脂EP1为70份、EP2为30份、活性稀释剂BGE为15份、硅微粉为120份、增韧剂为7.5份、固化剂为30份(质量份)时,结构胶的断裂伸长率最优,达1.72%,抗拉强度达44.1 MPa,抗压强度102.8 MPa,抗弯强度76.8 MPa,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31.4 MPa,满足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用结构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冷轧厂彩钢屋面因屋面整体、节点细部防水处理不当以及屋面钢板翘曲变形而渗漏,维修时针对屋面整体、局部搭接缝以及螺栓细部,成功引用性能优异的PBC-328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构建了高效的非固化复合防水系统,这为彩钢屋面渗漏维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