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65例CSDH患者临床资料:BHID组88例和后者77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BHID组二次手术少但引流、住院时间长;二者术后颅内积气、血肿清除情况一致。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CSDH较BHID操作简单、经济,但二次手术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BHID)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经钻孔冲洗治疗的118例CSDH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愈117例,死亡1例。出现其它并发症10例。其中血肿复发3例,癫痫发作及脑卒中各3例,张力性气颅1例。结论: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钻孔引流术(BHID)与微创穿刺引流术(以下简称“微创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CS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BHID组行BHID治疗,穿刺引流术组行微创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穿刺引流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HID组,差异有意义(P<0.05);穿刺引流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HI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HID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HID组,差异有意义(P<0.05);穿刺引流术组并发症少于BHID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与BHID相比,微创术在治疗CSDH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我院2006~2009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CSDH患者218例,其中38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8例中死亡3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其中3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肿复发2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伤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2例,癫痫发作6例。结论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在颅脑外伤中约占1%,占颅内血肿的10%。自1977年Tabadder提出用小钻孔加缓慢持续引流治疗CSDH后,Bender等将各手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是CSDH的最佳治疗方法。我院从1985~1991年用BHID治疗55例CSDH,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但对并发症应引起重视。主要并发症有张力性气颅,脑挫伤,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冲洗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慢性硬膜下血肿(CS DH)病人渐增多,且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钻颅引流术(BHID)是目前公认的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其简单易行、安全,治愈率高,尤其适合高龄患者,但术后仍发现一些并发症,血肿复发是其中之一.钻颅引流术后采用尿激酶冲洗,可有效防止血肿复发,本院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治疗CSDH患者108例,其中加用尿激酶冲洗治疗76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YL-1型颅穿针单孔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32例CSDH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孔穿刺引流,辅以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冲洗引流2~5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28例(87.5%),显著进步1例(3.1%),无效3例(9.4%);复发2例(6.2%);手术并发症:6例有微量积气,2例冲洗过程中发作癫痫,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并发硬膜外小量血肿;无感染及死亡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CSDH,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技术配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应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依据头颅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和穿刺点,在局麻醉下,经头皮穿颅锥钻透颅骨,刺破硬脑膜,插引流导管进入血肿中心,经引流管抽出适量血肿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接专用悬挂引流器,经三通阀注入尿激酶(0.5~1万U溶于生理盐水2~4m l)液化,每天1~2次,关闭2~3 h后开放引流,待血肿明显吸收后拔出引流管。结果:本组29例行微创介入术后,大部分患者自觉头痛、头昏明显减轻,1~2 d后其余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至今29例患者恢复良好,可从事正常工作与生活。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术配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简单,创伤小,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可靠,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方法78例老年CSDH患者(A组)行血肿高位钻孔、血肿外1/3置管冲洗和外引流治疗;145例老年CSDH患者(B组)行血肿中央钻孔外引流治疗,两组病例行对照分析。结果A组78例,治愈76例(97.4%),好转2例(2.6%)。术后无张力性气颅发生,脑脊液漏2例(2.6%),癫痫发作3例(3.8%),精神障碍1例(1.3%);B组145例,治愈132例(91.0%),好转9例(6.2%),死亡4例(2.76%);术后发生颅内血肿6例(4.1%),血肿复发5例(3.4%),大量颅内积气并张力性气颅12例(8.3%),脑脊液漏5例(3.4%),癫痫5例(3.4%),精神障碍3例(2.1%),颅内感染1例(0.7%)。两组患者治愈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CSDH患者行血肿高位钻孔、血肿外1/3置管冲洗和外引流治疗,手术效果好,术后严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漏6例,张力性气颅4例,血肿复发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癫痫2例。结论:钻孔引流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引流管合适,置管合理,术后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钻孔外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方法简便,目前已成为治疗这种疾病的主流术式。手术的并发症有术区附近的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残腔大量积气以至张力性气颅、引流管误入脑实质和癫痫发生等。2002年5月至2007年1月以来本院治疗CSDH113例,各种并发症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自制硬膜下导针的制作和临床应用,探讨创新和改进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2例施行钻孔冲洗引流术,导针组(使用硬膜下导针置入硬膜下引流管)47例,对照组(传统经验直接置入引流管)45例,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使用自制硬膜下导针组发生的脑穿刺损伤发生率、血肿复发、CSF漏、癫痫发作等严重并发症有大幅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硬膜下导针引导放置引流管,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和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两组均行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次予2万U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试验组每次予10万U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肿基本吸收时间为(2.31±0.80)d,对照组(3.85±1.03)d,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3.775,P=0.000);术后5 d意识状态试验组好于对照组(χ2=9.595,P=0.009);随访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较好(4~5分)试验组26例,占83.87%(26/31),对照组24例,占77.41%(24/3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20).[结论]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和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大剂量(10万U)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可明显减少血肿引流时间,促进意识恢复,缩短病程;但随访6个月发现按GOS预后评分来评估,其疗效与尿激酶剂量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4.
隋立森  韩富  黄涛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11-1313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9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局麻下病人安装CRW型定位头架,行CT扫描,将CT图像转输到Radionic X-刀工作站进行血肿的三维重建和计算血肿量。根据血肿的形状和量选择靶点数目。原则上对于规整长柱型血肿量在20 mL以内的血肿,靶点选择在血肿中下1/3下1~2 cm处;对于形状不规则且量较大的血肿,行三维重建时,尽可能在此血肿腔内建成2~3个较规整长柱状“亚血肿形图像”,在每一“亚血肿形图像”内均设一靶点。手术钻孔部位根据血肿的形状而定。原则上按长轴方向入路。一般选择在额纹中部,行横切口。常规钻孔后通过导向仪将1~3根硅胶管送至预定的靶点,先抽出液化的陈旧血,然后用生理盐水1 mL加尿激酶2万单位每天1次注入血肿腔内,夹闭硅胶管2 h后,行闭式引流,1~3 d后复查CT,血肿消失后拔管。【结果】89例病人(92.7%)手术后1~3 d拔管,且血肿排空量约占总量的90%~95%。前20例病死率为30%(6例死亡),后76例病死率为3.95%(3例死亡)。近期优良率为62%,远期优良率为85.2%。【结论】该手术方式除适合神经外科脑出血手术适应证外,尤其适用于不同部位的不规则形的且量较大的脑出血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患者中,67例进行了钻孔引流术,仅2例血肿复发后需再次手术处理,2例经历了开颅清除血肿。结果:另1例老年脑萎缩患者在再次手术前死于伴随疾病其余均痊愈。结论: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即使对术前发现血肿包膜增厚者亦适用。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血肿壁坚厚、脑萎缩致脑膨起困难者及分隔型血肿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4—08—2009—12采用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141例,其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症之一,常起病隐匿,多中老人发病,症状不典型且持续时间长,需手术治疗。虽然新的术式和手术方法不断改进,但目前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BHID)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本院1998年8月-2008年8月共收治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现将医用三通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应用体会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YL-1型颅穿针单孔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32例CSDH均经头颅CT或MRI检杏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孔穿刺引流,辅以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冲洗引流2~5 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基本痊愈28例(87.5%),显著进步1例(3.1%),无效3例(9.4%);复发2例(6.2%);手术并发症:6例有微量积气,2例冲洗过程中发作癫痫,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并发硬膜外小量血肿;无感染及死亡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CSDH,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YL-1型颅穿针单孔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32例CSDH均经头颅CT或MRI检杏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孔穿刺引流,辅以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冲洗引流2~5 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基本痊愈28例(87.5%),显著进步1例(3.1%),无效3例(9.4%);复发2例(6.2%);手术并发症:6例有微量积气,2例冲洗过程中发作癫痫,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并发硬膜外小量血肿;无感染及死亡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CSDH,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锥颅置管加尿激酶灌注持续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CT示血肿部位,选择血肿最厚层面中心点,局麻下锥颅,置入带导丝硅胶管,注入尿激酶(国产)4~5万U,闭管2h后开放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结果:40例患者中血肿消失32例,残留的血肿〈10ml6例,死亡2例。结论:锥颅置管加尿激酶灌注持续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易行、花费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