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伴肥胖患者认知功能、糖脂代谢及相关激素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伴肥胖患者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奥氮平,从小剂量(奥氮平片5 mg·d-1,利培酮口腔崩解片1 mg·d-1)开始,后逐渐加量,在1个月内达到治疗量(奥氮平片15~20 mg·d-1,利培酮口腔崩解片4~6 mg·d-1)。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认知功能成套测验系统(MCCB)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认知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酯甘油(TG)]、相关激素指标[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ESTO)],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PANSS评分及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CCB测试中,观察组在连线测试、工作记忆、操作速度方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MI、FPG、TC、LDL、TG均增加,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RL、E2、TESTO水平均升高(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单用利培酮,利培酮+奥氮平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伴肥胖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但对糖脂代谢的不利影响可能更大,应加以监测,而2种治疗方案对相关激素水平改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进行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的变化。以BPRS评分的减分率为评定疗效标准,于治疗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2,4,6,8周末进行药物副反应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2,4,6,8周末两组的BPRS评分均逐渐下降,两组间评分比较,P〉0.05;组内比较,两组在第4周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8周末,奥氮平组显效率为74%,有效率为87%。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副反应发生率,奥氮平组出现副反应11例(48%),利培酮组14例(61%),两组比较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显著高于奥氮平组(P〈o.01),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其他副反应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利培酮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疗效相当,总的副反应发生率相近。利培酮锥体外系症状(EPS)突出,奥氮平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及体重增加明显。因此,在选择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躯体状况、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来选择药物,优化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拉莫三嗪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生物学指标,包括血糖、血脂[以总胆固醇(TC)水平计]、体质量及心电图(EKG)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糖、TC、体质量、EKG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患者在上述各指标方面的改善程度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糖、EKG和体质量指标均明显增大,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则稍有降低或未有明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在便秘、心跳过快、静坐不能、白细胞减少、心电图异常和体质量增加方面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提高程度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并能够显著缓解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及对患者生物学指标影响,同时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提高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治疗。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变化。2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行GCS评分,3个月后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期间清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清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时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Barthel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重残率与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奥氮平组显效率83.3%,利培酮组显效率80.6%;两组BPRS评分治疗6周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奥氮平组锥体外系反应EPS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因子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照分析阿戈美拉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2周末研究组HAMD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及8周末2组患者的HAMD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显效率与艾司西酞普兰相当,但阿戈美拉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改善睡眠障碍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7.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丽  樊凌姿 《医药世界》2009,(10):583-585
目的:探讨国产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治疗组,32例)和利培酮(对照组,32例)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68.8%、有效率87.5%,利培酮组分别为65.6%、84.4%。两组间显效率(χ2=0.07、P〉0.05)及有效率(χ2=0.13,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症状各项分值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高于奥氮平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χ2=4.27,P〈0.05)。结论:国产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均好,奥氮平组体重增加较多,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体重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30,80~160 mg/d)和利培酮组(n=30,10~30 mg/d),疗程为8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和泌乳素(PRL)变化。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4、8周后的FBG、TG、TC、HDL-C、LDL-C、体重和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TG、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体重和泌乳素有影响,而齐拉西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并伴随抑郁的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并伴抑郁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BPR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及BPRS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HAMD评分及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并伴随抑郁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培酮治疗组采取利培酮治疗,奥氮平治疗组则采取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评分、治疗前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MMSE评分以及PANSS评分。结果 奥氮平治疗组疗效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 0.05;治疗前利培酮治疗组、奥氮平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评分相近,P 0.05;治疗后奥氮平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评分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 0.05。治疗前利培酮治疗组、奥氮平治疗组MMSE评分以及PANSS评分相近,P 0.05;治疗后奥氮平治疗组MMSE评分以及PANSS评分优于利培酮治疗组,P 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好,且可更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密云区精神卫生防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依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参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量表(GAS)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ANS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DSS评分、BPRS评分和G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S评分、BPRS评分、TESS评分低于参照组,GA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利培酮比较,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更优,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采取文拉法辛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PSP评分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且在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主要为锥体外系副反应但组间各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从而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服用奥氮平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及精神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腰围、BMI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围、BMI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的代谢综合征,且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关节镜清理基础上给予采用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注射和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激素注射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学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吕斯霍尔姆膝关节评分(lysholm)、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MMP1和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MMPs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8例依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之上,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比分析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SCAP患者CD4+、CD4+/CD8+水平均与治疗前比显著升高(P<0.05),而CD8+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PTT、TT、DD水平显著高于其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而FIB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PTT、TT、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8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及病原学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2,P=0.727)。结论:血必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是治疗SCAP患者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同时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术后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外周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1)对照组临床缓解率(RR)为45.95%,显著低于观察组(74.42%)(P< 0.05);(2)对照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3)2组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4)观察组治疗后WBC、PLT及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69)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69)水平,应将此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