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定坤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构建EM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组)、定坤丹低(1.13 g/kg)剂量组(DKP-L组)、定坤丹中(2.26 g/kg)剂量组(DKP-M组)、定坤丹高(4.52 g/kg)剂量组(DKP-H组)、孕三烯酮(60 mg/kg)组(GES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SD大鼠只开腹不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设为假手术组(Sham组),以药物分组干预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质量与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率)与VEGF、MMP-9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NOS、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VEGF与MMP-9表达、血清VEGF、MMP-9、iNOS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织p-PI3K/PI3K、p-AKT/AKT、p-mTOR/...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方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ases,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方抑制早期DR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138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等体积蒸馏水),模型组,羟苯磺酸钙组[150 mg/(kg·d)],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方低剂量组[6.2 g/(kg·d)]、中剂量组[12.4 g/(kg·d)]、高剂量组[24.8 g/(kg·d)],每组23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链佐脲菌素腹腔注射并维持10周高血糖状态,诱导早期DR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取大鼠眼球进行检测。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变化,采用TUNEL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PI3K、AKT、Bcl-2相关X蛋白(Bc...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苍附导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苍附导痰汤组及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和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来曲唑1.0mg/(kg·d)(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连续21 d。模型建立成功后,苍附导痰汤组给予苍附导痰汤1.625 g/(kg·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灌胃4周。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激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Bcl2关联X蛋白(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392.52±7.67)g比(322.17±8.76)g,P <0.05],血糖升高[(11.42±1.82)mmol/L比(4.90±0.41)m...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扶正化结汤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细胞癌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均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予以DEN皮下注射50 mg/kg·次,每周1次,连续17周,建立肝细胞癌模型。正常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0.4 m L/100 g腹腔注射,每周1次。造模开始即连续灌胃给药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 m L/100 g灌胃,1天1次;治疗组给予扶正化结汤按1 m L/100 g灌胃,每天1次,连续17周。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介素6(IL-6)、甲胎蛋白(AFP)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比较各组体质量、肝质量、肝脏系数,分析病理学表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262.78±27.61)g比(389.51±29.48)g,P<0.01],肝脏质量及肝脏系数上升[(21.31±2.84)g比(8....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探究多种单味中药对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方法 水煎法制备甘草、当归、赤芍药液。黑素细胞分为0、50、100、500、1000μg/mL及1000μg/mL+LY294002组,培养基中加入相应浓度的中药药液与25 nmol LY294002,MTT法检测不同剂量药物细胞毒性,测定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含量,Western blot检测MITF、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水平。30只5周龄豚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甘草组、当归组、赤芍组,每组6只。中波紫外线照射建立黄褐斑模型,甘草组、当归组、赤芍组分别接受0.3 mg/kg甘草、当归、赤芍药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切取豚鼠背部造模处皮肤,测定黑色素含量,HE、Fontana-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MITF、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水平。结果 与各0μg/mL组比较,甘草、当归、赤芍1000μg/mL组细胞活力、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对脂肪肝细胞酸肌醇3-激酶(PI3K/Ark)通路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清热高剂量组、清热中剂量组、清热低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6周开始清热利湿组分别给与给予0.3 g/(100 g·d)(清热高剂量组)0.1 g/(100 g·d)(清热中剂量组),0.05 g/(100 g·d)(清热低剂量组)灌胃,多烯组给予25 mg/(100 g·d)灌胃,12周后取材。病理检查各组脂肪肝程度,ELISA检测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ATP酶活性,生化分析仪检测脂肪肝各实验组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GGT)。Western-blot检测脂肪变肝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rk表达。[结果]高脂模型组hs-CRP明显升高,与清热高剂量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各实验组ATPase呈现不同程度降低,清热高剂量组血清ATPase水平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可见,各实验组大鼠肝细胞PI3K/Ark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清热利湿方治疗后,明显降低表达PI3K/Ark水平。[结论]清热利湿方通过调节ATPase、hs-CRP、PI3K/Ark肝细胞氧化应激炎症介质,改善肝细胞由于脂类代谢异常形成的过氧化损伤,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具备一定的改善脂肪变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心乐(TXL)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酶、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8周后形成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达美康对照组、TXT大、小剂量组,各组大鼠均为12只,另设正常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达美康对照组、TXL大、小剂量组分别给予3 mg/mL达美康混悬液、2 g/mL TXL、1 g/mL TXL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处死,取血检测血糖、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切取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XL大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10.54±2.06)mmol/L比(23.16±5.74)mmol/L],CK、LDH明显升高[(120.57±18.83)U/mg比(78.26±12.01)U/mg,(5052.06±418.64)U/mg比(3784.15±349.62)U/mg];TGF-β1阳性染色颗粒的平均光密度(MOD)降低[(0.148±0.006)比(0.262±0.008)];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XL对糖尿病大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可减少心肌酶漏出,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同时降低心肌中TGF-β1的表达,减慢心肌组织纤维化进程,延缓和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南葶苈子水提液对压力后负荷性心衰模型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南葶苈子组,每组5只。SD大鼠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建立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5mL·kg~(-1)·d~(-1)生理盐水灌胃,葶苈子组大鼠给予南葶苈子水提液10g·kg~(-1)·d~(-1)灌胃,共4周。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心室肥厚指数;HE染色法和电镜观察心室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Bax、Bcl-2、Cleaved-caspase 3、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南葶苈子组大鼠心室肥厚指数较模型组降低[(0.0033±0.0002)比(0.0037±0.0001),P0.05];HE染色和电镜显示,南葶苈子组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和心肌细胞肥厚程度较模型组减轻;Western blot证实,南葶苈子组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灰度值较模型组上调[(0.75±0.20)比(0.54±0.18),P0.05];Caspase-3/GAPDH蛋白表达灰度值较模型组下调[(1.31±0.22)比(1.62±0.26),P0.05];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表达灰度值较模型组上调[p-Akt/Akt:(1.50±0.18)比(1.18±0.21),P0.05;p-mTOR/mTOR:(1.36±0.32)比(1.16±0.12),P0.05]。结论南葶苈子水提液能改善压力后负荷性心衰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练菲艳 《黑龙江医学》2023,47(21):2591-2593
目的:观察孙氏助孕方治基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信号通路的研究机制。方法:选取广州市固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40只3个月月龄斯泼累格·多雷(SD)农场雌性大鼠进行研究,将所有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只。观察组大鼠每天饮食自由摄入,其他组大鼠均予以造模,模型组未应用药物;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疗法;观察组给予孙氏助孕方治疗。治疗后采集两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PI3K、Akt、eNOS的mRNA基因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情况。对比两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以及PI3K、Akt以及eNOS的mRNA基因表达水平及蛋白图像,分析孙氏助孕方对肾虚血瘀薄型子宫内膜的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P<0.05);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大鼠子宫内膜厚...  相似文献   

10.
程治平  余斌  熊军  刘正军  陆京伯 《海南医学》2014,(12):1725-172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只10周龄雄性ApoE-/-小鼠作为模型组,4只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处死,取主动脉标本做HE染色。另将10周龄雄性ApoE-/-小鼠32只作为实验组,按每天每千克体重给药量随机分为4组:50μg/(kg·d)、75μg/(kg·d)组、100μg/(kg·d)、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8只作为阴性对照组。给药3周后处死小鼠,取主动脉标本做HE染色;收集血清,测定IL-10、IL-12含量。结果(1)在11周龄时两组主动脉HE染色Roberts&amp;Thompson方法评分分别为:模型组[(5.250±0.500)分]>对照组[(0.500±0.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经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处理3周后,各组主动脉HE染色Roberts&amp;Thompson方法评分分别为:空白对照组[(6.500±0.189)分]>100μg/(kg·d)组[(4.625±0.183)分]>50μg/(kg·d)组[(3.375±0.183)分]>75μg/(kg·d)组[(1.375±0.183)分]>阴性对照组[(0.00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5μg/(kg·d)组血清中IL-10浓度升高最明显,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血清中IL-12浓度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其中75μg/(kg·d)组降低最明显,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1)在11周龄时,ApoE-/-小鼠能形成AS模型。(2)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处理3周后,ApoE-/-小鼠AS病变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75μg/(kg·d)浓度下效果最佳。(3)雷公藤内酯醇能够上调IL-10、下调IL-12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粥样斑块的形成,此可能为免疫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岩黄连总生物碱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向SD大鼠腹腔给予30%CCl4橄榄油溶液(0.1 mL/100 g)诱导复制肝纤维化模型,2次/周,连续12周。将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岩黄连总生物碱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及联苯双酯(30 mg/kg)组,另设正常组大鼠,各组均为8只。各给药组于造模第11周按设定剂量灌胃相应药物(1.0 mL/100 g)干预,1次/d,连续2周。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大鼠血清、肝脏及脾脏组织,测定大鼠肝脾指数;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 ALB)、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  相似文献   

12.
池晓蓉  陈德招  王赵伟  李敏  姜艳玲 《西部医学》2021,33(10):1451-1456
【摘要】 目的 探讨榆栀止血颗粒(YZZXKL)对子宫出血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调控及对子宫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SD雌性孕鼠灌胃给予米非司酮(13.8 mg/kg)和米索前列醇片(135 μg/kg)复制大鼠子宫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YZZXKL低(4 g/kg)、高(16 g/kg)剂量组、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0.3 mg/kg)、YZZXKL+LY组(16 g/kg+0.3 mg/kg),各组10只。另取10只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造模成功后,Normal组和Model组灌胃和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各药物处理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YZZXKL或腹腔注射给予LY,1次/d,共7 d。给药期间于大鼠阴道置入棉球检测子宫出血量(UBQ);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子宫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苏木精-伊红试剂(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PI3K、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和YZZXKL+LY组大鼠子宫组织可见间质纤维化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血清E2、P、FIB含量、子宫组织PI3K、p-Akt、eNOS、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 (P<0.05),UBQ、凝血指标TT、PT及APTT、MMP-2蛋白表达均升高 (P<0.05)。与Model组和YZZXKL+LY组相比,YZZXKL低、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损伤减轻,E2、P、FIB、PI3K、p-Akt、eNOS、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 (P<0.05),UBQ、TT、PT、APTT、MMP-2蛋白表达均降低 (P<0.05),且YZZXKL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呈剂量依赖性;而LY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损伤加重,E2、P、FIB、PI3K、p-Akt、eNOS、VEGF水平均降低 (P<0.05),UBQ、TT、PT、APTT、MMP-2水平均升高 (P<0.05)。Model组和YZZXKL+LY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YZZXKL可提高子宫异常出血大鼠凝血功能和激素水平,改善出血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eNOS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纤维化大鼠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青蒿琥酯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对照组一次性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约0.4 mL,模型组和干预组一次性气管内滴入博来霉素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次日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干预组每天腹腔注射青蒿琥酯10 mg/100 g。记录0、14、28 d 大鼠的体质量。各组大鼠于第28天处死,计算肺系数,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 染色、羟脯氨酸检测和Hsp47、Ⅰ型胶原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1)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2)肺系数:模型组[(12.31±1.89)mg/g]>干预组[(8.54±0.67)mg/g]>对照组[(4.81±0.38)mg/g],P <0.05。(3)Ashcroft 评分:模型组[(5.70±1.09)分]>对照组[(3.08±0.56)分],模型组[(5.70±1.09)分]>干预组[(4.01±1.25)分],P <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羟脯氨酸含量:模型组(620.33±66.16)μg/g>对照组(379.00±35.51)μg/g,模型组(620.33±66.16)μg/g>干预组(429.00±36.51)μg/g,P <0.05;对照组和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5)Hsp47 mR-NA: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Ⅰ型胶原 mRNA: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P <0.05)。(6)Hsp47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结论青蒿琥酯可能通过下调 Hsp47表达水平来抑制胶原的合成进而减轻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化学和热传导双重损伤法构建大鼠宫腔黏连(IUA)模型,阐明该方法作为化学损伤的改良方法构建接近 IUA 病理学变化动物模型的特点和优势。 方法 6 只 6~8 周龄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化学损伤组和化学及热传导双重损伤组(双重损伤组),每组3只。以大鼠左侧宫角为实验组,右侧宫角为自身对照组。化学损伤组大鼠左侧宫角作为化学损伤实验组采用95% 乙醇作用3 min,右侧宫角作为化学损伤自身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双重损伤组大鼠左侧宫角作为双重损伤实验组采用95% 乙醇作用 3 min 后100 ℃ 热水再处理1 min,右侧宫角作为双重损伤自身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造模术后第14天,采用 HE染色、Masson 染色和 Ki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纤维化面积比及腺体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增殖指数(PI)。 结果 HE 染色,与相对应的自身对照组比较,化学损伤实验组和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化学损伤实验组比较,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宫腔封闭,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Masson 染色,与相对应的自身对照组比较,化学损伤实验组和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层呈纤维化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升高(P<0.05);与化学损伤实验组比较,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层可见纤维化黏连带和完整肌层,子宫内膜组织中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升高(P<0.05)。Ki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相对应的自身对照组比较,化学损伤实验组和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体上皮细胞核形状和排列发生改变,基质细胞 PI 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化学和热传导双重损伤法操作简便且可重复性好,可为 IUA 治疗的安全性评价、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具有纤维化黏连带和完整肌层的IUA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脓毒血症引起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脓毒血症组,IGF-1治疗1组和治疗2组(50μg/kg和100μg/kg)。采用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5 mg/kg)制作脓毒血症大鼠ALI模型。注射LPS 12 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和IL-8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血症组大鼠血清IL-6浓度[(25.5±3.71)vs(14.6±2.34)ng/mL]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浓度[(17.9±2.56)vs(9.1±1.19)ng/mL]均高于对照组,也高于IGF-1治疗组(均P〈0.05),同时脓毒血症组在血清IL-8[(2.03±0.15)vs(1.62±0.13)ng/mL]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IL-8浓度[(1.35±0.37)vs(0.98±0.11)ng/mL]均高于对照组和IGF-1治疗组(均P〈0.05)。IGF-1治疗2组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17.3±4.59)vs(17.3±4.59),(11.4±2.93)vs(13.6±2.71)ng/mL]和IL-8[(1.73±0.11)vs(1.87±0.26),(0.99±0.39)vs(1.09±0.43)ng/mL]浓度均低于IGF-1治疗1组(P〈0.05)。结论外源性IGF-1对脓毒血症大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加大保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慢性饮酒大鼠模型,测定肺组织谷胱甘肽、羟脯氨酸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含量,探讨酒精与肺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酒精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含和不含酒精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单笼喂养,不再提供饮水。各组动物均于8周后处死,HE染色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肺间质中胶原沉积情况,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谷胱甘肽、羟脯氨酸的含量,ELISA测定肺组织中CTGF的含量。结果酒精组大鼠的肺泡及肺泡间隔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壁破坏、塌陷,肺泡间隔中胶原纤维沉积增多、间隔增宽。酒精组大鼠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和CTGF含量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含量低于对照组[羟脯氨酸:(0.57±0.15)mg/g比(0.40±0.09)mg/g;CTGF:(306.57±46.86)ng/mL比(134.02±79.82)ng/mL;谷胱甘肽:(0.08±0.04)mg/g比(0.22±0.14)mg/g;P均〈0.05]。结论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可建立慢性饮酒大鼠模型。慢性饮酒可引起大鼠肺组织损伤和间质改变,酒精可能是引起肺纤维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以及痛泻要方煎剂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加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中药低剂量组(C组)、中药中剂量组(D组)、中药高剂量组(E组)、西药奥替溴铵(F组)。A组和B组以生理盐水按4mL/100g(40g·kg^-1·d^-1)灌胃,C、D、E组分别以痛泻要方煎剂0.4mL/100g(4g·kg^-1·d^-1)、1.2mL/100g(12g·kg^-1·d^-1)、4mL/100g(40g·kg^-1·d^-1)灌胃,F组按4mL/100g(150g·kg^-1·d^-1)灌胃,各组2次/d,连续30d?结果经中药痛泻要方及西药治疗的模型大鼠血清5-HT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痛泻要方煎剂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含量,降低肠道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异基因脐血干细胞(hUCBSCs)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CIA)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hUCBSCs穴位移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进行脐血CD34+细胞分选,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UCBSCs腕关节腔注射治疗组、h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h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甲氨喋呤(MTX)灌胃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邓安梅法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于大鼠免疫接种后第31天(除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向外关穴、腕关节腔、尾静脉注射0.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和0.5 mL hUCBSCs悬液(含干细胞2×107/mL),经过4周后,取血,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4、IL-10的含量.结果 h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IL-1β[(0.404±0.016)μg/L]、TNF-α[(1.987 ±0.113) μg/L]较甲氨蝶呤组IL-1β[(0.513±0.035)μg/L]、TNF-α[(2.704±0.149) μg/L]明显降低;外关穴注射治疗组IL-4[(7.584±0.548) μg/L]、IL-10[(49.973±4.017) μg/L]较MTX灌胃治疗组IL-4[(6.803±0.513)μg/L]、IL-10[(46.143±3.478)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BSCs外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抑制IL-1β、TNF-α表达,上调IL-4、IL-10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牛磺酸对大鼠酒精性脑损伤组织中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少波  魏文祥 《海南医学》2010,21(24):30-31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酒精性脑损伤组织中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给予乙醇灌胃制造酒精性脑损伤模型的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牛磺酸组两组。对照组仅给予500ml/L的乙醇灌胃8周,牛磺酸组给予同等量乙醇灌胃,同时给予牛磺酸8周。研究结束后,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断头取脑,检测各组血浆及脑组织中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牛磺酸组血浆ET([168.59±3.08)pg/mlvs(200.57±4.42)pg/ml]、脑组织匀浆TNF-α([12.03±0.26)ng/gvs(19.06±0.31)ng/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牛磺酸可降低大鼠酒精性脑损伤组织中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丹参酮IIA治疗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20只/组):模型组(MCT)、丹参酮IIA组(TIIA)、丹参酮IIA+PI3K抑制剂组(TP)、PI3K抑制剂组(PI)、对照组。除对照组颈背部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剩余大鼠均颈背部注射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2周后,丹参酮IIA组腹腔注射丹参酮IIA10 mg/kg进行治疗,丹参酮IIA+PI3K抑制剂组注射丹参酮IIA10 mg/kg+PI3K抑制剂1 mg/kg,PI3K抑制剂组注射PI3K抑制剂1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评估大鼠肺血管形态;Western blot实验评估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测定eNOS、NO水平。结果 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丹参酮IIA能有效抑制PAH大鼠肺血管中膜厚度和血管肌化水平(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IIA能够显著提高PAH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和eNO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eNOS、NO水平降低(P<0.01)。结论 丹参酮IIA能够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