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国胜  黄先菊 《金属学报》1999,4(2):143-146
目的 研究1-(2, 6-二甲基苯氧基)-2-(3, 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多种介质引起的豚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肠道平滑肌实验法。结果 不同剂量的DDPH 可非竞争性抑制磷酸组胺、氯化乙酰胆碱及Ca2+的作用, 使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反应压低, 其pD2'值分别为4.0、3.8、3.9。DDPH 还可抑制K+所致肠道平滑肌收缩, 但作用较维拉帕米弱, IC50 值分别为2.7μmol·L-1 和0.7 μmol·L-1结论 DDPH通过非竞争性Ca2+拮抗作用使豚鼠回肠平滑肌松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胃肠平滑肌条,安置在恒温灌流肌槽中,记录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 葛根素能降低胃肠平滑肌条的张力,减小其收缩波平均振幅,并有剂量依赖关系,以胃体收缩幅度为指标,用Logistic法计算IC50为 82.590 μmol/L(r=0.498)。酚妥拉明、L-NG-硝基精氨酸和格列本脲可部分阻断葛根素对大鼠胃体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用Logistic法计算IC50分别为 222.408 μmol/L(r=0.495)、166.945 μmol/L(r=0.446)、149.902 μmol/L(r=0.596)。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收缩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部分经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NO途径及KATP通道所介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左旋荷包牡丹碱(L-dicentrine,L-D)对K+、5-HT 、Hist、Ca2+引起的猪冠状动脉条收缩效应的影响。方法 利用猪冠状动脉条的离体实验法,观察对其收缩的影响。结果 L-D对K+、5-HT、Hist、Ca 2+诱发的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的收缩有显著的拮抗作用,量效曲线显示:L-D呈现非竞争性拮抗方式。在无Ca2+液中,L-D 能抑制5-HT 诱发的猪冠状动脉收缩,说明5-HT对猪冠状动脉依赖细胞内Ca2+所致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外Ca2+所致的收缩无明显的影响。结论 L-D 具有松弛猪冠状动脉条的作用,同时也提示冠状动脉平滑肌可能存在5-HT受体。  相似文献   

4.
储敏  孙德福  李相端 《金属学报》1998,3(4):272-274
目的与方法 研究17β-雌二醇(E2)对KCl和5-羟色胺(5-HT)引起离体猪基底动脉收缩的拮抗及保护作用。结果 E2浓度依赖性地对抗KCl引起的最大收缩作用,IC50为10-4.8mol/L。E2预处理后,浓度依赖性地抑制KCl引起的最大收缩,IC50为10-4.8mol/L,并降低5-HT引起收缩的浓度效应曲线的最大反应,其pD2'为4.57。结论 E2对离体猪基底动脉有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血管的直接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依那普利对去甲肾上腺素(NE) 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 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10-4 mol/L) 和吲哚美辛(10-8 mol/L) 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内皮完整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依那普利(10-9~10-4 mol/L) 对NE(10-5 mol/L) 或KCl (20 mmol/L)引起的收缩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 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显著减弱。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 L-NAME (10-4 mol/L) 和吲哚美辛(10-8 mol/L) 对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依那普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此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 与内皮产生的NO 和前列环素(PGI2)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栓的镇痛作用。方法:使用小鼠热板法、大鼠甲醛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大鼠痛经模型, 直肠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栓, 观察对动物的镇痛作用。取雌性大鼠离体子宫, 分别于浴槽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元胡止痛栓原料药, 观察对大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幅度、活动力的影响。结果:元胡止痛栓能提高小鼠热板法、大鼠甲醛法动物的痛阈;延长小鼠、大鼠痛经模型的扭体潜伏期、降低扭体次数及扭体发生率;对大鼠离体子宫自发活动的幅度降低较小, 可减少自发活动的频率及降低活动力, 对催产素所致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减少较小, 但降低收缩幅度, 减弱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活动力较为显著。结论:元胡止痛栓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并能对抗催产素所致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盐酸氮卓 斯汀(azelastine hydrochloride,AZ) 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发在体豚鼠实验性哮喘模型, 观察AZ的整体作用;采用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 观察AZ对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痉挛的拮抗作用。结果: AZ 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的引喘作用, 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 显著减少抽搐动物发生率, 其ED50为0.216 mg·kg-1,95 %可信限为0.214 ~ 0.219 mg·kg-1 。AZ 可剂量依赖性地拮抗组胺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使组胺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其pA2 值为8.99 。结论: 预先给予AZ能显著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所诱发的在体豚鼠实验性哮喘, 抑制组胺所致的气管螺旋条收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取豚鼠气管制成气管片, 用体外实验方法分别记录川芎嗪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以及在钙通道和不同受体阻断剂孵育的条件下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的变化。 结果 川芎嗪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P <0.01), 呈剂量依赖性(10-5.5 ~ 10-3 mol·L-1), 其作用可以被普萘洛尔(心得安) 所拮抗;其与硝苯地平有协同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M 受体阻滞剂阿托品对川芎嗪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结论 川芎嗪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 其机制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气管平滑肌上的β2 受体, 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而导致气管平滑肌的舒张。  相似文献   

9.
刘保林  吴巍巍  靳长峰  王音 《金属学报》2004,9(11):1273-1277
目的: 观察吴茱萸次碱治疗小鼠急性结肠炎的药效及对豚鼠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 2,4-二硝基氯苯(DNCB)/乙醇灌肠制作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经口给予吴茱萸次碱10、30、100 mg·kg-1,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小鼠腹泻,组织形态损伤,结肠组织PGE2含量、MPO活力以及对乙酰胆碱、组胺作用下豚鼠离体肠管收缩运动的影响。结果: DNCB诱发结肠炎后,小鼠出现腹泻、充血、溃疡、肠壁增厚等变化。经口给予吴茱萸次碱后,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腹泻、组织损伤,并且能够降低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和PGE2的含量,对乙酰胆碱及组胺作用下豚鼠离体肠管收缩亦表现出显著的对抗作用。结论: 吴茱萸次碱可以抑制炎性浸润、渗出和组织增生,减轻结肠黏膜的病理损害和抑制肠道平滑肌运动,对实验性动物急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蔚屏  李正红 《金属学报》2008,13(4):435-444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 皂苷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十二指肠平滑肌标本离体灌流的实验方法,加入不同浓度的绞股蓝总皂苷(0.01%~ 1.00%),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记录加药前后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结果: 不同浓度的绞股蓝总皂苷均可以显著降低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与绞股蓝总皂苷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 绞股蓝总皂苷可以抑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自律性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对内皮素-1(ET-1) 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内皮素-1 刺激培养兔PASMC 增殖模型;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 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及脱氧核糖核苷酸(DNA) 合成;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兔PASMC 细胞周期。结果: 吡那地尔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内皮素-1 所致的[3H]-TdR 掺入量增多, 阻止兔PASMC 由静止期(G0/G1 期) 进入DNA 合成期(S 期) 和有丝分裂期(G2/M 期)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阻断剂格列本脲可拮抗吡那地尔对[3H]-TdR 掺入的抑制作用。结论: 吡那地尔可能通过激活KATP通道抑制内皮素-1 诱导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可望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时所致的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2.
贾国栋  刘国树  汪海 《金属学报》2004,9(4):382-385
目的:研究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流消化法分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 观察Ipt 对BAEC 分泌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和一氧化氮(NO) 的影响, 同时观察Ipt 对培养的BAEC 胞浆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在Ipt 浓度为10-6 mol·L-1及以上时, 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培养的BAEC 合成分泌ET-1, 并在Ipt 10-5 mol·L-1及以上时促进NO 的合成分泌, 同时在Ipt 浓度为10-4 mol·L-1及以上时, 显著地增高BAEC 胞浆游离Ca2+浓度。结论:Ipt 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1 和促进NO 的合成分泌, 从而使ET 和NO 的平衡状态得到改善;尚能增加内皮细胞[ Ca2+] i, 有利于内皮细胞合成NO 增加, 从而增强内皮介导的舒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内皮素-1(1-31)[ET-1(1-31)] 在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s solitarius, NTS)产生的心血管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其中50只随机分为双侧NTS注射组、单侧NTS注射组和人工脑脊液(aCSF)组,分别在双侧或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 (0.5~2.0 pmoL)或aCSF (100 nL),观察ET-1(1-31) 在NTS内的心血管效应。11只大鼠观察ET-1(1-31) (1.0 pmoL)在NTS水平对动脉压力反射功能(BRS)产生的影响。其余29只大鼠分别预先给予ETA受体拮抗剂BQ123、ETB受体拮抗剂BQ788、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或对照(aCSF),探讨ET-1(1-31)在大鼠NTS内产生的心血管效应机制。结果: 在大鼠NTS双侧或单侧微量注射ET-1(1-31)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压并减缓心率;NTS双侧微注射ET-1(1-31)(1 pmoL) 显著减弱大鼠BRS(P<0.05);ETA受体拮抗剂BQ123 或KYN显著减弱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P<0.05);单侧NTS注射ETB受体拮抗剂BQ788对NTS微量注射ET-1(1-31)(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 NTS微量注射ET-1(1-31)能够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并减缓心率,其作用可能是由ET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阳离子脂质体(DOTAP DOPE) 介导的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 反义寡核苷酸(β1-AS-ODN) 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2K1C) 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反向寡核苷酸组、反义寡核苷酸组和卡维地洛(carvedilol) 组。ODN与DOTAP/DOPE 以1:2 摩尔比混合, 4 周末尾静脉注射0. 5 mg·kg-1, 卡维地洛10 mg·kg-1·d-1 灌胃4周。定期测血压, 8 周末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左室重量指数(LVWI) 及血浆内皮素-1 (ET-1) 浓度, 并对LVWI 与ET-1 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与反向寡核苷酸组比, β1-AS-ODN 能降低血压最高达39 mmHg 并持续27 d(30. 44±6. 50, P<0.01), 降低左室收缩压(LVSP) (P<0. 05) 、左室舒张末压(LVEDP) (P<0.01), 升高左室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dp d tmax) (P<0.01), 降低LVWI(P<0. 05) 及血浆ET-1(P<0.01); 与卡维地洛组比, 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LVWI 与ET-1 显著正相关(r =0. 749, P<0.01) 。结论: DOTAP DOPE 介导的β1-AS-ODN 单剂量静脉注射能持续降压, 改善血流动力学, 预防心肌肥厚, 可能与其降低血浆ET-1 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产盐酸氮卓斯汀的抗组胺作用。 方法 皮内注射组胺增加豚鼠皮肤通透性;静脉注射组胺诱导豚鼠休克;组胺诱导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 结果 盐酸氮卓斯汀(0.05, 0.15,0.45 mg·kg-1, ig) 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组胺所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盐酸氮卓斯汀(0.05, 0.1,0.2 mg·kg-1, ig) 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休克的反应程度, 延长休克的潜伏期, 降低豚鼠的死亡率。盐酸氮卓斯汀(10-8, 3 ×10-8, 10-7, 3 ×10-7 mol·L-1) 可剂量依赖性拮抗组胺所致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 使组胺量效曲线平行右移(pA2 值为8.55)。 结论 国产盐酸氮卓斯汀具有较好的抗组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邹军  王虹  冯丹 《金属学报》2005,10(2):180-18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1-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 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 AngII 组, Ang-(1-7) 组, AngII+Ang-(1-7) 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VECs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0.1 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 LDH 漏出(P<0.01)、ET-1 分泌(P<0.01) 和HUVECs 凋亡率(P<0.01), 显著减少NO 的含量(P<0.05);Ang-(1-7)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 II 的促LDH 漏出、ET-1 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 的NO 释放;单用Ang-(1-7) 对HUVECs 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抑制Ang II 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 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尼索地平对氯化钾(KCl)和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PHE)所致离体人子宫动脉收缩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法,以KCl、PHE在含钙离子和不含钙离子的K-H液中预收缩离体人子宫动脉环,观察尼索地平对血管收缩的影响。 结果: 在含钙离子的K-H液中,尼索地平抑制KCl(50 mmol/L、80 mmol/L)所致血管收缩的IC50分别为(7.52±1.33)×10-9 mol/L和(2.75±0.53)×10-7 mol/L,尼索地平抑制PHE[(1×10-6)mol/L和(5×10-6)mol/L)]所致血管收缩的IC50分别为(6.17±1.21)×10-8 mol/L和(1.51±0.49)×10-6 mol/L。在无钙离子K-H液中,尼索地平无抑制离体血管收缩的作用。结论: 尼索地平对离体人子宫动脉的收缩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自由基引发血管收缩的机制, 并通过血管静息张力的变化探讨三羟基异黄酮和17-β雌二醇对自由基缩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 制备猪冠状动脉血管环, 固定于恒温肌槽内, 待平衡后, 加入各种药物观察血管张力的变化。结果: 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在O2·-作用下产生明显的收缩, 去除内皮后无明显反应。1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对O2·-引发血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1, n=16),1 μmol·L-117-β 雌二醇无明显作用。H2O2 使去内皮血管环产生明显的收缩作用, 对内皮完整的血管环缩血管效应不明显, 30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H2O2 的缩血管作用。结论: 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O2·-和H2O2 的缩血管效应, 其作用明显强于17-β 雌二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