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探讨ICU中MRSA医院感染的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表型筛选和PCR扩增mecA基因方法鉴定MRSA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筛选为MRSA,MRSA产生A型、B型、C型和D型4种耐药表型,优势耐药模式是A型(75.0%),MRSA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0种抗生素产生100%耐药性,11株MRSA携带mecA基因,携带率为91.7%,PFGE指纹图谱分两型,分别为R1型和R2型,11株MRSA为R1型(91.7%),R1型各株间相似度为100%。结论ICU可存在MRSA爆发流行,MRSA产生多重耐药性(MDR),MRSA携带mecA基因可表现为MDR,PFGE分型是理想的分子流行病学溯源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van基因及肠球菌毒力基因esp、hyl、cylA、gelE 的携带情况,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和流行特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含有6 μg/ml万古霉素的琼脂筛选平板(ADSP)筛选VRE菌株,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运用PCR方法检测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vanC1/C2、vanM和其携带的毒力基因esp、hyl、cylA、gelE;并对VRE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360株肠球菌中共筛出VRE菌株7株,均为屎肠球菌;7株VRE对万古霉素均为高水平耐药,部分菌株对替考拉宁中介和敏感.所有VRE菌株均携带vanA基因,vanB、vanC1/ C2、vanM均为阴性;毒力因子esp均为阳性,其中一株菌株同时携带4种毒力因子.7株VRE的ST型呈散在分布.结论 本研究发现基因型为vanA型而表型为vanB型的VRE菌株;VRE菌株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毒力因子携带率高;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VRE菌株的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编码耐药基因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分离的7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药敏谱进行分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PCR对β-内酰胺酶基因TEM-1、IMP、OXA-23、OXA-24、AmpC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6')-Ⅰ、ant(3")-Ⅰ和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rmtA、rmtB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对比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及与基因型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7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敏感菌株有31株,对5种或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46株,内含全耐药菌株10株.RAPD技术将其分为17型,为A-G型,多重耐药株中E型为优势克隆株(17株),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流行最广,占47.1%(8/17).敏感株中各型散在分布.PCR扩增结果显示,多重耐药株和敏感株携带TEM-1、IMP、OXA-23、OXA-24、AmpC、aac(3)-Ⅰ、aac(6')-Ⅰ、ant(3")-Ⅰ和armA耐药基因的比率分别为95.7%、39.1%、84.8%、54.3%、87.0%、89.1%、84.8%、45.7%、63.0%和58.1%、9.7%、32.3%、48.4%、48.4%、29.0%、45.2%、12.9%、9.7%,未发现rmtA和rmtB基因阳性菌株.经x2检验,除OXA-24外,其余各耐药基因携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提示携带以上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该基因的菌株,其中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其氨基糖苷类酶基因均阳性(34.8%),含所测的所有β-内酰胺酶基因的菌株均为全耐药株.结论 与临床分离的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相比,多重耐药株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酶基因种类多,分离率高,且同一克隆的多重耐药株可在病室内和病室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实验室保存的325株肠球菌进行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菌株同源性分析。方法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筛选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并检测菌株对替考拉宁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型;通过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技术、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菌株的同源性分析。结果从32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中共筛选出17株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包括1株粪肠球菌、11株屎肠球菌和5株鹑鸡肠球菌。其中1株粪肠球菌和1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显示高水平耐药,对替考拉宁耐药或中介耐药,PCR检测结果显示van A型;5株鹑鸡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对替考拉宁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van C1型。ERIC同源性分析显示同基因型的大多数菌株显示相似的分型;PFGE同源性分析显示,17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分型不同,不属于单克隆流行播散;MLST同源性分析显示,1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粪肠球菌属于ST4,11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屎肠球菌共分为6个ST型,其中4株属于ST78,是屎肠球菌出现频率最高的ST型。结论我国万古霉素耐药菌在粪肠球菌中分离率较低,但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情况较严重,并且耐药菌株携带易于传播和转移的van A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耐药存在同源性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后,往往会发生感染引起植入物松动、脱落甚至造成菌血症。以往研究未注重植入物相关感染中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目的:了解与植入物感染相关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为预防和更有效治疗该类感染提供策略。方法: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质控菌株,选取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计算耐药率,分析耐药特征。用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明确产酶率。抽提耐药质粒,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耐药基因,分析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17种抗生素中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大部分菌株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率,且呈多重耐药。筛选出42株(61.8%)产ESBLs菌株和27株(39.7%)产AmpC酶菌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有23株(33.8%)。产ESBLs菌株中以携带CTX-M型基因最为多见占66.7%,有19株(45.2%)同时携带两种以上基因,产AmpC酶中大多数是产DHA型,有5株(18.5%)同时携带两种基因。提示与植入物感染相关的大肠埃希菌菌株耐药水平高、耐药谱扩大,且多呈多重耐药,耐药基因复杂多样。建议使用敏感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该类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华山医院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及其流行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对CLSI推荐常规检测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们菌临床分离株,共57株.所有菌株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初筛及表型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等电聚焦电泳,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测序、接合试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所有菌株都携带blaKPC-2、blaCTX-M-14、blaSHV12和blaTEM-1及qnrB和aac(6')-I b-cr基因.57株细菌中ST423型5株,MIST ST11型52株.ST423型散发,而ST11型呈医院内流行.57株细菌都对替加环素耐药,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部分敏感.结论 本次泛耐药肺炎克雷们流行主要为ST11型菌株;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播散能力不同;检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时应增加检测药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华山医院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及其流行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对CLSI推荐常规检测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们菌临床分离株,共57株.所有菌株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初筛及表型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等电聚焦电泳,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测序、接合试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所有菌株都携带blaKPC-2、blaCTX-M-14、blaSHV12和blaTEM-1及qnrB和aac(6')-I b-cr基因.57株细菌中ST423型5株,MIST ST11型52株.ST423型散发,而ST11型呈医院内流行.57株细菌都对替加环素耐药,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部分敏感.结论 本次泛耐药肺炎克雷们流行主要为ST11型菌株;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播散能力不同;检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时应增加检测药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我院老年病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耐碳青霉烯菌株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自临床老年病人分离的262株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和E test法测定耐碳青霉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值,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金属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携带金属酶基因型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2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到104株耐碳青霉烯。1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药物耐药率分别为78.9%和35.9%,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6.0%,对米诺环素耐药率58.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70.0%;104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2株携带金属酶基因,10株检测到有携带VIM-2基因的1类整合子。PFGE分型中12株菌株属于5个克隆株。结论 在我院流行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酶基因不是最主要的基因型,金属β-内酰胺酶均为VIM-2型金属酶,耐药基因盒分布于不同的1类整合子中,整合子播散是最主要的流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儿童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从儿童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2株,所有菌株为非重复菌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法检测KPC、IMP、bla(s)、VIM、SPM和整合酶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对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质粒消除试验检测质粒的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药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1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41.7%、58.3%、8.3%、8.3%、33.3%;12株菌均携带有KPC-2基因,且同时携带有TEM-1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SHV-11-like和SHV-1 2-like各6株;11株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4株为CTX-M-14-like基因,6株CTX-M-15-like基因;2株携带有OXA-10型基因,1株携带有PER-1基因.未检出NDM-1、GIM、SPM、SIM、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12株均为Ⅰ类整合酶基因(int1)阳性.2株通过接合试验把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C600.所有接合子blaTEM-1基因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阳性及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接合子ESBL基因型与供菌一致.2株菌经质粒消除后对亚胺培南的MIC值均有较大程度降低,消除后KPC-2基因扩增为阴性.12株KPC-2基因阳性菌株经PFGE分成5个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结论 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已经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中播散,常伴随携带多种类型的ESBL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部分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播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妊娠35~37周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GBS)血清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按照2010年美国CDC颁布的指南中的推荐对6000名妊娠35 ~ 37周的孕妇进行GBS常规筛查.阴道和直肠分泌物联合取样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疑似B群链球菌进行鉴定,使用多重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GBS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检测.结果 共检出311株无乳链球菌,分为8个血清型.血清分型为Ⅰa型106例(34.1%),Ⅰb型53例(17.4%),Ⅲ型134例(43.1%),Ⅳ型6例(2.3%),Ⅱ型5例(1.6%),Ⅷ型3例(0.96%),Ⅴ型2例(0.64%),Ⅸ型2例(0.64%).结论 北京地区妊娠35 ~ 37周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血清分型主要为Ⅲ、Ⅰa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特征,明确其所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作ESBLs确证试验;对产ESBLs的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MICs;用PCR扩增ESBLs基因并测序;通过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用纸片扩散法检出具有ESLBs表型的19菌株株,经琼脂稀释法检测,同样具有ESBLs表型。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的不敏感率为95%~100%,对其它药物敏感率均在84%以上。其型别主要为CTX-M-14、CTX-M-3、CTX-M-57和TEM-1。 同源性分析19株福氏志贺菌分为4个克隆系。结论 唐山地区儿童福氏志贺菌呈多重耐药,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性有增加趋势,所携带基因型主要为CTX-M-14,首次检出CTX-M-57基因型。唐山地区存在遗传紧密相关的福氏志贺菌流行克隆,也存在不相关克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我国多中心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16S rRNA甲基化酶的阳性率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国内6省市19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42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 test法对18种抗菌药物测定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法筛选4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克隆测序明确基因型;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电转化以及Southern blot确定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定位.结果 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奈替米星耐药率分别为92.6%、98.6%、87.4%、90.9%和92.4%.PCR扩增、测序证实2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甲基化酶armA基因;另3种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rmtC均阴性.在上述342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298株可归类为6个流行克隆,44株为散发株.3个主要克隆(A、B、C)在全国广泛播散,分别在国内6家、3家、11家医院内流行.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电转化及Southern blot表明armA编码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结论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表型均为多重耐药.介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其主要传播方式为克隆播散,这必将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2007-2008年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分子特征与表型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WHO/IUATLD标准,使用L-J药敏培养基,1%比例法药敏试验筛选针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5种药物耐药或敏感的临床分离株,通过PCR扩增经筛选菌株的rpoB、katG、rpsL、rrs1、gyrAB、rrs2基因的相关序列,运用DNAStar和BLASTN进行序列分析,应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表型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筛得实验菌株123株,其中耐药株73株,全敏感株50株.异烟肼耐药株katG基因突变率为84.6%,突变位点全部为S315T或S315N.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93.6%,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S531L(30/44,68.2%)和H526D(9/44,20.5%)或H526R(1/44,2.3%).链霉素耐药株以rpsl基因突变为主,突变位点为K43R(19/27,70.4%)和K88Q(6/27,22.2%);rrs1基因突变较少见,仅491C→T(2/27,7.4%)及513A→C(1/27,3.7%);2个基因突变率合计为65.9%.氧氟沙星耐药株突变率为100%,以gyrA基因突变为主,突变位点包括D94A(2/11,18.2%)、S91P(4/11,36.4%)和A90V(3/11,27.3%),3个突变位点总突变率为81.8%(9/11);S95T存在于所有氧氟沙星耐药株及部分全敏感株gyrA基因中;gyrB未发现突变.卡那霉索耐药株rrs2基因突变率为61.1%;突变位点为1400 A→C(9/11,81.8%)和1483 G→T(2/11,18.2%).其他突变位点在全敏感株中未发现.临床耐药株同一耐药组别所包含耐药类型不同,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相同,其MIC值基本一致;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其MIC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地域特性,表型特征因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存在耐药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2011年3-8月我院分离到17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MRCoNS,包括10株头状葡萄球菌、4株科氏葡萄球菌、2株溶血葡萄球菌和1株松鼠葡萄球菌.用E-test法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研究细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 9株利奈唑胺MIC值为>256 μg/ml的头状葡萄球菌为同一克隆株,MIC值为4μg/ml的另1株头状葡萄球菌为密切相关菌株.4株利奈唑胺MIC值为>256 μg/ml的科氏葡萄球菌为同一克隆株.松鼠葡萄球菌利奈唑胺MIC值为64 μg/ml,2株溶血葡萄球菌分别为4 μg/ml和6μ/ml.对23S rRNA基因第5功能区和cfr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发现,9株利奈唑胺MIC值为>256 μg/ml的头状葡萄球菌的23S rRNA基因第5功能区存在常见G2576T突变和一个未报道过的C2104T突变;松鼠葡萄球菌存在G2576T突变;除松鼠葡萄球菌外,其余16株菌株均携带cfr基因.结论 首次报道在国内分离到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临床菌株.MRCoNS对利奈唑胺耐药与23S rRNA基因第5功能区碱基突变和携带cfr基因相关.利奈唑胺耐药MRCoNS在我院有克隆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临床和食品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 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对2015—2020年杭州地区分离的60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 并下载公共数据库基因组进行比较;利用测序数据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和耐药基因扫描, 并构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杭州地区德尔卑沙门菌临床株和食品株对28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重耐药率为76.7%(46/60);所有菌株均检出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6′)-Iaa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60株德尔卑沙门菌共分为46种PFGE带型、53种cgMLST(HC2)型别, 除1株为ST3220型外, 其余均为ST40型;基于439株德尔卑沙门菌(包括60株杭州菌株和379株公共数据库菌株)SNP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部分杭州菌株与东南亚菌株进化距离较近, 提示可能存在跨境传播, 食品株主要来自猪肉和水产类;其他杭州菌株与北京、广州、湖北、重庆等省市的菌株距离较近, 提示可能存在跨省传播, 食品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转座子tnpU基因和β-内酰胺酶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初筛试验、扩散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检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进行AmpC 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查,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转座子tnpU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用MIC药敏法分析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转座子tnpU的总检出率为25.5%。在各菌种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占6.3%(3株)、肺炎克雷伯菌占8.3%(1株)、鲍曼不动杆菌占33-3%(20株)、铜绿假单胞菌占43.2%(16株);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中,ESBLs的检出率最高,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的菌株大多数B.内酰胺酶表型为阳性;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转座子阴性菌株(P〈0.05)。结论转座子tnpU基因在非发酵菌中的分布较广泛,可能在多重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的分布以及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7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后采用PCR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的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敏结果,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72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armA基因阳性菌株20株(27.8%).含有armA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为90%;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显示20株armA基因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为7型,A型为优势克隆株.结论 产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可对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同一克隆菌株在病房内和病房间的传播为我院armA基因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MDRAB)的耐药性和AmpC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检出结构基因ampC型49株,占81.7%;blaADC基因型50株,占83%;ACT基因型2株;41株菌同时携带blaADC和ampC结构基因,占68%;2株同时携带blaADC、ACT和ampC结构基因;未检测到其它AmpC耐药基因(MOX、CIT、FOX、DHA)。携带AmpC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blaADC耐药基因和ampC结构基因同时携带率高,并且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菌血标本分离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方法 测定32株CRKP最低抑菌浓度(MIC),mCIM和eCIM法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RT-PCR检测膜孔蛋白OMPK35/36基因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药敏试验显示32株CRKP...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特征,明确其所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作ESBLs确证试验;对产ESBLs的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MICs;用PCR扩增ESBLs基因并测序;通过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用纸片扩散法检出具有ESBLs表型的19菌株,经琼脂稀释法检测,同样具有ESBLs表型。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的不敏感率为95%~100%,对其他药物敏感率均在84%以上。其型别主要为CTX-M-14、CTX-M-3、CTX-M-57和TEM-1。同源性分析19株福氏志贺菌分为4个克隆系。结论唐山地区儿童福氏志贺菌呈多重耐药,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性有增加趋势,所携带基因型主要为CTX-M-14,首次检出CTX-M-57基因型。唐山地区存在遗传紧密相关的福氏志贺菌流行克隆,也存在不相关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