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汉降糖颗粒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100,250,500mg·kg^-1剂量的罗汉降糖颗粒连续30d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测定血糖、血脂。结果:各剂量组均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5),且以中剂量250mg·kg^-1的降糖作用最佳。②罗汉降糖颗粒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TC、TG含量,提高HDL—C含量,有利于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恢复(P〈0.05)。结论:罗汉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B-M合剂,2∶1)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分为B-M合剂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模型组、正常组。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摄食、饮水及体重情况;分别灌胃给药7 d和14 d,各组称体重,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值,给药14 d后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模型组小鼠观察到多饮、多食、多尿的情况,伴有体重明显下降;B-M合剂各剂量组小鼠的多饮多食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增加,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在给药7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11.37-13.04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14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9.36-19.78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此外,B-M合剂高剂量组可延缓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曲线,中剂量组(AUC:33.76±3.10)和低剂量组(AUC:39.91±2.95)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改善血糖调节功能,与模型组(AUC:50.75±3.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糖胶囊是否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方法对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模型,给予降糖胶囊30d后,观察降糖胶囊对正常小鼠体质量、高血糖模型小鼠的体质量、正常小鼠空腹血糖、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高血糖模型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结果0.800g/kg剂量组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下降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糖胶囊具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玉棠饮的降糖作用,探讨作用机制。方法:用肾上腺素致高血糖小鼠模型评价玉棠饮的降糖效果,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验证,测定血糖含量、肝糖原含量、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玉棠饮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血糖,提高肝糖原含量,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玉棠饮具有降糖作用,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损伤,促进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中药荔枝核复方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90只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荔枝核复方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小鼠,造模成功后,荔枝核复方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荔枝核复方液和盐酸二甲双胍药物灌服,1次/d,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服,1次/d,连续7 d.分别测定造模前、给药前、给药后各组小鼠血糖含量.实验末采血测定小鼠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结果 实验造模成功.荔枝核复方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给药后血糖明显降低(P〈0.01);降糖率分别达36.42%和38.00%.此外,荔枝核复方组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含量(P〈0.05).总胆固醇值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荔枝核复方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三酰甘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苏氨酸双铜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对心肾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与糖尿病模型小鼠低、中、高(0.002%,0.02%,0.1%)三种剂量的苏氨酸双铜配合物,测定给药 0,30及45天的空腹血糖,45天处死动物取血及心、肾组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观察不同剂量药物对糖尿病小鼠的心、肾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与蒸馏水灌胃对照组比较:苏氨酸双铜配合物中剂量组降血糖作用最显著(P〈0.01),低剂量组降血糖作用次之(P〈0.05);苏氨酸双铜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胆固醇(TC)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核和细胞浆分布均匀,肾小球结构正常,细胞大小分布均匀,染色正常。结论苏氨酸双铜配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调节血脂紊乱的作用,并对糖尿病小鼠的心肾组织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以中剂量组(0.0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万波  吴莹  曾英彤 《今日药学》2007,17(6):15-17
目的 筛选仙鹤草降糖作用的有效部位,并初步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 分别选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和由葡萄糖灌胃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比较仙鹤草的水、95%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降糖效果,灌胃剂量为2.0 g·kg-1·d-1,采用苯乙双胍为阳性对照,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 仙鹤草乙醇提取部位连续给药7 d,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仙鹤草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仙鹤草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葡萄糖灌胃高血糖小鼠模型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仙鹤草乙醇提取部位为有效降糖部位.  相似文献   

8.
灵菊七水提物的降糖作用及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顺进  方宪康  朱丹妮   《安徽医药》2009,13(3):256-258
目的观察灵菊七水提物的降糖作用及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70mg·kg^-1)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连续给药7d后,观察灵菊七水提物(2.5mg·kg^-1、5mg·kg^-1和10mg·kg^-1)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的影响;采用MIN6胰岛细胞株,观察灵菊七水提物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在给药7d后,灵菊七水提物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并可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灵菊七水提物对葡萄糖(16.7mmol·^-1)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明显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灵菊七水提物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梁伟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23-1124
目的:探讨中成药糖脉康颗粒与α-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倍欣)对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降糖效果,确定上述两种药物是否可以作为1型糖尿病的阳性对照药物。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2次制备SD(Spmgue Dawley)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15天,给药期内测定空腹血糖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糖脉康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体内的血糖(P〈0.05),倍欣也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P〈0.05),而中药糖脉康降低血糖的效能比倍欣更强(P〉0.05)。结论:四氧嘧啶制备的SD大鼠糖尿病1型糖尿病模型在给药期间能保持稳定性,糖脉康与倍欣均有明显的降糖效果,可以作为1型糖尿病研究的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落地生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四氧嘧啶按18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试验性糖尿病,给予落地生多糖干预。落地生多糖分别按1,3,10 g/(kg.d)灌胃给药,于给药前、给药后1,3,7 d尾静脉取血,血糖仪测定血糖水平。结果药物干预前,四氧嘧啶造模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高基线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干预后,落地生多糖灌胃剂量10 g/(kg.d)和3 g/(kg.d)组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的血糖(P〈0.01)。结论落地生多糖具有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沙棘粗多糖对正常小鼠耐糖量的影响,以及对造模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耐糖量模型,以沙棘粗多糖为实验药物,观察其对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负荷剂量后的正常小鼠血糖影响;分别用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的沙棘粗多糖灌胃,观察对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小鼠耐糖量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淀粉组血糖值降低较为明显(P<0.01),蔗糖组次之(P<0.05);与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模型组比较,给药2周和4周后,沙棘粗多糖高剂量组对高血糖小鼠降糖作用明显(P<0.01,P<0.05),降糖率分别为31.72%(33.14%)和45.70%(43.78%),沙棘粗多糖低剂量组降糖作用次之(P<0.05,P<0.05),降糖率分别为28.02%(27.07%)和39.38%(36.43%)。结论沙棘粗多糖能够提高正常小鼠的耐糖量;沙棘粗多糖对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致高血糖小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陈晓蕾 《中国药房》2009,(24):1851-1852
目的:研究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糖耐量及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糖耐量及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结果:糖脉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对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有拮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组对正常大鼠的糖耐量作用不显著。结论:糖脉康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小鼠具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板栗壳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Ⅰ)、板栗籽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Ⅱ)和板栗壳甲醇浸泡提取物(组分Ⅲ)对高血糖小鼠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60mg.kg-1制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提取物灌胃28天后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板栗组分Ⅲ能显著性的降低高血糖小鼠体内的GLU(P<0.05)、TC(P<0.05)、MDA(P<0.05)和显著性升高高血糖小鼠体内的SOD(P<0.05);板栗组分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只在TC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板栗组分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醇浸泡板栗壳得到的板栗组分Ⅲ有降血糖作用,其他两组分降血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辅治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 2组FB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C、TG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EF值、E/A比值均有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辅治糖尿病心肌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经CT或MRI证实的2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102例)、应激性高血糖组(65例)和糖尿病组(57例),并对各组患者患病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的后循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糖尿病组及应激性高血糖组大面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好转率(23.08%,15/65)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56.86%,58/102)(P〈0.01)和糖尿病组(49.12%,28/57)(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16.92%)明显高于糖尿病组(12.28%)及血糖正常组(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早期有效监测并控制血糖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16.
姚燕琴  师社会 《中国药师》2012,15(9):1299-130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阿司匹林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非糖尿病大鼠)。分别以20,80 mg.kg-1.d-1阿司匹林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14 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胰岛素释放。结果:大剂量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降糖率36.78﹪;能改善糖耐量(P<0.01),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P<0.01)。结论:大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胰岛素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镁离子(Mg^2+)、血糖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5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镁离子及血糖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g^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浓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不同病情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g^2+比较为重度〈中度〈轻度(P〈0.01),血糖浓度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1);(3)存活组血清Mg^2+明显高于死亡者(P〈0.01),存活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死亡者(P〈0.01)。结论:血清Mg^2+、血糖浓度变化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有一定关系.浓度变化可作为判断其病情及评估其预后的一项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补充镁制剂对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加工前、后的亳州牡丹皮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作用比较。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昆明小鼠1个月,再采用链脲佐菌素(STZ)120 mg·kg-1进行腹腔注射,复制T2DM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配已建立成功的小鼠模型至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未加工丹皮给药组和已加工丹皮给药组,并以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对造模成功的小鼠以各丹皮水提物进行28 d的持续灌胃,再解剖取血,测定T2DM小鼠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已加工牡丹皮和未加工牡丹皮水提物均能显著的降低T2DM小鼠体内的GLU(P<0.01)、TC(P<0.01)、MDA(P<0.05),并能使T2DM小鼠体内的SOD显著升高(P<0.01)。结论:加工前、后的牡丹皮水提物均能显著降低T2DM小鼠的血糖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对血脂的代谢和抗氧化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作用。已加工的牡丹皮外观上虽然更加美观,但是在药效上并未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监控和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的FBG、FMN、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FBG、FMN、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N分别与FBG、HbA1c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和0.78,P均<0.05)。结论 FBG、FMN、HbA1c三者关系密切,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即时、短期和长期的血糖信息,在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各有各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