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河蓝蛤生长、繁殖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河蓝蛤是养殖对虾的优质鲜活饵料,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已被大量采捕,资源下降。近几年,我们对渤海湾南岸焦河蓝蛤的生长、繁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观察研究,得到了较完整的资料,为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焦河蓝蛤资源,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焦河蓝蛤是养殖对虾的优质鲜活饵料,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焦河蓝蛤已被大量采捕,资源下降。我们对渤海湾南岸焦河蓝蛤的生长、繁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观察研究,得到了较完整的资料,为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焦河蓝蛤资源,提供了有用的数据。一、材料和方法焦河蓝蛤标本采自渤海湾南岸大口河与沾利河的滩面上,每月采集3次,繁殖盛期每月采集5次~6次,每次均在同一取样区采捕。采集标本带回岸上后随机取样50个,测量壳长、壳高、壳厚,称量体重,同时鉴别年龄,再逐个剥开将肉和贝壳放入烘干箱内,在70℃条件下恒温烘干24小…  相似文献   

3.
杨占国 《河北渔业》2006,(10):55-55
渤海湾地处渤海西部,滩涂平缓,潮间带宽阔,地质多为软泥、泥砂构成,水质混浊、水温受陆地影响较大,春季回升较快,营养盐丰富,适宜各种贝类繁殖生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滩涂生物资源调查表明,分布该区域的贝类达60余种,当前渤海湾西部和西南部尤以光滑蓝蛤、焦河蓝蛤、彩虹明樱蛤等小型低质贝类居多.渔民采捕主要用作养殖对虾和螃蟹的饵料.  相似文献   

4.
对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黑龙江河蓝蛤P.amurensis、焦河蓝蛤P.ustulata、红肉河蓝蛤P.rubromuscula4个野生种共40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和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经过筛选和剪切,得到长度为650bp和450bp的片段。序列分析显示,序列的碱基组成中G+C含量较低,16SrRNA基因种间和种内的变异较低,COI基因片段种内和种间的变异较高。以沙海螂Mya arenaria为外群,用MEGA 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通过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4种河蓝蛤未能达到不同种之间显著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虾池双茬菲律宾蛤仔和对虾、褐蓝子鱼混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在同安潘涂面积为2.67hm2的15号虾池进行了双茬菲律宾蛤仔和对虾、褐蓝子鱼的混养实验,一年二茬养殖共收获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平均为600kg/hm2;菲律宾蛤仔平均为7096.8kg/hm2;褐蓝子鱼平均为517.5kg/hm2.年单产平均达16.4吨/hm2,年总产量平均达43.8吨,年总产值平均达42.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和经济价值大等特点,是出口换取外汇的重要水产品。目前各地对虾精养池一般采用单一品种养殖,因此饵料利用率低,各种饵料的饵料系数偏高,如豆饼、花生饼喂养对虾的饵料系数为4,短齿蛤、蓝蛤为18~20,小杂鱼为7~8。实际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饵料散失沉积在水体中得不到充分利用。池中大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区人工试养对虾已有五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天然饵料的缺乏,使对虾养殖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积极开展人工合成饲料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1977年,我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吸取了各地的先进经验,按照对虾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利用成本低,来源广的渔、农付产品,进行人工合成饲料的试验,取得了生长率相当于鲜饵(蓝蛤)70~90%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虾池混养黑鲷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生态习性和食性的鱼虾混养或虾贝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支增收的效果。 黑鲷是一尾具有养殖潜力的经济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食性杂,食谱广,在自然海区以蛤类、小鱼、虾类为主食。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则大量吞食蓝蛤、寻氏肌蛤、小型虾虎鱼类,同时也侵吞个体较小或正在蜕壳的虾类及部分商品饲料。众所周之,黑鲷是虾类的敌害。但根据我们几年来试验观察,只要技术措施得当,黑鲷与对虾混养是可行的。1984年进行了鲻鱼、对虾、黑鲷混养,试  相似文献   

9.
美国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硬壳蛤是广温、广盐贝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硬壳蛤原分布在美国大西洋沿岸,是该地区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级虾蟹体系日照虾蟹试验站有虾蟹养殖池塘16亩,一直从事对虾和梭子蟹养殖试验,2018年引入美国硬壳蛤与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晋江市东石贝类养殖场,在海水池塘中开展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1人工育苗与斑节对虾(俗称草虾)轮作生产模式。在1口面积28亩的海水池塘中,取得了亩产花蛤砂粒苗9000万粒、亩产值1万元:亩产斑节对虾75kg、亩产值6750元的较好效益,且蛤苗质量好,对虾达到无公害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