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设置10、25、50尾/m2 3个养殖密度,人工饵料、鲜菲律宾蛤仔肉两种饵料,不喂(N)、少喂(L)、饱喂(F) 3个处理,分别于投喂前1 h、投喂时、投喂后1 h测定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争斗次数、平均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对日本囊对虾争胜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虾的争胜行为逐渐增强,投喂时与投喂前、投喂后对虾的争胜行为差异显著(P<0.05);投喂时对虾的争斗次数最多;饵料种类和丰度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投喂菲律宾蛤仔肉的争胜行为强于投喂人工饵料(P<0.05),少喂与不喂、饱喂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均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  相似文献   

2.
寻氏肌蛤(Musculus seilhousei)闽东一带俗称乌鲶,闽南称海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群众野生食用贝类之一。由于它繁殖力强、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因而又是福建闽东闽南对虾养殖重要的饵料来源。目前各地都在发展对虾养殖,广开饵料来源是当务之急。寻氏肌蛤是比较理想的对虾饵料,特别是夏秋高温期投喂,水质不易变质。因此进行寻氏肌蛤的人工增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是养殖对虾的优质鲜活饵料。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蓝蛤已被大量采捕,资源量大幅度减少。近几年,作者对渤海湾南岸焦河蓝蛤的生长、繁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观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资料,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焦河蓝蛤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对虾饵料水中稳定性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毓秀  于东祥 《海洋渔业》1996,18(3):128-129,127
对虾饵料的水中稳定性,是衡量对虾饵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对虾的喂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饵料的饲料系数,甚至关系到对虾的正常生存。对虾饵料的水中稳定性差,会增加饵料的需要量,影响养殖对虾的效益以及养殖水质的污染,使养殖水域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污染。几年来,  相似文献   

5.
不同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存活与饵料系数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饵料种类,人工合成饲料、新鲜蛤仔肉、冰冻丰年虫成虫、人工合成饲料+新鲜蛤肉、人工合成饲料+冰冻丰年虫成虫,每个组合设置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存活率与饵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投喂人工合成饲料+冰冻丰年虫成虫组合的效果显著大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组合(P0.05),投喂新鲜蛤仔肉组合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组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存活率的变化范围为(71.86±9.05)%~(86.89±3.11)%,投喂丰年虫组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新鲜蛤肉组的存活率分别为最高和最低;饵料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00±0.06)~(2.87±0.12),投喂饲料+丰年虫组合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组的饵料系数分别为最低和最高。综合分析表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冰冻丰年虫成虫组合为最优组合,其次是人工合成饲料+新鲜蛤肉组合,在该条件下对虾生长速率较快、饵料系数低。  相似文献   

6.
2005年~2007年分别进行金鲳鱼与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青蟹混养试验,金鲳鱼的养殖成活率保持在60%~70%,饵料系数为1.5左右,综合效益可观,每年可以养殖两造。试验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被摄食的饵料量与对虾净增肉重量的比值,生产上饲料系数常常是指投饵系数,即指在养殖过程中投饵总量与虾产量的比值。由于饲料成本在养虾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50%以上。投饵系数的高低,对养虾效益影响极大。特别在当前对虾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养虾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饵料系数成为减少养虾成本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移植生物饵料养殖中国对虾技术模式由来已久,但随着中国对虾养殖业的连年不景气,中国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感觉希望渺茫,移植生物饵料养殖中国对虾似乎已经成为过去,2012年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按照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相关要求,在试验基地的4口池塘内开展了移植蜾赢蜚、蓝蛤等在中国对虾与梭子蟹混养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与周边的相同模式的池塘相比,试验池塘对虾发病迟,对虾各池塘平均产量达765 kg/hm2,比周边池塘高75~450 kg/hm2,梭子蟹的公蟹平均产量达630 kg/hm2,母蟹平均产量达690 kg/hm2,比周边池塘分别高105~390 kg/hm2和90~480 kg/hm2,试验池塘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周边池塘.现简单的将技术操作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养殖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饵料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喂活卤虫养殖密度为50尾/桶的存活率最高(85.2%);投喂配合饵料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不明显;而投喂冰冻鱼肉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较大。因此,采用合适的饵料和养殖密度,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对虾养成存活率,改善生长过程中对虾群体体长、体重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10.
焦河蓝蛤生长、繁殖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河蓝蛤是养殖对虾的优质鲜活饵料,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已被大量采捕,资源下降。近几年,我们对渤海湾南岸焦河蓝蛤的生长、繁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观察研究,得到了较完整的资料,为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焦河蓝蛤资源,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周颖 《河北渔业》2014,(5):14-15
<正>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es)是我国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受饵料影响很大,目前主要采用单胞藻作为养殖菲律宾蛤仔的饵料,湛江等边金藻、球等边金藻、小球藻、盐藻等都是菲律宾蛤仔的最佳饵料。养殖场在繁育和养殖菲律宾蛤仔苗种过程中,需要培育大量单胞藻,培育单胞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中国对虾养殖受对虾白斑病(病毒性疾病)的危害,单一进行中国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少,在池塘中进行罗非鱼、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综合养殖,起到了生态共生互补、防病、稳产的作用,实现了生态平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罗非鱼、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综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的选择 1.水源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潮流畅通、无污染,水质清新、悬浮物少、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水水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指标》(GB 1607-89)的要求;盐度在20~32,pH值7.5~8.6.  相似文献   

13.
59 内陆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能否投喂鲜活饵料? 内陆盐碱地养殖南美白对虾必须注重养殖前期的基础饵料生物培育,在养殖中后期,全部投喂人工合成的全价颗粒饵料,不提倡使用鲜活饵料.已有研究表明,鲜活饵料如白虾、毛虾、糠虾、卤虫是HHNBV病毒的中间宿主,而蓝蛤是HPV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其它鲜活饵料虽未检出,但不能否定.所以,为防止病从口入,应慎用鲜活饵料.再者,鲜活饵料在炎热的夏天易变质、腐烂,败坏水质,从而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饵料费用是关键因素,而正确掌握投喂量是降低饵料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生产实践中,饵料系数的高低,固然与饵料本身的营养价值有关,但水质的管理与投喂量的高低也不可忽视。 对虾生活在水环境中,它不分昼夜,见饵即食,如能正确投饲,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严格控制合理、准确的投喂量,就可达到既不污染水环境和底质,又能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四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 。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著高于蛤蜊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蝇蛆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和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中国对虾的抗病性,是很好的对虾饵料。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虾养殖中.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饵料价格上涨。巳占生产成本的80%以上。要想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有效地降低饵料成本.饵利成本上涨除与价格的上升有关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管理不善以致饵料系数过高。我国对虾养殖发展至今.涌现了许多高产典型。积累了不少科学管理经验.但仍有许多地区,  相似文献   

17.
基础饵料或称生物饵料是鱼、虾苗的“奶水”,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最好的人工配合饵料也很难代替天然的基础饵料。近几年,在对虾养殖中有人常用尿素肥池,如山东省海阳县,即墨县的一些对虾养殖者。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每亩虾池用尿素8~10公斤、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0.2~0.5公斤混合后泼洒于池中。效果是池中基础饵料生长丰富、平稳,对虾前期生长良好。直到6~8cm才开始投饵。在养殖过程中,为了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对虾白斑病(WSSV)的危害,单一进行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小,主要原因是虾、蟹的排泄物及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转化为有机物,易使池水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藻类在池水中大量繁殖,致使池水的透明度降低,pH值升高,不利于虾蟹的生长。在池塘中将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子进行立体生态综合养殖,使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生长,为放养贝类的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饵料,促进了贝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对虾湿性颗粒饵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及养殖效果。湿性颗粒饵料在适口性、引诱性、摄食率、蛋白的消化吸收率等方面都比干性颗粒饵料有所提高。摄食率提高5~15%,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提高10%以上,亩产增加10~20kg,饵料系数平均为1.9,下降0.10~0.23。虾个体平均体长增加0.6~1.0cm,亩经济效益增加285~538元。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面积6.7 hm^2,水深1.5~2.0 m的池塘中进行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褐牙鲆综合养殖,在4—9月养殖周期内,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法和IsoSource线性混合模型计算各种饵料对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和褐牙鲆的平均饵料贡献率,以探讨综合养殖池溏的营养级和池塘食物网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海蜇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投喂的轮虫;中国明对虾的食物来源为鳀鱼、虾夷扇贝下脚料和蜢虾;缢蛏的主要食物来源为底栖硅藻,其次为中国明对虾与褐牙鲆粪便;褐牙鲆的主要食物来源为中国明对虾,其次为虾夷扇贝下脚料和鳀鱼。海蜇的营养级为2.09~3.43,平均值为2.81;中国明对虾的营养级为3.11~4.04,平均值为3.72;缢蛏的营养级为2.37~2.94,平均值为2.62;褐牙鲆的营养级为2.63~3.83,平均值为3.42。综合分析发现,海蜇摄食浮游动物,缢蛏滤食底栖硅藻,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摄食投喂的虾夷扇贝下脚料和鳀鱼,褐牙鲆也摄食部分中国明对虾,两者的粪便不仅为浮游单胞藻和底栖硅藻生长提供营养,还为缢蛏提供了饵料。上述研究结果为多品种海水综合养殖池塘的生态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