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解剖部位2个或2个以上脏器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急救原则、手术时机与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科收治185例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5例患者临床治愈133例,死亡23例,死亡率12·4%。结论颅脑合并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先重后轻,先开放后闭合,优先处理致命伤。手术时机与顺序选择是根据损伤器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而定,并优先颅脑损伤手术。  相似文献   

2.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因交通事故所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85例,其中男126例,女59例;年龄7~85岁,平均40岁.人院时间1~6 h,平均1.3 h.汽车交通事故伤98例,摩托车伤53例,翻车事故34例.入院时GCS 3~8分.合并腹腔脏器损伤18例,四肢骨折36例,颌面部骨折22例,肋骨骨折、肺挫伤并发血气胸31例.14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伤后2h内手术35例,2~6h内手术86例,6~12 h内手术16例,24 h以后手术9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2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伤后6个月GO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痊愈102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轻度残疾8例,3例重残,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早期诊断,纠正休克,选择恰当的治疗顺序,重视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探讨(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病因及其诊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8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3例,8例视力恢复至伤前水平,4例入院时眼睛已经失明,术后未见好转,1例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效果不佳;5例保守治疗,其中4例效果良好,1例入院时双眼失明,治疗后未见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视神经管骨折直接损伤视神经,治疗要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  相似文献   

5.
250例颅脑损伤及其复合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75~1989年共收治中、重、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损伤250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病例的13.8%。治愈190例,治愈率76%;死亡50例,死亡率20%;致残10例。本文强调在处理这类伤时要全面了解病史,掌握处理程序,并对各类伤的临床表现做了阐述。在决定手术处理时,我们强调要本着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并将常遇到的三种复合伤组合情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结合文献综合分析4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治愈5例,重残3例,手术治疗死亡25例,非手术治疗死亡15例,死于并发症状25例.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注意合并伤、并发症、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用药才能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重型颅脑复合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复合损伤患者采取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开颅手术,同期或Ⅱ期对其他脏器的合并伤行手术治疗,及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30例经抢救成活,死亡8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把握好手术时机及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有关指标以及综合治疗的意义. 方法 收集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3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收缩压、基础疾病、手术治疗、GCS评分、伤情严重程度(ISS)评分、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糖、颅脑损伤伴损伤部位、并发症等因素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8.0 kPa、存在基础疾病、GCS评分≤8分、ISS评分≥25、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和休克这7个变量是导致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收缩压、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和休克对评估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结合文献综合分析4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治愈5例,重残3例,手术治疗死亡25例,非手术治疗死亡15例,死于并发症状25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注意合并伤、并发症、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用药才能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04-06~2010-04 6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腹部症状及体征表现、休克情况。结果 55例手术治疗患者痊愈41例,轻残9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结论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之处在于早期明确的诊断和最及时的救治,是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漏诊原因。方法对2000~2009年收治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诊断标准,并按GCS评分对伤情进行评估。结果颌面部15例,脊柱骨折9例,胸部损伤20例,四肢骨折17例,腹腔脏器损伤22例,复合伤37例,治愈65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9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整体全面分析病情,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降低漏诊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合并颅脑损伤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西省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02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新鲜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64例,其中伴有颅脑损伤(混合损伤组)32例,不伴有其他损伤(单纯骨折组)32例.所有患者依病情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伤后第1、7、14、21天血清NGF的水平,分析混合损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NGF水平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的相关性并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 与单纯骨折组比较,混合损伤组各时间点的NGF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NGF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第14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损伤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2.88±5.99)d]要比单纯骨折组[(82.47±3.07)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73,P=0.000);混合损伤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伤后第1天的血清NG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966,P=0.000).结论 合并颅脑损伤的骨折患者伤后血清NGF水平增高,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可能是促进骨折修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颅颈合并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颅颈合并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2 6例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轻 2 41例、中 487例、重 2 98例 )的颅脑损伤患者中合并颈椎损伤的受伤方式及发生特点等。结果  10 2 6例颅脑损伤中 ,共 71例 (6 92 % )合并颈椎损伤 ,以C1 、C2 节段多见。按受伤原因等分析 ,机动车车祸、高处坠落伤及低GCS评分患者颈椎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 机动车车祸、高处坠落伤及低GCS评分者是颅颈合并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在紧急处理这类颅脑损伤患者时应注意颈椎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婴幼儿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本组年龄15 d~2岁婴幼儿150例,其中坠落伤79例,跌伤35例,共占76.0%;闭合性颅脑损伤12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4例.合并颅内血肿62例(41.30%),并发颅骨骨折62例(41.30%).伤后所有婴幼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心率变化;伤后意识障碍147例( 98%);16例(10.70%)有大面积脑缺血表现.本组手术治疗54例,保守治疗96例.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恢复良好131例(87.33%);中残8例(5.33%);重残6例(4.0%);植物生存1例(0.67%);死亡4例,死亡率2.67%.结论婴幼儿颅脑损伤以坠落伤和跌伤较多见,加强监护是避免损伤的重要途径;婴幼儿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生命体征紊乱明显;临床症状与病情不符;颅骨凹陷骨折和颅缝分离多见;外伤后脑缺血多见,且损害较重;组织修复能力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急性颅脑损伤134例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死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或继发性颅脑损伤过重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合并伤和术后并发症是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手术后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对此类病人采取综合救治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158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方法和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对几个特殊问题的把握.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15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治愈94例,占59.5%;残疾33例,占20.9%;死亡31例,占19.6%.结论 及时诊断、及早手术,正确发现、判断和处理合并伤,重视并发症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正确把握脑外伤的几个特殊问题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窒息2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性窒息又称胸部挤压伤(也叫外伤性紫绀或挤压伤紫绀综合症),是胸部或上腹部遭受严重挤压后所引起的一种少见临床综合症,占胸部损伤的2%~8%。单纯性创伤性窒息一般均可治愈。但伴有严重颅脑损伤,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则预后较差。我科从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了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窒息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在12~65岁。交通事故伤12例,工地塌方伤11例,爆炸伤1例。1.2损伤类型颅脑损伤单纯合并创伤性窒息患者3例,颅脑损伤创伤性窒息合并单发肋骨骨折1例,多发性肋…  相似文献   

18.
小儿颅前窝粉碎性骨折并视神经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和脑脊液鼻漏,手术处理有一定难度。笔者于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9例,均行视神经管减压、前颅底修补或重建[1],现结合文献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6~14岁,平均1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坠落伤4例,砸伤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2 h,最长12 h。2.临床表现:伤后原发性昏迷1例,清醒8例,诉头痛,视力模糊或减退,合并脑脊液鼻漏2例。视力检查:9例均患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氧液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广泛肺挫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广泛肺挫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手术、脱水、止血、防感染、脑细胞代谢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除常规治疗外,应用高氧液500 ml静滴,2次/d,液体量计入当日输液总量,连续2周.分别于伤后治疗前和治疗后1 d、7 d、14 d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查,1个月后根据GOS评分判断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1 d、7 d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临床良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氧液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广泛肺挫伤患者,早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改善脑缺氧,提高该类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轻中型颅脑损伤猝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轻、中型颅脑损伤后"无明显预兆"突然死亡的原因,增强对特殊类型颅脑损伤诊治预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伤情、诊断、治疗和死亡经过,总结死亡原因。结果轻、中型颅脑损伤后突然死亡病人的首要致伤原因为摩托车减速伤,其次为高处坠落伤。头颅CT无颅内血肿、脑疝等急诊开颅手术指征。但病情发展迅速,突然恶化,迅速死亡。结论对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特别注意分析受伤机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颅底脑池显示不清、重要脏器合并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