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采用虞山的珊瑚菌作为试验材料,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改进珊瑚菌多糖的工艺参数。首先以珊瑚菌多糖得率作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究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以及液料比对其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法来改进微波提取珊瑚菌多糖工艺,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参数:微波功率410 W、提取时间8 min、液料比33∶1(mL/g),珊瑚菌多糖得率为7.01%。  相似文献   

2.
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鸡枞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该菌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鸡枞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其多糖得率可达4.7%,为改善黄鸡枞多糖的提取方法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史碧波  王雪波  罗晓妙 《食品与机械》2012,28(2):152-154,218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油菌子实体多糖过程中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提取的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以此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将该工艺条件提取效果与传统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均对鸡油菌多糖的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油菌多糖的最佳试验方案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为1∶25(m∶V),提取时间为30min,该条件下多糖质量分数可达13.59g/100g,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该法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优化超声提取桦褐孔菌中多糖的工艺.以蒸馏水为提取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类物质,以不同处理条件、超声功率、超声次数、超声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多糖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超声20次,超声10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11.6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从固体发酵蜜环菌菌丝体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工艺。通过比较,证明了冷冻能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即浸提时间2.5h、浸提90℃、固液比1:5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提职松针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水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5个因素: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对松针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松针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9℃,超声波功率400W,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30(g/m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1次,松针多糖得率为4.15%。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central composite)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桦褐孔菌多糖热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80℃、提取时间2.25 h、液料比1∶40.在该条件下的响应面模型预测的多糖含量为17.39%.  相似文献   

8.
超声强化提取喀什小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声提取喀什小枣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时间和功率对小枣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时间和功率是影响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5,时间25 min,功率120 W,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小枣多糖得率为1.646%.  相似文献   

9.
玛咖多糖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玛咖干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玛咖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固液比1:40.  相似文献   

10.
酶法辅助提取巴戟天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酶用量、酶解温度、时间和酶作用pH对巴戟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显著提高巴戟天多糖的提取率,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5 ℃、pH 5.0、酶用量0.5%、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56%,为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的1.91倍.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孙江伟 《食品科技》2007,32(4):230-233
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大豆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辐射下提取大豆皂苷的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对大豆皂苷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70W、提取时间90s、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明显提高了大豆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不同提取方法对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方法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高温高压提取法对木耳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在得率、功效、成本、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00~160目,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20,pH调至5,浸提4 h;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40,功率400 W,提取50 min;微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20,功率7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高温高压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00~160目,120℃,1:40料液比,提取80min。结论高温高压法提取率高,其工艺路线简捷,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木耳综合加工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绿、发芽的马铃薯皮为原料,在系统优化筛选双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基础上,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双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4种方法对马铃薯龙葵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双溶剂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7h、料液比1:20、乙醇乙酸比10:2、原料粒径0.3mm,龙葵素得率为0.6417%,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乙醇乙酸比>粒径>料液比>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pH3、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15、原料粒径0.3mm、超声2次,龙葵素得率达到0.8356%,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粒径>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和乙醇回流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489%、0.1881%。比较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利用石榴籽,采用超声、加压、回流、超声―加压、超声―回流等方法对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方法对油脂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石榴籽提取物得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加压,加压,超声―回流,回流,超声;其中超声、加压、回流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1–2/3α–(1–α)2/3=kt,超声―回流、超声―加压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t/Ct=t/Cs+1/k Cs2。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h,按料液比1g:4mL 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 30℃下萃取1.5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r/s 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似文献   

17.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80:1(mL/g)、提取时间10×20s(提取10次,每次20s,时间间隔2min)、微波功率480W,此条件下的皂甙提取率为2.18%。与以往常用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可缩短80%的时间,且提取率提高41.56%。  相似文献   

18.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胚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提取时间60min,温度45℃,料液比为1:16;在最佳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率为42.74%。  相似文献   

20.
浸出制油技术开发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植物油脂大多采用己烷溶剂浸出法,或预榨-己烷溶剂浸出法制取;然而,从安全及环境方面而言,人们对替代己烷浸出法技术日益寄予更多期待。完全压榨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浸出法已在小规模生产中得以利用,异丙醇浸出、酶法浸出研究也在进展之中;但这些替代技术在大豆油、菜籽油等一般油脂大量生产中仍尚未实用化,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