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导向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导向治疗前后血清sIL-2R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导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升高水平与癌灶大小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血清sIL-2R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水平升高与病灶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  相似文献   

3.
观察平消胶囊对放疗的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含量高于正常组,放疗后sIL-2R含量高于放疗前,但P〉0.05。放疗与平消胶囊合并应用组放疗后sIL-2R含量低于放疗前。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2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信  邓芝云 《上海医学》1995,18(3):135-137
作者对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C)及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2水平、IL-2R及sIL-2R表达和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患者PBMC的IL-2水平及IL-2R表达明显下降,而血清的sIL-2R水平呈显著升高,但患者PBMC培养上清sIL-2R与正常人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患者与正常人PBMC的IL-2R与sIL-2R呈正相关,血清sIL-2R与上清IL  相似文献   

5.
观察平消胶囊对放疗的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结果:恶性肿瘤患血清sIL-2R含量高于正常组,放疗后sIL-2R含量高于放疗前,但P〉0.05。放疗与平消胶囊合并应用组放疗后sIL-2R含量低于放疗前。  相似文献   

6.
观察SLE患者血清可溶性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无效者则无降低;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疾病活动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几种肝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的外周血sIL-2R水平,并比较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IL-24水平明显增高;肝癌术后sIL-2R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79例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A1T相关,肝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有无明显转移相关,提示测定血清sIL-2R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慢性肝炎有无活动、估计肝癌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几种肝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0例)与健康人(22例)的外周血sIL2R水平,并比较原发性肝癌(15例)手术前后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增高;肝癌术后sIL2R水平明显下降;sIL2R水平与肝癌临床分期相关。结论:进一步证实血清sIL2R水平可间接反映几种肝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ELISA法对40例肺癌患者,10例胸部良性疾病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的动态检测,并以1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不仅高于健康人,也高于胸部良性疾病患者。肺癌患者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只要手术切除原发肿瘤,2周后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肿瘤未能切除者则高于手术前水平。手术创伤可使血sIL-2R水平增高,术后2周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肝癌瘤苗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使用冷冻方法制成肝癌瘤苗,用于激活TIL。对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EA法检测治疗前后sIL-2R水平变化以及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者,其血清sIL-2R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用未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胸腺肽α1(thymosinalpha 1Tα1)对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可溶性gp130 (sgp130 )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 10例HCC经Tα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sIL 6R、sgp130的动态改变。结果 :PHC患者血清sIL 6R、sgp130水平较对照组 (NC组 )明显升高 ,Tα1联合TACE治疗后PHC患者生存率提高 ,治疗结束后sIL 6R、sgp130水平较单用TACE明显下降。结论 :监测sIL 6R、sgp130水平能反映HCC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判定预后 ;Tα1联合TACE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肝硬变患者和35名正常人血清中sIL-2R含量。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经治疗后sIL-2R含量下降。结论:测定肝硬变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对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梅乐园  王青  何泽生  李金茂 《医学争鸣》2002,23(21):1941-1943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PBMC经PHA刺激后mIL-2R的表达;sIL-2R水平的检测采用ELISA夹心法。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mIL-2R表达明显减少,治愈组mIL-2R的表达基本恢复正常,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明显差异,血清sIL-2R水平中等程度升高,治愈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仍有统计意义,转移组最高,同各组均相差明显,结论:mIL-2R表达不足和sIL-2R异常升高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抑制及免疫监视能力下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老年脑血管病(CVD)急性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72例老年CVD急性期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L-2R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老年脑出血组和脑血栓组急性期sIL-2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IL-2R水平与脑出血量多少无相关性(r=0.142,P>0.05),而与不同出血部位有关;sIL-2R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结论:sIL-2R可作为判断老年CVD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思瑾  关键 《吉林医学》2000,21(3):147-148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儿的免疫状态及免疫调节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重症肌无力儿童接受免疫调节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 (s IL - 2 R)进行了检测 ,结果 :本组患儿 s IL - 2 R治疗前明显增高 ,获得缓解后 s IL - 2 R近于正常水平。结论 :此病患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s IL- 2 R可成为免疫调节治疗的有效观察指标 ,免疫调节治疗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6 6例恶性肿瘤病人和 36例健康人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sICAM 1和sIL 2R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t =2 0 .5 6 0 ,16 .72 7,P <0 .0 0 1) ;有转移者和死亡者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无转移者和存活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t =17.72 5~ 2 5 .919,P <0 .0 0 1) ;手术治疗后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 (t=11.179,15 .6 2 6 ,P <0 .0 0 1)。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CAM 1与sIL 2R水平呈正相关 (r =0 .76 6 ,P <0 .0 0 1)。④结论 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转移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26例原发性肝癌(PHC)、28例转移性肝癌(MLC)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LAK活性、IL-2水平及sIL-2R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HC及MLC病人PBMC的LAK活性、IL-2水平下降而sIL-2R表达上升。提示肿瘤病人处于免疫异常状态,检测sIL-2R/IL-2比值,对判断肿瘤病人及转移性肿瘤病人的生物学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