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特别是双膦酸盐化合物。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该类药物有抑制骨吸,增加骨量,降低骨折,缓解骨痛,且耐受性良好。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双膦酸盐是用于骨骼疾病及钙代谢性疾病治疗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佩吉特病、高钙血症等。同时临床研究显示双膦酸盐还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尤其是唑来膦酸盐的抗肿瘤效果更具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本文就双膦酸盐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双膦酸盐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症病人常常发生骨转移,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癌细胞分泌大量的旁分泌因子,刺激破骨细胞,导致骨质溶解。双膦酸盐是正常的和病理的骨溶解强力抑制剂,优先作用于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活跃位置。临床研究表明:患有乳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长期服用双膦酸盐,可预防及减少恶性肿瘤引起的骨骼并发症,缓解疼痛,提高生命质量。目前,双膦酸盐已是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的标准治疗药物。双膦酸盐具有P-C-P的骨架结构,中间碳原子连接的取代基的结构决定着其药理性质。含有氮原子或氨基的双膦酸盐目前是抗吸收能力最强的双膦酸盐。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抗骨溶解药:帕米膦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丁惠萍 《医药导报》2001,20(1):44-44
帕米膦酸钠 (pamidronate) ,又名氨羟丙双膦酸二钠 ,商品名阿可达 (Aredia) ,博宁。该药属于第二代抗骨溶解药。1 作用特点帕米膦酸钠能牢固地吸附在骨小梁表面 ,形成一层保护膜 ,选择性地阻挡破骨细胞的骨溶解作用 ,并有抑制破骨细胞发育成熟、抑制其向骨表面移动的作用 ,而对破骨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其抗骨溶解能力为羟乙双膦酸盐的 10 0倍 ,为氯甲双膦酸盐的 10倍 ,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修复骨溶解病灶的双膦酸盐制剂。其特点是 :使用方便 ,只需每月静脉滴注 1次 ;剂量小 ,治疗剂量 15~ 90mg ,远低于氯甲双膦酸盐的 90…  相似文献   

5.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双膦酸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对其在一些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与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抑制骨吸收和防止动脉、肾脏及皮肤钙化等作用,为治疗骨质疏松等病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来抑制骨吸收,目前用于治疗恶性高钙血症、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多个临床前研究显示唑来膦酸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开展,唑来膦酸潜在的抗肿瘤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多个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唑来膦酸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包括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期等。然而,对于唑来膦酸与其他抗肿瘤治疗合用的最佳方案和剂量、持续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此,本文就唑来膦酸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引起剧烈疼痛,导致功能障碍、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含氮双膦酸盐作为破骨细胞强效抑制剂,可以吸附于骨骼内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还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效预防和减少相关症状,是骨转移的基础用药。尽管含氮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疼痛及高钙血症疗效显著,但其毒性与患者用药依从性仍需重视。因卡膦酸二钠在急性期发热及肾毒性等方面不良反应低于其他含氮双膦酸盐,但对其剂量、用法、疗程和停药时机需要深入研究,不良反应及有效性需要长期追踪。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K2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K2,雷洛昔芬和双膦酸盐类药物(如依替膦酸盐,阿仑膦酸盐,利塞膦酸盐)在日本广泛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雷洛昔芬和依替膦酸盐能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阿仑膦酸盐和利塞膦酸盐能降低脊椎及髋骨骨折的危险。维生素K2通过骨钙蛋白或类固醇及异质物受体的γ羧化作用可以刺激骨骼生成,从而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联合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和维生素K2比单独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防止椎骨骨折中更有效。联合应用维生素K2和雷洛昔芬可有效防止绝经后妇女脊椎和髋骨骨折。维生素K2缺乏、血浆中未羧化骨钙蛋白水平较高,可导致老年妇女髋骨骨折。因此,对于维生素K2缺乏引起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应用维生素K2与双膦酸盐类药物或雷洛昔芬联合应用来治疗,其中维生素K2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膦酸盐药物(BP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随着该药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大量相关文献报道其还具有抗肿瘤直接和间接作用,目前临床已将其作为抗癌药物的辅助药物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比较多,其中主要以衍生化的色谱分析方法为主。随着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质量控制,需要根据药物特有的结构与性质建立与其相适宜的分析方法,为新型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奠定基础。该文以国内外代表性文献为依据,对国内外双膦酸盐类药物(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双膦酸盐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 ,对其治疗肿瘤患者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 :双膦酸盐药物发展迅速 ,治疗骨代谢异常作用突出 ,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双膦酸盐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膦酸盐类化合物是防治骨代谢疾病的重要药物,本文对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构效关系、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有关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静脉给双膦酸盐类药物出现严重低钙血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膦酸盐类药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治疗代谢性骨骼疾病和预防骨转移癌。唑来膦酸是新近被批准用于治疗恶性高钙血症的双膦酸盐类药物(静脉给药),但是却未被批准用于预防转移性癌症、骨痛和治疗骨质疏松、变型性骨炎(Paget氏病)。唑来膦酸的作用强度是下列药物的100~1000倍,包括帕米膦酸二钠、口服阿伦膦酸、利赛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和羟乙基双膦酸二钠。一项随机、对照的试验表明,唑来膦酸用于治疗恶性高钙血症时比帕米膦酸二钠更有效。唑来膦酸不会引起其他口服双膦酸盐类的胃肠道反应,但是出现低钙血症的几率增加了。下面是一些病人因使用了双膦酸盐类药物的静脉制剂而出现了低钙血症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处方药》2010,(12):41-41
双膦酸盐能有效降低骨癌患者发生骨骼并发症的风险,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均证明了唑来膦酸的抗癌作用。该随机对照试验考察了双膦酸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英 《中国药房》2002,13(1):41-42
双膦酸盐类 (bisphosphonates)药物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抗代谢性骨病的一类新药 ,主要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症等。所有双膦酸盐对骨的最终作用是相同的 ,但在物理、化学、生物及毒理学上各不相同。长期来看 ,双膦酸盐对骨的某些药理作用可能有潜在的危害性。本文仅就双膦酸盐类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1骨保留双膦酸盐与骨的羟磷灰石结合牢固 ,有一部分包埋在骨中 ,需经骨再吸收后缓慢释放 ,所以这一部分药物消除非常慢 ,最终半衰期很长。以阿仑膦酸钠 (ALD)为例 ,其排泄十分缓…  相似文献   

16.
阿仑膦酸盐     
《中国处方药》2008,(5):21-21
美国《内科》杂志(《Archiyes of Internal Medicine》)近期的一篇报道称:阿仑膦酸盐可能增加心房纤维颤动风险。这一不良反应有点意外,不过与近年其它一些双膦酸盐与心房纤维颤动有关的报道联系起来,当属于同一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膦酸盐在武汉地区33家医院2008–2010年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3家医院2008–2010年双膦酸盐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膦酸盐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加。第一代双膦酸盐氯屈膦酸的使用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代和第三代双膦酸盐占据了主要市场,其中以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为主。结论:双膦酸盐在骨吸收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第一代双膦酸盐仍有一定的应用,但第二代和第三代双膦酸盐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18.
双膦酸盐是目前各国指南认可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作为新一代的双膦酸盐制剂而备受关注.文中综述了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依从性,为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用于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减少其骨折风险。此外,还可用于减缓Paget病骨转移、肿瘤骨转移和高钙血症。美国批准上市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依替膦酸二钠(etidronate)、伊班膦酸钠(ibandronate)、帕米膦酸二钠(pamidronate)、利塞膦酸钠(risedronate)、替鲁膦酸钠(tiludronate)和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等。  相似文献   

20.
范鸣 《药学进展》2008,32(12):569-571
RANK即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其配体也称为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配体,是破骨细胞引起骨再吸收(骨破坏)的关键介质,在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骨病中均有过量产生。Amen公司开发的新型抗RANK配体单克隆抗体denosumab在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矿物质密度(BMD)方面较目前黄金标准治疗药双膦酸盐如默克公司产品阿仑膦酸盐(Fosamax)更具疗效,与双膦酸盐相比,denosumab可在骨破坏进程的更早期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