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靶向治疗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83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NSCLC患者,通过基因测序按照是否存在EGFR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分为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两组均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250 mg/次,期间进行其他常规检查和定期随访.分析EG-FR突变与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关系.结果 女性、腺癌、不吸烟的NSCLC患者的突变率高于相应的男性、鳞癌、吸烟的NSCL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TNM分期与EGFR突变无明显相关(P>0.05).78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突变型组32例,患者治疗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4.7%和94.1%;明显高于46例野生型组的38.8%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3个月和16.1个月,均较野生型组患者的3.5个月和8.3个月显著延长(P<0.01).结论 存在EGFR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对应用吉非替尼治疗较敏感,效果较好,生存时间较长.EGFR基因突变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及生存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被发现以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拉开了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序幕。携带EGFR基因常见的两类经典代表性突变,即第19号外显子框内缺失突变和第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约占所有EGFR突变的9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TKI靶向治疗的临床获益远远优于传统化疗。EGFR基因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却与众不同,在剩余10%EGFR少见基因突变中为最常见的类型,且这类突变中的绝大多数对目前临床应用的第一、二、三代TKI原发耐药,临床预后差。目前,国际上亦缺乏针对此突变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治疗指南。文章介绍了EGFR基因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氨基酸序列亚型和治疗现状,探讨了此突变在目前肺癌治疗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EGFR基因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型NSCLC患者101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埃克替尼治疗,治疗时间为56 d, 2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并采用K-M生存分析曲线图分析2组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74.51%vs 74.00%)与疾病控制率(DCR)(92.16%vs 94.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未出现2级以上不良反应,观察组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52.94%、50.9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6.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3%vs 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基因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型NSCLC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及差异.方法:采用ARMS法对54例汉族及50例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GFR突变检测,并统计两组中EGFR突变民族差异性及相关因素差异.结果: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中EGFR突变率为22.0%,汉族非小细胞肺癌组中EGFR突变率为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突变中,均以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858R突变为主,且两者在两个民族所占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他相关因素比较,如病理类型、吸烟情况与性别,两组均以腺癌、不吸烟、男性患者为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突变率在两个民族中存在差异,其余外显子突变情况及相关因素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Gefitinib和Erlotinib已在中国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是靶向药物TKI治疗有效的一个预测指标.有关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已有若干报道,本文意在探讨中国北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外显子18-21的突变特点.方法:收集50例来自北方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冰冻组织标本,进行EGFR基因外显子18-21的突变检测.结果: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共检出突变15例(30%),其中外显子19突变6例,均为缺失突变del E746-A750,外显子21突变9 例 ,除1例为L861Q外, 其它均为 L858R替代突变 .女性患者的突变率( 12/23,52%)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突变率( 3/27 , 11%),P=0.002 ;腺癌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突变率( 13/26,50%)显著高于鳞癌患者的突变率( 2/20,10%),P=0.005;非吸烟者的突变率(10 /25,40%)高于吸烟者的突变率(5/25,20%),但无显著性差异,P=0.217.与其它报道比较,结果显示北方地区EGFR基因突变的总体发生率与其他地区无显著性差异 ,外显子19、20、21发生突变所占的比例除云南更常见于外显子19,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与其他地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北方地区突变的形式相对单一 .结论:中国南北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及主要突变类型基本一致,北方地区突变类型较单一,可给予针对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现有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信号通路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目前针对EGFR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分子靶向药物.EGFR的不同存在状态(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与TKIs的疗效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的存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肺癌病人"个体化分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187例NSCLC病例.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EGFR基因的扩增情况,并进一步分析EGFR基因的突变和扩增与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ISH结果显示,47.6%(98/187)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扩增,而EGFR基因的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吸烟状态及是否存在转移无关(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20.3%(38/187)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外显子19、21的突变.EGFR基因突变率在女性(32.3%vs14.4%男性)、腺癌(35.5%vs9.9%非腺癌)、不吸烟(38.2%vs10.1%吸烟)患者中明显高(P<0.05).EGFR基因扩增与基因突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肺癌、腺癌及非吸烟的女性患者中,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常同时伴有EGFR基因的扩增.有EGFR基因突变或/和基因扩增的患者生存期均高于无EGFR基因异常者,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易对TKIs治疗有效.结论 EGFR基因突变率在不同的NSCLC患者中不同,其中,在女性、腺癌和不吸烟患者中突变率高;层GFR基因扩增与患者的性别、组织类型、吸烟状态等临床特征无明显关系,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吉非替尼与原研吉非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一线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91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国产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原研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情况、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1.5%(43/47)、84.1%(37/44),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0%(47/47)、97.7%(43/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08,P=0.224;χ2=1.080,P=0.484)。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13.26个月(95%CI 11.34~14.66个月)和13.19个月(95%CI 12.52~15.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亚组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2.98个月(95%CI 11.25~14.75个月)和13.89个月(95%CI 12.04~15.9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观察组和对照组第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5.08个月(95%CI 11.79~18.21个月)和11.94个月(95%CI 9.20~14.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两组患者皮疹、腹泻、间质性肺炎、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氨基转移酶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费用为(2118.43±137.93)元/月,对照组为(5945.48±247.48)元/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4,P=0.001)。结论国产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原研吉非替尼相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且国产吉非替尼更经济,可大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250 mg,1次/d,空腹口服;B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150 mg,1次/d,餐前1 h口服;C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125 mg,3次/d,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吉非替尼组、厄洛替尼组和埃克替尼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6.9%、34.6%和45.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5%、73.0%和79.2%。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9.5个月、10个月和9.5个月;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三组的PFS分别为8.5个月、12个月和9个月;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型患者中,PFS分别为9.5个月、8.5个月和7个月,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在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厄洛替尼略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号外显子及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12和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46.1%(512/1 110),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7.1%(79/1110)。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女性、不吸烟和腺癌的患者,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第19和21号外显子,第18、19、20和21号外显子突变所占比例分别为3.3%(17/520)、46.0%(239/520)和5.0%(26/520)、45.8%(238/520)。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女性、不吸烟和腺癌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有助于选择靶向治疗获益人群,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癌组织EGFR基因突变和第一内含子(CA)n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反应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了观察组共116例肺癌体细胞标本;对照组20例肺癌患者血液标本.对全部标本的EGFR基因18、19、21外显子,以及其中48例第一内含子(CA)n重复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并随访了45例肺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易瑞沙)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116例标本中共发现20例(17.25%)EGFR基因突变,其中17例为外显子突变,3例为内含子杂合突变.对照组20例肺癌患者血液标本均未发现突变.肺腺癌的突变率为21.62%,比鳞癌(8.33%)、其它类型癌(11.11%)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EGFR 基因突变在女性患者中(7/36,19.45%)所占比例比男性患者(13/80,16.25%)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随访外显子突变患者服用易瑞沙的有效率(62.5%)显著高于未突变者 (0%)(P<0.01),疾病控制率(100%)高于未突变组(44.4%) (P<0.05).外显子突变患者服用易瑞沙治疗的疾病控制率(100%)高于未服用者(40%)(P<0.05).内含子杂合的3例中有2例服用易瑞沙,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50%.观察组与对照组有23例(CA)n短重复 (CA≤16)( 47.9%),25例(CA)n长重复(CA>16)(52.1%).EGFR第一内含子(CA)n重复片段长短与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OR(Odds Ratio)﹤2.观察组中,16例突变患者与18例未突变患者(CA)n重复片段的长短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基因突变组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62.5% vs 0)、疾病控制率(100% vs 44.4%)要明显优于无突变组.在肺癌中,EGFR基因体细胞突变是决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感性的最重要的因素.(CA)n重复片段长短与EGFR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分析突变因素关联的(CA)n 短重复患者与(CA)n长重复患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由于部分未突变肺癌患者使用易瑞沙出现一定的疾病控制率,有关分子靶向药物疗效与(CA)n 重复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单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丁昊  王灿 《实用癌症杂志》2017,(8):1233-1236
目的 研究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标本一共190例,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EGFR 基因第 18、19、20 和 21 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关系、EGFR基因突变丰度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吸烟史、病理分型,高危因素包括:女性、吸烟者、腺癌.190例 NSCLC 患者肿瘤组织中,成功检测出90例存在 EGFR 基因突变,EGFR 突变丰度与性别(P=0.962)、吸烟史(P=0.809)无相关性;EGFR突变丰度与病理分型相关.和非腺癌对比,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丰度明显更高,(x2=14.110,P=0.000).术前腺癌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非腺癌组,P<0.05;术后腺癌血清CD44v6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P<0.05;术后Ⅲ~Ⅳ期组血清VEGF、CD44v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高危因素为吸烟者、女性、腺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王斯  李苗  王琳  刘楠  刘洋 《现代肿瘤医学》2017,(11):1729-173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胸腔积液标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样本72例,采用ARMS方法,检测样本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细胞学样本和组织学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48.61%和51.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一致率为92.11%,不一致率为7.89%.结论:二者的一致率较高,恶性胸水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肿瘤组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检测的有效样本.  相似文献   

13.
吕艳红  张冬  郭慧 《现代肿瘤医学》2022,(12):2177-2180
目的:观察达可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纳的44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资料,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达可替尼一线治疗患者22例设为达可替尼组,接受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患者22例设为吉非替尼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消化道不良反应、甲沟炎、痤疮、口腔炎和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评价患者远期疗效。结果:达可替尼组DCR为86.4%,显著优于吉非替尼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ORR为45.5%优于吉非替尼组31.8%,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可替尼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患者较多,且Ⅲ、Ⅳ度痤疮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增加,与吉非替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患者中位PFS为13.0个月,吉非替尼组患者中位PFS为9.6个月,两组间PF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32.5个月,吉非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23.5个月,两组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可替尼可作为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相较于吉非替尼,其近期疗效理想,PFS也更有优势,但其消化道和皮肤的毒性反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及预测价值,分析CEA水平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87例,术前行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术后常规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分析CEA等肿瘤标志物与EGFR突变关系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全组患者中出现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共168例,突变阳性率43.4%,EGFR突变在女性、非吸烟、腺癌以及年龄 < 60岁的患者中更加常见(P < 0.05),另发现EGFR突变情况与肿瘤标志物及化疗敏感性指标相关,EGFR野生型患者的Cyfra21-1、SCC升高、ERCC1阳性表达更常见(P < 0.05),而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CEA升高则更常见(P=0.015),并且随着CEA水平的升高,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更高(血清CEA水平 < 5 μg/L、5~20 μg/L及>20 μg/L 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0.1%、47.5%和66.6%,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EA水平是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因素,并且血清CEA水平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CEA水平升高组与正常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75.9%和88.4%,P < 0.01)。  结论  血清CEA水平高低可以预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并且与非小细胞患者EGFR突变相关,可以初步指导EGFR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前、化疗4~6个周期后均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酶切富集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REDE-DHPLC)检测EGFR-19外显子、EGFR-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结果 85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EGFR突变阳性率为55.29%(47/85),化疗4~6个周期后EGFR突变阳性率为35.29%(30/85),化疗前后EGFR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共有37例晚期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其中27例从EGFR突变阳性转为EGFR突变阴性,10例患者从EGFR突变阴性转为EGFR突变阳性,两种突变模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EGFR突变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在给予其靶向治疗前应重新对其进行EGFR突变检查.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in mutation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gene andrelationships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betweenUygur and Han ethnic groups. Methods: The 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corpionsARMS) was used to measure mutations in exons 18, 19, 20 and 21 of the EGFR gene in paraffin-embedded tumortissue from NSCLC cas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links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 in different histological types of NSCLC. Results: Results from ARMS testing showed EGFR mutationsin tumor tissues from six (6) of 50 NSCLC patients of Uygur ethnic group,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12.0%; four ofthem (4) had exon 19 deletion in EGFR, and two (2) had L858R point mutation in exon 21 of EGFR.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EGFR genetic mutation between adenocarcinoma and non-adenocarcinoma(P < 0.05), but no differences with gender, age group, smoking status, or stage (P > 0.05). EGFR mutations weredetected in tumor tissues from 27 of 49 NSCLC patients of Han ethnic group ,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55.1%;19 of them had exon 19 deletions, seven (7) had L858R point mutations in exon 21 of EGFR and one (1) hadmutations in both exon 18 G719X and exon 20 T790M of EGF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notedin EGFR genetic mutations between genders and between adenocarcinoma and non-adenocarcinoma (P<0.05),but not with age group, smoking status, or stage (P > 0.05). Conclusio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noted in the positive rates of EGFR genetic mutations in NSCLC patients between Uygur and Han ethnic groups,with lower positive rates for the Uygur cases.  相似文献   

17.
176例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和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123例正常肺组织和176例肺癌组织,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对组织DNA中EGFR外显子19~21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肺组织中EGFR基因均为野生型,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率为32.4%(57/176例),其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突变总数的64.9%(37/57例)和31.6%(18/57例),外显子20突变少见,仅占3.5%(2/57例)。外显子19突变发生在第746~753位密码子,均为碱基缺失突变,有7种不同类型。外显子20突变发生在第789—793位密码子,为碱基替换突变。外显子21突变全部是第858位密码子碱基替换突变。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肺腺癌和腺鳞癌。结论 EGFR基因突变是一种肿瘤特异性的体细胞遗传改变,突变发生率约占肺癌总数的1/3,其中以外显子19和21为主。女性、肺腺癌和腺鳞癌中突变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埃克替尼一线治疗EGFR不同突变类型肺腺癌患者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福州肺科医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79例,EGFR 19外显子缺失33例,21外显子突变46例,均予口服“埃克替尼125 mg tid”治疗,进行生存期随访;应用χ2检验比较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应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结果:19外显子组和21外显子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脑转移、TNM分期、病理分化临床特征无差异(P>0.05);19外显子组和21外显子组ORR(75.8%vs 71.7%)和DCR(97%vs 93.5%)无统计差异(P>0.05);EGFR 19外显子组和21外显子组中位PFS(14.5个月vs 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2,P=0.043);二者中位OS(26个月vs 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0,P=0.010)。结论:晚期肺腺癌EGFR 19外显子缺失较21外显子突变相比EGFR-TKI靶向治疗具有生存获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术,活检小标本行病理学检测及PCR法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31例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取材满意率100%,穿刺定性诊断符合率100%,EGFR基因检出率100%,并发症发生率3.2%.病理结果:腺癌25例、鳞癌2例、腺鳞癌3例、肉瘤样癌1例.31例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11例,阳性率35.5%.其中5例为第19外显子框内多核苷酸缺失,5例为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1例为联合突变L861Q/G719X(第18外显子G719X突变和第21外显子L861Q突变).结论: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术简便、安全、有效,能明确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是非小细胞肺癌获得肿瘤组织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