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评估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骨折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骨折术后病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帕瑞昔布钠组.氟比洛芬酯组采用5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帕瑞昔布钠组采用40 m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均静脉滴注,一日1~2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VS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及药物治疗费用.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45例,帕瑞昔布钠组55例.氟比洛芬酯组镇痛药物治疗(3.80±1.28)d,较帕瑞昔布钠组(4.56±2.04)d明显缩短(P=0.026).治疗12 h氟比洛芬酯组VAS评分(4.20±0.73)分,明显低于帕瑞昔布钠组的(5.75±1.31)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组镇痛药物总费用(360.44±152.88)元,较帕瑞昔布钠组的(502.38±234.77)元明显降低(P=0.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有效缓解骨折术后病人疼痛,降低病人治疗费用,优于帕瑞昔布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骨科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观察组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药物起效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4 h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8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药物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注射用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骨科术后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桡骨骨折需要接受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组静注帕瑞昔布钠镇痛,观察组静注氟比洛芬酯镇痛。观察术后2、6、12、24h的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24h的VAS评分为(2.12±0.21)分、(1.66±0.22)分、(1.23±0.08)分、(0.39±0.03)分;对照组术后2、6、12、24h的VAS评分为(2.11±0.11)分、(1.25±0.12)分、(0.86±0.03)分、(0.54±0.11)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12h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24h的VA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够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帕瑞昔布钠镇痛维持时间比氟比洛芬酯更长。  相似文献   

4.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3组,各20例。A组帕瑞昔布超前镇痛,B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麻醉药用量,测麻醉前30 min(T1),气腹后30 min(T2),气腹后60 min(T3)和术毕2 h(T4)血清IL-6水平及血压、心率的变化并观测术后24 h内VAS,B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A,B组较C组减少了术中麻醉药用量;各组术后血清IL-6水平均升高,T3,T4时C组IL-6水平高于A,B组(P<0.05);术后2,6 h C组VAS评分高于A,B组,术后12 h B,C组高于A组(P<0.05);术后12 h内A组BCS评分高于C组,术后2,6 h B组高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均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以帕瑞昔布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选择ASAI-II级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帕瑞昔布钠组于术毕即刻、术后12,24,36h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在各时点给予生理盐水5mL。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并利用心理学自评量表对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帕瑞昔布钠组VAS于术后6,12,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各项心理学评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效果良好,并可改善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前镇痛效果。方法101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1例)和B组(50例),两组麻醉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用药种类及剂量相同,A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J20080045)40 mg, B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1.25 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1508)。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3、6、12 h镇痛效果比较, 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舒适度评分(B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均可减轻术后疼痛,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疗效优于氟比洛芬酯,两药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对肺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S)、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组(C),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 S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 C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地佐辛10 mg,两组患者均于术毕清醒后行静脉镇痛。评估术后1 h(T0)、6 h(T1)、12 h(T2)的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12 h两组舒芬太尼平均用量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组(C)术后各时点VAS疼痛评分、术后12 h舒芬太尼平均用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S)。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能增强肺癌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降低静脉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诱导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对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脊柱内固定手术且需要术后镇痛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n=20):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于全麻诱导前1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溶于5mL 0.9% NaCl溶液)或0.9% NaCl溶液5mL静注,术后静脉镇痛采用20μg·kg-1芬太尼;观察项目:①术后2、4、8、12、24、48hVAS疼痛评分;②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良好;P组术后2、4、8、12h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术后24、48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脊柱内固定手术诱导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可增强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年龄45—62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毕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帕瑞昔布钠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术后12、24、36h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5ml,对照组于以上各时间点静注0.9%NaCl溶液5ml。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h镇痛泵按压次数(包括无效按压);镇痛期问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48h内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减少(P〈0.05),两组患者在镇痛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及凝血功能障碍,但帕瑞昔布钠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子宫全切术的术后镇痛.能减少芬太尼静脉镇痛的用量和相关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鼾症手术患者围术期超前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鼾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帕瑞昔布钠组(A组)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对照组(B组)则给予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即刻,拔管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计算最大变化率。拔管后1、3、6、18、24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帕瑞昔布钠组(A组)的SBP、DBP和心率比对照组(B组)低(P<0.05),且A组的最大变化率也低于B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各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静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A组的躁动率低于B组(P<0.05),而相应的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以减轻鼾症手术术后疼痛、躁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用于玻璃体切割术镇痛效果。方法 75例在监测麻醉下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每组25例。D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1),P组帕瑞昔布40 mg,均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 mL,手术前20 min缓慢静脉泵注完毕,泵注时间为10 min;C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其余麻醉及给药方法三组相同。记录三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Ramsay评分。记录术中追加局麻药的次数及术后24 h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4 h内患者使用镇痛药和止吐药的次数。结果三组ASA分级、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D组Ramsay评分高于P组和C组(P<0.05),D组的MAP和心率在术中低于C组(P<0.05)。术后1、3 h,D组和P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术后6 h P组的VAS仍低于C组(P<0.05)。术中D组和P组局麻药、镇痛药应用率分别为8%和16%、8%和4%,均低于C组(52%、44%,P<0.05),D组和P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内,D组呕吐的发生率和止吐药的应用率高于P组和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用于玻璃体切割术镇痛效果均良好,前者镇静效果佳但患者呕吐发生率较高,后者镇痛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林芩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5):123-125
目的比较宫腔镜术前分别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效应。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氟比洛芬酯组)或曲马多100mg(曲马多组)进行超前镇痛。所有患者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喉罩通气,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后苏醒时间,术后0.5h、1h、2h、6h、12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术后0.5h的VAS评分最高,1h后逐渐下降,2h、6h、12h的VAS评分低于0.5h(P〈0.05);各时点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0%,高于氟比洛芬酯组的10.0%(P〈0.05);曲马多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为20.0%,高于氟比洛芬酯组的6.7%(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具有与曲马多相同的超前镇痛效应,而术后恶心、呕吐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帕瑞昔布对比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收集帕瑞昔布对比氟比洛芬酯治疗术后疼痛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0月。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s,共98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帕瑞昔布进行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氟比洛芬酯比较,帕瑞昔布显著降低术后6 h、12 h和24 h的疼痛评分(VAS)[SMD=-0.62、95% CI=-0.89~-0.35,SMD=-0.60、95% CI=-0.99~-0.20和SMD=-0.48、95% CI=-0.80~-0.15],降低不良反应(ADR)发生率[RR=0.60、95% CI=0.46~0.78],其中以降低头痛头晕发生率最显著[RR=0.55,95% CI=0.33~0.9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术后1 h、2 h和4 h的VAS评分,术后阿片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皮肤瘙痒发生率、腹痛发生率和尿潴留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帕瑞昔布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氟比洛芬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在骨科手术术中及术后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行椎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分别于术前15m in及12h后静脉睥瑞昔布钠40mg,C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m l。观察术后镇痛泵(PCA)舒芬太尼的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次数和有效次数,术后2、4、6、12、24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相比,P组术后12h和24h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术后12h、24h 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减少(P〈0.05),术后4、6、12时的VAS评分降低(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手术患者术日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B id可减少术后PCA舒芬太尼用量,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晓倩  马虹 《中国新药杂志》2012,(13):1507-1516,1535
目的:评价非麻醉性镇痛药(氯胺酮、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收集发表于1990-2011年的非麻醉性镇痛药物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临床试验性文章及相关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av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52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疼痛评分[拔管后口述疼痛评分(VRS)和停药后24 h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可显著降低患者VRS和停药后1,2和4 h的VAS评分(P<0.01),静注帕瑞昔布纳可显著降低患者停药后8 h的VAS评分(P<0.01);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VRS和停药后1,2,4,6和8 h的VAS评分(P<0.01);其余各观察点VAS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停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帕瑞昔布纳、氟比洛芬酯不延迟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且能明显减少停药后追加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P<0.0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氯胺酮能明显患者降低停药后躁动的发生率外(P<0.01),三者对预防术后头疼、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帕瑞昔布纳、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诱发的疼痛过敏,减少停药后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注射用芬太尼0.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组(F组):氟比洛芬酯100mg,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组(FB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观察静脉给药后0、2、4、8、12、24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术后4h镇痛评分低;FB组在术后2、4及8h镇痛评分低,2及4h镇静评分高(P<0.05)。与F组比较,FB组在术后2及4h镇痛评分低,在2h镇静评分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安全有效,能够更好的满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早期镇痛,且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体重50~7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帕瑞昔布钠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5 mL。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舒芬太尼2μg/kg及盐酸雷莫司琼0.6 mg。于术后2、12、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术后维持VAS评分≤3分。若VAS评分>3分,可按压术后镇痛泵单次给药直到疼痛缓解。使用简易智力状态监测量表(MMSE),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2、12、24 h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舒芬太尼消耗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术后2、12、24 h MMSE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的术后2、12、24 h VAS评分、按压术后镇痛泵次数及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发生风险,减少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华海峰  邹俊  张中军 《江苏医药》2012,38(14):1689-1690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及血清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36例烧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术毕前30min缓慢静注帕瑞昔布40mg;B组不施行超前镇痛。术后不行自控镇痛,在患者主诉疼痛难忍时肌注哌替啶75mg/次。记录术后4、8、12、24h静息VAS疼痛评分,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IL-6和IL-10浓度。结果 A组术后4、8、1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1),血清IL-6水平低于B组,而IL-10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术毕前预用帕瑞昔布可明显减少烧伤术后疼痛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