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患者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HTTVNTR的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自杀未遂组第二内含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10/10:5 vs 7;基因型10/12:29 vs 31;基因型12/12:37 vs 42;等位基因10:39 vs 45;等位基因12:103 vs 115)差异无显著性(χ2=0.181,P=0.914;χ2=0.016,P=0.898).结论 汉族人群中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高新学  艾明  陈建梅  黎雪梅  甘窈  况利 《重庆医学》2011,40(17):1689-1692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之间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以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采集86个核心家系的258个家系成员的肘静脉血,将其分为患者组与父母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关系,并进行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HHRR)分析及连锁不平衡(TDT)分析。结果父母组和患者组的5-HTTLPR、5-HTTVNT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总体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RR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与虚拟对照组的5-HTTLPR、5-HTTVNTR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等位基因TDT统计分析显示86个核心家系分别有54及89个杂合子父母纳入5-HTTLPR、5-HTTVNTR的统计,5-HTTLPR、5-HTTVNTR与自杀未遂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P>0.05)。在5-HTT基因的2个多态性位点组合成的4种单体型中进行单体型分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杀未遂患者与这2个位点形成的单体型不存在传递上的偏倚。结论 5-HTT基因不是自杀未遂的主要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FVNTR)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患者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HTTVNTR的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自杀未遂组第二内含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10/10:5 VS 7;基因型10/12:29 VS 31;基因型12/12:37 VS 42;等位基因10:39 VS 45;等位基因12:103 VS 115)差异无显著性(X^2=0.181,P=0.914;X^2=0.016,P=0.898)。结论汉族人群中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联.方法 收集来自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以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在86个核心家系的258个家系成员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基因型10/10、10/12、12/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13,32,41和21,89,62和等位基因频率10,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58,144和131,213均在自杀未遂患者组和父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4.892,P =0.0867;χ2=0.939,P =0.332).未发现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关联(χ2=2.77,P >0.05),多等位基因TDT 统计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χ2=1.90,P >0.05).5-HTTVNTR位点仅扩增出12 和10 拷贝两种形式的等位基因片段.结论 汉族人群中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与有精神病的自杀未遂核心家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HTTVNT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5-HTT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结果 5-HTTVNTR多态性位点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不存在连锁不平衡(χ2=2.38,P>0.05).结论 5-HTTVNTR多态性位点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核心家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mn transporter,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位点与自杀未遂之间关联系.方法:以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体(5-HTT)相关多态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23例抑郁症患者和12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汉族)的5-HTT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分布,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法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共检测到四种等位基因形态S、L、VL和XL,患者组中5-HTTLPR多态性L等位基因频率(28.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组基因型频率(S/S,49.6%;L/L,12.2%;VL/VL,0.8%;S/L,29.3%;S/VL,5.7%;L/VL,2.4%;S/XL,0%)与对照组(S/S,54.1%;L/L,4.1%;VL/VL,1.6%;S/L,23.8%;S/VL,9.8%;L/VL,4.1%;S/XL,2.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LPR多态性L等位基因可能与抑郁症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HTT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探讨5-HTTLPR是否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相关因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AGE电泳分型的方法,观察了185例正常对照,1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HTTLPR的分布.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同时对13例患者的核心小家系进行了5-HTTLPR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观察该基因是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等位基因传递不平衡现象.[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5-HTTLP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28和0.71,P>0.05),在精神分裂症家系中也不存在5-HTTLPR等位基因的不平衡传递.[结论]5-HTTLPR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 抽取139例ADHD患儿(病例组)、62个ADHD核心家系(家系组,共186人)及115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ADHD与5-HTT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的关联分析.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LPR除了表现为S等位基因(484 bp)、L等位基因(528 bp)外,还发现比L等位基因长约88bp的超长片段(简称xL).患者组5-HTTLPR的S/S、S/L、L/L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2.5%,41.7%,5.8%)和S、L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3.4%,26.6%)与对照组(S/S、S/L、L/L基因型分别为58.3%,32.2%,9.5%;S、L等位基因分别为74.3%,25.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62个核心家系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度分析(H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未发现等位基因与ADHD存在关联和传递不平衡.结论 本研究结果不支持5-HTTLPR与ADHD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自杀观念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探寻自杀行为可能的生物学标记,为早期识别和干预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参照CCMD-2-R、DSM-Ⅳ诊断标准,选取52例有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自杀未遂)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全血标本,抽提DNA,扩增5-HT2A受体基因片段,鉴定基因型.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0.O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0.52)明显高于对照组(0.39)(χ2=3.91,P<0.05),3种基因型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χ2=6.12,P<0.05).自杀组与对照组之间3种基因型的两两比较显示TT与CC相比、TC与CC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02,P<0.05).自杀行为(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自杀行为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0.58)明显高于对照组(O.39)(χ2=6.13,P<0.02).基因型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χ2=9.18,P<0.02).结论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102C型等位基因频率与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汉族健康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 LPR,5-HTT VNTR)、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NET T182C、NET G1287A单基因)及交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筛取中国汉族健康人群367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人格的三个纬度,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HTT及NET基因多态性,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及多因子降维法(M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5-HTT VNTR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人格维度间分布无差异(P>0.05).②神经质人格维度均数在5-HTT LPR各等位基因间分布有差异(t=2.232,P=0.026).③内外向人格维度均数在NET T182C各等位基因间分布有差异(t=2.680,P=0.008).④在内倾人格和外倾人格间,G1287A各基因型(X2=9.950,P=0.007)及等位基因(X2=9.644,P=0.002)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等位基因间,精神质人格维度均数分布有差异(t=3.226,P=0.001).⑤未发现5-HTT LPR、5-HTT VNTR、NET T182C、NET G1287A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①5-HTT VNTR可能与EPQ所测人格无关联.②5-HTT LPR与神经质人格相关,等位基因L是神经质人格的可疑危险因素.③NET T182C与内外向人格有关联,等位基因T是内倾人格的可疑危险因素.④NET G1287A与内外向、精神质人格相关,等位基因G是内倾人格的可疑危险因素;等位基因A是精神质人格的可疑危险因素.⑤尚未发现5-HTT、NET基因多态性间存在交互作用对人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综述近年来国外有关五羟色胺(5-HT)转运体基因的多态性研究近况,以及与情感障碍、自杀行为等常见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结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是偏头痛遗传易感性研究的一个很有前途的候选基因位点。目的:通过分析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2个功能多态性(5-H TTLPR和STin2)来评价上述变异是否与儿童偏头痛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确定87例匈牙利偏头痛患儿父母和464例对照者的基因型。先兆性(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易感性差异的中脑边缘系统5-羟色胺转运体(5-HTT)和5-羟色胺1A受体(5-HT1AR)机制.方法 15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2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建立CUS模型,根据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和强迫游泳试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测评指标将大鼠分为高、中、低易感组.在应激模型建立后分别处死高、低偏爱组和对照组大鼠各8只,原位杂交检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NAc)区5-HTT和5-HT1AR的表达.结果 高易感组三个脑区5-HTT的灰度值高于低易感组,3组脑区灰度值分别为:mPFC区169.20±8.23,143.53±5.31、Nac区177.41±5.68,158.65±5.24、VTA区174.16±5.61,158.65±4.8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易感组三个脑区5-HT1AR的灰度值低于低易感组,3组脑区灰度值分别为:mPFC区113.98±7.46,125.90 ±3.30、Nac区112.11 ±5.50,125.06±3.97、VTA区103.11±6.05,115.57 ±3.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脑边缘系统VTA-NAc-mPFC环路中5-HT1AR高表达状态和5-HTT低表达状态与大鼠CUS高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焦虑症与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焦虑症患者(包括42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38名惊恐障碍)和87名健康对照者5-HTTLPR的分布频率.结果对照组检测到1例EL/EL基因型,未见其他文献报道.患者组启动子区多态性的超长(EL)等位基因频率为1.1%,对照组为4.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广泛性焦虑障碍组EL/S、L/L、L/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9.8%,39.0%和48.8%,惊恐障碍组分别为2.7%,8.1%,43.2%和45.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5-HTTLPR的EL等位基因可能是焦虑症的保护基因之一,焦虑症两种亚型间5-HTTLPR多态性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焦虑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焦虑症与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焦虑症患者(包括42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38名惊恐障碍)和87名健康对照者5-HTFLPR的分布频率。结果对照组检测到1例EL/EL基因型,未见其他文献报道。患者组启动子区多态性的超长(EL)等位基因频率为1.1%.对照组为4.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广泛性焦虑障碍组EL/S、L/L、L/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9.8%,39.0%和48.8%,惊恐障碍组分别为2.7%,8.1%,43.2%和45.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5-HTTLPR的EL等位基闲可能是焦虑症的保护基因之一,焦虑症两种亚型间5-HTFLPR多态性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脑卒中存活者5-羟色胺运载体(SERT)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rs25531多态性是否与卒中后抑郁(PSD)相关。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实验组,70例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唾液与血液样本提取DNA进行基因分析。结果5-HTTLPRs/s基因携带者发生PSD几率比1/1或1/X1高2倍,rs25531基因与PSD无相关性。结论5-HTTLPR多态性与PSD发生相关,进一步证实SERT基因多态性在生物心理社会学应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4-37+41
目的研究中缝核miR-16以及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的表达在失眠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失眠组。失眠组大鼠接受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alanine,PCPA)350 mg/(kg·d),连续3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取中缝核组织,测定其miR-16、SERT m RNA与SERT蛋白水平,进行注射前后的组间比较。结果失眠组大鼠中缝核miR-16相对水平(1.23±0.33)与对照组(0.71±0.25)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P=0.000);而失眠组SERT mRNA相对水平(0.68±0.14)以及SERT蛋白相对水平(0.28±0.11)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1.06±0.30,0.57±0.15)(t=3.94,P=0.004;t=4.69,P=0.002)。结论中缝核miR-16以及SERT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失眠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敲除小鼠焦虑行为及ACTH和皮质酮分泌变化.方法 将基因型为SERT+/-的雌雄小鼠交配产子,并把鉴定后子代小鼠按基因型(SERT+/+、SERT+/-、SERT -)分为对照组和EPM组,每组15只.利用高架十字迷宫作为应激原刺激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焦虑行为,并测定各组小鼠的ACTH和皮质酮分泌.结果 ①基因型PCR成功鉴定SERT+/+、SERT+/-和SERT-/-的小鼠.②SERT+/-和SERT - -小鼠的开臂停留时间、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进入开臂的次数和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比较SERT+/+均显著降低(P<0.05,P<0.01).③EPM刺激下,SERT+/-和SERT-/-小鼠ACTH分泌的增加显著高于SERT+/+(P<0.05),SERT-/-小鼠皮质酮分泌的增加显著高于SERT+/+ (P <0.05).结论 SERT敲除小鼠在应激条件下易产生焦虑,并且ACTH和皮质酮分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敲除小鼠焦虑行为及ACTH和皮质酮分泌变化。方法将基因型为SERT+/-的雌雄小鼠交配产子,并把鉴定后子代小鼠按基因型(SERT+/+、SERT+/-、SERT-/-)分为对照组和EPM组,每组15只。利用高架十字迷宫作为应激原刺激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焦虑行为,并测定各组小鼠的ACTH和皮质酮分泌。结果①基因型PCR成功鉴定SERT+/+、SERT+/-和SERT-/-的小鼠。②SERT+/-和SERT-/-小鼠的开臂停留时间、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进入开臂的次数和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比较SERT+/+均显著降低(P<0.05,P<0.01)。③EPM刺激下,SERT+/-和SERT-/-小鼠ACTH分泌的增加显著高于SERT+/+(P<0.05),SERT-/-小鼠皮质酮分泌的增加显著高于SERT+/+(P<0.05)。结论 SERT敲除小鼠在应激条件下易产生焦虑,并且ACTH和皮质酮分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