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为获得成都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 HVR- PCR基因型 ,比较 HVR基因型与耐药谱的关系 ,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从成都地区四家三甲医院收集到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 114株。其中 86株 MRSA、10株 MRSE(Mcr S.epidemidis)、5株 MSSE(Mcs S.epidemidis)、8株 MRSH(Mcr S.haemolyticus)和 5株 MSSH(Mcs S.haemolyticus) ,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 ,改良的碱裂解法提取 DNA,应用 PCR技术 ,扩增 mec基因高变区 (HVR区 )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型。结果 根据 PCR产物片段大小 ,MRSA、MRSE和 MRSH分别被分为 4种、3种和 2种基因型 ,其中有 9株 MRSE的 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与 MRSA相同。 MRSA主要为 A、D型 ,分别占 5 2 .32 %和39.5 3% ;B、C型最为耐药 ,而 D型对多种药物敏感。 MRSE的 型为高度多重耐药株 ,而 型对多种抗生素敏感。MRSH的 a型比 b型耐药。结论  HVR- PCR法对于由 MRSA引起的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快速、简单、可靠的分型法 ,且有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这种方法能够部分比较 MRSA菌株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cr CNSt)的 mec决定因子 ,从而探讨其起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2013至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分型,了解本地区现阶段主要流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采用PCR方法对86株MRSA菌株的SCCmec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6株MRSA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6株MRSA的基因分型为:SCCmecⅠ型3株,SCCmecⅡ型5株,SCCmecⅢ型63株,SCCmecⅣ型3株,SCCmec V型1株,未分型11株。SCCmecⅡ、Ⅲ型MRSA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目前成都地区MRSA菌株的SCCmec基因型呈多态性分布,其中Ⅲ型仍为主要流行菌株;Ⅲ型MRSA菌株的耐药表型随时间的迁移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马为  徐邦牢  王蓉  包品红 《广东医学》2008,29(5):766-768
目的 对本院2003年连续收集的12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染色体盒mec元件(SCCmec)分型。方法 用K-B法药敏试验常规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按NCCLS标准,用琼脂板稀释法测定MRSA对苯唑西林的MIC值;用多重PCR方法对MRSA染色体盒mec元件的结构及其变异情况进行分型分析,对MRSA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22株MRSA对青霉素及环丙沙星均耐药,苯唑青霉素的MIC为64-1024mg/L,对红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2%、95%、45%及47%,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122株MRSA中有115株属于SCCmec-III型,4株属于SCCmec-IIIA亚型,1株属于SCCmec-IV型,1株属于SCCmec-I型,1株属于未定型株(NT SCCmec型)。结论 多数MRSA菌株对所用抗生素呈多药耐药;用多重PCR方法对MRSA进行分子分型,是基于对MRSA耐药基因mecA的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分型方法,方便快速,结果可靠,是MRSA分子分型的有效工具,对从基因水平阐述隐含的耐药机制及MRSA的耐药性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从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患者中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 mec)分型和同源性分析,并了解其耐药情况,为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从SSTI患者中分离的44株MRSA,采用药敏纸片扩散(K-B)法和Vitek 2 Compact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普通PCR检测mec A基因,多重PCR进行SCC mec基因分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44株MR-SA通过普通PCR检测均含有mec A基因,多重PCR共分出Ⅱ、Ⅲ、Ⅳa3种SCC mec基因型别,Ⅱ型5株(11.36%),Ⅲ型12株(27.27%),Ⅳa型8株(18.18%),未分型19株(43.18%).MALDI-TOF MS将44株MRSA分为两大簇.结论 SSTI患者分离的MRSA以SCCmec Ⅲ型为主,通过SCCmec基因分型和MALDI-TOF MS技术结合,为不同菌株间的同源性分析提供依据,并了解特定地区MRSA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滨州某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型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临床分离的65株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普通PCR对MRSA进行4种耐药基因扩增;应用K-B纸片扩散法对19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SCCmec分型显示58株为SCCmecⅢ型的MRSA;5株为Ⅱ型;另外2株不能分型。65株MRSA临床株对多种抗生素均耐药。4种耐药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aac(6')/aph(2″)93.85%,aph(3')Ⅲ为52.31%,tetM基因的阳性率为92.31%,ant(4')为9.23%。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医院分离的MRSA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有较高的携带率,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CCmec基因型以Ⅲ型为主,多重PCR法可以有效的用于临床分离的MRSA的SCCmec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状况,了解流行株耐药状况。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21株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状况,建立本实验室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IRS-PCR)分型方法。应用IRS-PCR对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1株菌经药敏实验分出6个耐药表型a~f,其中a型12株,均为多重耐药的MRSA。21株菌经IRS-PCR分为6个基因型A~F,其中A型12株来自烧伤病房,B、C、D、E、F型来源于重症监护室。结论:MRSA多为多重耐药,交叉感染是MRSA流行的主要原因。IRS-PCR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易快速可靠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分型,初步了解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感染MRSA的治疗,更好地控制MRSA引起的感染,并减少耐药株的出现。方法以MRSA菌株65株为研究对象,使用多重PCR扩增技术检测SCCmec基因分型,PCR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凝胶检测,阳性株进行基因测序,与目的基因进行比对。结果65株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均为Ⅲ型。结论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SCCmec基因分型,均为SCCmec-Ⅲ型,尚未发现CA-MRSA菌株。  相似文献   

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特点,为MRSA流行病学调查选用合适的基因分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RSA基因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并根据扩增片段大小进行基因分型,同时与ERIC-2随机引物多态性DNA分型法进行比较,并观察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差异。结果 50株MRSA以基因高变区(HVR)分型,可分为A、B、C、DE5种基因型,其中以B(47.3%)和D(32.1%)型多见,A(3.5%)、C(10.7%)、E(6.4%)型少见,当退火温度改变时,则不能分型;用ERIC-2随机引物对MRSA进行多态性DNA分型,在低退火温度下分为10种基因型,当退火温度明显改变时,仍能分型,但每型的扩增片断明显减少。结论随机引物多态性DNA分型和HVR基因分型两种方法均能用于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HVR基因分型PCR反应温度控制严格,分型明确;而随机引物多态性ERIC-2的DNA分型随PCR退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应用时需严格控制PCR退火温度等反应参数,否则重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探讨ICU中MRSA医院感染的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表型筛选和PCR扩增mecA基因方法鉴定MRSA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筛选为MRSA,MRSA产生A型、B型、C型和D型4种耐药表型,优势耐药模式是A型(75.0%),MRSA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0种抗生素产生100%耐药性,11株MRSA携带mecA基因,携带率为91.7%,PFGE指纹图谱分两型,分别为R1型和R2型,11株MRSA为R1型(91.7%),R1型各株间相似度为100%。结论ICU可存在MRSA爆发流行,MRSA产生多重耐药性(MDR),MRSA携带mecA基因可表现为MDR,PFGE分型是理想的分子流行病学溯源手段。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权  于文彬  张建芳  樊新  丁振若 《医学争鸣》2002,23(22):2100-2101
目的 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9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t-PCR)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mt-PCR快速检测MRSA的决定基因mec和辅助基因femA,用16SrRNA基因作内参照。结果 mt-PCR的预期扩增结果为耐药株出现3条扩增区带,敏感株只有femA基因和16SrRNA基因出现2条扩增区带。在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药敏法34.9%(22/63)耐药;mt-PCR增增mecA基因34.5%(23/63)阳性,femA基因和16SrRNA基因100%阳性;单引物PCR与mt-PCR两者阳性扩增符合率为100%。结论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可在同一扩增体系内同时检出mecA基因,femA基因,对MRSA临床株的快速,及时检出,有效控制MRSA造成的感染,限制其传播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部分医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基因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类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65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采用 PCR方法分别扩增SHV、TEM和CTX基因片段。PCR产物经测序后,登录GenBank查询并比较基因类型。结果:在16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耐药基因及多重耐药基因68株, 其中 TEM型检出率最高(12.12%),其余依次为CTX-M-1型(4.24%),SHV型(3.64%)和CTX-M-9型(3.03%);同时检出 SHV+TEM型、TEM+CTX-M-1型、TEM+CTX-M-9型、TEM+CTX-M-1+CTX-M-9型和 SHV+TEM+CTX -M-1+CTX-M-9型等多组多重耐药基因。随机选择扩增阳性的 PCR产物进行测序,得到 SHV-11亚型、TEM-1亚型、CTX-M-3亚型、CTX-M-15亚型、CTX-M-14和CTX-M-18亚型。结论: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ESBLs的基因类型主要为TEM-1亚型、SHV-11亚型、CTX-M-14亚型和CTX-M-18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革兰阳性(G+)球菌临床感染情况和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分离的94株G+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94株中葡萄球菌属54株,分离株数最高为溶血葡萄球菌(21.28%),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83%);肠球茵属39株,分离株数最高为屎肠球菌(26.59%),其次为粪肠球菌(11.70%).标本来源以引流液标本分离率最高,其次为血标本,分离率分别为15.12%、3.45%;其中溶血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血(40%),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83.33%),屎肠球菌(60%)主要来源于腹腔引流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耐药现象严重,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分离率分别为53.85%、83.33%、100%,发现耐替考拉宁MR.SH1株,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耐利奈唑胺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发现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一株,耐万古霉素海氏肠球菌一株,余肠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菌株.结论 ICU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肠球菌,标本来源以引流液标本分离率最高,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可作为治疗的选择,但临床已发现耐药菌株,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无菌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其感染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某三甲医院无菌部位分离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PCR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多重PCR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在18种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0%和62.0%;尚无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的耐药菌株。50株金葡菌中,MRSA 15株(30.0%),MSSA35株(70.0%),MRSA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低于MSSA。15株MRSA中,SCCmecⅢ型11株(73.3%),SCCmecⅣ型4株(26.7%),PVL基因扩增均为阴性。结论:该院无菌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SSA为主;MRSA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且以SCCmecⅢ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耐药情况变化。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471株从北京地区收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水平(其中422株菌株从1993年至2000年门诊脓疱疮患儿分离获得,49株从2000年烧伤病房住院患者分离获得)。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了mecA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引起社区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率由1993年的12.2%上升至2000年的29.8%,对甲氧西林均表现为低度耐药。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63.3%,表现为高度耐药。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约80%、70%、60%和50%。引起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庆大霉素和利福平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1993年的2.4%上升至2000年的21.3%;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3.3%、63.3%和57.1%。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敏感。2000年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1993年有所增加。PCR对mecA耐药基因的测定结果显示,所有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耐药基因均呈阳性;对甲氧西林低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耐药基因均呈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所及范围内,北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逐渐上升,mecA耐药基因测定是筛选耐药MRSA菌株的快速、简易手段。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design a rapid test to detect the rifampin (RIF) and isoniazid (INH) resistant mutant based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technique that analyzes the katG, rpoB genes.MethodsBiochemical test as well as IS6110 targeting PCR revealed 103 clinical samples were tuberculosis.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of isolates to anti TB drugs, the proportional method was used. Mutations presented within the amplified products of the katG, rpoB genes were evaluated by SSCP.ResultsUsing proportional method, 12 (11.6%) and 9 (8.7%)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respectively to INH and RIF and 9 (8.7%) isolates showed resistance to both drug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Three (2.9%)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and two INH resistant isolates were detected by the PCR-SSCP and sequencing.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CR-SSCP for multi-drug resistant isolates were 33% and 100%, respectively.ConclusionsComplete agreement between SSCP and sequencing can indicate that resistance-associated mutations have occurred in other genes except our considered gen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类型.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中介或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2株及敏感菌3株,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析其耐药基因.结果:22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PCR检出22株耐药菌株中18株携带OXA-23基因,未能检出OXA-24摹因.3株敏感株均未检出OXA-23及OXA-24基因,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其编码基因为blaOXA-23.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型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SSE和MRSE)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MSSA、MRSA、MSSE和MR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新型截短侧耳素衍生物15,16a,16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均小于1μg·mL-1,抑菌效果明显优于阿莫西林。结论:新型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源自2008年1-12月我院临床分离株,共51株.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MRSA 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联合SCCmec 基因型分布 和各种基因型的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MRSA 菌株进行MLST 联合SCCmec 基因分型; 采用WalkWAY96PLUS PC33 药敏板检测MRSA 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SCCmec 基因分型结果以Ⅲ型为 主(63/67 株,占94.03%),MLST 分型共检测出6 种基因型:ST 88、ST 121、ST 221、ST 82、ST 239 及ST 399, 其中以ST 239(61/67,91.04%)为主,耐药性分析显示SCCmec Ⅲ型MRSA 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ST239-MRSA-SCCmec Ⅲ型菌株为鲁北地区MRSA 主要流行菌株,该型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 MLST 联合SCCmec 基因分型方法是MRSA 遗传背景研究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