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普洱茶抗氧化制剂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以及30 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两性大、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均大于20.0 g/kg;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以及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显示无致突变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三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动物出现明显毒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抗氧化制剂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食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按照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进行粉葛氨糖复方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粉葛氨糖复方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0 g/(kg?bw);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未见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及组织病理学有异常变化。粉葛氨糖复方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属安全性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蜂胶灵芝毒理学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蜂胶灵芝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蜂胶灵芝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蜂胶灵芝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0. 0g/kg·BW。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未观察到受试物引起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结论:蜂胶灵芝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蜂胶灵芝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汉莲牌红曲灵芝丹参胶囊的服用安全性开展毒理学研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先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量实验法(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然后进行遗传性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最后进行大鼠30 d喂养实验来评价其毒理学安全性,以2670.0、2002.5、1335.0 mg/kg·bw三个剂量,观察大鼠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给最大给药量(30000 mg/kg)的样品灌胃后,未见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品在本实验范围内无毒,无遗传性产品,可以作为降血脂保健食品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5.
对霍山石斛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含量;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评价。霍山石斛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雌雄小鼠经口MTD均大于30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未见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体比及组织病理学有异常变化。霍山石斛无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与致突变作用;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霍山石斛属安全性保健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水飞蓟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急性毒性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等安全性评价实验,评估水飞蓟的食用安全性。结果:水飞蓟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8.0g/kg·BW。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验和精子畸形实验结果均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实验各项指标也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水飞蓟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实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水飞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虾青素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虾青素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虾青素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9.0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也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虾青素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实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虾青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豆肽胶囊的安全性,根据我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了大豆肽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肽胶囊对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均大于20 g/kg·BW,属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中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小鼠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受试样品1.25、2.5、5.0 g/kg·BW剂量分别对大鼠连续喂养30 d,大鼠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各剂量组大鼠体重、摄食量、增重、食物利用率、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血液学、生化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判定大豆肽胶囊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天麻和酸枣仁复合胶囊毒理学特性, 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进行小鼠极性经口毒性试验, 采用最大给药量实验法(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然后进行遗传毒性试验, 包括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间隔24 h两次经口灌胃法)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最后进行大鼠30 d喂养试验来评价其毒理学安全性, 剂量分别为334、500、667 mg/kg×bw, 观察大鼠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以最大给药量(30000 mg/kg)的样品灌胃后, 未见中毒症状, 无动物死亡; 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30 d喂养试验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各剂量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差异没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酸枣仁胶囊在本实验范围内尾无毒、无遗传毒性的产品, 可进一步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甲鱼肽粉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 试验、小 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 30 d 喂养试验对甲鱼肽粉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 和亚慢性毒性研究。结果 甲鱼肽粉对大、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 20.0 g/(kg.bw); Ames 试验显示 在加与不加 S9 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 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显示, 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30 d 喂养试验表明甲鱼肽粉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为 8.4 g/(kg.bw)。 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 甲鱼肽粉经口 MTD>20.0 g/(kg.bw), 属实际无毒级, 并且未见遗传毒性, 30 d 喂养 试验未见其对受试动物有毒性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酸热法、超声波冻融法和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对灵芝孢子粉破壁效果,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孢子油提取的最佳破壁技术。结果显示: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可显著提高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和孢子油得率,在球料比3∶1(质量比),球磨时间6 h的条件下,破壁率为90.36%,灵芝孢子油得率为30.79%。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去壁灵芝孢子粉与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原料,探究不同孢子壁加工工艺对灵芝孢子粉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对比了两种灵芝孢子粉的水分、灰分、膳食纤维、蛋白质、总三萜、总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主要指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去壁灵芝孢子粉在灰分、水溶性膳食纤维、蛋白质、总多糖、总三萜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是2.227%、8.810%、15.922%、12.129%、2.556%、6.744%,均高于破壁灵芝孢子粉,其中总多糖含量较破壁提高了近12倍。三萜的色谱图显示,去壁孢子粉中含有更丰富的萜类物质。对比两种孢子粉醇提相与水提相的抗氧化活性,去壁灵芝孢子粉醇提相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在2 mg/mL的浓度下,总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114和89.860%;在0.5 mg/mL的浓度下,其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9.714%,与同浓度下VC阳性对照组结果相当;在10 mg/mL浓度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301%。因此,去壁技术提高了灵芝孢子粉中关键物质含量,增强了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羽毛球运动员补充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对比运动员运动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在为期21 d的高强度运动时间内,定期给予运动员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实验组与对照组(未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的运动员)进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羽毛球运动员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后,比对照组NK细胞、CD4~+、CD8~+、CD4~+/CD8~+指标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运动员长期运动时定期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可防止免疫功能的降低,降低运动时被感染的概率,使得运动员身体健康,以更多精力投入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来源灵芝孢子粉的多糖分子量分布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孢子粉多糖,采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厂家的灵芝孢子粉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孢子粉样品的多糖含量和分子量分布均有较大差异,且多糖含量和相对分子量大小顺序明显不同,故多糖分子量分布也应作为孢子粉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了评价保健食品和辉胶囊的食用安全性。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 15193.1-2014),开展大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和辉胶囊进行毒理学研究,观察其有无毒性反应。结果表明,急性毒性实验中,雌、雄大鼠对和辉胶囊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5.0 g/kg·bw,和辉胶囊属无毒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三项结果均为阴性,和辉胶囊无遗传毒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中,和辉胶囊试验剂量在1.20 g/kg·bw~4.80 g/kg·bw范围内(最高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100倍),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病理学方面各项相关指标的检验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影响。说明和辉胶囊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的复合益生菌粉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及其食用安全性。该研究分别将低、中、高剂量(1.00、0.67、0.34 g/kg BW)以及溶剂对照组(蒸馏水)的复合益生菌粉每天经口灌胃给小鼠,连续30 d,观测脏器/体重比值、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等指标,以此评价复合益生菌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此外,采用大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进行食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抗体细胞生成(PFC)、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碳廓清吞噬指数等指标均有显著提升(P<0.05),中剂量组小鼠碳廓清吞噬指数也有显著提升(P<0.05),但低剂量组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此外,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三项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中,试验剂量在0.84~3.34 g/kg BW范围内,大鼠的生长发育良好,各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鼠李糖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粉能够增强小鼠免疫力且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芯之康牌红曲丹参胶囊的服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对本品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理实验(含Ames实验、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结果以20.0 g/kg·bw剂量给小鼠灌胃后,14 d动物无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实验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品在本实验范围内无急性毒性、无遗传毒性,产品安全,可以作为辅助降血脂类保健食品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鲁西地区主栽灵芝品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孢子粉及破壁孢子粉中元素及重金属含量,开展元素成分分析及重金属安全性评价。元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藏芝和香血芝子实体中大部分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赤芝、美芝和新大片子实体中元素含量,特别是Fe、Cu、Zn、Mn、Se、B、V、Co、Sr 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其中藏芝子实体中Fe元素含量达到234 mg/kg、Zn元素含量达到57.9 mg/kg、Se含量达到0.309 mg/kg,香血芝子实体样品Sr元素含量最高,达到3.60 mg/kg。赤芝粉和赤芝椴木粉元素营养质量高于美芝粉和新大片孢子粉元素营养质量,赤芝粉和赤芝椴木粉中硒含量分别是美芝粉中硒含量的3倍和2倍。重金属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灵芝子实体与4种孢子粉样品Pb、Hg 2种重金属含量远低于相关标准,安全性较高,藏芝及香血芝子实体、新大片孢子粉样品As元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破壁技术会造成孢子粉中As、Pb、Cd、Cr、Cu、Ni金属元素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孢子粉破壁过程中重金属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