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荧光微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活体大鼠肺表面微循环,并与普通光下观察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5%~2.0%的荧光素钠为一良好的肺微循环造影剂,肺微循环的荧光图象与普通光观察法比较,血管显影清晰,边界明确,能准确地测定微血管的真实口径变化,并判断肺血流的方向,区分肺微动、静脉;肺表面微动脉密度明显高于细静脉,以内径<60μm的微动脉最多见,肺微动脉多呈直角分出,直径50~55μm的微动脉内血流速度为0.258±0.021cm/s。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大鼠子宫壁及子宫系膜微循环的观察方法.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给予体积分数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30 mg/kg体质量)麻醉.常规消毒腹部,大鼠仰卧位固定,两侧下肢尽量外展.于腹部正中线外约0.5 cm处做一纵行长约1.5 ~2 cm的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拉出一侧子宫及其韧带,置于透明有机玻璃槽的微循环恒温箱中(水控温度37.5℃),固定摊平在箱内有机玻璃小台柱(直径约为20 mm,高度约15 mm)上,用37℃的林格氏液湿润子宫表面及其韧带,用冷光源为外射光,观察子宫壁及子宫系膜微循环,固定视野内观察微血管各参数值.随机选取15只大鼠尾静脉注射缩宫素2 IU,30 min后观察子宫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子宫系膜的微动脉管径约为8~ 15 μm,微静脉管径约为25 ~ 45 μm;大鼠子宫壁微动脉管径约为6~ 12 μm,微静脉管径约为15 ~ 30 μm.注射缩宫素后,子宫系膜和子宫壁的微动脉血管管径分别收缩了38.24%和25.14%,和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结论 大鼠子宫系膜的微血管解剖位置明显,分离操作方便,其微循环动静脉血管清晰,血流丰富,有利于进行动物及人类疾病的防治和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树酯铸型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4例成人肱二头肌微循环血管三维构筑,着重分析了其结构和功能单位特征.基本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横微动脉和其两则的横微静脉之间的微循环,长约900~1200μm.集合微循环单位,由许多基本单位构成.是以肌肉中央微动脉为中轴和其分支为分布范围的.肌内微动脉存在广泛的吻合,构成微动脉网络.肱二头肌毛细血管平均4.73±0.72μm,可区分为粗、中、细三类,分别占42.14%,38.93%,18.9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孕期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的女性其全身血液循环和视网膜循环的变化及血管活性激素情况。方法:从怀孕的头3个月到分娩后半年,前瞻性研究怀孕的45例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和6例健康女性,通过眼底照相测定视网膜血管直径。结果:糖尿病女性的平均动脉血压从怀孕前3个月的90.7±10.9m m H g(珔x±s)升高到最后3个月的102.4±16.4m m H g,同时伴视网膜小动脉的收缩,平均直径从95.5±11.3μm到92.2±12.9μm(P=0.007),非吸烟患者小动脉收缩更加明显,从96.6±11.1μm到92.3±13.0μm(P<0.001,n=38),但在吸烟患者却不存在此现象,后者的血管直…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管径变化除与本身的自律运动有关外,往往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标志.本研究采用自己研制的测管径闭路电视系统研究山莨菪碱(654)对微血管收缩的拮抗作用.30只叙利亚种金黄地鼠,雄性,体重70~120 g,经戎巴比妥钠30 mg/kg麻醉后,在恒温灌流维持下,测量频囊的微动脉.第一组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0.1%去甲肾上腺素(NA)0.2 ml后,>36μm的微动脉管径变化不大,P>0.5;而  相似文献   

6.
大鼠微血栓形成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计数循环内皮细胞(CEC),测定血浆内皮素(ET),内皮源性舒血管内子(EDRF)水平,对心内膜,主动脉,肠系膜微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成团,有微血栓形成,微血栓K值(22.95±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0.81);心,血管内膜缺损;CEC计数,血浆ET,EDRP水平分别为13.70±7.82(个/0.9μl),160.42±10.70(ng/L)和3.48±0.34(μmol/L),与对照组5.33±2.34(P<0.01),123.10±11.74(P<0.0001)和4.08±0.44(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微血栓形成不仅导致微循环障碍,还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可能是伴有微血栓形成的冠心病病人心肌梗塞发生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给狗注入灵杆菌内毒素(2mg/kg体重)后2~5 min,血浆组胺含量由对照值的1.16±0.28ng/ml,增高至11.42±5.2ng/ml,以后逐渐下降,至4h仍略高于对照值;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含量,分别由对照值的1.13±0.28ng/ml、1.05±0.32ng/ml,增高至7.33±1.86ng/ml、10.04±3.94ng/ml,至6h仍显著高于对照值。动脉血压在2~5min内降至对照值的24.16%,至6h仍为对照值的69.2%,血压呈时相性变化;在休克过程中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均降低,体循环总阻力增高;球结膜微循环在注入内毒素后1~2min即可见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血流缓慢,5min以后的6h内,微动脉明显收缩,而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仍扩张、淤血。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所得各种变化在内毒素性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注入内毒素后很快地促使组胺大量释放,引起微循环扩张、淤血,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动脉血压急剧降低,反射性地NA和Ad释放增多,使微动脉、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血压有所回升。但由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持续性扩张、淤血,因此血压和心输出量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是降低的,甚至导致动物死亡。  相似文献   

8.
固环止血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固环止血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局部滴肾上腺素复制微循环障碍模型 ,观察正常和微循环障碍时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结果 :固环止血胶囊 1.5 0g kg组在两种状态下微动脉、微静脉直径分别为 19.5 1± 3.90、39.0 2± 3.98和 12 .0 4± 3.2 5、30 .12± 3.98,毛细血管网点数分别为 5 .2 5± 0 .93和 3.73± 1.0 5 ,与生理盐水组 (12 .0 4± 2 .5 7,30 .14± 5 .2 3;4 .86± 2 .0 9,8.2 4± 5 .2 3;3.90± 0 .74 ,2 .2 0± 1.14 )比较p <0 .0 5 ,且血色红、血流快。结论 :固环止血胶囊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应用成人尸体50具,对脾动脉及各级分支以进行观察和测量。脾动脉平均长为144.00±14.3mm,起始部管径平均为8.07±2.19mm,以2~3个弯曲多见,有27例,占54.00±7.04%。脾动脉主要分支:胰背动脉,出现率为96.00±2.77%;胰大动脉,出现率为88.00±4.59%;胰尾动脉,出现率为100%,有1~3支,其中1支者占63.83±7.01%;脾动脉其它胰支,出现率100%,有1~5支,其中2支者57.78±7.36%;脾叶动脉2分支型44例,占88.00±4.59%,脾段动脉4~5支32例,占64.00±6.7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于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具有益气活血、祛瘀止血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清宫止血颗粒的药效学作用机理。方法:以健康雌性日本大耳白兔和KM小鼠为对象,观察用药后家兔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以及对小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的影响,并分别与止血敏、宫血宁胶囊和空白组作对照。结果:①清宫止血颗粒中、高剂量均能提高正常家兔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②清宫止血颗粒中、高剂量对肾上腺素引起收缩的小鼠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管径均有明显扩张作用,其中,对微动脉血管管径的扩张在给药后5 min、10 min、15min与空白组对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微静脉血管管径的扩张,中剂量在给药后5 min、10min、高剂量在给药后5 min、15 min与空白组对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有扩张微动脉血管管径的趋势。结论:清宫止血颗粒能明显提高正常家兔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凝血功能;能有效扩张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管径,改善微循环;从而部分阐明了清宫止血颗粒清宫止血颗粒能够缩短和减少药流后阴道流血的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和分析测量了139具尸体的小肠长度。成年男性54例,均长414.30±9.60厘米;成年女性47例,均长345.87±8.19厘米;男女两性小肠均长382.48±6.40厘米,且两性小肠长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性胎儿13例,均长218.46±8.76厘米;女性胎儿25例,均长211.60±7.31厘米;胎儿两性小肠均长213.95±5.68厘米,两性间无差异。求相关系数表明,r=0.039,小肠长度与身高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4.
在162例成年尸体上观察的结果如下:腹腔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Th_(12)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上1/3上部。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L_1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中1/3下部。肠系膜下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3下1/3者最多,平L_3中1/3者次之,平均在L_3下1/3上部。腹腔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0.1~0.5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0.41厘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5.0~7.0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6.36厘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距离,分别以在12.0~14.0厘米、10.0~13.0厘米和3.0~5.0厘米之间者最多,它们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03厘米、11.28厘米和4.21厘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家兔胰腺器官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存在小叶间和被膜下。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与其他器官所见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现有的实验室务件下以7-ACA为原料合成头孢吡肟中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方法: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具有一致性,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一些关键步骤(时间、温度、剂量)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结果:中间体收率为32.7%。结论:该方法使中间体的合成更易于控制,避免了一些繁杂的操作,并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聚集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血小板聚集活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在造成动粥模型前测定血小板对ADP的聚集性,分为高敏感性血小板组和低敏感性血小板组。结果表明,高敏感组的动粥斑块病变比低敏感组明显加重(P<0.05)。但是,两组脂质和脂蛋白变化,除胆固醇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