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心肌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方法序贯收集15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肌酶异常者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甲型肝炎心肌酶谱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型肝炎(P〈0.05);病毒性肝炎心肌酶谱异常以肌红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为主;肌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改变在甲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之间,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红蛋白降低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的改变在慢性肝炎轻度与重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载量的高低关系不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66.37%(77/116),超声心动图异常14.43%(14/97),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与肝炎类型及病毒载量无明显关系。仅2.58%的患者出现心脏症状。结论病毒性肝炎心肌酶谱异常以肌红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为主,心肌酶谱异常与病毒类型有一定关系,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与病毒载量无关。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与肝炎类型及病毒载量均无明显关系。肝炎病毒引起心肌损伤多为亚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84例慢性乙型肝炎与8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6例同期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分析研究,明确其是否合并糖尿病。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5.9%,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13.3%,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7.9%,慢性丙型肝炎组糖尿病的并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男女比例为2.2:1。三组中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在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水平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合并糖尿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变化、HCV RNA载量和HCV RNA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丙型肝炎组(55.6%)、丙型肝炎肝硬化组(76.5%)和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均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1a型、1b型、2a型和2b型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0.0%、64.8%、61.0%和62.7%,各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特征,探索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心内科同期住院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肌梗死(MI)患者37例,非MI患者65例,另选58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颈动脉超声图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冠心病非MI组[(0.99±0.18)mm],MI组[(0.99±0.22)mm]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0.78±0.11)mm],P〈0.05,颈总动脉最大流速冠心病非MI组[(71.34±19.76)cm/s],MI组[(78.92±20.61)cm/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7.38±14.35)cm/s],P〈0.05。冠心病非MI组斑块发生率为69.2%,MI组为62.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6.2%,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0.460~0.862,P均〈0.001)。结论:颈动脉超声不仅可间接评价冠心病患者,且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与血脂异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老年CTO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入选1989年6月至2005年12月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实验室生化检查及X线胸片、心脏超声等临床辅助检查,并行冠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检查。分组标准:≥60岁CTO患者作为老年组,同期〈60岁CTO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有一支以上的CTO病变者共1716例。其中老年组971例,对照组745例。本组老年CTO患者中女性患者占27.4%,而对照组为9.1%;老年CTO患者的吸烟(57.2%)和患高血压比例(61.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7%和48.5%),P〈0.05。老年组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的比例(46.3%)低于对照组(54.5%),P〈0.05;而老年组合并心律失常(10.4%)、心力衰竭(27.3%)、脑血管病史(6.4%)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18.7%和2.7%),P〈0.05。老年组的肾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人均CTO支数(1.44±0.35)高于对照组(1.39±0.98),P〈0.05。老年组合并多支病变的比例(83.9%)高于对照组(71.0%),P〈0.05。老年患者CTO特征中绝对性(93.9%)、刀切状(37.4%)、长度≥15mm(72.4%)、直径≤2.5mm(13.3%)及桥侧支CTO比例(23.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5%、24.4%、36.9%、9.3%和14.9%),P〈0.05。结论老年CTO病变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程度较非老年CTO患者高,且老年CTO病变复杂程度高、多支病变比例高,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了解三者在预测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将472例行CAG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为冠状动脉正常组(66例)、单支病变组(138例)、双支病变组(174例)和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9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照相、BaPwv及ABI检测,同时收集病史、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等指标,评价眼底动脉硬化程度、BaPwv及ABI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意义。结果眼底动脉无硬化的病例中有86%的患者冠状动脉正常;眼底动脉硬化在Ⅱ级以上的病例中有71%的患者冠脉病变在双支以上。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患者BaPwv较冠脉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BaPwv在单支病变组[(11.53±1.96)m/s]、双支病变组[(12.45±1.23)m/s]、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14.20±3.24)m/s]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眼底动脉硬化,BaPwv,ABI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发现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OR=11.82,95%CI(7.65~14.91),P〈0.01]及BaPwv〉14m/s[OR=10.02,95%CI(5.85~12.14),P〈0.01]是冠脉多支病变的强有力预测因子。结论眼底动脉硬化及BaPwv均可反应冠脉病变的支数;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及BaPwv〉14m/s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是冠脉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检查诊断胆囊癌的价值。方法 采用CEUS检查18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的胆囊癌和35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析其CEUS表现特征。结果 18例胆囊癌主要表现为局限性不规则病变11例,弥漫型不规则病变7例;胆囊壁厚度为(27.2±13.1) mm,显著厚于胆囊良性病变【(15.5±1.6)mm,P<0.01】;在增强初期,胆囊癌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在注射造影剂35s后转为低增强,发生病变处的胆囊壁完整性被破坏;胆囊壁呈不均匀性强化者为83.3%,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17.1%(P<0.01);本组病例经CEUS检查,术前诊断为胆囊癌17例(94.4%),准确判定良性病变33例(94.3%)。结论 CEUS检查能明确诊断胆囊癌,并与良性病变区别良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诊治的11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患者中发现合并胆囊结石50例(45.45%);伴胆囊结石患者出现恶心、腹胀、厌油和右上腹隐痛23例;发热、右上腹剧痛和胆囊区触痛9例;无症状18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年龄为51.6±13.5岁、Child-Pugh C级17例(34.0%)、病程9.4±5.0年、门静脉内径16.4±2.2mm,而无胆囊结石患者则分别为42.8±13.9岁、21.7%、7.2±4.0年和14.2±1.9mm;合并胆结石患者血浆白蛋白为28.1±1.5g/L、血小板6.1±2.5×109/L,而无胆囊结石患者分别为30.9±1.4g/L和8.9±2.2×109/L(P〈0.05);随访3.12±3.23年,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死亡率为18.0%,高于无胆囊结石组的6.7%(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较高,症状不典型,可加重肝细胞损害,对预后有不良影响,胆囊B超检查应列为常规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二维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二维灰阶超声检查10例、超声造影检查17例发现罗—阿氏窦(胆囊黏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腺体样增生的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术前诊断率分别为55.6%、94.4%;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6%、94.4%;P均〈0.05。结论胆囊造影更有助于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相关病因。方法收集240例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SDHVD分为对照组122例及SDHVD组118例,观察SDHVD组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分析其相关病因。结果 SDHVD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主动脉硬化、左室松弛性降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瓣膜病变部位以单纯主动脉瓣最多(54.2%),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33.1%);瓣膜功能障碍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检出率最高。结论老年患者SDHVD主要发生于主动脉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合并存在,是导致或加重老年人瓣膜退行性变的重要原因,年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是SDHV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内皮细胞在狼疮性肾炎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循环血内皮细胞(CECs),探讨其在肾脏血管病变的诊断和判断病情中的作用。方法:6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LN患者,其中30例伴血管病变患者,30例不伴血管病变患者。正常对照为3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方法计数CECs的数量,同时进行血清肌酐、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等临床项目检查。结果:不伴血管病变组LN患者CECs数目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血管病变组患者CECs数目显著高于不伴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伴血管病变组患者CECs与血清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513,P〈0.01)。在伴血管病变LN患者中,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患者CECs数量明显高于不伴有TMA患者(P〈0.01)。结论:CECs检测不仅能反映LN患者血管病变的存在,而且还能作为判断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首发脑梗死与血浆CRP、IL-6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脑梗死组患者114例,对照组70例。根据脑梗死病变大小,脑梗死组包括大血管病变组和微小血管病变组;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脑梗死组分为伴有颈动脉斑块组和不伴有颈动脉斑块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脑梗死组血浆CRP、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及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CRP明显高于微小血管病变组及无斑块组(P〈0.05);组间IL-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脑梗死与血浆CRP、IL-6水平升高有关;大血管病变及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血浆CRP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MRA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入院后72h内行颅脑MRA检查,比较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及64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脑血管狭窄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67.27%)、椎动脉(45.45%)较多,颅内血管狭窄以中、重度狭窄多见。糖尿病患者应用MRA检查有助于对脑血管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心脏左室容量计算法(改良Simpson法)评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方法选择肝豆状核变性患者54例和正常人60例,分别于空腹和脂餐试验后在胆囊长轴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排空率。结果在空腹状态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胆囊容积分别为(27.31±6.90)ml和(25.63±4.7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脂餐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容积为(10.31±4.61)ml,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3.41±2.78)ml,P〈0.05];餐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排空率为(54.85±12.1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3.48±7.60)%,P〈0.01]。结论采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胆囊容积具有简单易行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有助于临床上评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总结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诊断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6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62例,分别组建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6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经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56例,诊出率为87.6%;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患者有47例,诊出率为74.1%,两种检查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诊断中均发现心脏左房内径及主动脉根内径比例要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彩色多普勒及心电图检查诊断射血分数与E/A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检查中能够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率,指导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超声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患者160例,其中76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84例未合并糖尿病(非糖尿病组),对2组冠状动脉病变及颈动脉超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检测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记录糖尿病病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体质指数、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冠脉3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比例高,颈动脉内斑块增加(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严重,颈动脉斑块增加,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低HDL-C、收缩压、舒张压、高TG、糖尿病病程、年龄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老年血吸虫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 了解老年血吸虫肝病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状况, 探讨血吸虫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方法 280例 老年血吸虫肝病患者分为2组, 慢性肝纤维化组198例, 肝硬化组82例, 对胆囊B超检查结果及肝功能回顾性分析, 进行统 计学处理。结果 结果 280例老年血吸虫肝病患者中, 合并胆囊疾病者157例, 占56.1%。其中胆囊壁增厚为28.2% (79/280), 胆结石为13.6% (38/280), 胆囊炎为11.1% (31/280), 胆囊息肉为3.2% (9/280)。血吸虫肝病肝硬化组患者胆囊壁增厚、 胆囊 炎、 胆结石的发病率较纤维化组明显增高,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568, P<0.05)。结论 结论 老年血吸虫病患者合并胆 囊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 病程、 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STEMI患者206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82例,分析比较老年男性和女性STEMI患者临床基本资料,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伴发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与老年男性STEMI患者比较,老年女性STEMI患者总胆固醇[(4.41±0.89)mmol/L∶(4.80±1.0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8±0.26)mmol/L∶(1.26±0.36)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7±0.68)mmol/L∶(2.88±0.82)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合并糖尿病(25.0%∶39.8%)、高脂血症(36.3%∶52.4%)比例明显升高(P〈0.05~〈0.01),女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较低[(5.56±2.14)分∶(4.93±2.36)分,P〈0.05],三支病变比例明显降低(58.1%∶40.2%),单支病变(15.3%∶26.8%)和双支病变(26.6%∶32.9%)比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患者较多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而老年男性患者冠脉血管病变多为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血清抗-HBc阳性CHC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对62例单纯血清抗-HBc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常规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62例CHC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16例(25.81%);血清HBV DNA阳性较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P〈0.05);在62例CHC患者中,HCV RNA阳性41例(66.13%);41例HCV RNA阳性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3.22±1.35lgcopies/ml)显著低于21例HCV RNA阴性患者(4.53±2.06lgcopies/ml,P〈0.05)。结论单纯血清抗-HBc阳性CHC患者隐匿性HBV感染并不少见。隐匿性HBV感染的CHC患者肝脏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与之配对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比较,有高血压病史者分别占71.5%和45.3%(P〈0.05),有高血脂者分别占68.7%和42.2%(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的3支病变比例分别为35.0%和12.5%(P〈0.05),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68.3%和55.8%(P〈0.05),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15.0%和5.8%(P〈0.05)。两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比例较高,其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有别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3支病变比例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高,血管受累支数多,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