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博湖大蘑菇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杜双田  郜小娟  马璐 《食品科学》2009,30(5):100-103
本实验测定了博湖大蘑菇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营养进行评价,并与双孢蘑菇、香菇、草菇和平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博湖大蘑菇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3.0%,其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68.6、43.6、78.6、74.0、32.6 和65.3;借助模糊识别法得出博湖大蘑菇与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为0.89,高于双孢蘑菇、香菇及草菇。证实博湖大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桑黄发酵菌粉与桑黄子实体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优势脂肪酸均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缺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都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桑黄子实体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是发酵菌粉的3.91倍,为37.52 mg/g;但发酵菌粉中的粗多糖含量是子实体的22.48倍,为94.20 mg/ g。  相似文献   

3.
施渺筱  李祝  杨坤耀  龙菊 《中国酿造》2012,31(1):176-178
采用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色谱条件:标准分析柱4.6mm×60.0mm,反应柱温度:57℃,反应器温度:136℃,测定了黔产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柄及菌盖中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中含有16种氨基酸,而菌柄中只含有15种氨基酸,菌柄比菌盖缺少甲硫氨酸。鸡枞菌的菌盖氨基酸总量(28.17%)高于菌柄(20.15%),尤其菌盖中脯氨酸含量(1.70%)是菌柄(0.90%)1.9倍。由此可见,鸡枞菌子实体,尤其菌盖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是一种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羊肚菌菌柄的营养和应用价值,对2种羊肚菌菌柄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多糖、多酚、膳食纤维和部分维生素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羊肚菌全剪柄精品(pileus of Morchellaesculenta,PME)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菌柄中富含18种氨基酸,9种药效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量的 60%以上,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与苦味氨基酸含量比值大于2.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大于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值)高达70%,E/T值和 E/N值均高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梯棱羊肚菌4号和野生羊肚菌菌柄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9.19%和63.62%,均高于其对应PME中的含量,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亚油酸为主。羊肚菌菌柄富含矿物质元素,尤其是K、P、Ca、Mg、Zn、Fe,且Zn/Fe和Zn/Cu较为合理。与PME相比,羊肚菌菌柄中的多糖、多酚和烟酸含量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比例,其中,多糖含量保持在PME的50%以上,而羊肚菌菌柄的价格仅为PME的6%左右,可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羊肚菌多糖提取原料。综上,羊肚菌菌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鸽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鸽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以及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鸽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粗蛋白含量为67.8%,粗脂肪含量为38.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5.12%~65.22%之间,油酸含量特别高,占脂肪酸总量的39.93%,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高于一般动物性食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色谱条件:标准分析柱4.6 mm×60.0 mm,反应柱温度:57℃,反应器温度:136℃,测定了野生粗柄鸡枞菌子实体菌柄及菌盖中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粗柄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中含有16种氨基酸,而菌柄中只含有15种氨基酸,菌柄比菌盖缺少甲硫氨酸。粗柄鸡枞菌的菌盖氨基酸总量(29.361 2%)高于菌柄(21.1567%)。由此可见,粗柄鸡枞菌子实体,尤其菌盖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是一种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7.
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发酵菌粉进行了较全面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猴头菌发酵菌粉中总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7.63%和18.13%。菌粉中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还含有丰富的核苷类、酚类物质、多种矿质元素。粗多糖含量为11.2%,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菌粉中总酚含量为4.38 mg/g,总三萜含量为6.60 mg/g。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黑枸杞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生育酚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枸杞油含有10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9.9%,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53.70 g/100 g,α-亚麻酸含量为12.00 g/100 g。黑枸杞油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高于大多数植物油和新资源籽油。生育酚的含量为33.60 mg/100 g,高于一些橄榄油中生育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杨林 《肉类工业》1995,(1):47-47
蘑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品种较多。现有白蘑菇、棕色蘑菇、大肥菇等。用于加工原料栽培的主要是白色双孢蘑菇。蘑菇子实体是供食用的部分,菌盖呈白色,菌柄支撑在菌盖下面的中央,也呈白色。子实体幼小时为白色小圆球形;菌盖厚,半圆形;成熟期菌盖表面为纯白色密布绢丝状细纹;菌柄粗短,质地厚实,新鲜饱满。蘑菇采收后,易发生褐变和开伞,因此加工处理要迅速,加工流程愈快愈好。近年来,我国蘑菇罐头、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8 种野生牛肝菌为对象,研究子实体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吸收和积累特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云南省8 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菌柄、菌盖中Mg、Mn、Fe、Ni、Cu、Zn、Cr、As、Cd、Pb、Li、Ba 12 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从元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牛肝菌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水平。结果显示,标准品(GBW 10015)中12 种矿质元素回收率在88%~105%之间,检出限在0.036~9.456 μg/L之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8 种野生牛肝菌菌柄与菌盖中含有丰富的Fe、Mg、Mn、Zn和Cu元素;Zn、Mg、Cu、Cr和As元素在多数子实体内菌盖的含量高于菌柄,Li和Ba在多数牛肝菌样品中菌柄含量较高;有毒重金属元素Pb、As、Cd、Ni和Cr含量均高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的规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分析表明,野生牛肝菌中12 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同一元素在不同牛肝菌中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子实体菌柄与菌盖中含量差异显著,对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不同潮期香菇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同一产地不同潮期香菇、不同部位香菇营养成分的差异,包括水分、灰分、脂肪、粗蛋白、总糖、氨基酸组成、粗纤维、干物质和高分子多糖(HMWP)等。结果表明:经过统计学上的t检验分析,在α=0.05的水平下,所有四潮香菇的营养成分有差别。一潮香菇含水量、粗纤维最高,而干物质、总糖含量较低;二潮香菇粗灰分、干物质、高分子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必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蛋白质含量最低;三潮香菇总糖含量最高,HMWP最低;四潮香菇蛋白质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同一产地和品种香菇的不同部位-菇盖和菇柄的实验结果表明,菇盖有较高的粗蛋白绝干含量、灰分、干物质、和HMWP含量;而菇柄有较高的脂肪、水分、总糖和纤维含量。菇盖有较高的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点柄粘盖牛肝菌鲜味影响,分析经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后样品中非挥发性成分,用等鲜量值及电子舌味觉值评价其鲜味。结果表明:热风干燥菌管鲜味氨基酸(18.49?mg/g)和等鲜量值(113.18?g/100?g)、菌盖鲜味氨基酸(15.11?mg/g)、菌柄等鲜量值(27.66?g/100?g)均最高(P<0.05);真空干燥菌管、菌柄可溶性糖(26.35%、23.25%),菌柄鲜味氨基酸(10.04?mg/g),菌管、菌盖、菌柄鲜味核苷酸(3.63、3.06、2.84?mg/g),菌盖等鲜量值(39.51?g/100?g)均最高(P<0.05);真空冷冻干燥菌盖可溶性糖(30.29%),甜味、无味氨基酸总量(16.90、16.23?mg/g),菌柄甜味氨基酸总量(16.74?mg/g),菌管苦味氨基酸总量(27.66?mg/g)均最高(P<0.05);自然干燥菌盖鲜味味觉值(11.46)、苦味氨基酸总量(21.13?mg/g),菌柄苦味、无味氨基酸总量(37.48、17.44?mg/g)均最高(P<0.05)。故在点柄粘盖牛肝菌鲜味剂等深加工中,对菌管及菌柄热风干燥适宜,菌盖真空干燥适宜。?  相似文献   

13.
The fatty acids in Agaricus bisporus, Agaricus campestris, Boletus edulis, Coprinus comatus, Pleurotus ostreatus, Oudemansiella radicata and Armillaria mellea species were obtained by a Soxtec system extracted with chloroform/methanol (2:1) and derivation of their methyl ester forms. The fatty acid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mushrooms were studied using fruit body and stems. Fatty acid composition varied among species. The dominant fatty acid in fruit body and stem of all mushroom species was linoleic acid (18:2). Percentage of linoleic acid in species varied from 13% to 59%. Linoleic acid levels were higher in the stem of O. radicata than in the stems of other mushroom species. The other major fatty acids were, respectively, palmitic, oleic, stearic and arachidic acids. Linolenic acid levels were low in all species. Fatty acids analysis of the mushrooms showed that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an saturated fatty acids.  相似文献   

14.
以两种商业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与开伞成熟度)的香菇(Lentinus edodes)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15℃贮藏过程中开伞度、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水分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整个贮藏中,开伞成熟度香菇伞盖直径变化率、呼吸速率分别是未开伞成熟度香菇的1.5~2.5、1.2~1.8 倍;贮藏至第7 天时,水分含量仅为未开伞成熟度香菇的0.5 倍,抗坏血酸含量下降量比未开伞成熟度香菇高出21.8%;并且贮藏期间,未开伞成熟度香菇的SOD、POD 及CAT 活性始终高于开伞成熟度香菇(P < 0.05)。结果表明,与开伞成成熟度香菇相比,未开伞成熟度香菇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品质及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香菇、平菇酶解液成分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用菌饮品制备研究基础上,研究香菇、平菇酶解液中成分组成及其免疫功能。结果表明:原料中蛋白质、多糖、氨基酸在其酶解液中得率都在74%以上,其中多糖含量最高。在吞噬指数α、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免疫功能实验中,酶解液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强或增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酶解液具有食用菌多糖的免疫功能,初步说明以香菇、平菇酶解液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食用菌饮品可部分替代香菇、平菇的摄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食用蘑菇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市售14?种食用蘑菇为研究对象,以食用蘑菇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市售14?种食用蘑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对1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909%,可较好反映出市售14?种食用蘑菇的综合信息,综合分析得出Met、Lys、Val、Pro、His、Thr、Lys、Ile和Cys可以作为市售14?种食用蘑菇综合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出市售14?种食用蘑菇优劣顺序为:鸡腿菇>双孢菇>杏鲍菇>茶树菇>草菇>香菇>海鲜菇>大球盖菇>金针菇>榆黄菇>假大白菇>虎奶菇=长根菇>平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三大类:第I类包括鸡腿菇、双孢菇、杏鲍菇和茶树菇4?个品种,其综合评分较高;第II类包括草菇、香菇、海鲜菇、大球盖菇、金针菇、榆黄菇、假大白菇、虎奶菇、长根菇9?个品种,其综合评分居中;第III类包括平菇1?个品种,其综合评分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菌柄和菌盖中的游离氨基酸及5’-核苷酸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菌盖中呈鲜氨基酸及呈鲜核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菌柄。结合凝胶过滤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鲜味成分含量多的菌盖进行鲜味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共鉴定出3 条鲜味肽,分别为FKDLGEENFK(1 225.598 Da)、KMDDFAAFVEK(1 357.622 Da)和LVNEVTEFAK(1 148.608 Da)。通过滋味稀释分析实验,确定3 条肽的阈值分别为9.78、10.25 mmol/L和13.01 mmol/L。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杏鲍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菇和草菇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小麦面粉,通过空气炸锅膨化加工成5种菌菇脆片,对其感官品质、质构、色差、呈味游离氨基酸及还原性糖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菌菇脆片在品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5种菌菇脆片的还原糖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197~0.214g/100g和88.79~334.84mg/100g,且均以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杏鲍菇和香菇脆片的感官评分相对较高,口感酥脆,加工前后色差值发生了相对较小的变化,L*值分别为67.25±0.51和70.02±0.87,呈诱人的黄色,适合烘焙类产品加工。鸡腿菇、双孢菇和草菇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非酶褐变,L*值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