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澜 《水泥》2021,(3):42
燃煤在水泥窑炉中的燃烧产生有大量的NOx,排放烟气中NOx浓度可高达1?950 mg/m3。低氮燃烧、分级燃烧等过程减排技术,利用CO在高温条件下对NOx还原,可部分削减NOx,但过重的还原气氛对窑炉正常运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SNCR技术,利用氨基还原剂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还原NOx,效率可达60%;进一步增加还原剂用量、提高脱硝效率,则会增加氨逃逸,导致大气环境氨污染。SCR技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利用氨基还原剂脱硝,可以实现窑炉烟气NOx超低排放,基本避免氨逃逸。前述多项技术的耦合及各项技术优势的发挥,是水泥窑炉烟气脱硝的最佳技术路径组合。  相似文献   

2.
新型干法水泥窑取代立窑后,废气的氟化物排放浓度明显减少,但NOx排放浓度增大,NOx污染将成为水泥厂废气污染的突出问题,宜通过推广应用改善生料易烧性、优化窑系统操作参数及低NOx燃烧器等技术,减少水泥窑废气NOx排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废气的SO2排放浓度与原燃料硫含量及开停磨等因素有关,不宜简单地确定某新建水泥窑生产线脱硫效率来估算废气SO2排放浓度。另外,随着越来越广泛利用尾矿污泥等废弃物煅烧水泥熟料,水泥窑废气重金属污染也需引起重视,合理选用及控制废弃物的掺量。  相似文献   

3.
探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对NOx排放的影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试验,记录运行过程中危废投加量、氨水用量和NOx浓度等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时,危废处置量与NOx排放浓度不存在相关关系,但危废处置量与氨水用量存在极弱的正相关性,同时为实现高效脱硝,数据分析发现氨水的利用率跟分解炉内CO和O_2的含量有直接的关系,控制CO浓度在500~1 100ppm,O_2浓度在1.2%~1.8%,可最大效率提高氨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脱硝效率,保证窑尾排气筒NOx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SNCR比较经济的脱硝效率是在55%以下,如控制SNCR脱硝效率达到60%甚至更高的脱硝效率,SNCR运行投入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因此水泥企业烟气脱硝片面追求SNCR脱硝效率只会大幅增加脱硝成本和二次污染,选择基本措施(采用优化窑和分解炉的燃烧制度、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和低氮燃烧器等方法降低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量)+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才能保证在NOx的排放浓度减少最经济。源头消减才能更经济更好地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
赵龙 《中国水泥》2023,(4):51-54
分别从水泥窑脱硫设计方案、系统调试以及具体的电气控制运行参数等方面,详细介绍水泥窑脱硫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的应用,对于水泥企业实现二氧化硫(SO2)的超低排放目标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建礼  冯云 《水泥》2013,(1):10
根据我国水泥工业NOx的排放现状,结合相关NOx减排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重点以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法)为例,计算比较了该方法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应用后所减排的NOx数量,及因使用氨水而间接产生一定数量的NOx、新增加的大量CO2、SO2和水污染物。为有效降低NOx排放量,提出了水泥工业应从水泥工艺本身入手,通过优化组合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应用还原性煅烧技术来降低NOx排放量,同时也对完善流态化烧成技术和推广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来降低NOx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王永峰 《江西化工》2020,(2):192-194
水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NOx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NOx排放标准不断收严,作为主流的SNCR脱硝技术已渐渐显现其局限性。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某水泥行业企业脱硝工程为例,在原SNCR脱硝技术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采用饱和蒸汽低氨脱硝技术还原NOx。工程实例证明,该处理技术可实现NOx超低排放,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居火力发电、汽车尾气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是引起雾霾以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因之一。对其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是环保要求,更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化SNCR与SCR或其他深度脱硝技术的联合应用,获得稳定的脱硝温度窗口和脱硝负荷,减少NOx生成,提高脱硝效率,是未来水泥窑NOx超低排放改造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钢铁企业焦化和烧结两个重点工序中烟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和钢铁行业当前的环保政策。对焦化及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燃煤电厂烟气特点,提出可以综合电厂烟气治理模式和自身特点改进的技术路线。结合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脱硫脱硝装备对其环保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焦化和烧结工序的典型污染物硫、硝、尘现有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及末端处理技术,分析其优缺点。进而提出了3条可实现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即半干法脱硫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半干法/湿法耦合臭氧氧化脱硝、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应用实践及应用效果。并基于全过程耦合技术,分别在焦化和烧结工序中提出了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及应用,即焦炉低氮燃烧技术耦合末端活性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烧结烟气循环技术耦合末端活性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最后结合几种技术路线的应用实践,对未来钢铁产业的烧结及焦化工序超低排放技术的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保形势日趋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当前的重要课题。GB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新建水泥企业的NOx(NO2@10%O2) 排放限值为400mg/Nm3,重点地区排放限值为320mg/Nm3。对国内各种类型水泥生产线的检测结果表明,2 000~5 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排放的NOx浓度一般大于850mg/Nm3。目前,我国接近60%水泥熟料生产线完成脱硝改造,但主要是以SNCR改造为主,脱硝成本较高,一般在3~5元/t熟料。为了降低脱硝成本,有必要采用工艺优化、分级燃烧等前置脱硝技术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