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朴英玉  申惠兰  金仙玉 《山东医药》2007,47(19):160-160
近年来我国成分输血发展较快,成分输血已为绝大部分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临床医师所理解并接受。为了进一步推广成分输血,使其更好的服务临床,我们对本区2000~2004年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血后丙型肝炎32例临床分析和振坤杨存葆索智敏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已成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约80%~90%输血后肝炎由HCV引起。由于丙型肝炎易慢性化,易癌变,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本院1990年10月~1996年...  相似文献   

3.
1900年人类ABO血型系统被发现,开启了安全输血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期,临床输血由全血输注过渡到成分输血,成为输血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和现代输血的重要标志。一个多世纪以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院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临床输血治疗已成为针对血细胞成分丢失病种的常规治疗手段。临床输血科不仅担任贮血、供血、配血等技术实施,还须进行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了解临床输血及血液成分的使用现状。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7年临床输血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临床用血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成分输血比例近几年来几乎为100%,外科手术平均每例用血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种血液成分使用构成比中,全血占2%,红细胞占24%,血浆占52%,血小板占9%,冷沉淀占13%。结论:临床输血日趋规范,但在成分输血中,要降低血浆应用比例,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合理、科学用血。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输血安全提出了三大战略,即挑选安全的献血者、临床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严格筛查血液。其中,严格筛查血液是排除病毒阳性血液、避免携带病毒的血液应用于临床而使受血者感染、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对输血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病毒,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合理用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与2009年成分输血的资料,比较临床成分输血比率及输血适应证符合率。结果 2005年和2009年临床输血适应证符合率分别为81.2%和97.1%。成分输血比率分别为77.4%和100%。结论加强成分输血,杜绝不合理输血现象可有效提高输血适应证符合率,提高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教研室石淑仙,林建国输血后肝炎(PTH)是输血常见并发症。在献血员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筛除之后,发现PTH中90%与丙肝病毒(HCV)感染有关。国内外文献报道HCV是PTH最常见的病源[1]。1...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使输血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综合利用节约血源等优点。然而,部分临床医师对输血的认识滞后于输血医学的发展,往往以输全血来满足患者某一种血液成分的需求,致使临床不良反应和血液资源的浪费。为提高广大临床医师的认识,促进成分血的临床应用,本文将成分输血的有关内容作一简述,以便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患者在接受输血的同时也面临风险。因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输血的血清学检查只做甲型、乙型肝炎和梅毒。80年代开始检查丙型肝炎(HCV)。90年代才对供血者检测艾滋病。经输血还能传播什么疾病,到目前还是未知数。献血法颁布以前,部分地区无序采血,造成艾滋病传播。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使输血有法可依,这是防范输血风险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成分输血138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成分输血的效果以及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38例患者进行成分输血后,对患者病情控制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成分输血在临床中应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了解临床输血现状,以便探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对十堰市太和医院2001~2006年临床输血总量、全血和成分用血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全血用量逐年明显减少,血小板、冷沉淀用量逐步增加,白细胞输注趋于淘汰,人均用血量无明显变化,血浆用量逐年增加,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结论:临床成分输血比例呈逐年上升,临床输血日趋规范,但仍有一些不合理现象,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相似文献   

13.
洛阳市2002-2006年成分输血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市2002-2006年临床成分用血情况。方法:对洛阳市中心血站2002~2006年临床各种血液成分及全血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我市全血的临床供应量逐年减少,成分血(红细胞类、机采血小板、机采粒细胞和血浆)的用量增长幅度较大,每年临床成分输血应用量占全年用血总量(全血加成分血)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去白红细胞和血浆的使用量占成分输血总量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近年来洛阳市临床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血站拓宽了成分输血的种类,满足了临床输血的需求,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输血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反之则危害生命。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2个要素:①血液和血液制品是安全的,成本合理,数量上满足临床需要;②临床合理应用血液和血制品。从2000年10月1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施以来,我院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5.
采供血机构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单位,工作性质特殊、工作难度大,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无偿献血工作,只有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深入持久地进行.在1997年以前,我市的输血工作不容乐观,成分输血推广困难,无偿献血工作难于开展.因此,我们意识到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努力转变服务观念,才能促进输血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输血观念不断更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区(以下简称巴州)成分输血比例也日益增长,由2000年成分输血率7.2%提高到2005年成分输血率80%.在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输血反应和输血后疾病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医学和自然学科的发展,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新兴的学科。输血科的职能与工作范围同样也得到了延伸与扩展,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血库”概念,已从医院独立的医技科室逐步转化为参与全院血液管理、输血技术实施及血液治疗为一体的技术管理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8.
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现代医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临床输血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输血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输血的风险和负作用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发,我国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成分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普遍认可,医院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方面仍然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观念陈旧、重视不够、不合理用血和过度用血等情况〔1〕。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地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临床用血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各级用血机构专业人员对输血法律法规、成分血使用  相似文献   

20.
自体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8-09-08收稿1自身输血的概念自身输血即将自己的血预先储备,以后在需要输血的各种手术中进行自身回输。2临床意义自身输血在国外已开展了许多年,许多国家普遍认识到HIV感染的危险,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与输血相关的疾病的了解也在增加,医生和病员都知道了输血可能带来的危险或威胁,它除了可能引起溶血反应、白细胞抗体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抑制、癌症复发等副作用外,还可能传播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及疟疾、梅毒、黑热病等。目前输同种血液给受血者带来的最大危险,在国外是艾滋病,在国内则是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