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瑞士EMSDolorClast冲击波治疗仪对27例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进行治疗,冲击能量3.0~4.0bar(0.35~0.55mJ/mm2),冲击频率6Hz,冲击4000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4次,每次间隔7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l2~l8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7例中20例有明显骨痂生成并最终愈合,另7例无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l8.4周,l2个月后有效率74.1%,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仅发现有局部皮肤水肿。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仪治疗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碎石机治疗14例骨不愈合和5例骨延迟愈合患者,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频率和冲击次数;骨折端不稳定者治疗后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6~8周,术后6、12周及以后每4周复查X光线片。[结果]所有患者获6~26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19例患者12例第一次冲击波治疗后获得骨性愈合,4例再行第二次体外冲击波治疗,最终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6周~6个月),体外冲击波治疗总有效率84.2%。[结论]体外震波治疗骨不愈合和骨延迟愈合,方法简单,创伤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机门诊治疗23例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患者,冲击电压为7.0-12.0kV,冲击能量0.056—0,250mJ/mm^2,冲击1000-3600次,焦点压力10.2—37.2MPa。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12次,每次间隔3—7d。结果 治疗后患者随访12—20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3例中,5例无效,18例有较明显骨痂生长并最终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80周,平均16周。12个月后有效率78.1%。结论 冲击波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肢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其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方法简单、有效、经济、安全,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就应用冲击波与手术治疗骨不连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冲击波组:采用水囊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机(中美合资生产)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机在X线准确定位下,尽可能地在治疗部位集中所有的能量.冲击次数和工作电压根据骨折延迟、骨不连的治疗次数和愈合部位进行适当调整.能量0.25~0.5mJ/mm ,冲击量600~2000次,工作电压l0~18kV,治疗3~4次,治疗间隔5—7天.首次治疗后4月每月复查X光片.手术组:按照患者骨不连部位的X线表现和软组织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结果:35例手术组患者,32例一次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4个月,2例患者在手术后加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后才愈合,另外一例患者进行了二次手术后方才愈合.41例冲击波组患者,37例一次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9+3.6个月,有2例患者因疼痛放弃治疗导致没有愈合,还有2例患者进行了第二次体外冲击波治疗之后,骨不连的症状才得以愈合.结论:体外冲击波具有疗效确切、非侵入性、简便、经济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在这近十年兴起的治疗方法,对于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慢性损伤性软组织疾患治疗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nonunio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骨折后约有5%~10%的患者会发生骨不连,治疗上较为困难,植骨及局部内固定为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无法愈合。基于骨组织和结石均为高声阻抗介质,受到冲击波成功碎石作用的启发,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冲击波对骨组织的影响,发现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1988年Ogden[1]在德国波鸿首次将ESW成功应用于骨不连的治疗,从而开始了ESW临床治疗骨不连的历史。一、ESW治疗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临床应用概况体外冲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治疗效果,为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寻找一条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冲击波骨肌系统治疗仪治疗21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患者,以后每1。2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痂生长情况综合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6~18个月,18例骨痂生长明显,最终骨折愈合,3例至随访结束,无明显骨痂形成。所有治疗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的症状及内固定断裂的情况。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效果显著,微创、安全、经济,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延迟愈合及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四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3次/d,6次为一疗程,两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治疗,观察治疗后骨折断端愈合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9例得到随访,第一疗程后,49例中37例骨折愈合良好,第二疗程后2例骨折得到愈合,共计39例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治愈率约为79.59%.未治愈10例患者中1例出现局部血肿,治疗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同时具有微创,经济,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股骨8例,胫骨6例,尺骨2例,肱骨2例,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所产生的高能震波进行治疗,一周1疗程,共2~3疗程。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个月。每月摄片复查。其中15例2个月时有明显骨痂生长,6个月时已完全愈合。1例术后6个月骨部分愈合,后患者放弃治疗。2例未愈合,行切开植骨术。愈合率83.3%,有效率88.9%。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可以做为治疗长骨骨不连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志国  李存佳  刘涛  姜晋生  肖俊 《海南医学》2014,(15):2291-229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海桐皮汤熏洗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采用ESW对56例确诊的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海桐皮汤加减方行患肢熏洗,每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端骨痂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48例有较明显的骨痂生长,最终愈合,4例骨痂生长缓慢,4例无效。骨折延迟愈合治疗后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8个月,总有效率为85.7%。无骨折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及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熏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可促进骨痂生长,无明显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治疗有效、方便、安全及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冲击波治疗假关节的疗效观察(附4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凌峰 《海南医学》2001,12(6):33-33
目的 观察冲击波治疗假关节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 HB-ESWL-V碎石机对 42例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进行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 16周 ,2 2例骨不连中 16例愈合 ,另 6例均为有内固定物 ,其中 5例有明显骨痂生成。 2 0例骨折延迟愈合 ,15例愈合 ,5例有明显骨痂生成 ;16周后 ,3例骨折均愈合。结论 骨不连治疗后 16周治愈率 72 .7% (16/2 2 ) ,有效率 95 .4% (2 1/2 2 ) ;骨折延迟愈合治疗后 12周治愈率 75 .0 % (15 /2 0 ) ,治疗后 16周治愈率 90 % (18/2 0 )。显示冲击波治疗假关节是一种有效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在临床骨科领域中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之一,体外冲击波已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有力武器,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副作用少的优点。因聚焦式冲击波和发散式冲击波作用强度和深度的不同,临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多推荐聚焦式冲击波,我们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该疾病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机理和疗效.方法 对21例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史患者(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6例,钢板内固定8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4例,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4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9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2~3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经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后21例中16例获得骨折愈合,治疗3个月无明显骨痂生长5例,再行第三次体外冲击波治疗,2例获得骨折愈合,最终成功18例,治愈率为85.7%.2例患者出现局部表浅皮肤破损,治疗中未观察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无需住院、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促进骨不连愈合有较好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谷康泰灵治疗胫腓骨骨折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谷康泰灵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0例新鲜胫腓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开始静点谷康泰灵 1 0ml,每日 1次 ,对照组不用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术后平均随访 1 0个月 ( 3~ 2 4个月 )。结果治疗组 2 5例骨折平均愈合天数(临床愈合 ) 45天 ,与对照组 62天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延迟愈合 3例 ,无骨不连发生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8% ) ;对照组延迟愈合 5例 ,骨不连 2例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2 8% ) ,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X2 检验 ,P <0 .0 5 )。结论谷康泰灵可加速骨折愈合 ,降低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长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骨不连33例,延迟愈合28例,骨不连5例,取自身红骨髓,在C型臂监视下微创注入骨折端及周围。结果:33例均荻随诊,随诊时间6—24个月骨折延期愈合28例均骨折愈合,5例骨不连中4例骨折愈合。结论:自身骨髓移植治疗长骨骨折延期愈合及骨不连,其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愈合快,经济负担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四肢骨干骨折骨不连,尤其合并慢性感染性骨折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23例四肢长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临床随访,22例骨折骨不连,均在3~12个月愈合,1例慢性感染12个月骨折骨不连愈合。带锁髓内钉治疗骨不连,是提高长骨干骨折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间隙小于10 mm)患者治疗情况,其中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组(观察组)46例,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结束后第1、3、6、9、12个月分别摄 X 线片检查观察骨折局部情况,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的随诊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对于较小间隙(10 mm 以下)的骨不连患者效果明显,为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找到了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点穿刺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11例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病人骨折断端穿刺注射自体红骨髓后观察疗效并随访。结果:9例达到骨性愈合,2例未愈合。结论:自体红骨髓移植对于骨干骨折、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股骨、胫腓骨的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厦畸形愈合。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1年1月。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以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股骨厦胫腓骨骨折合并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与畸形愈合患者共27倒。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于25周~52周获得骨性愈合。其中延迟愈合17例,骨不愈合4例,畸形愈合6例。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与畸形愈合的有效措施,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可加压、便于早期活动,对于畸形愈舍在外固定基础上同时施行有效内固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20例,均为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体外冲击波仪,运用其产生的高能冲击波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4个月,其中15例完全骨折愈合,4例发现大量骨痂生成,1例无明显骨痂生长(枪伤)。总有效率为95%。并发症:体外冲击波治疗后2例出现皮下出血及青紫,1例出现患肢的肿胀,后自然消退,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冲击波治疗骨不连是一种新的尝试,其不用开刀,无感染风险,患者痛苦小,相对费用也较低,是安全有效的非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四肢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2例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结果:9例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个月(4~7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率为75%(9/12)。结论: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