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做过的3200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其过程、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找出其质量相关因素,并总结出与之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32000份尿检样本,其中396份存在较大误差,占总标本数的1.24%。396例误差标本中误差最多的是标本的检验264例,占66.67%,其次为标本的采集96例,占24.24%;在标本运送过程中出现误差为30例,占7.58%;另外标本申请单中出现误差6例,占1.52%。结论临床尿常规检验中检验的申请、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标本的检验过程中存在着较多影响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认真填写申请单和容器标志,做好患者准备,正确的采集和运送,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助于降低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份尿常规检验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200份尿常规检验样本的误差发生率。结果 200份误差样本中有140份标本检验出现误差(占70.00%),45份标本采集出现误差(占22.50%),14例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出现误差(占7.00%),1份标本申请单中出现误差(占0.5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标本检验和采集以及运送等过程加以管理,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误差率,提高样本检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00例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标本进行观察,记录标本采集数据,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组种1200份标本中有188属于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5.67%,1012份属于合格标本,合格率为84.33%,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无误,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检验人员的学习、培训,可有助于降低尿常规检查的误差,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精准性,更好服务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医院检验科2010年4月-2013年8月出现的误差血液标本150份进行研究,由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标本误差分析小组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差原因主要有标本送检因素68份(45.3%)、采集因素42份(28.0%)、患者因素25份(16.7%)以及检验因素15份(10.0%)。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标本送检因素、采集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检验因素,要避免血液标本误差的出现各方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配合,加强采集前的宣教工作,采集中坚持规范操作,及时送检,减少引发误差因素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找到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为减少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提供基础和保障,确保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发生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73例血液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对标本误差产生原因的研究来提出和找到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这样的方法以最大的限度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结果:发生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主要有:血液样本采集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献血者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于献血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和献血者献血前的运动及饮食状况不同;标本送检原因,主要是由于标本的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运送的过程中发生振动;标本检验原因,主要是由于标本处理不当和送检不及时。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发生标本误差的原因除了献血者自身的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血站工作人员样本采集不当、标本送检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等。因此,应该规范血液检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加强送检工作,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血站血液检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以及解决方式,为减少临床上的误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00例,采取其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的误差进行统计,对误差进行分析,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5000例血液样本中,有500份出现误差,误差率为10%,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误差的原因分为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以及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其最主要原因为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即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所占比例为78.0%,与患者自身原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的监测中,加强对患者的血常规相应知识宣教,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有利于监测的准确性、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血液检验科存在误差的96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剖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主要在患者自身状态、标本采集、标本检测、标本送检等过程中产生误差,针对上述原因依次提出了在采集前、采集中、送检过程中、检验过程中进行误差预防的策略。结论血液的准确检测对于临床诊治意义重大,血液检测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重视血液检测的各个环节,规范各种操作,才能有效降低血液检测的误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合理对策,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不合格的粪便标本112份与不合格的尿液标本132份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粪尿常规检验标本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不合格粪便标占6.88%;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占5.01%。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标本量不足145份,占59.42%,其次是标本污染占20.08%;其不合格原因排列顺位依次是标本量不足、标本污染、标识错误、容器错误与超时送检。结论采集粪尿常规检验标本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特别是标本的量、容器及采集方法等,采集后应严格查对,确保粪尿常规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降低检验误差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380份为研究对象,对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4大类:患者自身的原因、样本采集出现差错、样本送检出错、样本检验过程不合理。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很多,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步骤规范各项工作,减少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共采集血液标本32 567份,观察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时间、标本量及送检时间等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35 267份样本发生检测误差67份(0.19%),其中由于采集部位、体位引起检测误差13例(19.40%),血液标本量导致检测误差23例(34.33%),标本放置时间导致检测误差22例(32.84%),患者心理因素导致检测误差9例(13.43%)。结论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提高医院血液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1000例行尿常规检验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00例行尿常规检验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1000例行尿常规检验患者经复检后发现,有10例行尿常规检验患者存在较大误差,其中影响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采集的比例为20.00%,标本保存的比例为10.00%,标本送检的比例为10.00%,药物因素的比例为20.00%,实验室影响的比例为40.00%。结论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可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能增加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临床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以规范尿常规检查。方法 300份尿液检验样本,所有样本取自患者晨起后第1次尿液。检验尿液样本纯度及相关信息,分析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份尿液样本中,检验出不合格样本52份, 20份为采集前饮食不当, 10份为样本污染, 5份为样本送检时间过长, 15份为采集时间不当, 2份为仪器故障。对合格的248份样本进行检查,结果阳性样本197份,阴性样本51份,病理检查为阳性样本194份,阴性样本54份。其中,漏诊2例,误诊5例。结论 尿常规检验结果受样本采集时间、标本量、样本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检测前要对样本进行合理采集和严格检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保证送检样本的质量和操作人员的水平,进而确保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发挥临床医学检验科在疾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几点原因,以确保血液检验的质量.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上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血液检验科出现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展开回顾性分析,以找出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结果:50份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患者自身原因的有15例,占30%.②标本采集原因的有20例,占40%.③标本送检原因的有8例,占16%.④标本检验原因的有7例,占14%.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会影响到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原因比较多,因此必须要规范各项血液检验的工作,加强送检工作,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送检的700份尿液样本,并将其纳入此研究中,700份尿液样本中100份存在误差,随后对其进行复检,对检验结果予以分析。结果经过归纳以及整理可知,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尿液检验的主要因素为实验室因素,随后为临床用药、标本采集、尿液采集以及样本保存。其比例分别为40%、25%、15%、10%以及10%。结论加强对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分析,提升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所产生的误差的原因,以此降低血液的检验出现的误差错误,确保血液检验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血液检验科出现的100份血液检验标称出现的误差,以此展开回顾性的分析,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对应的提出解决的办法,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可靠性。结果 100分血液检验标本出现的误差原因有以下几点:患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共有30例,占总数的比例30%;因为标本采集的原因而出现误差的有40例,占总数的比例40%;因为标本送检原因出现误差的有16例,占总数的比例16%;因标本本身的检验原因的有14例,占总数比例的14%。结论在血液的检验过程之中,能够影响到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必须要更加认真的对待血液检验的工作,保证送检样本的工作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检验标本采集不当导致结果误差的原因,以提高门诊检验标本的准确率。方法我院2010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门诊共检验血液标本2700份,对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700份血液标本采集中,共出现结果误差62份,导致血液标本采集结果误差的原因如下: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标本检验因素等。结论在门诊检验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并加强送检、检验等工作,以保障医院门诊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孙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12-313
全面质量管理和临床医学科研的日益深入与拓展,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检验标本的误差因素控制尤其重要。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分析前质量控质的重要因素,检验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化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本文从实验室内外的不同影响因素,对影响实验室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质量的标本误差及解决办法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探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出现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办法解决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方法以我院2013年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26例患者,这些患者都在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通过对研究数据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出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出现的原因。结果在所研究的126例实验对象中,有114例是因为在样本采集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从而引起了分析前误差,比例为总数的90.48%。其具体表现为:有72例患者是因为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其比重为57.14%;还有27例患者是因为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情况,这种因素的比例占总数的21.43%;在样本采集完毕之后,还有15例患者由于意外因素产生了分析前误差,占11.9%。除此之外,还有12例患者是由于试剂或设备因素产生的分析前误差,占9.52%。结论我们必须重视样本采集的整个过程,加强对其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产生,保证临床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房翠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03-504
目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920份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溶血4 48.37%,乳糜血占27.71,标本量少占5.43%,样本污染占11.74%,凝血占5.10%,其他原因占1.63%。其中,血常规标本占65.43%;凝血常规标本占16.30%;尿常规标本占10.54%;大便常规标本占7.72%。结论只有在临床规范操作、技术熟练、耐心细致,才能采集到合格的标本,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情况.方法 248份微生物样本,对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8份检验报告中有32份检验结果存在误差,检验报告错误率为12.90%.调查统计32份存在误差的检验报告的采集、标本留存、送检和检验操作步骤记录,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可划分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