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国内外预检分诊护士分诊能力评价工具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预检分诊护士分诊能力评价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依据范围综述框架,对相关研究进行范围审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文献资料。结果 共检索相关文献2766篇,纳入11篇文献,汇总出10个预检分诊护士能力评价工具,评估内容涵盖知识、技能、沟通、团队合作等多项指标。结论 我国预检分诊护士能力评价工具多为近年研制,部分评价工具结局指标尚待明确,应用效果有待验证。未来应对相关评价工具进一步验证与完善,以期为预检分诊护士分诊能力的评估、评价提供依据,以促进护理领域预检分诊培训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2.
蒋红 《护理研究》2013,27(2):167-168
[目的]构建神经科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体系,为开展神经科专科护士选拔、培训和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方法]在检索文献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两轮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神经科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体系。[结果]该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知识、能力、态度和个性动机。4个一级指标下又包含22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值。[结论]胜任力评价体系使神经科专科护士的评价标准化,并体现实用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现状,为开发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及开展护理交接班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6日,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相关文献。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包含8种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评价方式为护士自评、第三方评价和患者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士交接班情况、护士满意度、护士认知负荷、护士电子交接过渡的感知和准备度、患者满意度和患者参与床旁交接的感受。结论: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研究逐渐深入,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应开发或引进相关的评价工具,以促进我国护理交接班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用于评估卒中后疲劳的工具,总结并分析其开发过程、特点及应用情况,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筛查卒中后疲劳的适宜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13日。提取卒中后疲劳评估工具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规范化报告。结果纳入4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36篇关于评估工具的开发与验证,12篇关于评估工具的本土化及应用,共涉及20个卒中后疲劳评估工具。结论 建议使用多维度疲劳评估工具评估卒中后疲劳,未来应进一步验证现有卒中后疲劳评估工具的信效度,完善评估工具,并继续引入或研制本土化、全面、有效的卒中后疲劳特异性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国内外疼痛资源护士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为构建本土疼痛资源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疼痛资源护士相关文献,以岗位胜任力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9篇,提取出专业能力、知识与经验、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及个人特质5个主题及26项次级类目.结论...  相似文献   

6.
从胜任力概念、护理胜任力概念、专科护士概念等方面对国内外专科护士胜任力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胜任力评价体系,来测评临床专科护士的胜任力水平,从而提高专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我国在专科护士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培养和管理专科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与专科护士有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对其文献数量、年度变化、文献类别、研究对象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718篇,最早一篇为1992年综述类文献,而后文献数量逐年递增,文献以经验总结和综述类为主,ICU、手术室、急诊、糖尿病、肿瘤领域专科护士为研究热点.结论 我国关于专科护士的探索已在全国开展,但在定位、培训、认证、岗位管理等方面均缺少统一标准,亟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理人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国急诊专科医师培养目标、对象、过程、内容与考核评估的特点,为我国急诊专科医师培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Proquest和MDConsoult等数据库以及各国急诊医学相关网站,纳入美英加澳四国急诊专科医师教育和培养方面的指南、文件等文献,而后按照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级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协会指南和文件12篇,综述2篇,研究性文献26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英加澳四国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准入管理制度健全,尤其是以胜任力为核心,设计培训内容、课程以及考核评估体系,提高了急诊专科医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结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急诊专科医师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尚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规范急诊专科医师培养,完善急诊专科医师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准入管理和相关考评制度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急诊专科医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整合国内外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IPOST工具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 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与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系统评价、综述和横断面研究。由3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独立评价,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归纳。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6月15日。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从风险管理、针刺伤防护、呼吸道暴露防护、抗肿瘤药物防护、妊娠期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6个维度生成24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旨在加强对职业暴露的监督与管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居家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冰山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拟定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居家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在德尔菲法指导下,研究组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全国11个省份的20位专家进行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5,形成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居家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知识和技术、综合能力、个人特质)、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47个,第2轮函询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9、0.357、0.239(P<0.01)。结论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居家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该指标体系可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居家护理胜任力的考核、评价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护理领域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的护理能岗匹配指标结构的相关文献,了解指标结构构建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岗位胜任力体系构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改进今后指标结构的构建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数据库,电子检索2007年1月-2016年3月发表于期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文献。检索后获得文献通过导入Note Express3.1软件,统计出文题、发表年份、评价对象、体系框架、体系构建方法、评价指标等级、权重赋权。结果共检索出314篇文献,近9年的相关文献总体数量呈递增趋势;评价对象分为专科护士、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护理带教老师、护生、社区护士、新护士,文献量分别为33,157,41,28,29,6,20篇;构建方法呈现多样化,仅20篇文献同时采用德尔菲和层次分析法;指标内容主要涉及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3个层面,一级指标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二级指标差异较大。结论我国护理领域岗位胜任力护理能岗匹配指标构建方法呈现多元化,但较为松散,缺乏系统性。评价指标要素不完整规范。多数研究仅涉及知识、技能维度,权重赋权方法较为单一,多采用经验判断和定性描述,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和计量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方法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建立专家共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及文献数据库,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通过专家会议法总结出最佳证据。结果 纳入文献8篇,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从评估、呼吸道开放、通气护理、呼吸道清理、并发症的预防等5个维度总结出23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的最佳证据,供烧伤专科护士参考,有利于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达芬奇机器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我国达芬奇机器人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借鉴。方法于2022年8—9月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框架, 采用国内外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法拟定指标体系初稿。应用德尔菲法对22名相关领域的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 对条目进行筛选与修改,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形成最终的基于洋葱模型的达芬奇机器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 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第1轮90.91%(20/22), 第2轮100.00%(20/20),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0.873, 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1、0.324(P<0.01)。最终形成的达芬奇机器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的达芬奇机器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完善, 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高, 可为我国达芬奇机器人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领域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多省市相继开展了各个护理专科领域的培训工作。近些年,在老龄化社会的国情下,老年专科护理研究与培训工作逐渐兴起,其中老年护理胜任力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专科护士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老年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护理的发展和老年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提供参考。1护士胜任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牛雨田  柏晓玲  楼婷  韦清  李慧 《护理学报》2021,28(20):44-48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心理痛苦筛查工具,为国内心理痛苦的筛查提供可借鉴的工具。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共8个中英文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筛查工具的具体信息(工具名称、开发国家/机构、开发年份、评估对象、评估时间范围、评分方式、维度数、条目数、维度名称及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 纳入4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研究目的为工具开发的有13篇,研究目的为工具验证的有33篇,共涉及13个心理痛苦筛查工具,有7个工具的评估内容均包括焦虑、抑郁维度。结论 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匮乏,医护人员需结合我国国情和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引入或制定合适的心理痛苦筛查工具,以推动我国心理痛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岗位胜任力相关概念、岗位胜任力模型特征、岗位胜任力在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明确岗位胜任力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发展过程和意义,了解国内外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专科护士培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胜任力理论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评价方案的制定。方法根据ICU专科护士所需具备的胜任力要求和学员的培训要求,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讨论等,制定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评价方案。结果设计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评价方案,均以时间为横轴,各项评价指标为纵轴进行评定。其中专科护士学员学习质量评价表包含3个维度,12个二级评价指标,83个评价条目。结论参与构建基于胜任力理论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评价方案的专家积极性高、代表性强、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好;该培训质量评价方案可作为评价ICU转科护士培训质量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方法2016年12月,在查阅文献、借鉴整合美国Hamric高级实践护士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咨询,并最终形成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结果确立了包括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专科护理实践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组织管理及合作协调能力等6个维度,包括专业道德和伦理、自主学习能力等16个条目的要素体系。专家权威系数为0.90,维度及要素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374~0.640。结论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中的各维度及要素,专家意见集中,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专科护士角色发展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以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科护士胜任力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筛选、确定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结果构建的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包含知识、能力、价值观、个性特质4个维度,27项胜任力要素及各项胜任力的权重,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1.00,0.82~1.00,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制定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 为选择合适的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关于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的文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 采用"选择健康测量工具共识标准"(COSMIN)评价纳入文献中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的方法学质量。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 包括12种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经COSMIN评定, 居家跌倒与意外筛查工具(The Home Falls and Accidents Screening Tool, HOME FAST)和居家环境致跌危险因素评估量表(Home Fall Hazards Assessments, HFHA)的信度评价等级较高, 评价结果相对较好。结论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多数为他评问卷, 且质量良莠不齐。未来有必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且信效度良好的居家环境适老化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