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36例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分析,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 选择1999年3月~2000年7月收治的吸入性损伤36例,对其死因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6例中治愈30例,死亡6例。结论 早诊断,勤观察,早处理,可提高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42例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分析,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对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吸入性损伤42例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治愈29例,死亡9例。结论吸入性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NDS)和窒息。早期气管切开和预防性气管切开是提高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总结30例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对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经过7年来30例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吸入性损伤体会,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表现及愈合。结果: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运用可得出镜下诊断及分类,在这30例患者中有8例系重度吸入性损伤,重度损伤组治愈率87.5%,死亡率12.5%。结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运用可有效提高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并吸入性损伤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因子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59-1995年收治的1539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对386例并发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1539例吸人性损伤中死讯333例,其中237例与全身感染有关,占吸入性损伤总死亡率71.17%,烧伤面积,休克,吸入性损伤程度和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影响感染的发生及其预后,改善抗感染治疗措施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吸入性损伤治愈率提高,结论:感染是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因子因素,针对影响感染发病的诱因受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提高吸入性损伤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菌血症防治进步对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吸入性损伤患的死亡率一般在50%-60%之间.其死亡原因较为复杂,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众多。目前已成为烧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分阶段回顾了36年中对吸人性损伤病人的综合抗感染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进步对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86-3986
目的分析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治疗方法,总结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8例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通过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雾化吸入、补液、抗感染等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28例临床治愈,10例死亡。结论吸入性损伤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期有效治疗是提高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48例,分析其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36例,治愈率75.0%;死亡9例,病死率18.8%。结论积极有效的抗休克复苏,创面的合理治疗,抗感染,控制补液质、量、速度,尽快解除呼吸道阻塞,采用全身综合性治疗结合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维持气道通畅,以及纠正低氧血症,对降低其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2008年收治的24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患者中治愈14例,死亡10例,治愈率58.3%。【结论】早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早期行肺保护性通气,充分应用支气管镜,积极气道灌洗、湿化及促排痰措施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81例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治疗,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愈率。方法:选择1990年8月-2001年11月收治的81例烧伤休克延忱复苏的患儿,对其治疗效果和死因进行分析。结果:81例中,治愈62例,好转10例,死亡9例。其中4例死于败血症,2例死于吸入性损伤,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快速补液和急诊异体皮覆盖创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一般在50%~60%之间[1],其死亡原因校为复杂,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众多。目前已成为烧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阶段回顾了36年中对吸入性损伤病人的综合抗感染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进步对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影响。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自1960  相似文献   

11.
烧伤并发吸呼道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的96例烧伤合并吸呼道吸入性损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吸痰、气道湿化的管理,合理氧疗;改善肺循环,防治并发症。结果治愈86例,死亡6例,中途放弃治疗4例,治愈率89.6%。结论早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科学、细致的呼吸道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烧伤并发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诊治及预防水平。方法:对36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29例治愈出院,5例死亡,2例转院治疗。结论:及早对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和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得失进行总结,共同探讨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995年1月~2000年1月4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并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中,治愈30例,死亡18例,死亡率37.5%,因呼吸系统并发症死亡15例,死亡率31.2%。结论:吸入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包括急性中毒、窒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部感染。因此,伤后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进行病情观察,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治疗的指导作用和局部治疗作用,方法:对8年来14例吸入性损伤病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过程及结果分析。结果:不同临床时期,吸入性损伤的形态表现不同,指导医生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并直接进行吸引,取分泌物细菌培养,活检,局部注药,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为吸入性损伤病人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温粉尘致吸入性损伤气道冲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2005年收治的21例高温水泥粉尘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采取认真做好入院急救的护理、及时安全的气道冲洗操作、保证呼吸道的通畅等综合措施。结果 综合措施对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促进呼吸道内水泥粉尘及气道分泌物与脱落物的排出、减少CO2潴留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等作用。其中13例治愈,5例并发创面脓毒症(Sepsis)或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自动出院,3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于伤后15-36d死亡。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后气道反复冲洗是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探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休克期处理、创面处理、并发症处理几个方面,总结了2000年元月至2010年元月112例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和体会。结果112例患者中治愈107例,治愈率95.54%。结论及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早期封闭创面、正确及时的液体复苏等综合治疗,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璟  郑直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5):695-69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其治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年住院肺出血患儿1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病进行分析,观察其肺出血前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出血对X线改变的影响,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临床缓解10例,治疗后血气明显改善,少量肺出血较易缓解。结论:减少早产儿出生率可大大降低肺出血的发生,已出生早产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肺出血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49例吸入性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纤维支气管镜不仅可确定吸入性损伤部位,而且可以确定气道黏膜的务程度,同时还可以进行气道引流,药物治疗,明显减轻气道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功能。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与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救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及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院前救护和无院前救护患者的愈后进行对比。结果:经院前救护32例患者中治愈率为50%、病死率为12%,无院前救护的28例患者中治愈率为29%、病死率为36%。结论:院前救护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院前救护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纤维支气管镜早期诊断吸入性损伤(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烧伤治疗效果,早期确诊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993年10月~1995年10月收治烧伤患者721例,合并吸入性损伤者61例,其中41例为早期临床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及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