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研究了重硫氧与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对复溶赤砂糖脱色的效果。运用均匀试验得出各因素对色值的影响大小顺序: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温度〉重硫氧用量〉聚硅酸硼锌用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重硫氧用量0.20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1.0ml,聚硅酸硼锌用量0.12ml,pH值7.0,温度70℃。复溶赤砂糖汁脱色率达到41%。  相似文献   

2.
在蔗糖或糖品分析中,简纯度是一个重要的被测参数,简纯度的高低是糖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赤砂糖的简纯度对于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重硫氧与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对复溶赤砂糖简纯度的效果。运用均匀试验和网格优化法得出各因素对糖汁简纯度的影响大小顺序: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温度>重硫氧用量>聚硅酸硼锌用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重硫氧用量0.1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0.6ml,聚硅酸硼锌用量0.12ml,pH值6.5,温度85℃。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N,O-羧甲基壳聚糖对甘蔗混合汁进行澄清处理,考察了磷酸用量、羧甲基壳聚糖用量、二次加热温度、絮凝剂PAM用量等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澄清工艺,在磷酸用量(以P2O5总含量计)350 mg/kg蔗汁、羧甲基壳聚糖用量500 mg/kg蔗汁、二次加热温度75℃、絮凝剂PAM用量3 mg/kg蔗汁条件下,纯度差和脱色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76%和65.72%。结果表明,N,O-羧甲基壳聚糖对甘蔗混合汁具有良好的澄清效果,为探索蔗汁清净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甘蔗制糖亚硫酸法澄清工艺条件对蔗汁除酚和脱色效果的影响,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蔗汁除酚率与脱色率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取决于具体澄清工艺参数的变化;蔗汁澄清最佳工艺条件为P2O5总含量为400 mg/kg,预灰p H为6.8,硫熏强度为18 m L,中和p H为7.2。在此条件下,除酚率和脱色率的平均值分别达57.2%和60.8%。  相似文献   

5.
基于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的协同絮凝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进行澄清脱色处理.实验中,通过先后加入壳聚糖、γ-聚谷氨酸实现协同絮凝,应用于赤砂糖回溶糖浆的澄清脱色,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实验探讨了壳聚糖用量、pH、γ-聚谷氨酸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对糖浆澄清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量0.5g/L;γ-聚谷氨酸量0.06g/L;pH5.0;反应温度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到66.5%.  相似文献   

6.
李锦生  何凤仪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6):589-593,604
根据我国云南省蔗区旱地甘蔗的特点,探讨了磷酸亚硫酸法工艺的磷酸加入量、预灰pH值、一次加热温度、硫熏强度、硫熏中和pH值、中和汁二次加热温度等六个因素对这类旱地甘蔗蔗汁清净效果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旱地甘蔗的磷酸亚硫酸法清净处理技术的最适工艺条件,即总磷酸值400mg/kg;预灰pH7.3;一次加热温度70℃;硫熏强度22g SO2/L;硫熏中和pH6.7;中和汁二次加热温度100℃。  相似文献   

7.
以蔗汁中的总酚、黄烷醇类酚、缩合单宁、7种单体酚为研究对象,考察甘蔗制糖亚硫酸法澄清工艺各操作单元对各种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及酚类物质与糖汁色值的关系,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配对T双尾检验。结果表明:蔗汁加磷预灰并经一次加热后,脱色率达37.29%;硫熏中和的脱色率为56.32%;硫熏中和可减少18.71%的总酚、17.76%的黄烷醇类酚、44.05%的缩合单宁;沉降可减少41.67%的黄烷醇类酚、36.51%的缩合单宁;总酚、黄烷醇类酚、缩合单宁的含量与色值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加磷预灰、硫熏中和、沉降操作单元对降低单体酚含量有显著性作用,加磷预灰可减少100%的咖啡酸和29.31%的绿原酸;硫熏中和可减少100%的绿原酸和表儿茶素;沉降可减少38.74%的没食子酸和11.02%的阿魏酸;澄清过程不能减少柚皮苷,其他6种单体酚均减少含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絮凝过程中Zeta电位的研究,探讨基于Zeta电位优化回溶糖浆絮凝澄清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pH、氯化钙、氢氧化钙、絮凝剂用量等对赤砂糖回溶糖浆Zeta的影响规律,分别以Zeta电位、脱色率、浊度为指标,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氢氧化钙量5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4g/L,最佳工艺Zeta电位达到-3.02mV;氢氧化钙量4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4g/L,最佳工艺脱色率达到41.95%;氢氧化钙量5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6g/L,最佳工艺浊度达到865.26.以Zeta电位、脱色率、浊度为指标,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基本一致,证明以Zeta电位法优化赤砂糖回溶糖浆絮凝澄清工艺具有可行性.由于Zeta电位更能反映澄清絮凝过程的本质,可为澄清剂、絮凝剂的遴选及其最佳用量的确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海峰  管永华  朱国华 《印染》2012,38(12):26-28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水性阳离子固色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并与市售固色剂比较.自制固色剂的优化合成工艺为:引发剂过硫酸钾0.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2%,65℃反应3h;优化的固色工艺为:固色剂2~3g/L,60℃固色30 min,浴比1∶30.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固色后,活性翠蓝染色棉织物的摩擦牢度提高0.5级,皂洗牢度提高1级.  相似文献   

10.
本丈就新生柠檬酸钙沉淀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澄清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氢氧化钙用量、柠檬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聚丙烯酰胺用量等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澄清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柠檬酸在制糖工业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当固体氢氧化钙与回溶糖浆(10°Bx)重量比为0.5:100,柠...  相似文献   

11.
甜菜制糖中渗出汁中的果胶含量对生产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果胶酶对甜菜渗出汁进行清净效果研究,考察果胶酶的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渗出汁的过滤速度和果胶去除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为5 - 15mg/kg,温度为50 - 60℃,pH值为4.0 -5.5,酶解时间10-15min条件下,果胶酶对渗出汁澄清处理的效果较好.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为15mg/kg,酶解pH 5.0,酶解温度50C,酶解时间15 min.此时果胶去除率为44.38%.  相似文献   

12.
以大蒜为原料探究大蒜清汁的加工工艺,并对大蒜的脱臭温度、护色VC用量、果胶酶酶解条件及冷冻澄清进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加工工艺和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大蒜清汁制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脱臭温度70℃,护色vC用量0.03%,酶解pH 4.62,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蒜清汁澄清度最高.同时冷冻澄清(-18℃)的方法得到的大蒜出汁率最高,澄清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葡萄汁的澄清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研究壳聚糖对葡萄汁澄清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可知,壳聚糖添加量0.6~0.8g/L,澄清温度为50~70℃,pH值为3.49,澄清时间为40~60 m in时,对葡萄汁澄清效果较好,正交实验对壳聚糖澄清葡萄汁适宜工艺:壳聚糖添加量0.8g/L,葡萄汁澄清温度为60℃,澄清时间为50 m in,pH选择葡萄汁的自然pH值3.49,其透光率可达92.3%。与原相比葡萄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基本不变,果胶和蛋白质大量清除,提高了葡萄果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草莓汁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汁的澄清是草莓汁加工工艺的重要环节,澄清效果会影响草莓汁的品质和货架期。以红颜草莓为原料,首先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最佳作用条件,再使用果胶酶-壳聚糖复合法澄清草莓汁。结果表明,果胶酶最佳用量为0.015 g/L,壳聚糖处理草莓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6 g/L,水浴时间25 min,水浴温度55 ℃,草莓汁pH值3.3。采用果胶酶-壳聚糖(果胶酶0.015 g/L和壳聚糖0.6 g/L)复合法澄清草莓汁,透光率为97.3%,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法,因此果胶酶-壳聚糖复合澄清法可作为一种良好澄清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浊度、色差和透光率为指标,壳聚糖和黄原胶为澄清剂,研究了壳聚糖/黄原胶对菠萝汁的澄清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澄清菠萝汁的最适工艺为:温度35℃,时间70min,壳聚糖(10g/L)与黄原胶(10g/L)的比例1∶1,果汁pH3.4,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时浊度为0.93NTU,透光率高达98.5%,菠萝汁的色差b*=14.47,在此工艺条件不但能得到满意的澄清效果,还能呈现菠萝原汁的亮黄色。  相似文献   

16.
青梅甘蔗复合发酵酒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梅浆:甘蔗汁=1∶1的混合浆为原料,研究了青梅甘蔗复合发酵酒(简称为梅酒)的关键加工工艺,具体包括:梅浆酶解条件、梅酒发酵工艺、梅酒澄清条件。结果表明,酶解的适宜条件为:酶解浓度251.5 mg/L,温度45℃,时间4 h;发酵条件为:菌种接种量5%,SO2添加量100 mg/L,初始pH3.2,发酵温度28℃;在明胶、皂土、壳聚糖3种澄清剂中,以皂土的澄清效果最佳,其最佳澄清条件为:添加量0.08 g/100 mL、温度25℃、处理10 h。  相似文献   

17.
酶解除去蔗汁中的右旋糖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旋糖酐对制糖过程以及糖产品的危害早已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目前除去蔗汁中存在的右旋糖酐最有效的方法是酶解。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应用右旋糖酐酶催化水解蔗汁中右旋糖酐的最佳反应条件:酶剂量0.05U/mL蔗汁、pH5-3、反应时间15min、反应温度51℃。在该条件下,可将蔗汁中含量为800~900mg/kg°Bx的右旋糖酐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18.
制糖工业中葡聚糖给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利用葡聚糖酶降解甘蔗糖厂混合汁中的葡聚糖。首先监测混合汁在自然静置下葡聚糖含量、过滤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其次在不同条件(酶剂量、pH、温度及酶解时间)下对葡聚糖酶的降解作用进行研究,得到此葡聚糖酶的最佳降解范围为:酶剂量10~15mg/kg,酶解pH5.0~6.0,酶解温度50~65℃,酶解时间10~15min。在酶解的最佳范围内模拟糖厂实际生产流程进行实验验证,加入10mg/kg葡聚糖酶,清汁中葡聚糖含量降低了61.32%,沉降时间减少了13.46%,简纯度提高了0.65%,而pH、锤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紫甘蓝为原料,采用水剂法提取紫甘蓝色素,利用果胶酶澄清紫甘蓝色素液,分别研究了预处理及酶法澄清工艺对紫甘蓝色素液澄清度的影响,并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粉碎预处理以及果胶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pH对紫甘蓝色素液的澄清度影响较大,响应面优化酶法澄清最佳工艺参数为:果胶酶浓度0.0013mL/100g、酶解温度55.6℃、pH4.1、酶解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紫甘蓝色素液透光率达99.2%,且色价提高了33.6%。  相似文献   

20.
草莓澄清汁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复合果胶酶酶解的方法,研究了草莓澄清汁的加工工艺,得到草莓澄清汁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复合果胶酶添加量0.015%,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35℃,此时草莓的出汁率为81.10%,透光率可达9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