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533名不同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教龄体育教师的效能感不同;教师效能感可归纳为教师一般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学生锻炼动机主要表现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三方面。体育教师效能感与学生锻炼动机存在显著性相关,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其能预测学生锻炼动机。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效果和能力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认为,不同的学历、教龄和性别特征以及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影响;在学校环境因素中,校方的影响和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对高校体育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有很大影响;发展条件、学校风气、人际关系和学校物质环境是高校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俞国良等修编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以290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为实验对象,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如下:河南省高校体育女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呈曲折上升趋势,一般教学效能感整体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公共课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专业课体育教师;学历较高的体育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也较高;职称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担负着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直接影响体肓教学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中最直接、最具效力的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理论自从提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时间了,但国外对其研究却经久不衰,可见该理论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介绍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并针对美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具体分析了美国一位资深的体育教师珍妮特在雨树中学的教学案例,并介绍了自我效能理论在美国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当前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建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勇占 《体育科学》2005,25(3):47-51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和Tschannen -Moran教师自我效能整合模型的分析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 ,建构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结果表明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为 4因素相关结构 ,即由课堂管理、教材呈现清晰度、师生互动和教学策略与技巧应用 4个维度构成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 4因素相关模型不存在识别问题 ,并与实际资料拟合较好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及稳定性 ,其信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以43名高校体育教师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6周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1)对教师的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技能和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效应(P<0.05);(2)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P<0.05)。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结合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俞国良等编制并验证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并运用该量表对25所普通高校317名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各项均无显著影响,教龄对个人效能感、总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学历因素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教龄学历存在着显著的交互影响;不同的学历水平下,教龄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模式不同;体育教师的个人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概念的理论来源、研究价值及其在教育和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同时也指出目前有关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并讨论了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已有大量资料研究表明。尤其是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更注重自我效能的作用,笔者拟从自我效能对学生行为作用的影响,身体运动锻炼与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的影响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求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The authors analyzed data from 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0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a district physical education coordinator and district-level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commended by federal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authors also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qualifications and staff development related to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elf-reported implementation of recommended teachingpractices. District-level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elf-administered mail questionnaire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chool districts. Classroom-level data were collected by computer-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of randomly selected clas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randomly selected requir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middle/junior high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Nearly two thirds (62.2%) of districts had a physical education coordinator, and those were generally more likely than other districts to report hav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at corresponded with 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eachers (66.9%) met the criteria for teacher qualifications based on their edu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These teachers were more likely than others to report use of certain recommend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s.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staff development also were more likely to use recommended teaching practices in their classrooms. Using a district physical education coordinator and teachers with appropriate qualifications as well as offering staf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may enhanc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以人为本”教育观出发,在深刻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并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然而,随着大学的连年扩招,体育场馆建设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也不尽合理,短期内绝大多数大学很难解决以上问题,这使得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形式。该教学模式从师师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和生生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很好的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教学的实效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要将新兴运动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这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更深更广的要求.太极柔力球是一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持拍球类运动,融健身、娱乐,观赏、竞技于一身,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开设太极柔力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这一新兴运动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学的连年扩招,教学所需体育场馆建设相对滞后,师生比例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为建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推行合作式教学模式,并从师师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和生生合作学习三种有效途径进行实施,很好的避免了传统大学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有序的整合了师资力量、场馆设施、优化了学生层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场馆、器材等方面的困难,充分发挥了教学团队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效果最佳化,使体育教师能够更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硬、软件发展不同步,东西部地区间差异大.作用概括为:使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目标实施规范化、教学内容系统化、学习形式互动化、教学评价客观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均衡化等。针对设施不配套或数量不齐备、操作平台开发不力、师资应用能力总体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优化高校体育学科课程教学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我国基础教育中大班化体育教学的效果,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基础教育的大班化体育教学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班化体育教学中存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度下降习兴趣不浓;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因材施教;学生人数多与场地器材有限的矛盾加剧、练习总量不够;教学组织管理难度加大、伤害事故发生概率增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大教育投入,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体验成功教学,采取民主评价方式,重视教师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factors that enhanced and constrained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six teachers, who had graduated from the same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their induction years (Woods & Earls, 1995) and again later in their career cycles. Three participants we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ETs), and three were forme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FPETs). Fessler's (1985) Teacher Career Stage Model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Data sources were: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their teacher educators and direct observations of lesso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Ts continued to have skill development as their primary teaching objective. The teachers maintained many of their teaching skills, and shifted between the career cycles of "competency building" and "enthusiastic and growing." All three FPETs left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 positions during the career frustration stage and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were in the career exit stage.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丰  张艳群 《四川体育科学》2005,(3):121-122,125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人才、知识取向进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