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人体剧烈运动终止后,在一定时间内耗氧量仍然超出安静状态下的耗氧量,生理生化学上把这一部分额外超出的氧量称为氧债,亦即运动时欠下的而在运动后需要偿还的氧。氧债假说是由希尔及其同事于本世纪20年代建立的。当时他们是试图把运动后恢复期内氧的消耗与乳酸的代谢联系起来而作的一种尝试。1933年,玛格利亚把氧债区分为快成分(非乳酸氧债),和慢成分(乳酸氧债),改进了希尔的氧债假说,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氧债概念。然而新近的许多研  相似文献   

2.
心泵储备状况是负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心泵储备优良的理想反应模式,应是负荷时动员程度较低和运动后恢复较快。然而,心泵动员程度通常与负荷时氧债的积累及运动后恢复速度呈负相关,如果心泵在负荷时的动员程度低则常伴随氧债增大及恢复延迟;反之亦然。只有增进用氧效率(Oxygen Sparing effect),上述的理想反应才会出现,这是当前深受重视但未  相似文献   

3.
G804.7 9801153中长跑运动员的能量代谢以及恢复[刊,中,I]/白光斌,李涛//田径科技信息.-1997.-15(3).-24-26,36表2(XG)中长跑//能量代谢//恢复//无氧代谢//有氧代谢//需氧量//耗氧量//氧债G804.7 9801154高压氧对力竭性运动后血清鳞酸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恢复的影响[刊,中,I]/金其贵,黄叔怀,方明//体育科研.-1997(1).-50-54参13(MYL)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论文里,作者对训练后运动员的心率变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运动后心率恢复曲线的快速下降段(相当于非乳酸性氧债的恢复)和平稳段(相当于乳酸性氧债的恢复)的特点,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并对训练进行调整。在本文内,作者还记录了调整训练后运动员机能状态和上述两个恢复阶段的增进情况。  相似文献   

5.
氧债     
“氧债”目前已引起了我国运动生理学界的注意,新修订的全国体院通用运动生理学教材(1989年)也部分更新了氧债理论,删去旧版错误,但还采用了氧债一词,未改动。氧债还是氧债,只是有了新的内涵机制。 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基本问题入手来考查氧债的机制,也就是运动后恢复期氧耗高于静息水平这一客观事件的机制问题:运动对人体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运动与氧债     
1.产生氧债的原因 运动开始时,由于内脏器官(如心脏、血管、呼吸器官等)本身的机能惰性,使摄氧量不能立即提高到应有水平来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就欠下了一部分氧债。 如果运动强度很大,即使循环呼吸机能达到最大水平,所摄入的氧仍不能满足需氧量,这就欠下了氧债的另一部分。运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氧债越大。人体耐受氧债能力随训练程度不同而有差  相似文献   

7.
一忌蹲坐休息。运动健身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使下腰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肌体疲劳,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或猝死。因此,运动后应调整呼吸节奏,并做一些放松性整理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利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二忌立即吃饭。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人体全身的血液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而供应腹腔内各器官的相对减少,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这需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以后才能恢复。如果运动后急忙吃饭,  相似文献   

8.
运动后一段时间内氧耗保持高于静息水平,这一比静息时额外多的氧耗一直称之为氧债。且因氧耗机制存有许多矛盾以及原则上存在着认识的限度,所以,对始于生理现象观察而命名的这个语词——氧债,在使用时要特别留神。 由于知识领域有了长足进步,氧债招来的责难越来越多。假若不是出于专业科学的需要,人们一般不太情愿去更动这个语词。有人建议废除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但又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可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导言: 运动员是否能保持大强度持续性的运动,是否能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身体得到极快的恢复,这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耐久性运动能量来源主要是糖和脂肪,糖容易氧化,耗氧量少,其代谢产物足CO_2和H_2O,不增加体液的酸度,而在耐久性运动后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脂肪,但脂肪在体内氧的利用率低,又影响耐久力,因此,提高体内糖元贮备,提高有氧代谢能力,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运动生理学》教材中的氧债定义及有关氧债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有关定义、使用不当的概念和部分计算公式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李寒停 《钓鱼》2011,(21):24-25
“氧债”一词,也许对于绝大多数钓友还很陌生,这词出于运动生理学。对于钓鱼,或者扩大一点说养鱼,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氧债就是鱼类在水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身体出现缺氧状态,以致发生一系列失常行为,让我们来看看氧债对钓鱼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朝熙  李寒停 《钓鱼》2011,(22):20-21
"氧债"一词,也许对于绝大多数钓友还很陌生,这词出于运动生理学。对于钓鱼,或者扩大一点说养鱼,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氧债就是鱼类在水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身体出现缺氧状态,以致发生一系列失常行为,让我们来看看氧债对钓鱼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进行低氧训练后,吸高浓度氧对大鼠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A)、低氧运动组(B)、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C)、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D),分别进行常氧训练、低氧训练和高氧恢复.4周后测试大鼠骨骼肌SDH和MDH的活性.结果发现,经过4周的实验.高氧恢复干预组大鼠的SDH、MDH活性要比单纯运动或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活性高,且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SDH、M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MDH活性显著高于低氧运动组;而低氧运动组SDH、MDH的活性要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且低氧运动组MDH活性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结果表明,4周低氧训练比常氧训练在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活性方面有一定优越性,而在低氧训练和常氧训练后进行高浓度氧恢复则更能显著地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低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SOD、MDA及线粒体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跑台及低氧舱对SD大鼠进行了低氧、力竭实验,同时检测运动后即刻、1、2、4及7天大鼠骨骼肌SOD、MDA及线粒体钙的浓度,以探讨低氧、运动对其影响.结果发现:1)急性低氧、常氧运动后随着时相的不同,SOD、MDA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到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总体趋势是至7天时自由基与抗自由基系统逐渐恢复平衡,运动后常氧下更有利于自由基的清除.2)急性常氧、低氧力竭运动引起的线粒体钙与MDA的变化相似,均表现在运动后即刻有显著性增加.运动后24小时变化最明显,同时达到最高值,运动后48小时开始下降,4~7天基本恢复正常.3)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低氧、力竭运动后可导致骨骼肌活性氧增加及钙离子内环境紊乱,但低氧和运动的双重作用不会使上述变化加重.  相似文献   

15.
人们谈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一般是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然而,对于一个中跑运动员来说,短跑速度、跑和呼吸的技能、氧债耐受能力却是其提高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专项素质。其中氧债耐受能力更是主要的因素。所谓氧债耐受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激烈运动中,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超过所吸入的氧气时坚持长时间持续快跑的能力。在跑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中长跑、马拉松赛后,为了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赛后整理活动 人体剧激运动时,肌肉往往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在停止运动后,内脏器官仍需要继续紧张工作一段时间,以还清运动时欠下的氧债。如果赛后不做整理活动,不仅会影响氧的补充,还会影响静脉血液的回流,继而影响心输出量,造成急性脑贫血、血压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整理活动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深呼吸和较和缓的活动。活动量要小一些,逐渐使肌肉放松,使身体恢复到安静状态。例如:可仰卧在垫上,将双腿举起抖动,以使回心血流量增多,起  相似文献   

17.
《运动生理学》教材中自稳态、渗透压、等渗溶液、运动总需氧量、最大摄氧量利用率、非乳酸氧债、乳酸氧债、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分压等概念的定义存在着逻辑性错误或知识性错误,应加以修改,还有一些概念的定义,应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氧恢复对低氧运动大鼠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n=9)、低氧运动组(n=10)、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n=9).常氧运动组每天以25/min进行1 h跑台运动,低氧运动组大鼠进行低氧环境暴露(O2含量为15.4%)约为23±1 h/d.低氧运动干预为每天20 m/min的跑台运动1 h,高氧恢复组大鼠经相同低氧训练后即刻进高氧舱吸高浓度氧(O2含量最高为97.2%)0.5 h;每周6天,持续4周.结果:实验后高氧恢复组与低氧运动组之间体成分、血清GH、T差异均不显著(脂肪重P=0.9,腓肠肌重P=0.89.生长激素P=0.865,睾酮P=0.814>0.05),其中高氧恢复组大鼠体重高于低氧运动组大鼠;而高氧恢复组血清GH含量高于低氧运动组,但低于常氧运动组;高氧恢复组血清T含量最低.结论:低氧运动后高氧恢复30min对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含量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极限负荷时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水平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运动后睾酮(T)水平与耗氧平台(VO2maxPD)显著相关,β-内啡肽(β-EP)分泌水平与最大耗氧量,耗氧平台,呼吸频率显著相关。揭示耗氧平台的维系,可能有垂体—性腺轴的参与。而β-内啡肽对呼吸频率及耗氧平台的维系也存在着调控作用。耗氧平台时心率和通气量较之安静时大辐度增长,间接说明儿茶酚胺在极限负荷时对循环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氧债”和“无氧阈”是运动与无氧代谢中的经典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带动运动生理学的迅猛发展,这两个经典概念逐步受到挑战。本文就有关公认的科学事实对“氧债”和“无氧阚”这两个概念提出质疑,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采用一套准确、合理、恰当的概念.推动整个运动生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