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废旧线路板回收金属富集体再造超细铜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氨性溶液溶浸废线路板中回收的金属富集体产出高浓度含铜浸出液作为电解原液,采用电沉积法循环再造超细铜粉。主要考察了电沉积过程中硫酸浓度、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和电沉积温度等条件对超细铜粉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12 g/L,电流密度为4 A/dm2,电沉积时间3 h,溶液温度为40℃的条件下,电沉积超细铜粉的回收率超过97%,所得铜粉的树枝状形貌完整,纯度高,粒径小,约为3~6μm。  相似文献   

2.
膜电解法从模拟酸性蚀刻废液中回收铜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蚀刻废液是一种印制电路板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强酸、高铜的工业废水,对其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采用膜电解法处理模拟酸性蚀刻废液,在阴极区回收铜粉。研究了铜粉的形成条件,考察了阴极液铜浓度、温度和电流密度对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液的铜浓度在20~25 g/L,温度为45~50℃,电流密度在11~12 A/dm2,阴极的电流效率最高。随着阴极液酸度的增加,铜粉的纯度提高,但阴极电效会降低。为保证较高的铜粉纯度及阴极电效,阴极液的酸度在0.32~0.36 mol/L为宜。  相似文献   

3.
膜电解工艺处理碱性含铜蚀刻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碱性含铜蚀刻废液膜电解工艺处理的可行性开展相关研究,考察了槽电压、电解时间和阳极液pH值等因素对膜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槽电压3.10 V、电解时间2 h、阳极液初始pH值9.20。在上述最优工艺条件下,膜电解电流效率达91.5%。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简单可行,是处理蚀刻废液、回收铜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隔膜体系电解槽,制作了聚四氟乙烯(PTFE)/碳黑三相气体扩散电极,系统研究了隔膜、电流密度、电极间距、初始溶液酸度、电解质、空气量和时间等因素对过氧化氢累积产生浓度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隔膜体系,电流密度为70 m A/cm2,电极间距为1 cm,初始p H=0.5,电解质为0.10 mol/L Na2SO4溶液,空气量为40 m L/min的条件下,电解时间1 h时过氧化氢累积浓度最高可至20 096.05 mg/L,此时对应的电流效率为63.37%。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进行电解液循环实验,1 h时电流效率升高到98.4%,12 h之后,过氧化氢累积浓度为46 042.43 mg/L。实验原位产生的高浓度酸性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直接应用于Fenton试剂。  相似文献   

5.
对转底炉炉灰酸浸净化液电沉积锌的工艺条件和参数进行了研究,获得的电积锌最佳电积条件与参数为:锌离子浓度50 g·L~(-1),电解液pH=2,电解温度40℃,电流密度600 A·m~(-2),骨胶浓度6 mg·L~(-1)。在最佳条件下,锌电沉积电流效率接近90%,电积出的锌表面光滑平整,其纯度可达99.9%。  相似文献   

6.
吸附-电催化氧化降解气态氯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静  杨骥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465-1468
采用高接触面积微孔曝气的方式,以吸附性多孔导电材料活性炭纤维(ACF)为电极,吸附电催化氧化两步联动降解气态氯苯,实现了在电解质水溶液中对高浓度非水溶性气态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有效处理。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实验结合,确立最佳实验条件并着重考虑pH值、鼓气速率、电解电压、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气相中氯苯去除率达到74.3%(20℃)和72.9%(10℃)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低氯离子浓度下微污染水中的氨氮(NH4+-N)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污染水中的氨氮进行去除。通过静态和正交实验得到了极板的最佳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l-浓度在各影响因素中对NH4+-N去除影响最大,且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电解电流是解决动态运行时NH4+-N去除率下降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最佳运行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10 mA/cm2,电解时间10 min,极板间距1 cm,溶液初始pH为7,Cl-浓度100 mg/L,面体比102 m2/m3,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
微电解-絮凝预处理味精发酵废母液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味精发酵废母液COD浓度极高,为了有效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研究采用微电解絮凝方法预处理该废水。实验研究了曝气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水和出水pH值、Fe/C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曝气能有效提高COD去除率;在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因素组合,即原水pH为2,出水pH值为9,Fe/C为0.5的条件下反应3 h,废水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48.7%。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方法处理邻硝基氯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了电化学对邻硝基氯苯废水的降解作用。对电极材料进行了选择,做了各个电解因素的正交实验,通过HPLC测定邻硝基氯苯含量以及COD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铁阳极的电解效果最好;电解过程中电流是影响邻硝基氯苯降解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pH值;最佳电解条件下邻硝基氯苯的去除率达到100%。另外,对电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工业园区混合类化工废水高色度、强酸性、高盐分和难降解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以铁碳微电解技术对该混合类化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微电解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顺序分别为:铁炭形式搅拌强度反应时间。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表明,微电解实验水平中的最佳运行条件为:铁炭形式为铁炭混合填料、搅拌强度为350 r/min、反应时间为6 h、铁炭比为3∶1、铁炭总投加量为192 g/L。在优化的运行条件下,出水的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6.0%和22.9%。同时,废水的可生化性也有很大提高,B/C提高了44.4%。  相似文献   

11.
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电化学法处理某钻井废水,考察了三维电极系统处理钻井废水时,废水浓度、电流密度、处理时间、电解质浓度和pH值对废水COD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效果显著;增大电流密度、提高电解质浓度和延长处理时间能使COD去除率提高;最佳pH值为9。正交实验得到最优水平组合为A2B3C2D3E4,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6.56%。  相似文献   

12.
多维电极法处理高色度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活性嫩黄K 4G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 ,采用多维电极法 ,考查了各种因素对多维电极系统处理活性染料时的脱色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多活性炭量、增大电流密度、延长电解时间和加入铁屑 ,都能使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得到提高 ,电导率的变化对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有一定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比较了各因素的相对影响大小  相似文献   

13.
Green oysters caused by copper pollution on the Taiwan coa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first case of green oysters (Crassostrea gigas) broke out along the Charting mariculture area of south-western Taiwan in January 1986. The green color was found to be due to high copper content in the oyster tissue. Since then, a long-term survey around this area shows that total dissolved copper ranges from 4.99 to 23.6 microg/liter and particulate copper ranges from 1.09 to 5.51 microg/liter in sea-water. The green oysters collected from the Erhjin Chi estuary on 26 January, 1989 gave the highest copper content, 4401+/-79 ppm dry wt. Other green oyster cases were occasionally observed in the Hsiangsan and Anpin mariculture areas. Meanwhile, an experiment of copper accumulation in oysters was conducted at three stations (south-western Taiwan) for up to 90 day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food pathway may predominate in copper accumulation by green oysters. This bioaccumul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total uptake of copper per oyster is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exposure time for the first 2 weeks with an accumulation rate of 214 ppm Cu/day and then levels off. The average values of concentration factors for oysters (about 5 x 10(5)) were very close to steady-state values under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t each station.  相似文献   

14.
紫外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化学镀铜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镀铜废液自身含有的铜作为催化剂,应用紫外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铜废液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推荐工艺条件为:pH=2.0(保持原始值不变);不额外投加铜催化剂;H2O2用量为2倍理论量。在此条件下处理化学镀铜废液180 min,COD去除率可达到96.6%;之后采用沉淀法回收铜,调节处理后废水pH到9.5,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9.8%。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MCC制备及除铜去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2-氨基-3-巯基丙酰壳聚糖(MCC)。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MCC的最佳制备条件,对其除铜性能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絮体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MCC具有除浊和捕集重金属离子双重功能,形成的絮体量较大、沉速快,出水水质好,重金属回收率较高,残渣稳定,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絮体分形维数越小,空隙越多,除铜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线路板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利用该菌种对线路板中的铜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了不同线路板粉末添加量对浸出效果的影响,观察了浸出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0g/L和20g/L时,在15d内线路板Cu几乎全部浸出,而50g/L和100g/L在15d内亦有较高的浸出效率,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模拟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温度、初始染料浓度、酵母粉浓度三因素为影响因子,以染料脱色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因素对一株广谱型染料脱色菌株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 M3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了菌株脱色酸性大红3R废水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极显著,拟合性好。最优脱色条件为温度36℃,染料浓度121.12 mg/L,酵母粉浓度1.99%,在此条件下,染料脱色率可达99.21%。经实验验证,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良好,偏差仅为0.79%。  相似文献   

18.
从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利用该菌种对线路板中的铜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了不同线路板粉末添加量对浸出效果的影响,观察了浸出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0 g/L和20 g/L时,在15 d内线路板Cu几乎全部浸出,而50g/L和100g/L在15 d内亦有较高的浸出效率,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