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部分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制政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家药品价格政策或措施,为我国药品定价政策改革提供建议。方法:文献综述和比较法。内容: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药品价格政策的实施、优缺点等。结果: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实施具有综合性;政策的因地制宜;影响药品费用的多因素性;政策实施效果的有限性;直接控制的国家比间接控制的国家药品价格水平低。建议:药品价格改革必须与医疗保险等改革配套;采取多种费用控制措施;药品价格改革不应损害本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考虑政策对卫生服务供方的影响,尤其是对医生既得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药品参考定价政策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背景在过去的20年中 ,卫生费用的持续增长是困扰着所有发达国家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大多数发达国家把药品作为卫生费用控制的首选目标 ,因为药品市场的管理要比卫生服务市场的管理简单得多。在众多的药品费用控制措施中 ,价格政策是关键 ,因为 :(1)规范价格可能是政府部门所能采取的控制药品费用的主要手段 ;(2)药品价格政策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制药工业的发展 ,进而影响国民生产总值 ;(3)价格竞争理论不适用于卫生领域。药品费用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新药开发成本不断上升导致药品价格上涨 ;二是临床医师喜欢使用新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国际药品价格管制方式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归纳不同国家药品价格管制方式、对象、过程及效果。结果:共纳入来自36个国家的130篇文献,其中包括定价管制政策文献97篇,评价定价管制影响文献33篇,且多为评价参考定价效果研究。大多国家主要对报销药品价格进行控制;国家价格比较和参考定价是两种最主要的政府定价方式;药品加成采用递减加成体系;现有证据表明参考定价对于降低药品价格、节省药品开支和对其他卫生服务的影响效果较好。建议:以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基础,通过参考定价对药品报销价进行有效管制,通过协商谈判、递减加成和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来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1986-2002年瑞典药品补偿政策改革引起的药品费用与数量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瑞典所有已经注册的药品和5个指标药来评价1986-2002年补偿政策改革的结果,并由瑞典国家药品公司提供全国所有药房的药品交易数据.这期间有五次补偿政策改革,其中有三次提高共付比例,一次启用参考价格机制和提高累积个人支付费用和一次补偿政策的结构调整.结果:分阶段线性回归分析,增加累计个人支付费用,药品的费用和数量变化没有相关关系;新的补偿政策导致总药品和某些指标药的费用和数量的水平下降;启用参考定价政策减少了总药品和5个指标药的限定日剂量的价格水平.结论:补偿制度的大调整对药品的费用,数量和价格有明显影响,即新的补偿政策(新的结构调整)使药品费用和数量有所减少,启用参考定价政策会导致药品单价降低.  相似文献   

5.
医院实行药品顺和作价办法后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进药品价格整改工作,促进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根据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关于完善药品价格政策,改进药品价格管理的通知精神,江苏省自1999年5月20日起对差率控制的药品实行顺加作价办法,这无疑是对药品定价办法的重大改革。切实执行药品价格政策涉及到药品价格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涉及到群众对药品价格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关系到卫生系统的行业形象问题。本文对实行顺加作价办法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逐步完善这一政策。 1 药品价格政策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6.
采用WHO/HAI药品价格构成调查方法,调查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所列2 535种药品的实际出厂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分析药品价格各组成部分在零售价格中所占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在政府取消价格管制后,中国药品价格构成仍然不合理。药品实际出厂价格在零售价格中所占比例仅为25%左右,供应链上出厂价格以外的附加费用占零售价的75%左右。本文分析认为,政府管制药品价格主要源于医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药品价格扭曲。借鉴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制成功经验,建议实行全部处方药价格管制、采用参考定价以及控制流通加价等政策工具,最终将实现全面降低药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制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品费用是卫生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卫生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药品费用的控制需要从消费者、医生和制药公司产、供、销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中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为发展中国家药品政策的命定与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的药品定价、补偿和可及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品费用的快速增长,药品政策在我国显得愈发重要。药品政策出台的目的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而截至目前为止,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药品定价、补偿和可及性等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是针对药品费用问题,更多的是针对正在不断增长的卫生费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医药价格政策对医院经营管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自1997--2007年.国家发改委针对药品价格虚高问题进行的24次药品降价.政府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及药品挂网阳光采购.降低医院药品加成率.统一规范医疗服务项目等措施。新政策的实施似乎并没有达到控制病人医药费用的预期目的.而各大医院却因为新政策影响其经营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为什么价格政策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新政策实施给医院造成了哪些影响?医院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已成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作者试图从新价格政策特点及其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与各位同道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药品差价率变化对医院经济运行和医药费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13所三级甲等医院2005—2007年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揭示药品差价率变化对医院经济运行和经营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的药品加成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而大幅度降低药品加成率,甚至取消药品加成,则会使医院出现亏损。因此建议,建立医院补偿的联动机制,即财政、物价、药品价格政策必须相互补充协调。  相似文献   

11.
药品价格管制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药品价格管制政策,文章试从药品研发生产函数及静态和动态经济效率权衡的角度探讨药品价格管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期从理论角度为我国药品价格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刊中刊     
中共中央最近发文决定,我国将在今后的二到三年里,完成对卫生服务价格的改革。 改革的重点包括:药品的价格管理。由国家制定药品价格政策,实行分类管理,限定最高价格,控制利润率。对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质优价廉的药品,将制定鼓励生产流通的政策,改进对进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药品费用控制现状及对策(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对上海市自199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报销范围政策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研究表明,上海市《药品报销范围》经过4年的实践和完善,在控制药品数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确保药品质量、加强用药监督以及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详细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上海市职工医疗保险药品政策改革分步实施的目标和计划建议。将有利于医药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医药费用的合理控制.成为完善上海市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13年第一批实施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15个县(市、区)改革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建议。方法:根据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构建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第一批实施改革的28所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指标、价格调整情况指标、费用变化指标数据,对改革前后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改革取得的基本成效是运行总体平稳,费用增长得到适度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财政补偿落实不到位、价格调整未完全到位、价格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建议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协同推进相关改革。  相似文献   

15.
取消药品加成,客观上要求财政补助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作相应调整,以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如何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达到一方面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另一方面实现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达到社会、患者、医疗机构三方共赢局面,是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面临的迫切问题.文章以医疗费用与医疗服务价格的关系分析为切入点,探索以"诊疗费"为轴心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分析和改革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一直通过不同措施控制药品价格。目前政府对药品实行按社会平均成本,直接制定每一种药品的价格。这种定价机制的困难在于如何获得真实的企业生产成本信息。单纯通过降低药品价格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药品价格改革必须与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协调。在改革药品定价机制时,可以考虑使用参考定价的方法,引入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加强对药品价格改革的研究和监督,评价药品价格改革对基本药物可及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9次降低药品价格的基本情况,从对医药费用、公立医院经营、医药企业的影响分析了降价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探讨了药品降价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中选抗菌药物销售额、销量、用药厂牌、用药频度、仿制药替代率、药品价格、日均费用和潜在节省费用的影响,探究抗菌药物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效果并提出政策建议,为完善抗菌药物集采规则和配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第3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6个中选抗菌药物2020—2021年1~3季度的销售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抗菌药物集采实施效果。结果: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显著影响抗菌药物市场规模并重塑抗菌药物市场竞争格局;改变抗菌药物的用药行为和调整用药结构;影响中选品种各厂牌价格并显著降低用药费用。结论:抗菌药物集采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同时基于抗菌药物的特殊性需要重点关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95—2005年我国几次药品价格政策调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的影响。方法: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5--2005年卫生总费用分配总额及药品费用测算相关数据。结果:1995—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药品费用从8.85亿元上升到4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13.50%。人均药品费用由1995年的61.78元.上升到2005年的251.34元。结论:替代医疗及药品价格选择使门诊药品费用占整个药品费用比例下降.零售机构药品费用比例上升。国家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和药品降价措施的作用已初显,政府仍需继续加强药品管理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侧重于从医院药品收支结余变化情况、医院经济补偿情况以及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变化情况等方面,对2006年出台的"药品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实施该政策,减少了医院的医药收支结余;医院原本扭曲的经济补偿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病人的药品费用负担水平没有下降。最后,文章就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等,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