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比较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的大黄配方颗粒企业标准和全检结果,对质量差异进行分析,并对质量标准和市场监管提出建议。方法:对比各企业间大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差异,采用企业标准,对9家企业109批大黄及炮制品配方颗粒进行全检。结果与结论:各企业大黄配方颗粒批间质量稳定,但不同企业间质量差异较大;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
钱利武  王贺  赵云  胡海侠 《中国药事》2022,36(12):1358-1362
目的:研究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前备案资料审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提升备案资料质量和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业务应用系统提交的上市前备案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汇总归纳的方法对备案资料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的上市前备案资料在完整性、生产资质、物料的执行标准、生产工艺、检验、药材基原、药用部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问题。结论:生产企业应深入学习中药配方颗粒监管法规,准确把握上市前备案资料要求,切实履行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和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确保备案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可追溯。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大黄药材及其饮片的全国评价性抽验,不断完善和修订标准方法,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依据法定标准进行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共收到174批大黄药材及其饮片,涉及142家生产企业。其中152批次合格,22批次不合格,总体合格率为87%。以一测多评方法建立用大黄素同步测定大黄药材及其饮片中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可以提高检验效率,避免对照品溶解性差异所带来的测定偏差,解决大黄检验中的实际问题。结论:通过本次抽验,发现大黄药材及其饮片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对6家企业生产的黄柏、茯苓及熟地黄3种配方颗粒进行质量考察,分析了不同企业配方颗粒的一致性。方法 以峰位、峰形、相对峰强度或主要标准峰个数等为考察指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的配方颗粒与标准药材及自制提取物的谱图进行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差异(相似度)。结果 6家企业的黄柏配方颗粒在1 604、1 507 cm-1处特征峰的相对峰高的变化不同,其原药材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茯苓配方颗粒因采用辅料种类不一,中红外光谱图差异明显;熟地黄配方颗粒因原药材投料比不同,随着辅料含量的增加,与熟地黄提取物的相关系数降低。结论 中红外光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专属性强、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分离等优点,尤其是揭示不同企业的同一种配方颗粒因采用原药材的品质、辅料不同等因素所造成质量差异,因此,中红外光谱技术为保证配方颗粒的均一性提供了客观的分析手段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林淑贞  曾茂贵  张宽  张松青 《中国药师》2015,(10):1803-1805
摘 要 目的: 建立厚朴配方颗粒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厂家厚朴配方颗粒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94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厚朴酚在0.873~26.19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2.00%(n=6);和厚朴酚浓度在0.732~21.98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99.89%,RSD=1.33%(n=6)。不同厂家生产的厚朴配方颗粒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厚朴配方颗粒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不同厂家厚朴配方颗粒的质量差异提示规范药材种植、遴选、制定科学统一的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我省在不同地域、不同流通环节抽取的33批次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评价性抽验结果分析,评价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质量状况。方法: 依据检验。结果: 现行标准检验结果显示,本次评价性抽验共抽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33批,检验33批,合格33批,合格率100%。结论:现行标准基本可行,有的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开展通草的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掌握全国范围的通草质量问题及对策,为该药材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进行法定检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共抽验118批通草药材及饮片,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合格86批,不合格32批,不合格项目为性状和总灰分;市场调研显示通草药材品种混乱,与抽样结果相符;针对通草非法增重问题,建立了补充检验方法。结论:超过四分之一的通草饮片质量存在问题,主要为品种混乱及非法增重。  相似文献   

8.
李明华  刘薇  程显隆  张萍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9):1217-1219
目的:通过检验和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当前红花市场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为红花的质量监管及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检查,依据红花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检验数据及其存在的质量问题。结果:检验发现部分样品有染色现象。结论:染色的目的是掩盖药材的质量问题;非法加入的色素和染料,特别是一些化工合成染料的安全性风险较高,染色行为严重危害公众用药质量和安全。提升红花药材及饮片的质量,需要注重源头治理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比较苦参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比较二者含量差异。结果: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相当于原苦参药材中总量的1/5。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0.
曲守方  黄杰  于婷 《中国药事》2017,31(6):642-646
目的:按照国家体外诊断试剂抽验工作方案,评价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的质量。方法:分别使用风疹病毒IgG抗体国家参考品和企业参考品对抽验的试剂盒进行准确性、特异性、检测限和重复性项目检测。结果:使用企业参考品按照产品注册标准进行检测,17批次试剂盒的抽验合格为16批。使用国家参考品检测,检验合格为10批,其中6批次试剂盒将国家阴性参考品检测为阳性,1批次试剂盒将国家检测限参考品检测为可疑。结论:使用国家参考品和企业参考品产生了抽验结果差异,建议在今后国家体外诊断试剂监督抽验工作中,继续探讨使用国家参考品作为统一的评判标准,以加强相关产品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邓继敏  陶冶  袁杰  翟宏焱  张亚中 《中国药事》2023,(11):1290-1295
目的:通过专项抽检工作,了解中药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质量监管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及执行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2022年配方颗粒专项抽检工作,就抽样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与质量控制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本次抽检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情况总体较好,不合格率为1.7%。存在部分企业原料使用不当、卫生控制不严、制粒工艺欠佳等问题,且国家标准在落地执行中也存在部分项目检验方法不合理、对仪器设备要求高等问题。结论:建议通过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标准制修订部门优化标准可行性等措施,提升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保障配方颗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萍  李明华  石岩  刘薇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4):438-444
目的: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总体状况。方法:针对2013-2016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专项抽验、监督抽验及评价性抽验等工作,结合各省市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抽验工作,对近几年来发现的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结果:几年来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地方药品监管部门的大力监管,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有所好转,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监管策略提供大数据支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完善药品标准,并有序、稳妥推进药品质量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赵小勤  黄晓婧  许莉  高鹏  文永盛  周世玉 《中国药事》2018,32(10):1349-1353
目的:通过专项抽验,初步探清知母整体质量现状和有关质量问题。方法:对全国范围内抽取的188批知母饮片按法定标准检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产地及市场调研,并收集栽培、野生知母89批,针对影响知母质量的因素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知母的整体质量较好,但应控制熏硫现象,加强饮片储运条件管控;对现行质量标准完善了性状描述,增订了知母肉质量标准。结论:通过此次专项抽验,初步掌握了全国范围内知母的整体质量情况,揭示了潜在的质量风险;对现行质量标准欠合理处进行了增修订,为相关部门完善知母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程洁  成殷  俞佳宁 《中国药事》2023,37(5):504-512
目的:为我国申请加入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建立与国际统一的检查标准,提出细胞治疗产品GMP检查亟需关注的差异点。方法:对我国细胞治疗产品指南与PIC/S先进治疗产品GMP附录进行整体梳理和对比分析,并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我国与PIC/S GMP附录原则及考虑要素基本是一致的,但从法规体系、框架结构、适用范围、具体要求均有所区别。结论:分别从质量风险管理、起始生物材料的检查、与国际检查标准的统一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此类产品GMP检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目前中成药抽检质量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防控安全风险的建议。方法 回顾全国药品抽检中成药历年质量状况,介绍中成药抽检品种监管理念及模式,针对2021年全国药品抽检中成药的整体质量情况进行总体分析,重点对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风险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 中成药抽检合格率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但通过探索性研究,发现中成药质量在工艺处方、内控标准、原药材、辅料、有害物质残留、非法添加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潜在质量风险。结论 国家药品抽检在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中药不同产业链特点,应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中成药监管模式,提升中成药质量控制水平及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全国中药材饮片专项抽验工作,了解肉苁蓉饮片市场整体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实施监管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完善肉苁蓉检验标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抽取肉苁蓉饮片样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肉苁蓉项下规定开展检验工作,出具检验报告,分析检验数据以评价肉苁蓉饮片市场情况。针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采用实地调研、生药学鉴定等技术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与结论:本次抽验的肉苁蓉样品共计171批次,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合格159批,不合格12批,均为【性状】不合格,经探索性研究鉴定不合格样品为伪品沙苁蓉片或掺有沙苁蓉片的肉苁蓉饮片样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地黄饮片的全国评价性抽验,不断完善和修订标准方法,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方法:依据法定标准进行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共收到187批地黄饮片,不合格率22.5%。建立了地黄饮片中7种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索不同炮制时间对地黄糖类成分的影响。增加熟地黄中甘露三糖的含量测定,完善熟地黄的质量标准。结论:通过本次抽验,发现地黄饮片仍存在质量问题,建议加强监管;地黄、熟地黄的标准仍需完善,建议修订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