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2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17例高血压病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史、个人史、生化检查资料,辨证分为肾气亏虚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运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表、国人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2种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计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ICVD 10年危险度,总结证型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317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经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表测得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493,P=0.000),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P0.05);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吸烟、总胆固醇(TC)、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P0.01);肾气亏虚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与TC呈负相关(P0.05);阴虚阳亢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吸烟、收缩压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1);痰瘀互结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年龄、吸烟、TC、收缩压呈正相关(P0.01)。经国人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测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ICVD10年发病风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781,P=0.000),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阴虚阳亢证(P0.05);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与TC、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呈正相关(P0.01);肾气亏虚证患者ICVD10年发病风险与年龄、收缩压、BMI、糖尿病呈正相关(P0.01);阴虚阳亢证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与收缩压、糖尿病、吸烟呈正相关(P0.01);痰瘀互结证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与年龄、TC、收缩压、BMI、糖尿病、吸烟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317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经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表测得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度,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经国人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测得ICVD10年发病风险度,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阴虚阳亢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浦东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研究,探讨其证型分布情况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为该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照一定的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收集王港户籍居民高血压病例225例。分析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肝火亢盛占40.44%,阴虚阳亢24.89%,肾气亏虚23.56%,无症状7.11%,痰瘀互结4%。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有相关性,收缩压阴虚阳亢组明显高于肾气亏虚、痰瘀互结、肝火亢盛及无症状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以肝火亢盛为多见;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及收缩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参数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患者515例,进行辨证分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HRV时域参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HRV的5项时域参数[全程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SDNN的平均值(SDNN Index)、HRV指数(HRV Index)、相邻NN间期之差(PNN50)、全部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差异。结果 515例患者中,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别为160、136、83、69、67例。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SDNN较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SDNN Index、HRV Index较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肾气亏虚证SDNN Index较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肾气亏虚证PNN50较阴虚阳亢证明显降低(P0.05);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RMSSD较痰瘀互结证明显降低(P0.05)。判别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晨峰值(MBPS)、SDNN、SDNN Index、HRV Index、PNN50、RMSSD与辨证分型的诊断判别具有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失眠,收缩压升高,血压晨峰程度越大,SDNN Index、PNN50降低与阴虚阳亢证呈正相关;性别(女性),高龄,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SDNN、HRV Index、RMSSD降低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高龄,高血压家族史,收缩压升高,SDNN Index、HRV Index、PNN50降低与痰湿壅盛证呈正相关。结论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高血压患者HRV时域参数明显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较重,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与引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对382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的性别、年龄分布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分布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互结型141例(36.91%)、阴虚阳亢型112例(29.32%)、肾气亏虚型62例(16.23%)、肝火亢盛型28例(7.33%)、其他证型28例(7.33%)、气滞血瘀型11例(2.88%);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为该病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近10年来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共纳入2029例病历,分别统计主要证候和兼夹证候的类型及出现频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主要证候分布为肝肾阴虚(40.0%)、肾气亏虚(28.4%)、肝阳上亢(9.7%)、痰湿壅盛(7.4%)、瘀血阻络(6.6%)、痰瘀互结(5.7%)、肝火亢盛(1.1%),兼夹证候为肝阳上亢(26.5%)、痰湿壅盛(9.6%)、瘀血阻络(7.2%)、痰瘀互结(5.5%)、肾阴亏虚(3.7%)。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证候以虚证为多,肾气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且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最主要的兼夹证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差异。方法对符合要求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统计方法分析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壮、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分布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差异性。结果壮、汉族证型分布规律:壮族各证型分布规律,382例壮族人群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实证中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气滞血瘀证。327例汉族人群高血压病证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实证中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气滞血瘀证,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壮、汉族同性别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男性与女性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汉族男性与女性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壮、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汉族人群BMI、甘油三酯、肌酐更高(均P0.05);壮族人群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更高(均P0.05);汉族人群高血压病家族史高于壮族(P0.05);壮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吸烟史及饮酒史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痰瘀互结及肝火亢盛为壮、汉两族的高血压病主要中医证型,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壮、汉民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同性别分布具有差异性,壮族男女性别高血压病中医分布证型无差异性,汉族男女性别之间具有差异性。壮、汉民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具有差异性。壮族与汉族人群高血压病家族史、BMI、甘油三酯、肌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具有差异性;壮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吸烟史及饮酒史无显著性差异。研究显示壮族地区壮、汉两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规律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其血压变异性(BPV)参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患者515例,进行辨证分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24 h动态血压记录BPV参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参数差异,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MSC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MDCV)、日间(6:00-22:00)平均收缩压(DM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MDBP)、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MSCV)、日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MDCV)、夜间(22:00-次日6:00)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MS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MDCV)、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别为160、136、83、69、67例。不同证型间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阳亢证比较,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24 h MSBP、24 h MDBP、DMSBP、DMDBP、NMSBP、NMDBP及24 h MSCV、24 h MDCV、DMSCV、DMDCV、NMSCV、NMD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女性)、睡眠时间6 h、摄入钠盐量、情绪激动、文化程度与阴虚阳亢证呈正相关;性别(女性)、年龄、摄入钠盐量、文化程度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年龄、摄入钠盐量、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与痰湿壅盛证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压及BPV参数最高,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压及BPV参数最低;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与引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与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AU)检查结果及基线资料的相关性,总结CRVO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CAU影像及基线资料的规律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7例(均为单眼发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由同一位医师进行中医证型辨证、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由同一位影像学技师采集患者CAU图像并记录数据,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CRVO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既往病史及生活史、体重指数及颈动脉的血流参数、斑块情况、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167例CRVO患者中痰瘀互结证88例,气滞血瘀证52例,阴虚阳亢证27例。痰瘀互结证患者平均年龄(70.52±11.31)岁,气滞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61.89±7.75)岁,阴虚阳亢证患者平均年龄(57.24±8.80)岁。CRVO患者证型及年龄分布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阴虚阳亢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8);痰瘀互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5,P=0.000);痰瘀互结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7,P=0.000);(2)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超重和肥胖占比均最高。3种证型的BMI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590,P=0.000);(3)3种证型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_(高血压病)~2=12.120,P_(高血压病)=0.020;x_(高脂血症)~2=14.350,P_(高脂血症)=0.001;x_(糖尿病)~2=7.290,P_(糖尿病)=0.026);在抽烟史方面,3种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0,P=0.597);(4)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CRVO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30,P=0.000);(5)颈动脉狭窄程度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CRVO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10,P=0.000);(6)痰瘀互结证患者收缩峰值血流速(PSV)为(52.35±16.52)cm/s,气滞血瘀证患者PSV(55.35±10.51)cm/s,阴虚阳亢证患者PSV(65.21±12.55)cm/s,阴虚阳亢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8,P=0.000);痰瘀互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5,P=0.243);痰瘀互结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4,P=0.000);(7)痰瘀互结证患者舒张末期血流速(EDV)(18. 65±7. 87) cm/s,气滞血瘀证患者EDV(19.02±4.30)cm/s,阴虚阳亢证患者EDV(24.15±8.32)cm/s,阴虚阳亢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00);痰瘀互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P=0.755);痰瘀互结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4,P=0. 002);(8)痰瘀互结证患者阻力指数(RI)为(0. 64±0.10),气滞血瘀证患者RI为(0.63±0.12),阴虚阳亢证患者RI为(0.61±0.08),3组间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U检查得出的有关颈动脉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指标及病史情况与CRVO常见临床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颈动脉彩超检查为CRVO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辅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65-1367
目的:研究痰瘀互结证对高血压前期患者hs-CRP、TNF-α、IL-4、IL-6、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初诊为高血压前期患者133例,按照中医证型分为痰瘀互结证69例,非痰瘀互结证64例,同时纳入30例理想血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s-CRP、TNF-α、IL-4、IL-6、ICAM-1水平,观察高血压前期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痰瘀互结证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①高血压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TNF-α、IL-4、IL-6、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痰瘀互结组与非痰瘀互结组相比,hs-CRP、TNF-α、IL-4、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①作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高血压前期就已经发生了炎症损伤,进而表明,炎症损伤贯穿了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②痰瘀互结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互结组,说明痰瘀互结组较非痰瘀互结组发生更明显的炎症损伤,为高血压前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并为中医药干预高血压前期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分乔  许文忠  董旭  梅建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22-1322,139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变化及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程度。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型,检测各个证型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TC/HDL的比值。结果痰湿壅盛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三型相比,TG有显著差异(P0.05);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相比,TC/HDL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型有更高的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和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彭丽莉  史大卓 《北京中医药》2010,29(7):534-536,539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特点.方法 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所选的39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抑郁指数评分,筛选出SDS评分标准分大于50分的患者定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同时选择SDS评分标准分小于50分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结果 1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蕴盛、阴阳两虚和气血亏虚6型,其中以气滞血瘀和肝火亢盛为多见,分别为37.85%和31.18%;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症患者辨证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蕴盛、阴阳两虚4型,其中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分别为27.24%和18.28%.气滞血瘀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症患者证型中所占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具有多样性,以血瘀、火(热)、气滞、湿浊、血虚、气虚、痰浊、阴虚、阳虚组合出现较为多见,其中血瘀出现频率最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患者火(热)、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瘀、湿浊、气虚、血虚组合较为常见,其中火(热)出现频率最高.(2)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辨证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及其与血浆血栓素B2(TXB2)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5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检测各证型TXB2的含量,分析证型分布及与TXB2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各证型TXB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布规律为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与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收缩压高于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P<0.05),肝火亢盛型舒张压高于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和气虚痰浊型.结论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阴虚阳亢型与气虚痰浊型TXB2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病证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年龄、病程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10 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按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证型归类 ,并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年龄及病程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证型构成为阴虚阳亢 2 9.51%、阴阳两虚 2 1.0 5%、肝火亢盛 19.17%、痰湿壅盛 17.67% ,不能纳入以上分型者 12 .59%。不能纳入以上分型患者症状特点 ,为舌有紫斑或淤点 ,脉弦涩或细涩或结代 ,面色或唇色稍暗等血淤症状。随着年龄及病程增长肝火亢盛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而阴阳两虚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P<0 .0 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宜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淤血内阻 5型 ,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患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深入探讨高血压病因病机和高血压辨证的客观化提供可能依据。方法:收集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证型按所占比例排列为:痰浊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肝火亢盛型的年龄显著低于其它3种证型(均为P0.05);肝火亢盛型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证型(P0.05);阴阳两虚型和痰浊壅盛型的肌酐(Cr)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火亢盛型(均为P0.05);肝火亢盛型的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显著低于痰浊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别为P0.01,P0.05,P0.01)。结论:高血压出现率最高的证型为痰浊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相对年龄较低且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阴阳两虚型更多出现肾损害;痰浊壅盛型更易出现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肝火亢盛型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和/或糖尿病时痰、瘀证与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病患者319例,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和/或糖尿病将入选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单纯组)98例和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和/或糖尿病组(合并组)221例。将患者分为痰证、瘀证、痰瘀夹杂证及非痰非瘀证4个证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IL-6含量,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结果单纯组与合并组患者血清IL-6、hs-C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4个证型之间hs-C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组中各证型之间IL-6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组中痰瘀夹杂证组IL-6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证型(P0.05或P0.01),而其余各证型之间IL-6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和/或糖尿病时常表现为痰瘀夹杂,此时痰瘀夹杂证可能与IL-6高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肥胖基因(FTO)多态性位点rs9939609(A/T)与代谢综合征(MS)痰证病位、病性兼杂规律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MS痰证患者199例,MS非痰证患者113例,健康人198名,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各证素分布情况;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方法检测FTO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9939609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痰证病位、病性兼杂规律的相关性。结果 FTO多态性位点rs9939609的3种基因型频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证组、非痰证组基因型AA与AT频率高于健康组(P0.01)。FTO基因位点rs9939609健康组、痰证组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非痰证组(P0.01)。痰证组中,阴虚的TT基因型频率高于非阴虚(P0.01),AT基因型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0.05),AT基因型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明显高于TT基因型(P0.05,P0.01)。结论 FTO基因与MS形成有关,携带FTO基因多态性位点rs9939609基因型AA、AT和风险等位基因A会增加MS发生风险;FTO多态性位点rs9939609与MS痰证及兼杂病性阴虚的形成相关,FTO是MS痰证易感基因之一;在MS痰证组中,男性更易携带FTO基因多态性位点rs9939609 AT基因型;FTO基因多态性位点rs9939609与MS痰证的LDL-C、Cr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7.
沈宝藩善从痰瘀同治治疗高血压病,辨证高血压病分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脉络瘀阻四型,提出高血压病与血瘀关系密切;临证擅应用古方治疗高血压病,喜用当地药材及维吾尔医药,本文总结沈老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特色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为其分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痰瘀互结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入院当日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HS-CRP、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及IMT.结果 MS各证型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程度依次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MS患者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升高程度在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结论 Hs-CRP、IMT水平可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检索各数据库相关文献,筛选、数据规范化、提取证素并录入,用SPSS 17.0软件进行证型、证素统计描述。结果:高血压病常见证型为阴虚阳亢(25.25%)、肝阳上亢(15.66%)、痰湿壅盛(8.59%)、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血瘀证;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阳亢、阴虚、血瘀、痰、热、气虚、湿、阳虚;证素组合以二、四证素组合为多。结论:阴虚阳亢为高血压病常见证型,肝、肾、阳亢、阴虚为常见证素,血瘀、痰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不同的痰瘀证候与载脂蛋白E基因第一内含子增强子(ApoE IE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CHD中医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另选100例健康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apoE IE1的基因型.采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但C/C,C/G,G/G基因型患者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顺序有依次升高的趋势.CHD患者中的G/G基因型显著多于健康对照,并在痰证和痰瘀互阻证中的分布多于瘀证和非痰非瘀证.G等位基因与apoE第四外显子ε4等位基因密切相关.结论:ApoE第一内含子增强子BspLI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痰证及痰瘀互阻证的易感基因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