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要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AAV感染胎儿食管,建立一株新的人食管,上皮细胞株(SHEE),这株细胞成为永生化并继续繁殖超过60代。经过长时间的传代培养,其10代细胞表型保留原始上皮细胞培养物的特征,表现为单层生长和锚使依赖性生长,在软琼脂培养不形成克隆,接种裸鼠未成瘤。SHEE细胞系电镜检查可见张力原纤维,免疫组化检查细胞角质蛋白阳性,证实为鳞状上皮来源。荧光原位杂交和PCR检测显示有HPV18E6E7基因。结论:我们提供这株用HPV18E6E7基因成功地诱导永生化细胞株SHEE,支持HPV18可能和食管癌病因有关,它可用以…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16,18,31,33型等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其中HPV16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HPV16的致癌性,我们用克隆的HPV16 DNA(2μg/10~5细胞)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并进行了细胞存活时间、血清依赖性、着壁依赖性、间接免疫酶检测、HPV16 DNA、同源序列检测、染色体核型等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转染细胞存活时间延长、在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HPV16特异抗原得以表达、HPV16 DNA的同源序列存在于细胞中。表明本实验用HPV16DNA转染的人胚肺细胞具备转化细胞的某些特征,HPV16有使人胚肺细胞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各型D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V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检测123例喉癌组织及123例喉粘膜上皮组织中HPV各型DNA.同时进行DNA测序,结果:在123例喉癌标本中,HPV-L1,-16E6/E7,-18E6/E7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各型.123例喉粘膜PCR结果表明:低危型HPV的阳性率与喉癌相近;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虽远远低于喉癌,但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阳性率逐渐升高;HPV-L1的阳性率高于HPV-16E6、E7,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HPV-L1的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HPV-16感染会增强喉上皮病变的风险,而HPV-18有协同作用;L1片段适合用于检测HPV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β防御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羧基端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HBD2基因片段与HPV16E6羧基端基因片段连接,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经测序鉴定后,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真核细胞COS7,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HBD2~HPV16E6C转染COS7细胞48小时后,RT—PCR扩增出插入的HBD2--HPV16E6C片段,免疫组化染色呈棕黄色阳性反应。结论人β防御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羧基端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为今后进行整体动物DNA免疫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状瘤病毒16E7在人喉癌细胞系中的转染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含人乳头状瘤病毒16E7(HPV16E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HPV16E7对人喉癌HEp-2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后续实验提供研究对象.方法:以含HPV16E7基因的中间质粒pET28a-HPV16E7为模板扩增出HPV16E7基因全长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 B中,并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电穿孔法将重组体pcDNA3.1/myc-His-HPV16E7转染入喉癌HEp-2细胞中,Western 印迹法检测HPV16E7蛋白的表达,相差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的HEp-2细胞系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生长周期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并将pcDNA3.1/myc-His-HPV16E7转染入人喉癌HEp-2细胞中;转染后HEp-2细胞增生活跃,S期明显延长,并能够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结论:HPV16E7有促进HEp-2细胞的致瘤活性;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HPV16E7可为下一步建立动物模型和喉癌体外治疗实验提供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EMT),以及发生EM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IOEC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桥粒形成情况;RT-PCR比较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HIOEC细胞中β-caten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wnt-4、wnt-5a、snail基因的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HIOEC细胞中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ctin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HIOEC细胞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改变,细胞分散生长;RT—PcR结果显示HIOEC细胞E-cadherin、want-4转录水平下调,wnt-5a转录水平上调,β-catenin、snail基因无明显改变。HIOEC细胞共表达CK和Vim。Actin细胞骨架在HIOEC细胞中更显丰富,呈束排列。结论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HIOEC细胞发生上皮一间叶变,细胞表现间叶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15型(HPV16)E5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E5,分析E5在HeLa细胞及BALB/c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设计HPV16E5基因引物,PCR扩增E5基因。经Bam-HI、EcoR1酶切后将其连接入pcDNA3.1(+),PCR及双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将构建的pcDNA3.1(+)/HPV16E5转染HeLa细胞,利用RT—PCR测定HPV16E5mRNA表达。将6只BALB/c小鼠分为3组,分别取100mgpcDNA3.1(+)/HPV16E5、100mgpcDNA3.1(+)、100mLPBS经肌肉注射小鼠,2周1次,共4次;末次接种后第14天取小鼠股四头肌制成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5蛋白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得到252bpHPV16E5基因片段,DNA测序结果显示E5基因片段正确地连入pcDNA3.1(+)。构建的pcDNA3.1(+)/HPV16E5在HeLa细胞表达大小为252bp的HPV16E5mRNA。小鼠股四头肌细胞膜被染成棕黄色。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E5能在HeLa细胞及小鼠肌肉组织中表达HPV16E5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EMT),以及发生EM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IOEC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桥粒形成情况; RT-PCR比较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HIOEC细胞中β-caten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wnt-4、wnt-5a、snail基因的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HIOEC细胞中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ctin 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 HIOEC细胞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改变,细胞分散生长;RT-PCR结果显示HIOEC细胞E-cadherin、wnt-4转录水平下调, wnt-5a转录水平上调,β-catenin、snail基因无明显改变.HIOEC细胞共表达CK和Vim.Actin细胞骨架在HIOEC细胞中更显丰富,呈束排列.结论 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HIOEC细胞发生上皮-间叶变,细胞表现间叶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HPV16E7(human papillomavirus 16 E7)基因片段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转化作用以及转化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 利用含HPV16E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检测HPV16E7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并用生长曲线,血清依赖试验,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时相观察,了解转化细胞与正常软骨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挑选出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的经HPV16E7转化的细胞克隆,已传代50代,PCR及RT-PCR证实HPV16E7已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成功整合及转录,转化细胞的生长速率要高于正常软骨,二者都对血清有较大程度的依赖,转化细胞的核质比大,核仁明显,S期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软骨细胞。结论 经HPV16E7基因转化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强,可连续传代达50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β防御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羧基端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HBD2基因片段与HPV16E6羧基端基因片段连接,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经测序鉴定后,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真核细胞COS7,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cDNA 3.1/HBD2-HPV16E6C转染COS7细胞48小时后,RT-PCR扩增出插入的HBD2-HPV16E6C片段,免疫组化染色呈棕黄色阳性反应.结论人β防御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羧基端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为今后进行整体动物DNA免疫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喉组织中HPV11,16 E6基因DNA及HPV16 E6 mRNA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1,16型(HPV11,16)转化基因E6 DNA及HPV16 E6 mRNA与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②方法分别用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CPCR)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喉乳头状瘤、喉鳞癌组织中HPV11,16 E6 DNA和HPV16 E6 mRNA的含量.③结果喉鳞癌组织中HPV11,16 E6 DNA和HPV16 E6 mRNA的含量均高于喉乳头状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3.745,2.776,2.759, P<0.01,0.05);高、中、低分化喉鳞癌组织中HPV11,16 E6 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F=0.335, 0.234, P>0.05),但低分化喉鳞癌组织中HPV16 E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喉鳞癌(F=4.219,q=4.107, P<0.05).④结论 HPV11,16 E6 DNA和HPV16 E6 mRNA的含量有随病理程度加重而增高的趋势,从分子水平探讨转化基因E6的致癌性, 有助于阐明HPV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用多重我聚酶链反应(PCR)和生物素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方法对36例石蜡包埋的成人咽、喉部乳头状瘤、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的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出6例HPVDNA阳性病例,全部为HPV6/11,其中仅1例伴HPV16型感染。6例阳性病例包括喉乳头状瘤3例,咽乳头状瘤、喉粘膜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及喉鳞癌各1例。原位杂交显了HPVDNA在肿瘤组织、组织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保妇康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保妇康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亚型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含保妇康栓培养基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系CaSki和宫颈永生化细胞H8,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不同浓度保妇康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亚型E6E7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保妇康栓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在药物作用下,CaSki细胞G1期细胞增加(P<0.05),G2、S期细胞减少(P<0.05),CaSki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H8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影响不明显;两种细胞HPV16E6E7基因片段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妇康栓在体外抑制宫颈癌细胞系CaSki和宫颈永生化细胞H8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V16E6E7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喉癌细胞p53基因、H-ras基因突变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28例喉癌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p53基因及H-ras基因检测。结果:28例喉癌中有50%在p53基因的第7-8外显子有突变,其中4例行DNA序列分析表明均有碱基替换、插入或丢失;而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的突变率仅3.57%;高危型HPV(HPV-16或-18)感染在喉癌细胞中有一定的特异性,且与p53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危型HPV感染和p53基因突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喉部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喉部良、恶性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型特异性聚合酶反应(PCR)技术,对60例喉癌、36例喉乳头状瘤及78例声带息肉的新鲜冰冻组织标本进行HPV-DNA的检测。结果 HPV16型阳性者在喉癌组为20例(33.33%),喉乳头状瘤组为4例(11.11%)及声带息肉组为4例(5.13%)(P〈0.005);HPV6/11型阳性者在喉乳头状瘤组为35例(97.22  相似文献   

16.
喉上皮性肿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HPV与喉上皮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一对HPV L1区通用引物及6、11、16、18型特异E6区引物多聚酶链反应,对128例喉癌及喉上皮增生性病变样本进行HPV检测。结果:24例检出HPV,16例为HPV6型,4例HPV11例,1例HPV18型,2例未定型。60例喉癌中5例阳性。其中3例6、11、型均为整合状态,另2例为未定型。结论:大部分喉癌和上皮增生性病变与HPV感染无关;良性型H  相似文献   

17.
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与喉癌组织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47例喉组织标本,其中喉鳞状细胞癌组织82例,非癌组织39例(声带息肉27例,距肿瘤>1.0 cm的癌周正常组织12例),癌前病变(声带白斑)2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标本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分析喉鳞癌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喉鳞癌组织中HPV16蛋白及E6、E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或0.01),后者高于非癌组织 (P<0.05或0.01).非癌组织中HPV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E6、E7蛋白的表达(P<0.05或0.01),而喉癌组织及癌前组织中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临床分期(Ⅰ~Ⅳ期)及不同病理分级(Ⅰ~Ⅲ级)喉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间HPV16 E6、E7蛋白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V16感染后其早期区基因E6、E7的表达可能是诱发喉癌的因素之一,应用免疫学方法抑制E7蛋白的表达对于喉癌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但其预防和治疗作用不应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18.
人喉鳞癌组织中HPV16E7、CyclinD1和Rb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CyclinD1和Rb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0例喉鳞癌、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HPV16E7、CyclinD1和Rb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声带息肉组织中HPV16E7未见表达,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4/80(P<0.000 1);声带息肉与喉鳞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率分别为2/30和42/80(P<0.000 1),Rb的表达率分别为25/30和42/80(P<0.05).HPV16E7与Cyclin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 a生存率有关(P<0.05或0.01).喉鳞癌组织中HPV16E7与Rb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HPV16感染和Rb、CyclinD1的异常表达与喉鳞癌发生、发展有关.HPV16E7与CyclinD1可作为判定喉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18型与涎腺肿瘤病因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引物PCR法为44例涎腺肿瘤组织标本中31例HPVs阳性组织DNA进行分型检测.结果检出HPV16E7阳性率为13.60%,HPV18E7阳性率为47.72%,涎腺肿瘤组织中HPV18E7阳性率明显高于HPV16E7阳性率;恶性肿瘤组中HPV16E7和HPV18E7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结论HPV18型感染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PV16,18型E7基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