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调查梳理面向网络空间的计算档案学研究成果,旨在明确计算档案学的发展场景与方向。文章对计算档案学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目前面向网络空间的计算档案学研究在面向网络空间的档案馆拓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文件管理变革、融合于网络空间的档案理论与方法重构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随之,结合网络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实际,文章提出计算档案学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拓展:网络空间可解析为怎样的档案管理场景、计算档案学面向网络空间的扩展建设方向及其内容是什么、面向网络空间的计算档案学如何应用于实践活动、立足中国本土的计算档案学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计算档案学概念基础和实践案例的探索,旨在发现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和空间。通过梳理计算档案学的已有成果,于理论层面明确其跨学科属性、学科融合的基本内容以及计算科学贡献于该领域的核心要义;于实践层面发现计算档案学的应用表现:跨学科属性驱动异质主体协同参与、数据化情境赋予多元泛在对象、融合计算思维再造档案管理活动。由此,对计算档案学的建构空间提出展望:对接新文科明晰发展方向、顺应数据化趋势夯实概念基础、融合多学科要义拓展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3.
数字管护关注资源维护和价值增值,离不开档案知识及其工作流程的支撑,是具有全生命周期特征的保管策略。为厘清数字管护与档案工作的关联,论文从知识结构、教育交融、实践协同三个维度予以论证,发现档案管理和数字管护理论根植同源。在辨析数字管护学术史和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以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档案鉴定理论为例,探究三大基础理论在数字管护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进而论证档案学理论对数字管护研究的支柱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据化"底层逻辑的解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中文语境下档案数据化内涵的多种理解视角,参照知识元理论提出体现档案学特色的记录因子理论,从记录因子视角对档案数据化的底层逻辑进行深度剖析,进而确定档案数据化的战略定位并提出若干实践建议.记录因子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单一维度、最小颗粒描述,是不可分割的独立记录单元,是构成档案内容信息的基本语义颗粒.基于记录因子理论,"档案数据化"是档案管理部门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精准化、智能化服务需求,运用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驱动档案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战略框架,包括"档案领域本体建模""数字档案资源开发""档案文本结构化"和"业务数据档案化"四种并存互补的实践模式,致力于解决档案内容信息碎片化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档案数据生态,推动粗粒度档案文档服务向细粒度、智能化档案数据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呼吁3个转变:视角转换、路径转型、实践转向。本文首先提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应从记忆技术(关注存管)走向技术记忆(关注内容),实现视角的转换;进而基于技术记忆视角,分析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转型,表现在3个方面:档案开发从表征向深度复杂计算转型,档案利用从单一向高阶多维价值发现转型,关键技术应从分布离散应用向融合协同创新转型,最后探索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推动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6.
解析推进离散档案回归的代表性实践,旨在明确档案工作者促进离散档案回归实践内容和特征,为我国档案领域全面深入参与离散档案回归工作提供策略建议。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代表性案例Displacements and Diasporas项目展开分析,发现其主要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展开行动促进离散档案回归,归纳出案例在主体层、平台层、行动层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档案领域可从搭建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和数字平台、从专业视角开展实践推进共识建立等途径深度参与离散档案回归事业。  相似文献   

7.
陈丽娟 《浙江档案》2001,(12):14-15
档案学的学术性,包含着"学"与"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关系到档案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档案学的学术性,从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学术研究中体现出来.进行学术研究,能促进档案工作经验升华为理论,使档案工作实践与档案学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有必要谈谈有关档案学学术研究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档案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新对象和档案学研究新论域。立足档案与数据协同视角,从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双层维度透视破析档案数据本体质性、生成机理与运行规律,探索档案数据理论内涵与管理策略。[方法/过程]聚焦档案数据内涵深化与实践创新,通过文献梳理、辩证分析、比较研究与系统建构,归纳档案数据研究题域分布,构建档案生态演化矩阵,洞察档案数据研究发展态势,探究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档案数据是档案与数据的双向延伸、协同交互和内在统一。档案数据化层面,重在引入数据科学知识与数据管理技术工具,从资源转化、技术赋能、服务创新、伦理规制、素养提升等方面构筑档案数据化生存空间,推动档案事业数据化转型;数据档案化层面,重在运用档案学思想与档案管理专业方法,以全景观、法制观、协同观、系统观、平衡观为指引,重塑数据档案化管理体系,促进数据有序归档与安全保管,为数据管理注入档案智慧。  相似文献   

9.
李楠 《兰台内外》2023,(3):13-15
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将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弥合的过程,其信息技术与人文研究相融合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推动人文历史类档案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丰富专题档案内容,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本文以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意蕴为切入点,发现数字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开发主体协同不够、开发技术应用薄弱、开发成果形式有限、开发内容延伸乏力等问题。从数据组织、价值挖掘和服务创新三个层面寻找突破口,为实现数字人文在档案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数字人文研究发端较早,与档案领域的交流互动频繁。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数字人文与档案领域的合作历程,把握两者的研究趋向及发展环境,总结出美国数字人文对档案理论研究、档案业务实践、档案教育培训三个维度的影响。同时,指出我国档案领域可借鉴美国经验:从思想层汲取并融合数字人文理念;从业务层开展"档案+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才层注重培养档案人才的数字人文素质;从平台层打造特色的涉档数字人文中心。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档案学完成了从现代档案学向当代档案学的转变,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研究视野更加广阔,研究内容更加多元,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在基础理论、档案史学、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交叉和边缘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标志着当代档案学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高校实施"双一流"推进学科开放竞争背景下,刻画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主题结构对于认识档案学科竞争力和图情档学科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方法/过程]在述评档案学科竞争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主题、演化和引用结构方面对档案学CSSCI来源期刊近年的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刻画档案学科结构进而评价总体竞争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档案学高被引主题集中在档案工作和学科建设领域;档案学理论、档案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应用三大主题篇均被引位居前三甲,但总体规模相对不足。上述结果表明,档案学科队伍总体发展相对不均衡,档案学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档案工作研究,而对更具竞争力的档案学理论探索和影响学科发展的新兴技术主题研究规模不足。未来提升档案学科竞争力需从增强图情档学科整体竞争力出发,实施统筹划分学科方向并优化学科结构,重构核心领域竞争优势,基于学科融合与开放战略提升档案学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推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档案学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学科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仍将关注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更注重这三者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对文件档案管理数字转型、档案记忆理论与数字记忆、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社会化趋向与文件档案管理理论创新、文件档案治理、古文书与档案事业发展史、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及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开创开放、多元、创新的学科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张卫东  赵烨橦 《兰台世界》2020,(5):22-26,39
随着数据化与计算科学的演进,数字人文正深刻影响包括档案学在内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面对数字人文的深入影响,许多研究者对数字人文的热潮提出了审慎的思考和质疑。本文以数字人文发展历程为线索,对质疑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档案学科的研究特性,对这些质疑进行了回应与反思,从必要性、可行性与合理性三个角度论证了数字人文在档案学科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论文数量分布、来源分布、涉及国家或地区分布和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对2012-2019年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的论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档案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法运用的现状和特征,并与学者对2006-2011年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法在成为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的同时,得到了许多档案学者和档案学核心期刊编审专家的重视和认可,其作为档案学重要研究方法的地位得以确立,且横向比较成为档案学比较研究的主要形式,这是档案学研究运用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成果的具体特征表现为:档案法规、政策及标准研究范围扩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成为持续研究的重点,档案服务成为档案工作研究的核心,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文化研究出现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NKI数据库7种档案学核心期刊2010—2018年发表的363篇文献为样本,对档案新技术应用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预测发展趋势。目前,该主题研究处于具体应用研究时期。从具体的热度来看,频次最高的主题词为大数据,其次分别为数字档案馆、云计算、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数据、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电子档案、智慧档案馆等。学术界重点对档案新技术应用体系和管理模式构建、档案数字资源开发与保存、档案信息安全性、新型档案服务模式构建和档案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五个主题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对传统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以及研究的借鉴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开展具有全面性、创造性和针对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张斌  杨文 《图书情报知识》2020,(3):28-40,62
[目的/意义]梳理和分析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档案实践工作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洞见与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我国档案学领域2015—2019年间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上刊载的所有论文、出台的重要政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立项的国家课题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此得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结论/发现]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档案学研究、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新一代数字和网络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非遗档案管理、档案职业、档案与记忆、数字人文与档案、档案治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价值]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8.
明确新文科建设与计算档案学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点是制定计算档案学发展策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从梳理新文科建设与计算档案学的内涵出发,解析计算档案学的发展局限以及新文科建设提供的发展机遇,把握两者相互作用的要点。由此,提出计算档案学的发展策略如下:对接新文科的服务属性确认发展方向、基于中国本土进行内容建构、以品牌项目深化跨学科的探索行动、加强教学科研互动以充实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引发的数据洪流率先在科研领域兴起了科学数据监管的研究浪潮,作为科学数据监管利益相关方之一的档案工作者及档案部门如何应对,成为档案界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档案领域参与科学数据监管进行了历史溯源,梳理了国内外档案领域参与科学数据监管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从档案领域研究环境的开放、科技工作者渴望档案领域的专业支持、档案行动者行动边界的拓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档案参与”科学数据监管的动因,为强化科学数据监管中档案元素的嵌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