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嵌入式Java虚拟机的性能优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允  罗蕾  雷昊峰  熊光泽 《计算机工程》2004,30(18):46-48,58
分析了线索化和直接线索化等基于解释运行的性能优化技术,实现了基于直接线索化技术的嵌入式Java虚拟机的解释器性能优化方案,并对嵌入式Java虚拟机的参考实现、线索化优化方案和基于直接线索化的优化方案进行了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2.
基于TFFS的嵌入式系统在线升级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子健  张军  罗喜伶 《计算机工程》2006,32(13):257-259
针对传统嵌入式系统升级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TFFS的嵌入式系统在线升级方案,实现了不需仿真器就可远程在线升级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以及引导映像的功能。描述了总体方案,讨论了关键技术,包括TFFS文件系统、启动流程设计和双机热备份,论述了方案的具体实现,进行了可靠性设计。该方案在嵌入式航空固定电信网(AFTN)网关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信息家电嵌入式系统选择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信息家电采用嵌入式系统联入Internet的各种可行方案,并分析了这些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本文对这些方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接入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的概念和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接入实现方案,讲述了在微控制器(MUU)中实现嵌入式WebServer的方法。在分析嵌入式Web服务器有限状态机基础上,用原始套接字编程的方法实现了thin—TCP/IP协议,并且对嵌入式系统应用层协议进行了设计,简化的协议降低了系统硬件的要求。集成这两种协议的浏览器可访问嵌入式WebServer,并通过提交表格的方式向嵌入式WebServer输入控制信息,在工业自动化和消费电子行业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数据库测试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嵌入式数据库的质量与可靠性,通过对嵌入式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实现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总结了嵌入式数据库测试的难点,结合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评测体系,提出一种适合嵌入式数据库的测试方案.依据该方案定义合理的测试设计,研究了嵌入式数据库的测试过程,对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以并发控制性能为例,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步骤.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了普适计算的模式.普遍认为,Java是适应普适计算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解释运行中利用线索化方法进行性能优化的技术,实现了基于直接线索化方法的嵌入式Java虚拟机的解释器性能优化方案,并对嵌入式Java虚拟机的参考实现和基于直接线索化的优化方案进行了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网络化的研究与应用是近几年来嵌入式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该文针对应用广泛的ARM7系列的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对网络层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封装、分用、重组方案、附属协议ICMP的回显应答功能等方案,使之适应嵌入式系统。  相似文献   

8.
程华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2):61-62,41
本文针对嵌入式系统中USB接口进行了研究,提出了MCU+USB的嵌入式USBHost的实现方案。用SL811HS作为USB主控芯片,用W77E58作为系统MCU,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嵌入式USBHost。  相似文献   

9.
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架构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介绍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背景、现状,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架构方案。针对目前嵌入式软件开发进度缓慢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uClinux的软件快速开发方案,并展示了一个利用PC机模拟嵌入式环境快速开发具体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星星  罗克露  张军  邓勇  保云 《计算机工程》2007,33(17):90-92,9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系统软件移植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嵌入式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研究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在不同平台移植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一种用层次化和模块化方法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移植的一般方案。该方案成功运用于CRTOSII移植到集成S3C2410芯片主板的项目中,实践证明了移植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IPSec协议通过对IP数据包的加密和认证能够提供网络层的安全服务,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Linux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在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的安全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Linux和IPSec协议的VPN安全网关,并详细阐述设计原则、功能、安全机制以及VPN安全网关实现过程,同时对这种安全网关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汉章  张玉清 《计算机工程》2006,32(15):143-145
针对中小型企业对网络安全防护需要网关功能多样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安全网关的设计方法。功能模块建立在安全网关管理平台之上,使用插件技术开发和添加所需功能模块,方便功能模块的改进、删除和增加,而功能模块之间的工作以模块内部的联动技术进行相互通信,提高了整体效率。文章给出了一种复合网关管理平台的实现模型和在Linux下的应用,指出了插件技术和联动技术在复合型网关中的重要作用,给出了这种技术在分布式复合网关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XML网关实现Web服务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吴家铸 《微处理机》2007,28(5):50-52,57
对于Web服务而言,安全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性的缺乏是推广Web服务的最大障碍。但是,传统的安全技术已不足以解决此问题,需要采用基于XML的技术来实现Web服务安全。首先综合分析了Web服务安全的现状,然后简单介绍了XML网关。最后,提出了一个用XML网关实现Web服务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Linux和IPSec的VPN安全网关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权  肖德琴  唐屹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9):229-231,234
IPSec协议通过对IP数据包的加密和认证能够提供网络层的安全服务,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Linux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在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的安全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Linux和IPSec协议的VPN安全网关,并详细阐述设计原则、功能、安全机制以及VPN安全网关实现过程,同时对这种安全网关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VPN网关及其重要性,然后对IPSec协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设计实现了基于IPSec的VPN网关.在设计VPN安全网关时采用IPSec协议,使用ESP对传输的数据进行严格的保护,使用AH进行用户与数据认证,能够较好地增强IP站点间安全性.基于IPSec协议的VPN安全网关设计对于实现Intemet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嵌入式VPN网关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本文分析了IKEv1和IKEv2协商效率的优缺点和安全性,对IKEv1主模式提出了改进方案;同时,针对VPN网关对动态IP支持的需求,分析并改进了IKEv1预共享密钥验证方式下的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镭  张川  徐正全 《计算机工程》2006,32(14):138-140
提出了一种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增设视频加密网关(VEG)的保密通信解决方案。视频加密网关能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提供了H.323协议的代理服务功能,使得各H.323终端可通过不可信网络进行安全通信。视频加密网关具有系统独立性,能方便地对现有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NAT的网络防护技术及安全网关的研究是安全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研究了基于NAT网络防护技术及网关方案的设计及实现,它使得网络管理员可以在Linux平台上对每个用户根据他们的权限来决定是否允许他们与外部网络连接情况,很好地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IPv4,IPv6混合网络下基于协议转换的安全网关原型系统设计(Hybrid-SG),并基于Linux 2.6内核Netfilter框架实现了基本功能。Hybrid-SG在协议转换的基础上跟踪UDP/TCP连接会话,并可实施简单的端到端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Hybrid-SG对端到端数据包传输的时延影响不大,可满足企业组网及安全控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Internet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学术交流目的越来越多地演变为商业行为,其安全性需求日益增加。IPSec协议被广泛地应用于防火墙和安全网关中,但对IPSec协议的处理会大大增加网关的负载,成为千兆网实现的瓶颈。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性能FPGA实现千兆IPSec协议的设计构想,并通过模拟试验证实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进一步的物理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